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民国防教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进一步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与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相比,社会国防教育还有很多缺失。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研究解决掣肘高校育人目标实现的体制机制问题,提高教学内容供给实效,尝试学校国防教育和社会国防教育互通有无、共建共学共享,营造积极互动的教育氛围,以总体国家安全观统揽全民国防教育的相关建议,以期引发同行的深入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要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国家安全教育,提高全民国家安全意识。近年来,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战略思想也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与时俱进,不断充实。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生物安全作为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平时和战时结合、预防和应急结合、科研和救治防控结合,加强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1]。这一登高望远的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界对此积极开展研究阐释,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题检索,约有150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和3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从总体的逻辑关系、哲学思想到不同的安全领域均有所探讨,甚至拓展到了“十六种安全”之外的新兴领域,如算法安全、数据安全等。
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下的国家安全教育模式已经起步。我国的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在战争年代形成了大量先进经验,20世纪90年代以前也在学术界多有论述,但新世纪以来,从媒体到学界,对全民国防教育关注有限、鲜少涉及。2021年全国哲学社科规划办将“新时代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研究”首次列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选题指南,正是针对这一选题研究极少的现状有的放矢。
一、周边国家的相关工作动向
从全球范围来看,内外安全形势的深刻变革影响着各国的国家安全教育体系。考察世界各国的国家安全教育,美国、英国、法国较早突破了传统军事安全教育内容的设定,探索总体/综合安全教育:以危机意识为切入点,以宣传本土文化、民族精神为支点,强调全民参与国家防务的讨论和研究,目的在于强化公民全方位的安全意识,培养公民领导力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在此基础上建构了较为完整的国家安全教育体系。可见,总体安全观取代传统军事安全观是必然的趋势,也是世界大国教育界的共识。
美国国家安全观的基本范式是“威胁范式”,即在不同时期将特定的国家或非国家行为体界定为国家安全的威胁来源,如俄罗斯(苏联)、恐怖主义、中国等。在国防教育层面,美国高度重视利用教育增进公民的国防意识,通过法律体系(《国防教育法》等)保障国防教育活动,积极进行军地交流、宣传美军形象。立法将教育和国家安全联系起来,将国防建设、国家安全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以科学报国、科技强军为名义,由官方拨款资助大学研究国家战略决策、高新技术应用等,推动高等教育跨越发展,美国是教育强国战略的先行者[2]。
俄罗斯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五年规划的形式连续发布公民爱国主义教育纲要,至今已发布到了第5版,在上述纲要中对“安全教育”“国防教育”等议题以军事爱国主义教育表述,对军事、国防教育作出了明确规定和实施建议。目前,在俄罗斯还有2000余家各类爱国主义俱乐部,主要活动内容是讲授俄罗斯的军事史和战争史,组织针对青少年群体的严格军事训练等[3]。
日本近年来随着军国主义抬头,已经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全民国防教育体系。日本作为岛国,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多发,自卫队频繁利用救灾助民行动密切军民关系,宣传刺激危机意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废止多年的日本军事博物馆、资料馆等均已修复开放[4]。周边国家近年来的相关教育活动日趋强化、新化、细化,对我国在新时代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我国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意义与思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我国对国家安全利益的认知和认知调整为线,不同时期的全民国防教育工作都与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家安全观息息相关、若合符节[5]。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将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国家安全思想都涵盖其中升华发展,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指导我国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安全保障。《总体国家安全观干部读本》等著作的印发、各类政府培训,使得领导干部理解掌握了国家安全问题。在全社会群众层面而言,对相关问题的了解是不足的,没有国防意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开展相关研究,以内容创新为基础,优化教育功能,有助于广大群众学习总体国家安全观,提高全民国防观念,使公民自觉履行国防义务,这也是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以“全民国防教育”为题检索,二十年来仅有2篇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学术论文,足见学术界对此课题的研究大有欠缺。以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兼具全面性、整体性、特别是强调不同方面内外部相关性的国家安全思想为指引,思考探索新时代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模式和路径,弥补本领域学术研究的空白,深化拓展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全民国防教育的内化关系和融会贯通。有助于解决全民国防教育工作不够清晰、具体的开展现状,国防教育是提高公民素质的重要教育形式,绝不只是军事教育,而且贯穿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教育,核心是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尚武精神,目的是增强全体公民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意志、技能和体魄。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思想,可以恰当地界定全民国防教育活动的议程、范畴,辅以适当的教育方式即可充分发挥其溢出效应,推动全民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的普及以及全社会爱国主义情感凝聚跃升。
三、高校是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的思想行为形成发展的规律,以及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在新时代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理念、方法和模式同样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逻辑。
(一) 加强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的理论内涵
国防观念是民众对于国防事业的理性认识,是适应国防需要、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群体观念。提高人民的国防意识,不仅是积极关注、支持、参与促进国防事业,而且还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民族凝聚力、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的思想保证。增强国防观念的根本途径是贯彻全民国防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很重视国防教育工作,多次强调要加强对公民特别是青年学生的国防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英勇精神。
1988年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印发《关于加强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国防教育的通知》,强调:“在和平时期,人们的麻痹思想容易滋长,国防观念容易淡化。因此,有组织、有领导地通过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国防教育,促进全民国防教育的开展,使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增强国防观念,振奋民族精神,关心和支持国防事业,提高适龄青年履行兵役义务的自觉性,是和平时期加强我国国防,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战略措施。它对于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推动改革开放,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6]
全民国防教育具有民族性、社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它需要全民参与和全社会的参与。这是一个伟大的社会工程。要做好项目工作,不仅党政机关要抓,军队和武警部队部门要重视,学校和教育部门、新闻宣传部门、企事业单位、青年和妇女组织等各类群众组织、基层和各社会组织都有义务和责任。同时,要完善国防教育领导体制,形成国家国防法制环境,建立与国情相适应,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防教育组织网络(见图1)。全民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建设的基础工程、党和国家长期的战略任务,对国家职能的履行、维护新时代国家安全和发展、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战略和现实层面的重大意义。
(二) 加强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的必要抓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明确规定,“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7]。学校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起点,做好国防教育工作,提高国防观念,具有思想基础的作用。学校国防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国民素质。高质量的学校国防教育,奠基了高质量的国家国民素质教育。青少年学生是明日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可能成为士兵、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即使是普通人,也有履行兵役的义务。因此,全体国民都有保卫国家的责任和使命。做好学校国防教育,能为明天的祖国和国防建设培养强有力的可靠的建设者。结合实际工作开展情况来看,从全社会各群体各领域对比而言,学校也是军队以外,国防教育工作体系最为完善、落实最为扎实的部分。
从实际出发,立足学校教育,借助党中央贯彻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重要工程开展,将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思想的国防教育内容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建设,是保障全民国防教育在学校切实执行的可行思路。一是大学生是国防事业的战略后备队伍,是能量巨大的潜在的军事力量;二是高校国防教育可以为军队教育提供重要补充。在新军事变革的大潮中,军事教育与社会教育有着重要的互补关系。
因而,学校国防教育既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坚实基础,也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先行抓手。据教育事业统计,2020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3.71万所,在校生2.89亿人,专任教师1792.18万人[8]。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青年社会化的主要影响源是文化、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和媒体。学校是“五位一体”立德树人的特殊场域。青少年学生思维活跃,富有创造力,他们的创造发挥、传播阐释、频繁的社会互动,可以有效反向输出流行文化、家庭和媒体,辐射带动全民国防教育工作。
(三) 加强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的拓展途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规定:“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使全体公民增强国防观念、强化忧患意识、掌握国防知识、提高国防技能、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依法履行国防义务。”[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规定:“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接受国防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7]
全民国防教育,关键是“全民”,内核是“国防”,措施是“教育”。当前,全民国防教育主要存在的四大问题:一是社会公众对全民国防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内容不新,实际效果不佳;三是全国各地全民国防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均衡;四是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制度保障亟待完善。
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应当明确指导思想,以最新修订的《全民国防教育大纲》为例,该文件颁布于2014年7月,总则指出,全民国防教育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显见,该文件并未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列入,这是文件纲领层面的相对滞后。适时修订《全民国防教育大纲》,指导思想必将写入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要用总体国家安全观统揽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全局,坚持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形成学校国防教育与社会国防教育一体两翼共学共建的格局,做到对象、地域、时间、内容、手段全覆盖(见图2)。
(四) 加强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的高阶引领
除了学校国防教育对于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性、创新性作用以外,还可考虑退役军人的积极作用。2018年3月,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事务部。其设立目的是为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集中统一、职责清晰的退役军人管理保障体制,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退役军人事务部也可以会同相关领导机构制定、出台相关规定的范畴之内,承担部分国防教育职能,组织协调部分综合素质较好的退役军人承担、兼顾社会各类群体实现国防教育的全民性、终身制工作角色,这是具有可操作性的思路。
尝试学校国防教育和社会国防教育互通有无、共建共学共享,由学生作为柔性力量反向促进社会国防教育,由退役军人作为专业力量串联全民国防教育,对教育实效性的提升路径进行探索性的规划研究,更好促进我国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发展。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10]。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方面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同时,我们需要在全面、准确、完整解读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基础上,总结之前高校思政课国家安全教育模式的得失,借鉴国外安全教育的经验,既遵循高校总体国家安全教育规律,又结合青年学生心理认知和行为特征,系统总结高校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体系,提高内容供给实效,这是实践层面的难点。在协调高校国家安全教育中,阻碍育人目标实现的一些体制与机制问题、历史与现实问题,研究学校国防教育和社会国防教育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可行计划,是制度设计层面的难点。
因而,当前亟待同行师友探讨解决的三个问题如下:一是建构高校思政课在新时代培养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模式创新;二是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新时代培养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模式的实现路径;三是研究沟通社会国防教育与学校国防教育的可行通道,构建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的理想格局。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统揽全民国防教育提出可行的课程体系设计、工作思路建议,促进社会国防教育得到切实开展,与学校国防教育积极联动,服务国家安全战略,推动全民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的普及以及营造全社会维护总体国家安全的氛围。助力全民国防教育这一国家和民族的强心工程更好落实运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为打嬴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J].中国民政,2020(6);:4-5.
[2]尹继武.中美国家安全观比较分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0(3):151-158.
[3]余慧娟,任国平,赵世锋.寻找团结整个多民族国家的思想基础―—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采访记之—[UJ].人民教育,2017(11):70-75.
[4]赵树森.日本国防教育探析及借鉴[J].世纪桥,2015(1):38-39.
[5]凌胜利,杨帆.新中国70年国家安全观的演变:认知、内涵与应对[J].国际安全研究,2019(6):3-29,153.
[6]王伯廷.中央宣传部、总政治部联合发出通知加强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国防教育[J].中国民兵,1988(12):1.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8.
[8]杨飒.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发布[N].光明日报,2021-03-02(11).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21.
[1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文章来源:张赟,闫忠林,问鸿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的全民国防教育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21(11):101-105.
分享:
全民国防教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进一步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与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相比,社会国防教育还有很多缺失。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研究解决掣肘高校育人目标实现的体制机制问题,提高教学内容供给实效,尝试学校国防教育和社会国防教育互通有无、共建共学共享,营造积极互动的教育氛围,以总体国家安全观统揽全民国防教育的相关建议。
2021-10-30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是我国各级法院民事执行中的一项新兴制度,是作为无财产执行案件退出机制的重要环节。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在解决常年积案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这项制度充分体现了程序正义,优化了司法资源的配置。但在司法实践应用中,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在适用上也遭遇了诸多困境。对于申请执行人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不是案件实体的退出,是"未来可期"。
2021-10-23近年来互联网等技术急剧发展,区块链已开始进入美国法院,跨国间的贸易、投资等越来越便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给国家司法实践带来了很多挑战。电子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效力本身就存在着许多问题,跨境的电子证据取得也受到诸多限制,国内对于域外取得的电子证据缺少相关立法,取证主体、取证方式、证据效力方面都没有明确而全面的规定,使域外电子证据的适用困难。
2021-10-20实践和大量数据有力证明,报警是人民群众遇到困难的首选,公安派出所理所当然成为解决矛盾纠纷的第一窗口,治安调解的应用则尤为突出和广泛。然而在实践中,治安调解工作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影响治安调解工作职能的发挥,对矛盾纠纷的处理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以某县一城区派出所为例,对公安派出所治安调解在实践工作中的行使进行研究。
2021-05-14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各种新智能产品和科技手段不断涌现。在此趋势下,无人机作为其中的重要一员迅速出现在公众视野。无人机的发展和普及,惠及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诸如利用无人机进行山区地形测绘、无人机空中巡逻以及无人机物流快递等等。近年来,研究无人机的科研人员和各类论文呈现井喷式增长,无人机市场也呈现快速壮大趋势。
2021-04-05大数据时代,警察作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责任者主导互联网话语权至关重要。当前,我国警民网络关系主要是构建在“真实虚拟”环境中,借由信息文化环境、引导式信息与泛化式信息、非正式规范与行动产生与维系,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公众认知偏差、缺乏对于互联网警察角色多维度塑造和被动网络表态造成的话语滞后性等困境。
2021-04-05恐怖主义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威胁。在全球发生的恐怖袭击中,除常规的由恐怖分子或恐怖组织针对单一目标实施的恐怖袭击以外,多点连环式恐怖袭击的袭击目标多、涉及范围广,造成的杀伤力和恶劣影响也较大,是国际社会反恐怖主义工作需要加以重视的一种恐怖袭击类型。“9·11”事件发生以来,这种针对多目标同时发动袭击的方式被恐怖分子竞相效仿,试图在全球范围内制造恶劣的恐怖主义影响。
2021-03-08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通常被认为是犯罪嫌疑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与现代通讯技术,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在不与受害人发生现实物理接触的情况下,骗取受害人财物的行为。当前,互联网通讯技术与快捷支付技术日益发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手法得以不断翻新,其特点与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021-03-08公安民警在工作中的隐性知识转化普遍较少,而一线民警积累了大量经验,无法得到更好的转移与分析,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将SECI模型与现有公安机关情报工作相结合,并对公安机关情报分析模型进行构建与应用,能够有效地对这方面的情报分析工作做出系统性的支持。
2021-03-06国家综合性救援队伍是一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特殊队伍。自2009年国家新修订的消防法颁布以来,消防救援队伍所面临的各项任务日益繁重,人民群众对这支队伍的期望越来也高。在全国掀起了“大练兵”的热潮后,全国各消防总队开展打造消防铁军的活动,基层连队的各项训练科目逐渐增多,训练难度逐渐增大,随之而来的是训练的伤亡事故。
2021-02-24人气:1989
人气:1708
人气:1159
人气:1135
人气:95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期刊人气:859
主管单位:浙江省公安厅
主办单位:浙江警察学院,浙江省警察协会
出版地方:浙江
专业分类:公安
国际刊号:1674-3040
国内刊号:33-1350/D
创刊时间:1988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005
影响因子:1.282
影响因子:0.609
影响因子:0.538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