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临床化疗的常用给药途径是静脉输注,抗肿瘤化疗药物为浓度高的强酸或生物碱化学制剂,刺激性强,靶向性差,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1]。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的急性无菌性炎症,其最大的危害是并发溃疡,后期甚至造成截肢,深静脉炎还会引发肺栓塞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本研究探讨活血散瘀膏外敷预防肺癌化疗静脉炎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82
0
双能量CT(DECT)系统可以利用碘基物质对两种不同能量的X射线的衰减不同,获得图像及参数。DECT用于肺癌的检查可以获得精确形态学信息及相关定量参数[3]。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了DECT碘图相关定量参数联合CT征象建模鉴别肺癌病理亚型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234
本研究结果显示IL-33与其受体ST2在NSCLC患者中水平升高,引起Th1/Th2型细胞因子模式向Th2方向偏移,这不利于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及时清除,进一步促进了NSCLC的免疫逃逸,同时细胞因子IL-17A增加又导致NSCLC患者的炎症反应加强。因此,NSCLC感染过程中引起的免疫病理改变比较复杂,值得根据临床特征和并发症深入研究。
254
Dex是一种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作用[7]。本研究显示,D组瘤质量、瘤体积、肿瘤细胞凋亡率与M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DC组瘤质量、瘤体积较M组显著降低,瘤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提示Dex本身对瘤细胞无显著影响。顺铂可通过破坏DNA功能抑制肿瘤细胞有丝分裂,具有广谱抗肿瘤效果。
126
肺内良恶性病变乃至不同类型的肺癌之间其生物学特性、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等均存在差异,因此正确诊断显得尤为关键。扩散加权成像是唯一一种反映活体组织内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无创检查技术,被广泛用于肿瘤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本文旨在探讨DWI对肺内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并与CT平扫及增强扫描进行比较,进一步探讨DWI联合CT对肺内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
212
中医认为,肺癌属于“肺积”“息贲”等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肺脾肾虚为本,气滞、血瘀、痰凝、毒聚为标,肺主气,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肾藏精,主骨生髓;肺脾肾正气虚损,无力抗邪,邪毒侵入肺部,肺功能失调,最终形成肺部瘕癌肿,癌肿久羁则进一步耗伤正气,形成恶性循环;治疗应以扶正固本为主。
217
肺癌患者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85%,绝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化疗是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可延长患者生存期,但目前临床评价化疗疗效的指标较少[3]。血清癌胚抗原、铁蛋白、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对NSCLC诊断与化疗疗效评价均有一定临床价值[4,5]。本研究探究NSCLC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851
近年来,肺癌发病率逐年增加,病情发展至晚期时,患者时常出现强烈的疼痛感、呼吸困难等症状。由于肺癌晚期患者患病时间较长,大部分患者心理负担重,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1]。有研究表明给予患者个体化心理护理,对缓解患者心理负担有显著作用。我们探讨了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200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免疫逃逸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HLA-Ⅰ是一种在细胞表面广泛表达的蛋白,能够有效地提高CTL对肿瘤的识别杀伤能力,低表达HLA-Ⅰ是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原因之一[4]。为探究HDACI——曲古抑菌素(trichostatinA,TSA)发挥抗肿瘤效应的可能免疫机制,本研究就TSA对肺癌细胞HLA-Ⅰ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了分析。
16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受环境污染、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患有肺癌疾病人数不断增加,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作为肺癌常见种类之一的小细胞肺癌具有发病率高、侵袭性强、预后差以及死亡率高的特点,故而对该疾病需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1,2]。
491
周围型肺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一般在呼吸性细支气管上方,三级支气管下方进行发作[1]。周围型肺癌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大多数学者认为电离辐射,职业以及环境接触,吸烟,肺部感染等是导致周围型肺癌的主要原因[2]。由于全球的环境污染逐渐严重,导致周围型肺癌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165
临床发现,肺部肿瘤患病率明显递增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构成生命安全威胁[1]。肺部肿瘤临床类型较多,不同肿瘤类型在治疗方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而疾病的鉴别难度较大。良恶性肺结节疾病即单发性/无症状性/直径≤3cm、无肺门增大、无肺不张、无胸腔积液,需积极鉴别诊断以尽早治疗、提高患者的安全性[2]。
247
肺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属于临床呼吸道恶性肿瘤疾病。因早期肺癌患者无明显临床特征,大部分患者发现时或确诊时,基本都已经是晚期患者了,已经错过了最佳手术根治时间,从而只能采用化疗、放疗的手段进行治疗[1]。所以,若是在疾病早期能够做出明确判断,则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
针对检测点抑制剂的免疫治疗,目标是在肺癌中靶向PD-L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1(PD-1)分子已经显示出一些有希望的结果[15],但治疗成功率仍然很低。最近有研究描述强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存在,其特征在于TGFβ诱导的Treg转录因子特征基因Foxp3的表达,并在肺肿瘤细胞的周围微环境中分泌[16]。
274
肺癌这种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比较高,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近几年,有数据显示肺癌发生率不断地升高。按照肺组织中肿瘤发生位置差异,划分为周围型以及中央型两类[1]。在肺癌中周围型肺癌发生率占比约为25%,主要类型是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周围型的小细胞肺癌中,肺鳞癌以及肺腺癌发生率最高。
286
影响因子:1.435
影响因子:1.046
影响因子:0.880
影响因子:0.986
影响因子:1.120
影响因子:2.010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