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基于教育生态理论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

  2024-09-23    14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经济社会的重要途径。教育生态理论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生态失衡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创新创业教育主客体的价值引领不足、教育介质的设计不合理、创新创业教育的环境不够完善。本文通过剖析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结构和元素,从微观、中观和宏观生态系统出发,全方位构建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使之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 关键词:
  • 创新创业教育
  • 教育生态理论
  • 教育生态系统
  • 高校
  • 高素质人才
  • 加入收藏

新时代背景之下,必须要立足我国的发展基础,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发扬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2021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实现大学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不再是单独的个体,需要由行政机关、企业、高校、教师、学生等共同参与。构建科学化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为培养优质的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一、教育生态理论概念


教育生态理论在生态理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是将教育学和生态学两个不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生态理论由美国生态学家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于1979年提出,该理论首次将环境与个体成长形成强关联,指出个体在生物层面上的生长和心理层面上的成长都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个体处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之中[1]。该理论指出,生态系统由各类要素组成,各要素之间是互相关联的整体,单个要素无法独立存在,会受到其他要素的制约。

教育生态理论则将教育研究的范畴扩大为一个教育生态系统,教育的各类要素在相互作用之下,形成动态平衡的有机体。英国教育家阿什比(Eric Ashby)对教育生态理论进行了深入阐释,将教育生态的要素定义为生态因子,包括教育的主客体;教育的目标、内容、手段;教育的内部环境;教育的外部社会环境等[2]。各类教育生态因子按照与个体关联的紧密程度,被划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在3种不同系统层级的相互作用下,各自发挥教育效用。

以教育生态理论为参照,有助于全面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鉴于目前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尚存在局限性,比如,只选取创新创业教育的某一个要素或视角进行研究、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没有用系统化的视角进行整体性的研究等问题。运用教育生态理论,是为了剖析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各个影响因素,并整合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构建出一个系统化、可持续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为高校乃至全社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供坚实保障。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失衡的表现


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由各类影响因素构成,这些影响因素从微观至宏观,从个体到环境,从分散到聚集,形成一条完整的生态链,并通过相互作用形成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换言之,该生态系统中的某些影响因素存在缺失或弱点,导致了系统的暂时性失衡。

(一)创新创业教育主客体的价值引领不足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是教育的组织方和实施方,即创新创业教师和从事相关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客体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施教对象,即学生。就创新创业教师而言,虽然近年来高校一直呼吁克服“五唯”的顽疾,破除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评价方式,但是鉴于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历史不长,还无法对教师产生完善的价值引导[3]。这就导致部分教师仍然存在“重科研、轻教学、轻转化”的思想,对创新创业教学的热情不高、理解不深、研究不透,只限于完成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缺乏创新创业意识,教学科研与市场效益脱节,教师的科研成果止步于论文,缺少社会联接和成果转化。就学生而言,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即便升入大学学府,面对更加灵活多变的教学环境,很多大学生依然习惯于沿用传统学习模式,依赖课堂灌输、书本和习题模式,缺乏对创新创业的浓厚兴趣。此外,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一些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课程和实践,主要是为了修学分、升学保研等,而不是将创新成果运用转化、投身创业等。就行政管理人员而言,缺乏对创新创业的专业学习和深入理解,对于国家宏观政策解读不够,导致其制订的本校创新创业政策体现不出学校特色或学科专业特色,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和实施的热情与工作创新。

(二)创新创业教育介质的设计不够合理

创新创业教育的介质,包括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是教育主体对客体施加影响的中间媒介。从教育目标来看,尽管我国高校已经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是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挖掘不深,教育目标不够明晰,缺乏科学化的顶层设计和人才培养方案。例如,将创新创业教育简单等同于创业,以就业培训、就业指导为主,缺乏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引导和培育;再如,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普适性不高,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未能惠及所有学生,学校倾向于重点培育参加创新创业竞赛项目的学生,且创新创业课程多为选修课,这就导致了学生的两极分化,具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的实力越来越强,而缺乏创新创业意识的学生则难以培养相关能力。从教育内容来看,包括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理论课程和实践项目,当前仍然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一些高校的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内容陈旧,与当前市场需求结合不紧密,教学内容未能及时更新。一些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结构不合理,重理论、轻思维,对于学生的价值引领、创新创业精神培育、文化素质提升并未下功夫,只停留于讲授知识和技能。也有一些高校的实践项目缺乏针对性,只求数量不重质量,形式大于内容,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兴趣、学科专业等,缺乏完善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从教育方法来看,目前大部分高校仍然依赖于传统的知识传授,实践活动则以参加竞赛为主,课程和实践活动没有做到有机结合[4]。此外,实践活动的形式较为单一,社会企业的参与程度不高。以上这些问题都导致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不高、过程不顺、效果不佳。

(三)创新创业教育的环境有待完善

创新创业教育的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是指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政策、文化等;外部环境是指行政机关、企业等社会环境。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的政策尚缺乏特色,较多依赖于国家总体政策的规划路径,较少结合本校发展目标、学科特色进行制度创新,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的适配性不强。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部门通常由学工部门、教务部门和各学院相关行政人员承担,虽然少数学校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但仍缺少统领性的组织机构。创新创业教育的奖励和评价机制不够健全,较为注重成果数量、赛前指导,缺乏赛后跟踪。创新创业文化的宣传手段不够丰富,效果不够普及,与欧美高校相比,未能真正形成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在外部环境中,行政机关、企业、行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较多资源和政策支持,然而由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难免产生一些滞后性,比如,偏向于提供税费减免、租金减免的创业支持,对创新精神的培植有待提升。或者由于手续繁琐,企业多以资金支持为主,缺乏对创新创业项目的深度参与和指导。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


(一)微观生态系统的构建

1. 提升创新创业师资队伍质量

教师是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的主体,必须组建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才能切实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效。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应当具备充足的教学热情、深厚的知识储备、熟练的技能、丰富的创新创业经验等素质。(1)提升创新创业教师的准入机制。提高教师的选拔门槛,从而筛选出一批热情高、素养好、专业强的高水平教师队伍;(2)构建“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结构。高校一方面要组建具有专业背景的专职教师,来从事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引入社会资源,聘请成功创业者、优秀企业家、行业专家等作为校外导师,开展常态化授课、讲座、项目指导等教学活动,用好“双师型”导师资源,为学生提供第一手的教学资料,让学生多层次、多维度地学习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沿知识、实战技能等,提升学习兴趣和效果;(3)加大教师专业培训力度。高校学工处、教务处行政管理人员,辅导员等从事创新创业工作的管理者往往缺乏相关经验,可以通过定期开展专业培训,走进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参加创新创业教育培训班,提升创新创业知识储备,了解最新规定和政策环境,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教育指导。

2. 优化创新创业课程设计

创新创业课程是高校传授创新创业知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和创业素养的基本环节。(1)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实际发展需求,做好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整体规划,与学生培养方案有机融合,制定科学化的教学内容,提供多样化的课程类型,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程度;(2)开发学科融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与学生的专业需求相结合,教授学生如何将学科专业知识运用到创新创业实践之中,做到学以致用,同时将多个相关学科融合与创新,丰富课程教学的广度与深度,提升实际应用的前景;(3)丰富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让教学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讲授,不断拓展第二课堂,开展项目化教学,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为目标,设计互动性、趣味性、实操性于一体的教学模式;(4)结合学校的学科和专业特色,进行课程内容创新,成立专门教研组织,自主编写创新创业教材,形成有特色、系统化、科学化的课程体系。通过针对性的课程设计,丰富教学手段,切实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达到培养优质创新创业人才的良好效果。

3. 完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由竞赛与活动、创客空间、创新创业实验室与基地、孵化平台等共同组成。高质量的实践平台可以有效转化创新创业教育成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现实基础。(1)加大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覆盖率。高校可以依托校内学生社团,如大学生创业协会、创新创业俱乐部等社团,通过竞赛、沙龙、讲座等形式,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培养创新创业素养,提高实践能力,激发更多学生对创新创业实践的兴趣和热情;(2)建立多层级的创新创业竞赛组织体系。构建院级、校级、省级、国家级的竞赛组织体系,以“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为代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在学院层面尽量达到参与率100%,营造浓厚参赛氛围;在校级层面筛选出一批优质的专创融合项目,进行重点孵化培育,进而打造省级和国家级竞赛项目;加强管理服务,对高质量的竞赛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和人员激励;(3)优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管理机制,不仅要确保创新创业训练基地、孵化平台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更要做好平台运行的过程管理,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增强学生、教师、行政机关、企业的良性互动,切实发挥实践平台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有潜力的创新创业实践项目,高校可以通过成立创新创业管理运营团队,做好孵化准入和考评管理,并提供项目需要的运营、咨询、财务管理等环节的有效指导,从而提高项目孵化的成功率。

(二)中观生态系统的构建

1. 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制度文化

制度是指引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基石,构建完整的制度文化,有助于从源头上抓好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1)加强顶层设计,高校制度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不仅要满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目标,也要充分体现创新创业文化,鼓励大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2)组建专门的制度建设小组,从组织、运行、保障等方面出发,搭建有针对性、体现学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制度体系。具体而言,要构建弹性化的教学管理制度,在课程、实践、实习、学习年限、跨专业培养、学分激励等方面积极融合创新创业需要,为有创新创业热情和能力的学生提供更加弹性化的学习制度;要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创业服务机制,为创新成果转化、创业项目孵化做好指导和保障,精简管理手续,提升服务效能,促进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更好更快落地;(3)完善创新创业专兼职教师的培训、激励和评价制度,建立教师进入企业锻炼和培训制度,构建数量与质量并重的教师激励机制,在教师职称晋升制度中加大创新创业成果的体现。

2. 建设丰富的创新创业物质文化

建设物质文化,指通过校园建筑空间、硬件设施和平台载体,直观地营造出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氛围。(1)做好校园建筑景观规划设计,结合学校创新创业特色,在建筑空间上植入创新创业文化元素,让师生沉浸式感受创新创业文化精神;(2)做好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图书馆、校史馆、博物馆、艺术中心的文化内涵,融入创新创业文化,丰富文化情境,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创新创业培育环境;(3)做好创新创业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大创新创业中心、创客空间等学生实践空间的投入和管理,提高空间利用率,吸引更多学生了解和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做好大学生创业园建设,为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优质的孵化基地、服务指导和政策扶持。

3. 培育优秀的创新创业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民族性格等深层次的文化要素,培育创新创业文化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与关键。(1)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体现时代特征,强调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价值引领,把培养创新创业精神放在突出位置[5];(2)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突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也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引导大学生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结合专业特长,选择创新创业方向,积极服务于国家建设和人民福祉;(3)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孕育创新创业文化的摇篮,是增强大学生体悟的精神宝库,高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传统文化课程,挖掘创新创业文化内涵,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求真务实、锲而不舍、精益求精、敢为人先的创新创业精神;(4)树立榜样力量,通过宣传创新创业成功典型,邀请成功创业校友、知名行业专家等榜样人物,进行成功经验分享、典型案例分析、创业故事讲述等方式,增强创新创业精神对大学生的影响力,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

(三)宏观生态系统的构建

1. 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

为顺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高校要将产教融合贯穿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打造高效的校企合作模式,形成行政机关、企业、学校协同育人的生态链,达到三者之间的需求、资源、优势互补。(1)加强高校与地方行政机关合作,充分发挥行政机关对高校创新创业的领导作用,有效利用行政机关的优惠政策、硬件保障、资金支持,为产教融合打下坚实基础;(2)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发展趋势,高校要精准对接产业需求,科学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内容,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供给能力,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急需的创新创业人才;(3)强化校企合作育人功能,让企业参与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协助设计和开发相关课程;聘请企业家作为校外导师,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紧跟产业发展趋势,把新观念、新技术、新制度融入教学当中;将企业资源与教育资源共享,通过共同构建创业园、实践基地、创新创业基地等,搭建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2. 加强校地合作,构建校地融合发展共同体

高校与地方行政机关要不断加强和创新校地合作的机制,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高校的智力资源优势、行政机关政策支持、地方产业优势,构建多主体协同发展的校企合作共同体。(1)结合地方优势产业,制订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让大学生真正了解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开展符合地方发展的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让校企合作更具有针对性和高效性;(2)设立校地合作机构,弥补传统的孵化器、科创园利用率不高、资源较缺乏的问题,提高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成功率;基于行政机关引导,成立科技人才发展中心,帮助地方企业孵化创新人才,推进地方科技成果转化。


四、结语


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形成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需要构建以师资队伍、课程教学、实践平台为要素的微观系统,以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要素的中观系统,以产教融合、校地合作为要素的宏观系统,使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支撑,深化高校、行政机关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范国睿,王加强.当代西方教育生态问题研究新进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7,(09):39-45.

[2]洪世梅.教育生态学与大学教育生态化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7,(06):50-52.

[3]郑雅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制度化困境及其超越[J].高教探索,2024,(02):23-30.

[4]陈元媛.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4):94-96.

[5]郑江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4,(07):88-90.


基金资助:2022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2SJYB0201); 南京工业大学2022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文化自信视域下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SZ20220303)的研究成果;


文章来源:韩畅畅.基于教育生态理论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J].公关世界,2024,(19):60-63.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创新与创业教育

期刊名称:创新与创业教育

期刊人气:1319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出版地方:湖南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674-893X

国内刊号:43-1503/G4

邮发代号:42-374

创刊时间:2010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