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系统分析法等,对海口经济学院龙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实践成效、瓶颈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为高校龙狮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探索性思路。结论:高校龙狮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采用课程设置多元化,教学与训练形式多维化,竞赛、表演、实践一体化,校企合作、国际交流与职业发展融合的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成效。
202
0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成为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攻方向,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也是衡量我国当前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之一。文章在分析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策略、途径展开研究,提出几点共性的解决办法,对高校创新创业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88
“机器人工程”专业是一个多领域交叉融合的前沿学科[1],为了解决人才的供需矛盾,通过设立智能机器人“微专业”,把机电类、通信类、计算机类等与“机器人工程”相近专业的优秀学生吸引来,通过弥补其原专业的欠缺,培养出可从事机器人领域工作的技能,富有多学科交叉融合能力以及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100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持续改进机制是保障生命线延续的基石。随着新工科建设计划的提出和实施、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的先后召开、工程教育认证的持续推进,全面振兴本科教育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已经在全国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形成共识,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讨论焦点。
172
进入21世纪以来,第四次工业革命在全球蔓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向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转变。近年来,在传统体制机制的影响下,我国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矛盾日益显著。为了满足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迫切需求,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综合改革。
248
案例人物为中部地区某高校经济管理学院学生W。首先,社会背景。2020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874万人。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的关键时期,受经济下行压力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叠加影响,高校毕业生求职困难增多,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时刻,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及时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
109
2014年至2018年,在教育部的领导下,高等教育92个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历时4年完成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国标》)的编制工作,并于2018年1月正式发布[1],贯彻了“质量为王,标准先行”的指导思想,也为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安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一直以来受到特别关注。
12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习近平总书记在对高校创新教育工作中指出: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对于高等教育发展来讲,改革是第一动力,创新是第一引擎,要成就伟大的教育,教育创新就一刻也不能停顿。
312
OBE(Outcomes-basedEducation)是一种基于学习目标的教育模式,也可称之为成果导向教育或者目标导向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国,由Spady等人提出,OBE具有三个关键操作原则,第一是注重成果的明确性;其次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更多教学辅助支持;最后,学校必须坚持要求所有学生保持高水平的学习效果,也就是一切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课程设计都要围绕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
82
2017年开始,教育部全面启动、系统部署新工科建设[3],作为“新工科”建设中一部分,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刻不容缓。浙大城市学院是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杭州市也在积极争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基于以上背景,开展新工科视域下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探索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九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创业和就业也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将成为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133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模式。”[1]1997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设立了创新与创业方向的课程,这是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端。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高职院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也不断深入,但目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
73
构建成果导向的高校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是提高创业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落实“以创业带就业”,打造创业教育“金师与金课”去“水师与水课”的根本,也是高校创业教育科学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探讨当前构建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重大意义,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高校创业教育成果导向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
115
高校专创融合支持政策是在全球科技快速发展、国内广泛开展“双创”和毕业生求职压力加大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高校普遍存在对政策理念认识不深、课程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师资力量匮乏等问题。建议加快专创融合教育政策评估指标体系建设,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打造专创融合教育政策支撑体系。
153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随着国家和政府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的加大,如何进一步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值得思考。针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基于协同创新视角,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化路径主要包括: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从1.0迈向2.0、创建协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赋能平台。
131
影响因子:1.07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940
影响因子:0.485
影响因子:0.230
影响因子:0.449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