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研究苦参碱对肝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及上皮型钙黏蛋白、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肝癌SMMC-7721细胞,取对数期肝癌SMMC-7721细胞分为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以0.25,0.50,1.00mg•mL-1苦参碱与等量生理盐水处理,各组均干预12,24,48h。用Transwell小室实验及WoundHealing法分别检测肝癌SMMC-7721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用噻唑蓝(MTT)法检测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情况;用蛋白质印迹(Wb)法检测肝癌SMMC-7721细胞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干预48h时,对照组与低、中、高剂量实验组肝癌SMMC-7721细胞侵袭率分别为(70.02±3.41)%,(55.37±2.98)%,(32.51±3.43)%,(16.93±4.21)%;划痕愈合率分别为(60.22±3.89)%,(48.56±4.35)%,(29.64±3.96)%,(13.02±4.11)%。随苦参碱作用浓度增大,低、中、高剂量实验组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抑制率逐渐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实验组肝癌SMMC-7721细胞侵袭率、划痕愈合率及N-cadherin、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而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且均呈剂量依赖性(均P<0.05)。结论苦参碱可有效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肝癌SMMC-7721细胞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同时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相关。
苦参碱是豆科植物苦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镇痛、抗心律失常与抗肝纤维化等广泛的药理作用,临床上已广泛用于病毒性肝炎等肝病的治疗[1,2,3]。本研究旨在探讨苦参碱对肝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
细胞株SMMC-7721肝癌细胞株,购自中科院上海细胞库。
药品与试剂苦参碱(MAT),纯度:98.7%,规格:每支20mg,批号:110805-201709,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生产。DMEM高糖培养基,胎牛血清,均为美国Gibco公司生产;噻唑蓝(MTT)法试剂盒,美国Sigma公司生产;鼠抗人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抗体,均为美国ProteintechGroup公司生产。
仪器IX-70光学倒置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产品;318MC酶标仪,上海精科公司产品;Image-ProPlus6.0软件,美国MediaCybernetics公司产品;QuantityOne4.4软件,美国Bio-Rad公司产品。
2、实验方法
2.1肝癌SMMC-7721细胞培养[4]4]
在37℃、5%CO2细胞培养箱内,用DMEM高糖培养基(10%胎牛血清、1%青-链霉素)常规培养肝癌SMMC-77221细胞,待细胞培养融合至70%左右,即可进行后续的实验。
2.2肝癌SMMC-7721细胞分组与给药方法
将对数期肝癌SMMC-7721细胞按1×104/mL的密度接种于96孔培养板,低、中、高剂量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以0.25,0.50,1.00mg·mL-1苦参碱与等量生理盐水处理,置于37℃、5%CO2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2.3主要观察指标
2.3.1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肝癌SMMC-7721细胞侵袭能力[5]5]
将Transwell小室放入24孔板中,下室加入含20%胎牛血清的培养液600μL,上室加入密度为1×104个/毫升的细胞悬液0.2mL,细胞分组与给药方法同2.2,每组设置2个复孔,实验重复3次;培养48h后取出Transwell小室,冲洗后用棉签轻轻擦去微孔膜上层细胞;多聚甲醛固定20min,苏木素染液染色5min。光学倒置显微镜下(×200)计数迁移至微孔膜下层的细胞,每个样本选取5个视野,取平均值。侵袭率(%)=微孔膜下层细胞数量/细胞总数量×100%。
2.3.2用WoundHealing法检测肝癌SMMC-7721细胞迁移能力[6]6]
将SMMC-7721细胞以5×104个/孔的密度接种于6孔板,当细胞汇合率达80%时,用200μL微量枪头垂直划痕;将划下来的细胞冲洗,细胞分组与给药方法同2.2,放入细胞培养箱中继续培养48h;在0,48h时分别于光学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拍照,用Image-ProPlus6.0软件计算细胞迁移距离和划痕愈合率。划痕愈合率=(0h划痕宽度-48h划痕宽度)/0h划痕宽度×100%。
2.3.3用蛋白质印迹(Wb)法检测肝癌SMMC-7721细胞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蛋白的表达水平[7]7]
将对数期肝癌SMMC-7721细胞以5×104个/毫升的密度接种于6孔板,细胞分组与给药方法同2.2;干预48h时,收集各组肝癌SMMC-7721细胞,离心弃上清液,加入预冷的RIPA细胞裂解液100μL提取细胞总蛋白,4℃下以1.2×104r·min-1离心15min,取上清液定量;取蛋白样品50μg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转膜后封闭1h,分别加入一抗,4℃孵育过夜;加入二抗,室温孵育1h。显色后X线胶片曝光成像,以GAPDH为内参,经QuantityOne4.4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
2.4次要观察指标——以MTT法检测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情况[8]8]
肝癌SMMC-7721细胞于37℃、5%CO2恒温培养至对数生长期时,胰酶消化,调整细胞密度为1×104个/毫升接种到96孔细胞培养板,继续培养24h后换液。细胞分组与给药方法同2.2,分别于干预12,24,48h时,每孔加入5g·L-1MTT20μL培养4h,吸去培养液后每孔加入二甲基亚砜(DMSO)150μL,待紫色晶体完全溶解后,用酶标仪测定570nm处的光密度(OD)值,实验重复3次。增殖抑制率(%)=(1-实验组OD570nm/对照组OD570nm)×100%。
3、统计学处理
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时,2组间比较Dunnett's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时,用秩和检验比较。
二、结果
1各组肝癌SMMC-7721细胞侵袭力比较
干预48h时,对照组与低、中、高剂量实验组肝癌SMMC-7721细胞侵袭率分别为(70.02±3.41)%,(55.37±2.98)%,(32.51±3.43)%,(16.93±4.21)%。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实验组肝癌SMMC-7721细胞侵袭率均显著降低,呈剂量依赖性(均P<0.05)。
2各组肝癌SMMC-7721细胞迁移能力比较
干预48h时,对照组与低、中、高剂量实验组肝癌SMMC-7721细胞划痕愈合率分别为(60.22±3.89)%,(48.56±4.35)%,(29.64±3.96)%,(13.02±4.11)%。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实验组肝癌SMMC-7721细胞的划痕愈合率均显著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均P<0.05)。
3各组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抑制情况比较
干预12~48h,随苦参碱作用浓度增大,低、中、高剂量实验组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逐渐升高(均P<0.05),见表1。
表1各组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比较(x¯±s)
4各组肝癌SMMC-7721细胞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比较
干预48h时,对照组与低、中、高剂量实验组肝癌SMMC-7721细胞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7±0.05,0.29±0.08,0.63±0.11,0.91±0.09;N-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6±0.04,0.74±0.12,0.38±0.09,0.26±0.07;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3±0.07,0.81±0.10,0.57±0.11,0.08±0.04。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实验组肝癌SMMC-7721细胞N-cadherin、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而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且均呈剂量依赖性(均P<0.05)。
三、讨论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治性切除机会少,同时术后复发率极高,而侵袭和迁移是其复发的主要因素[9]。苦参碱是从中药苦参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成分,因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抗炎、抗病毒等广泛的药理作用而用于癌症与慢性活动性肝炎的治疗[10]。本研究中,苦参碱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同时低、中、高剂量实验组肝癌SMMC-7721细胞侵袭率与划痕愈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苦参碱可有效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同时降低其侵袭和迁移能力。
上皮间质转化(EMT)是上皮细胞通过特定程序转化为具有间质表型细胞的生物学过程,在肿瘤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11]。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均是EMT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主要蛋白,miR-106a在肝癌中上调可促进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2(TGFBR2)与E-cadherin,上调N-cadherin与Vimentin表达有关[12]。本研究中,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实验组肝癌SMMC-7721细胞N-cadhe-rin、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而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提示苦参碱可能通过下调肝癌SMMC-7721细胞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同时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而有效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参考文献:
[1]纪易斐,刘金霞,江枫,等.长链非编码RNACCAT2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J].山东医药,2017,57(34):1-4.
[2]黄涛,李绍强,郭奕展,等.Cripto-1基因沉默对人肝癌MHCC-97H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6,32(1):89-94.
[3]谢军,孟凡,刘永萍,等.苦参碱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24):4007-4009.
[4]夏庆,彭明兵,郑志菊,等.MMP-2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MMP-2蛋白对肝癌细胞的作用机制探讨[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9,44(11):1447-1453.
[5]隋承光,孟凡东,付立业.MicroRNA-100调节mTOR表达对肝癌细胞侵袭转移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15,23(1):15-19.
[6]王江林,邓远斐,谭茵,等.大麻素WIN55,212-2抑制SMMC-7721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6,32(5):619-624.
[7]王霆,徐凌,魏珏,等.活化的肝星状细胞通过CCL22/CCR4轴促进肝癌细胞侵袭能力[J].肝脏,2015,20(2):124-128.
[8]归冠,孟珊珊,李鲁娟,等.亚硝酸钠通过线粒体自噬增强人肝癌SMMC-772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J].药学学报,2016,51(1):59-67.
[9]李霄,孙保存,邵兵,等.BMP4通过诱导EMT促进肝癌迁移侵袭[J].中国肿瘤临床,2015,42(4):207-211.
[10]胡高裕,黄桂柳,黄赞松,等.人肝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建立及苦参碱的抑瘤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22(33):5056-5062.
[12]陈双江,王铮,姚英民,等.miRNA-106a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2):139-142.
殷嘉,谭蕾,胡利娟,李延华.苦参碱对肝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0,36(18):2821-2824.
分享:
目前,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是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可切除患者病灶组织,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有研究表示,原发性肝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后易并发多种并发症,影响其预后[1-2]。而肝性脑病是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后一种严重且致命的并发症,起病迅速,表现为行为举止异常。
2025-04-17老年肝癌患者因生理功能衰退及其他慢性疾病共存,导致肝癌的症状不够典型,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加之身体条件、合并疾病的限制,使得临床治疗更加复杂,提高早期诊断率是改善预后的关键〔3〕。卷曲螺旋结构域(CCDC)是一类在多种蛋白质中发现的保守结构域,与基因异常表达、信号传导调控、肿瘤血管生成等密切相关〔4〕。
2025-04-10原发性肝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其肿瘤相关死亡率位于第 2 位。 肝切除术是目前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后的患者可能需要更多的自我照顾和管理,包括遵循医嘱、定期复查、饮食控制、药物管理等,因此这些患者生命的意义可能会转变为更加重视健康、生存和与亲人共度时光。
2025-04-02原发性肝癌(PLC)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病理学分类,肝细胞癌(HCC)是其主要类型,约占PLC总数的80%。尽管HCC的治疗手段有很多,但其临床疗效有限,患者的预后往往较差。因此,对HCC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及预后预测可有助于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2025-04-01放射性碘-125(I-125)是组织间永久性近距 离 放 射 治 疗 中 使 用 广 泛 的 放 射 性 密 封 源[2]。 Ruhi Sharma 等的一项关于 I-125 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放射治 疗脊柱和骨转移 META 分析显示,该治疗总并发症发 生率为 19%,主要包括轻微皮下出血、发热、骨髓抑制 和种子移位。
2025-04-01肝癌是临床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其中肿瘤直径在 3cm 以内的肝癌称之为小肝癌,其包膜更完整,且肝内及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较低,临床常采用消融治疗、介入栓塞、手术切除等治疗,但部分患者预后不佳。 微波消融具有微创、可重复性强、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2025-03-29中医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临床疗效显著[1]。李秀惠教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系统提出了“五积内结,虚损生积”作为肝癌的主要病机,重视以肝体用同调之法,在临床治疗中取得较好效果[3,4]。
2025-03-28肝癌具有隐匿性、转移早、进展快以及侵袭性强等发病特点,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手术切除、肝移植和化疗是临床治疗肝癌的主要手段,但是,仍存在耐药性、预后不良以及5年生存率低等情况,因此,寻求新的有效治疗肝癌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1]。肝癌归属于中医学“积聚”“癥瘕”“黄疸”“臌胀”等范畴,主要病机特点为“瘀、毒、虚”[2-3]。
2025-03-28与临床中其他常见的癌症相比较,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7%~9%,其病死率达到了90%[2],由此可见肝癌患者的预后非常差。肝癌晚期患者在接受抗肿瘤治疗时,往往会伴有各种并发症,如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等,以及恶病质、腹水、肝区疼痛、黄疸等相关症状,还有癌因性疲乏等,同时医疗费用高、过度医疗等问题比较突出。
2025-03-19随着高质量循证证据和临床研究经验的不断补充及积累,如联合化疗MAID方案治疗后TP3~4级发生率高达34%~79%等[2,3],临床实践中已将包括化疗、放疗、靶向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抗肿瘤治疗手段相关的TP(CTRT)纳入了管理范畴[4]。
2025-03-05人气:18552
人气:15574
人气:15087
人气:14845
人气:1304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华肿瘤杂志
期刊人气:4021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0253-3766
国内刊号:11-2152/R
邮发代号:2-47
创刊时间:1979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474
影响因子:2.876
影响因子:0.899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3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