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关于肺炎型肺癌MSCT表现特点的研究

  2020-09-23    796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探讨肺炎型肺癌的MSCT表现特点。方法:结合国内外文献,对我院26例确诊为肺炎型肺癌的影像资料及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变呈两叶及以上分布17例,其中15例呈叶、段分布,表现为结节和实变影,形似支气管肺炎,2例为弥漫分布,1例为磨玻璃密度,伴有小叶间隔增厚,1例呈粟粒样结节。两叶以下分布9例,其中叶段性分布5例,亚段分布4例,磨玻璃密度4例,混合性磨玻璃密度3例,斑片影2例。26例中出现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6例,支气管充气征7例,血管造影征5例,胸腔少量积液2例。结论:肺炎型肺癌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结合临床具体分析,可提高诊断准确率,确诊仍需病理学检查。

  • 关键词:
  • X线计算机
  • 体层摄影术
  • 实变影
  • 病理学检查
  • 肺炎
  • 肺癌
  • 加入收藏

肺炎型肺癌是肺癌形态学上一类特殊类型,病变呈叶、段分布,酷似肺炎,常引起误诊和医疗纠纷。现将我院经病理证实26例肺炎型肺癌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8年5月—2017年2月26例确诊为肺炎型肺癌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2例,女性14例,年龄32~87岁,平均年龄(52.7±11.3)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16例,咯血11例,痰中带血丝3例,咯大量白色泡沫痰2例,5例有不同程度低热。从出现症状到确诊平均时间3~6个月。

1.2方法

扫描仪为飞利浦MX8000或飞利浦Brilliance64螺旋CT。吸气末扫描,范围由下界膈面至上界胸腔入口平面。设定参数为120kV,毫安自动调制技术(120~315mAs),准直为0.625~1.0mm,螺距0.8~1.0。4例平扫,22例行平扫后增强检查,增强采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碘海醇300mgI/ml)100ml增强,注射流率3~5ml/s,注入对比剂后20~25s后开始扫描。轴位重建层厚1.0mm,层间距0.5mm发送至工作站。


2、结果


2.1治疗经过

初诊一般细菌感染13例,结核6例,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6例怀疑肺癌。常规病因治疗无效、随访后病灶不消失或增大,复诊遵循病人意愿,通过支气管显微镜活检确诊15例,穿刺活检证实10例,胸腔镜手术后送病检1例。

2.2影像特点

两叶及以上分布17例,其中15例呈叶、段分布,表现为结节和实变影,形似支气管肺炎(图1a~b),2例为弥漫分布,1例为磨玻璃密度(图2a~b),伴有小叶间隔增厚,1例呈粟粒样结节(图3a~b)。两叶以下分布9例,其中叶段性分布5例,亚段分布4例,磨玻璃密度4例(图4),混合性磨玻璃密度3例,斑片影2例。26例中出现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6例,支气管充气征7例(图1a、1b),血管造影征5例,胸腔少量积液2例(图2)。

2.3病理结果

腺癌21例,腺鳞癌3例,鳞癌2例。

图1a患者男,38岁,双肺斑片影,左肺上叶实变,其内可见支气管气象,初诊结核。

图1b6个月后复查,肺内病变进展,结节融合,实变范围进一步增大。经皮肺穿刺活检证实腺癌。图2a患者男,37岁,双肺磨玻璃密度影、斑片影及结节,胸腔少量积液,初诊肺泡蛋白沉积症。图2b2个月后复查,肺内病变增多,病人临床症状加重。经皮肺穿刺活检证实腺癌。图3a~b患者男,50岁,双肺弥漫分布粟粒样结节,小叶间隔增厚,纵隔淋巴结肿大。支气管镜活检证实鳞癌。图4患者男,29岁,体检发现左肺上叶前段磨玻璃结节。手术证实鳞屑式生长腺癌。


3、讨论


肺炎型肺癌是肺癌形态学上一种少见的表现形式,呈结节、斑片、大片或条状影,分布以亚段、段和叶段为主,很少伴有支气管阻塞及肺不张,易与肺炎混淆[1,2]。病理类型多为腺癌,部分为鳞癌和小细胞癌,本组病例腺癌23例(81%),腺鳞癌3例(12%),鳞癌2例(7%),与文献报道相近[3,4]。朱晓华通过密度、形态及分布的不同将肺炎性肺癌分为:局灶性磨玻璃肺癌、局限性斑片状浸润性肺癌及弥漫性浸润性肺癌[5]。肺炎型肺癌MSCT表现的多样性与肿瘤生长方式有关[6]。肿瘤堆积性生长时,癌组织沿着肺泡壁生长并填充肺泡腔,形成斑片样实变,后经孔氏孔向周围蔓延,可形成癌性肺泡性小结节,伴有间质浸润时,小叶间隔呈结节样或光滑增厚(癌性淋巴管炎),形似大叶性或支气管肺炎。本组弥漫性浸润性肺癌17例(65%)。局限性磨玻璃肺癌呈鳞屑式生长,癌组织沿着末梢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壁发展,并不填充肺泡腔,相应腔壁增厚,同时伴有少数堆积式生长形成癌巢,影像表现为局限性磨玻璃影或混合性磨玻璃影[7]。当鳞屑式生长位于末梢支气管时,可形成“活瓣”效应,引起远端密度不均匀的斑片影中出现小囊状透亮影[8,9]。本组局限性磨玻璃肺癌7例(27%),未见局灶性透亮影。当肺癌位于肺段或肺亚段支气管,尚未形成梗阻或梗阻较轻时,CT表现斑片影,其内可见到支气管扭曲呈“残根状”[10]。本组2例斑片状肺癌(8%),1例见到扭曲扩张支气管影。有时肿瘤呈少许堆积性生长,但伴严重的肺间质浸润时,影像表现为弥漫分布粟粒样结节及广泛的小叶间隔增厚,本组1例(4%)。肺炎型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增大及胸水并不常见,本组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6例(23%),胸水2例(8%),笔者推测跟样本量小或者因多排螺旋CT的普及和推广,病变发现较早有关。

鉴别诊断:①局限性磨玻璃炎症:病人临床症状轻微,血象及C反应蛋白不高,或病人感染后,肺内炎症处于吸收期,根据病灶大小及密度,建议3~6月或6~12月随访复查,随访间隔时间要根据患者意愿确定。磨玻璃炎症或肺癌不主张PET检查,敏感性及特异性不高[11];②局限性斑片状炎症:病人往往有发热、咳嗽及咳痰,根据病史鉴别不难,必要时可行PET检查或经皮肺活检;③大叶性或支气管肺炎:病人临床症状重,各种生化指标异常,鉴别不难。但对抗炎无效,用肺炎不能解释,出现血性胸水,血和胸水中CEA升高,合并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需及时查痰、胸水及支气管肺泡灌洗,必要时PET检查、支气管显微镜及经皮穿刺活检明确诊断[12]。

综上所述:肺炎型肺癌影像表现无特异性,加之临床认识不足,极易与肺炎混淆。对于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史,有高危因素,用肺炎不能解释其临床症状,或者病因治疗无效的病人,尽早选择有创检查,获得病理学依据。


参考文献:

[1]赵志刚,邱添,梁志欣.22例肺炎型肺癌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16,56(11):77-78.

[2]孟庆成,张风光,魏晓燕,等.不同年龄段肺炎型肺癌患者的高分辨率CT表现及病理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1(09):706-709.

[3]朱晓华,郭应坤,江森,等.胸部疾病-少见CT征象分析[M].2007年4月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4]齐栩,黄茂,殷凯生,等.肺炎型肺癌19例分析[J].江苏医药,2008(11):1165.

[5]陆映宏,杨光钊,胡建妙.肺炎型肺癌的CT分析[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7(01):18-21.

[6]闻芳,胡粟,戴启春,等.肺炎型肺癌的CT表现及误诊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29(9):1426-1428.

[7]陈璧颖,关玉宝,李靖煦,等.肺炎型肺癌的CT表现与病理特征[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1(12):911-914.

[8]俞同福,王德杭,张思全,等.肺炎型肺癌的影像学特征(附18例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8):693-696.

[9]雷志丹,贾武林,任颖,等.肺炎型肺癌的影像学分型及其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02):176-179.

[10]叶冠峰,徐新超,任为端.肺炎型肺癌的影像学诊断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9):75-77.

[11]王玉新.11例肺炎型肺癌的误诊及其影像学特点分析[M]//2013:166-167.

[12]邱其良,刘辉如,刘奕仕.肺炎型肺癌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理分析[J].广东医学,2016,37(S1):139-141.


辛艳,尹阳,杨锐,赵山,吴登友,杨志远.肺炎型肺癌MSCT表现[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8):23-25.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华肿瘤杂志

期刊名称:中华肿瘤杂志

期刊人气:4015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0253-3766

国内刊号:11-2152/R

邮发代号:2-47

创刊时间:1979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