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安罗替尼治疗老年晚期肺肉瘤样癌1例

  2020-10-12    1084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肺肉瘤样癌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罕见分型,其分化程度低,肿瘤组织成分兼有上皮组织和间叶组织来源。因其发病率低,目前除早期可行根治性切除术外,晚期PSC的治疗尚无统一标准。安罗替尼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被批准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软组织肉瘤、小细胞肺癌。本文报道1例晚期PSC老年患者,因年龄大且无驱动基因突变,一线使用安罗替尼治疗,短期内获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 关键词:
  • 安罗替尼
  • 小细胞肺癌
  • 老年
  • 肺癌
  • 肺肉瘤样癌
  • 加入收藏

肺肉瘤样癌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罕见分型,其分化程度低,肿瘤组织成分兼有上皮组织和间叶组织来源。因其发病率低,目前除早期可行根治性切除术外,晚期PSC的治疗尚无统一标准。安罗替尼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被批准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软组织肉瘤、小细胞肺癌。本文报道1例晚期PSC老年患者,因年龄大且无驱动基因突变,一线使用安罗替尼治疗,短期内获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女,86岁。202014日因“反复发作性意识障碍3个月”收住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既往有腔隙性脑梗死病史10余年,否认吸烟史。入院查体:PS评分3,疼痛NRS评分4分。全身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头颅CT检查显示:(1)左侧丘脑、两侧基底节区及放射冠多发腔隙性脑梗死;(2)脑白质脱髓鞘改变;(3)脑萎缩。X线胸片检查:左肺门上区团片状阴影,建议CT检查。血常规:红细胞计数3.42×1012/L,血红蛋白111g/L。凝血功能:血浆D-二聚体1.223mg/L。肿瘤标志物:糖链抗原CA19-970.17u/mL。胸部CT检查显示(1):(1)左上肺占位,考虑为肺癌可能伴相邻肋骨骨质破坏;(2)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肺气肿、肺内纤维灶;(3)两肺结节灶。头颅MRI检查显示:(1)脑干、两侧基底节区、放射冠、半卵圆中心、额顶叶脑白质内多发性脑梗死、脑缺血灶、脑软化灶;(2)脑白质脱髓鞘改变;(3)老年性脑萎缩;(4)空泡蝶鞍。排除颅内转移灶后,予以抗血小板聚集、调脂、营养神经等治疗后,患者发作性意识障碍好转。入院4d后患者经会诊后转入肿瘤内科诊治,入院6d后于CT引导下行肺占位穿刺术,入院11d后左肺穿刺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增生肉芽组织中见大量异型梭形细胞,核分裂像易见,考虑为梭形细胞肿瘤,肉瘤样癌不能排除,建议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辅助诊断。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K(广谱)(+++),CK5/6(),STAT-6(),P40(),TTF-1(),NapsinA(),ALK(),SMA(+++),MyoD1(++),Calretinin(),Ki67(30%+)。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考虑为左肺肉瘤样癌。2020122日行基因检测均为阴性。临床诊断:左肺肉瘤样癌伴肋骨转移,Ⅳ期。

入院21d后开始予以口服安罗替尼分子靶向药物治疗(12mg/d,114,21d/周期)。治疗期间患者出现高血压,予以氨氯地平对症治疗(5mg/d清晨口服),血压可维持在正常范围。口服安罗替尼3个周期后,胸部CT检查显示(2):(1)左肺上叶恶性肿瘤伴相邻肋骨骨质破坏治疗后,与前片(入院时)比较,病灶范围缩小;(2)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肺气肿、肺内纤维灶;(3)两肺结节灶。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病情评定为部分缓解。继续给予安罗替尼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定期门诊随访中。

1安罗替尼治疗前胸部CT影像图

注:a为肺窗表现;b为纵隔窗表现,可见左上肺有一明显肿块,相邻肋骨骨质破坏。

2安罗替尼治疗3个周期后胸部CT影像图

注:a为肺窗表现;b为后纵隔窗表现,可见左上肺肿块较治疗前明显缩小。


2、讨论


PSC是一类罕见的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率占肺癌总数的0.1%0.5%,其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预后差[1,2]2015WHO肺肿瘤组织学分类中将PSC分为5个亚型,分别为梭形细胞癌、多形性癌、癌肉瘤、巨细胞癌和肺母细胞瘤[3]PSC常见于老年男性,与长期吸烟有关,其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多与其他非小细胞肺癌相同[4,5,6]PSC对放、化疗不敏感,预后较其他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更差[7,8]。本例患者确诊PSC时已出现相邻肋骨骨质破坏,且年龄大,身体基础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放、化疗等传统治疗方法,因此拟采用分子靶向治疗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等新型治疗方法。PSC患者可能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或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基因融合,且程序化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率高[3,9]。关于PSC患者基因突变率的报道不一,Chen[10]报道了141PSC患者,其中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基因融合阳性者5,仅占3.5%;李巧珍等[11]21PSC临床分析和靶向治疗探讨中发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阳性者达37.5%。本例患者基因检测提示无驱动基因阳性,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或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抑制剂临床获益较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价格昂贵,患者难以承受治疗费用;患者年龄大、基础状态较差,预计生存期短,无法参加临床试验。综合各方面原因,给予患者安罗替尼靶向治疗。

安罗替尼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通过拮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和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等多种受体激酶来发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12]。安罗替尼目前已批准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及软组织肉瘤,说明其对上皮组织和间叶组织源性的肿瘤均有疗效,PSC兼具上皮和间叶组织成分的肿瘤生物学特征。本例患者使用安罗替尼靶向治疗3个周期后,胸部CT检查发现肺部肿块较前缩小50%以上,且耐受性良好,仅出现高血压,给予氨氯地平片对症治疗后,血压可控制在正常范围。本例患者经过安罗替尼靶向治疗后短期内客观疗效确切,为临床上PSC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但患者能否有长期的生存获益还需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6]杨小花,宁红娟,秦思达.血清CEA评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8,32(11):1073-1075.

[8]郭雷鸣,丁高峰,葛红,.放疗联合EGFR-TK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治疗后新发骨转移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7,31(11):1112-1114.

[9]赵琪,邱晓华,陈露露,.恶性肿瘤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并发免疫相关性肺炎临床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20,34(7):683-685.

[11]李巧珍,林炳棋,张才金.21PSC临床分析和靶向治疗探讨[J].临床肺科杂志,2019,24(8):1474-1479.


徐涵,曹雅杰,周宁宁,李静,钟春生,杨燕.安罗替尼治疗老年晚期肺肉瘤样癌1[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20,34(10):1065-106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肿瘤预防与治疗

期刊名称:肿瘤预防与治疗

期刊人气:1105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四川省肿瘤医院

出版地方:四川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4-0904

国内刊号:51-1703/R

邮发代号:62-142

创刊时间:197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