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甲强龙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组,常规阿奇霉素组实施常规阿奇霉素方案治疗,小剂量甲强龙辅助治疗组则实施常规阿奇霉素方案+小剂量甲强龙治疗。比较两组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咳嗽症状消失的时间、发热症状消失的时间;治疗前后患儿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监测水平、红细胞沉降率。结果:小剂量甲强龙辅助治疗组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咳嗽症状消失的时间、发热症状消失的时间、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监测水平、红细胞沉降率相比较常规阿奇霉素组更好,P<0.05。结论:常规阿奇霉素方案+小剂量甲强龙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确切,可获得理想效果。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炎症,通常由疾病微生物,免疫损伤,过敏和药物引起,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是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疾病,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后病情没有好转,出现肺部影像学检查加重和持续高热等,在临床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随着疾病进展可导致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损害极为严重,是导致儿童死亡重要原因之一,因其可导致肺内外严重的并发症,且可导致肺不张,甚至需要切除肺部。本研究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组,常规阿奇霉素组实施常规阿奇霉素方案治疗,小剂量甲强龙辅助治疗组则实施常规阿奇霉素方案+小剂量甲强龙治疗。比较两组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咳嗽症状消失的时间、发热症状消失的时间;治疗前后患儿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监测水平、红细胞沉降率,分析小剂量甲强龙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有效性,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组,其中,常规阿奇霉素组男女分别31例和19例,2~14(7.34±2.01)岁。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病时间7~15d,平均(10.21±0.22)d。体温37.9~40.2℃,平均(38.21±0.32)℃;其中,出现单肺炎症的有32例,出现双肺炎症的有10例,出现弥漫性间质性肺浸润的有8例。合并心肌损害12例,合并肝脏损害7例,合并皮肤黏膜损害3例。小剂量甲强龙辅助治疗组男女分别32例和18例,2~14(7.31±2.21)岁。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病时间7~15d,平均(10.25±0.28)d。体温37.8~40.1℃,平均(38.25±0.31)℃;其中,出现单肺炎症的有31例,出现双肺炎症的有11例,出现弥漫性间质性肺浸润的有8例。合并心肌损害11例,合并肝脏损害7例,合并皮肤黏膜损害3例。常规阿奇霉素组、小剂量甲强龙辅助治疗组资料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阿奇霉素组实施常规阿奇霉素方案治疗,常规阿奇霉素治疗,每次10mg/(kg·d),每天1次,治疗7d。间隔3d后给予阿奇霉素口服,每次10mg/(kg·d),每天1次,治疗3d。小剂量甲强龙辅助治疗组则实施常规阿奇霉素方案+小剂量甲强龙治疗。在常规阿奇霉素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甲强龙治疗,每次给予小剂量甲强龙2mg/(kg·d),治疗5d。
1.3指标:
比较两组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咳嗽症状消失的时间、发热症状消失的时间;治疗前后患儿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监测水平、红细胞沉降率。显效: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监测水平、红细胞沉降率恢复正常,生命体征稳定,发热、咳嗽和胸片检查等均显示正常;有效: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监测水平、红细胞沉降率改善,呼吸情况改善,发热、咳嗽和胸片检查等均改善;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疗效=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1]。
1.4统计学处理:
SPSS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数据进行χ2检验,计量数据进行t检验,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效果:
小剂量甲强龙辅助治疗组疗效高于常规阿奇霉素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比较
2.2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监测水平、红细胞沉降率:
治疗前常规阿奇霉素组、小剂量甲强龙辅助治疗组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监测水平、红细胞沉降率比较,P>0.05;治疗后小剂量甲强龙辅助治疗组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监测水平、红细胞沉降率变化幅度更大,P<0.05。见表2。
表2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监测水平、红细胞沉降率比较
2.3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咳嗽症状消失的时间、发热症状消失的时间:
小剂量甲强龙辅助治疗组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咳嗽症状消失的时间、发热症状消失的时间和常规阿奇霉素组比较有优势,P<0.05,小剂量甲强龙辅助治疗组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咳嗽症状消失的时间、发热症状消失的时间分别是(9.68±1.42)d、(8.41±1.62)d、(3.22±1.43)d,而常规阿奇霉素组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咳嗽症状消失的时间、发热症状消失的时间分别是(11.11±1.44)d、(12.14±2.55)d、(4.26±1.42)d。
3、讨论
肺炎是一种呼吸道感染。如果患儿的免疫功能下降,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出现,使肺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2]。肺炎症状严重,患儿可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及时进行有效治疗,以纠正呼吸困难。而常规阿奇霉素方案治疗效果有限。抑制肺炎支原体是治疗的难点。但常规阿奇霉素的治疗效果欠佳[3,4]。主要是因为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中,呼吸道和全身存在过度的炎性反应,这使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单一治疗效果不理想。对于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除了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抗感染外,建议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5,6,7,8]。
其中,甲强龙是一种中效合成糖皮质激素,通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质中,减少炎症性病变周围的免疫活性细胞,抑制血管舒张,稳定溶酶体膜,从而减少炎症和渗出,促进炎症的吸收,提高血管的通透性[9,10]。
本研究中,常规阿奇霉素组实施常规阿奇霉素方案治疗,小剂量甲强龙辅助治疗组则实施常规阿奇霉素方案+小剂量甲强龙治疗。结果显示,小剂量甲强龙辅助治疗组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咳嗽症状消失的时间、发热症状消失的时间、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监测水平、红细胞沉降率相比较常规阿奇霉素组更好,P<0.05。
但目前对于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仍存在一定的争议,多数研究显示早期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可减轻炎性反应,但部分使用糖皮质激素患儿容易出现药物撤退后病情反复,可能和糖皮质激素使用方法不当、儿童机体个体差异等相关,因此,虽然本研究显示常规阿奇霉素方案+小剂量甲强龙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确切,可获得理想效果,但关于该治疗方案的可行性还需进一步扩大样本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2]吴幼萍,李南德,劳均华.不同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2):78-80.
[3]傅洪瑞.阿奇霉素联合甲强龙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7,38(8):152-153.
[5]胡丹.阿奇霉素联合米诺环素、甲强龙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4):507-508.
[6]邱学荣.小剂量甲泼尼龙辅助治疗对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症状体征和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0):16-18.
[7]饶福光,熊彪,汪培勤.米诺环素联合甲强龙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6,8(1):64-66.
[8]陶旭云,屈弘宇.小剂量甲泼尼龙三联疗法治疗儿童难治性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9):74-76.
[9]李明,黄叶青.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与泼尼松联合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9):10-13.
高艳慧.小剂量甲强龙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8):54-55.
分享:
有研究[2]提出,环境菌落总数作为评估微生物污染程度的关键指标,其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效率对于维护环境卫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平板计数法对检测环境菌落总数存在诸多局限性,该方法不仅操作复杂,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而且耗时较长,不利于快速响应和处理潜在的卫生问题[3]。
2025-01-10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是由于医院外的病毒、细菌以及支原体等多种微生物感染造成,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及胸痛等[1]。流行病学调查[2]显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发病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临床研究[3]发现: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病除了微生物感染以外,机体自身的炎症细胞因子以及T细胞水平的变化也是重要因素。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中,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同时机体感染病原菌后免疫功能失调,炎性反应进一步加剧,也是病情进展的重要因素。
2023-12-28目的 研究早期介入丹佛模式(ESDM)在不同病情程度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康复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4月在新郑市中医院就诊的ASD儿童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每组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病情程度分为Ⅰ、Ⅱ、Ⅲ级,试验组采用早期介入丹佛模式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治疗。
2023-07-04腺病毒感染多见于6个月~5岁儿童,全年均可见,中国北方地区腺病毒感染高发季节为冬季,南方地区则为春季和夏季[3]。腺病毒感染潜伏期为2~21 d, 平均 3~8 d。有症状的感染者和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可通过呼吸道飞沫、直接黏膜接触、粪-口途径等方式传播。
2021-11-26提供药学服务不仅是药师的职责,更是药师核心价值的体现。目前,有调查显示,药师的儿科药学服务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与患儿家属对药师的认可度不高有关,因此需拟定儿科药学服务方案,明确团队中药师的职责和目标,促进儿科药学服务全覆盖,以期为患儿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
2021-11-26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可改善营养不良患者的生理储备,纠正营养不良,从而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有研究显示,重度营养不良患儿病死率明显升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5-2017年儿外科围手术期使用全肠外营养(TPN)的处方,为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2021-11-26支气管扩张症是因为支气管壁的弹性组织和肌肉组织受到破坏而导致的局部或广泛的支气管不可恢复的异常扩张,病因较多,包括感染、免疫缺陷、先天性发育异常等。既往研究认为儿童支气管扩张症发病率已逐渐下降,但随着高分辨率CT(HRCT)、纤毛活检、基因检测等新的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儿童支气管扩张症诊断率不断提高,且临床更加重视病因的诊断。
2021-11-26MG是发生于神经-肌肉接头的自身免疫性系统疾病,目前发现的多种自身免疫性抗体与MG疾病的发生存在关联,通过对MG患者血清抗体的研究,丰富了对MG疾病的了解,为多种亚型的MG疾病提供精确有效的诊断。针对MG不同亚型如何精准治疗,对不同免疫抑制剂的疗效及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对儿童MG不同亚型的预后有待进一步随访。
2020-11-30牛奶蛋白过敏是由牛奶蛋白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好发于1岁以下的婴儿(包括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患儿不仅出现胃肠道反应,还可出现呼吸道症状及全身不适,严重影响生长发育[1,2]。文献[3,4]报道,CMPA的发生可能与辅食品种、喂养方式及家族史等有关。本研究探讨婴儿发生CMPA的影响因素,报道如下。
2020-11-072016年1月,全面“二孩”政策开始实施,全国每年预计新出生人口超过1750万,新生儿的增多必将加大儿科工作量。儿科病种复杂,患者年龄小,病情变化快,配合性差,护理工作量大,有时还要面对家属误解,因此,儿科护士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相关研究表明,儿科护士的压力较内科、外科、急诊科护士大。
2020-10-10人气:16674
人气:16005
人气:15573
人气:15295
人气:14844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华儿科杂志
期刊人气:6877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0578-1310
国内刊号:11-2140/R
邮发代号:2-62
创刊时间:1950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035
影响因子:1.188
影响因子:1.636
影响因子:0.607
影响因子:0.711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