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海军战略环境和战略地位的变化,海上活动逐渐向远海延伸和扩展,要求海军必须具备伴随、机动、快速保障能力,有效应对海上突发事件卫勤保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军事航海卫生管理的任务是研究军事航海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研究海上公共卫生服务和卫生勤务保障的组织管理、工作方法及经验、教训等。军事航海卫生管理既是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的一个分支,又是航海医学众多主干学科之一,既是公共卫生事业的一部分,又是军队卫生勤务的重要内容。现对我军航海卫生管理的现况、存在问题和对策做一阐述。
一、军事航海卫生管理的现状
1. 航海卫生管理理念逐步完善
早期的海航卫生管理强调伤病的医疗救治,随着军队从维护国防安全向“应对多样化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战略转折,建立以战斗力提升为重点的强健医学模式成为必然,因此航海卫生保障从医疗为主导的理念向医疗、预防、强健一体化理念转变,基于强健医学模式下的航海卫生工作必须向维护和促进军人体能、智能和环境适应能力转化,拓展卫生防疫、防护职能,强化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功能。
2. 航海卫生管理的标准逐步建立
我国《船舶卫生管理标准》对船上各个区域的卫生管理提出了相应执行目标,每次出航前后,都会采取相关的防疫措施。《船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和《劳动法》的相应规定保障舰艇工作人员减少职业健康危害。军队也制定了相应的卫生船舶相关标准和规范,医疗设备配备标准根据船舶的吨位、功能和救治范围进行配备。药材根据三总部与2006年5月25日颁布的后勤物资单项消耗标准之三《卫生物资单项消耗标准》中规定的《卫生船舶飞机等战救药材基数标准》进行配备[1]。
3. 航海卫生保障体系快速发展
(1)医疗后送体系日趋完善。各国海军在海上一般均实施分级救治和实行阶梯救治制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自组建以来,就重视海上伤病员的医疗后送工作,强调治疗与后送紧密结合,即后送中医疗,医疗中后送。2008年完成了医院船、救护艇和救护直升机的装备,实现了由急救、紧急救治、早期治疗和部分专科治疗等4级救治阶梯组成的海上医疗后送体系。救护艇、医院船、救护直升机和民船加改装的卫生船舶等已经成为医疗后送的常规手段,空运后送尤其得到了大力发展。(2)联合搜救体系逐步确立。海上搜救主要包括遇险报警、搜索定位、应急救援和救治后送4个主要环节。海军海上搜救体系建设主要包括海军舰艇、飞行器遇险报警和应急通信能力、海军航空兵、水面舰艇力量对水面遇险目标和落水人(伤)员的搜索救助能力、被救人员的海上应急救治和快速后送能力,海军搜救力量的组织指挥能力、以及协调地方救助力量参与海军遇险目标(舰艇、飞行器和遇险人员)的联合搜救能力。世界各军事强国普遍将其作为重要甚至是直接的作战力量予以建设,如美军建立了由国防部长负总责、军地有关部门为主、国家救援体系内其他机构和民间救援力量为辅的,涵盖军地双方、贯穿战略战术层级的力量体系,多次成功组织了对跳伞飞行员的搜救行动。
二、军事航海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卫生信息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我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航行期间传染病、流行病上报制度,每月会有相应的月报,统计出不同时期的传染病发病情况。航行期间海军官兵就诊、治疗虽有记录,但并无相应的数据库,没有将数据整合并充分利用和分析,缺少对暴露于各种有害环境中的人员进行长期监护和跟踪观察.难以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评价。其次,没有建立统一的舰艇医疗设备和药品互通平台,虽然有战救药材基数标准,但各个舰艇的配备药材均由舰艇军医根据不同的任务自行掌握,如遇突发事件,很难及时有效应对[2]。
2. 航海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有待提高
各国海军非常重视海上医护人员的培养与使用。我国主要以军事院校培养的军医毕业生为医护人员主力,大型舰船出海时,会加上一些大型医院的具有一定治疗经验的医生和护士轮流上船进行医务工作。但调查显示,我国舰艇军医多从医科院校毕业后直接到舰艇工作,由于舰艇平台条件的限制,舰艇军医开展的业务技术较为简单。由于病种的单一、缺少专业交流渠道及缺乏上级医师指导等原因,舰艇军医工作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受到抑制,业务技术水平提升困难[3]。另一方面,舰艇卫生防疫专业技术人员欠缺,军队防疫人员中专业不对口现象较为严重,现从事防疫工作的技术人力在校所学专业以医疗和检验为主,真正对口的公共卫生比例仅占7.6%[4]。
3. 全方位、全程化的心理健康服务亟待完善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官兵心理健康在疾病预防控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海上执行任务不同于在陆地,环境恶劣,船上动力设备的高噪音,测控设备的微波幅射,船体颠簸等不良因素对身心影响大。1999年,解放军总政治部总后勤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军队心理教育和心理疏导的通知》,部队心理卫生工作从此全面展开,但平时的心理保障还处于发展初期,工作内容相对单一,目前主要以心理教育,发现问题后的心理辅导和官兵自发心理咨询等方式进行心理保障,还未形成长效、规范化的机制专门为海军官兵提供全程化的心理健康服务[5]。
三、军事航海卫生管理发展对策
1. 创新信息化卫生保障力生成模式
新军事变革,以信息化体系作战为军队转型的目标,航海卫生管理也将由传统卫生管理向现代卫生管理转化。2003年1月1日起,美国建立了伤情数据库,即损伤及职业疾病系统。这是美海军唯一正式的伤情跟踪系统,依赖于互联网,适用于岸上和海上所有单位[6]。随着计算机、通信、传感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算法及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平台的成功应用,使得我军未来航海卫生工作更多地基于智能化系统的分析决策,必须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和信息资源,建立航海卫生管理综合数据库,实现管理信息实时监控和分析。
2. 完善和加强卫生、防疫、防护力量体系
为适应航海卫生管理事业的发展,提高军人的健康水平,应按照军人健康需求,建立以增进和维护军人健康的强健医学保障体系,加快一体化军队卫生体制建设,促进医疗、预防、强健一体化的形成。首先,强化卫生技术干部训练,要充分利用医学教育资源,在内容设计上要贴近部队工作实际需要,注重完成卫勤保障任务必须具备的主要技能,建立起层次分明的教育训练体系。同时,应立足军人职业能力的要求,完善和加强专业防疫、防护力量。第一,应建立卫生防疫防护常态管理和应急管理的理论体系。区别常态管理和紧急管理的卫生防疫工作主要任务。常态管理是增进军队成员健康和预防各类危险因素对部队健康的影响。紧急管理,主要是部队成员突然遭受突发性的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或重大食物中毒及核、化、生武器袭击的事件时,卫生防疫防护工作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7]。其次、要制定完备的不同阶段卫生防疫保障计划。在出海前、海上、返航的不同阶段及舰艇编队远航时,应根据任务性质、海域特点、预计可能出现的防疫防护需求,制定卫生防疫防护保障计划和各种情况预案。第三,增强防疫队伍素质,提高技术水平。通过院校教育、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等方式,改善防疫队伍人员学历结构和综合素质及提高“侦、检、消、防、治”等业务技术。
3. 强化海军特殊职业病的研究、预防及应急支援保障
航海作业的特殊性,不论作业环境还是居住环境,都存在物理、化学等危险因素,晕船、船舶噪声、有毒有害物质及远航时,穿越不同时区带来的温度变化都给航海人员带来了健康问题,同时,这些职业病严重影响战斗力。因此,在进行职业病研究时,除了围绕海军部队人员的现实需求基本问题,还要根据部队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军事需求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7]。
4. 科学规划航海卫生管理学科发展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按照相应的科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知识体系,航海卫生管理必须以学科建设作为其存在和发展的技术支撑条件,科学规划航海卫生管理学科发展,坚持解放思想,树立“大学科”、“大协作”的观念。虽然每个历史时期,航海卫生管理研究的内容都有所不同,有所侧重,但是专业特征仍是“卫生”,因此,其知识体系应具备以下几个基础:舰艇卫生学、医学、预防医学。根据学科性质,进行技术的最优组合,以实现或强化技术资源所不能实现的功能。当前,航海卫生管理研究模式已由单一的生物医学研究扩展到生物⁃心理⁃社会诸因素的复合研究,研究范围不断向宏观和微观发展,未来的学科发展既要考虑需求牵引,又兼顾技术推动,有效保证学科发展战略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参考文献:
[1]沈俊良,卫生船舶勤务管理与使用[M]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M].北京:军事医学出版社,2014:128⁃133.
[2]焦晓栋舒海荣,钱建新,等。大数据对舰艇医疗保障的启示[J].海军医学杂志,2015,36(5):393⁃394.
[3]黎成,欧崇阳,许向阳,等.舰艇军医使用管理现状调查分析及改革思考[J].海军医学杂志,2018,39(1):13⁃14.
[4]王延军.军队卫生发展现况与趋势[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166.
[5]吴凤芝,李峰,宋月晗,等,海军指战员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现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2):353⁃356.
[6]雷呈祥.陈伯华,美海军职业健康管理与航空母舰损伤伤情统计[J].人民军医,2012,55(5):397⁃398.
[7]郑然,黄朝晖,胡家庆,等.军事航海医学概论[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1⁃10.
李婷,于菲菲,卢姗姗,等.中国军事航海卫生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9,26(5):458-459.
分享:
功能性肠病(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 FBD)是一种慢性消化道功能紊乱,主要发生在中、下消化道。FBD 的主要症状或体征是腹痛、腹胀、腹部膨隆、腹泻、便秘以及排便习惯改变等。近年来的研究证明,与非 FBD 组相比,FBD 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症状更明显,生活质量更低,医疗资源利用更多。
2025-03-27军事训练伤是影响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军事训练伤防治工作重点在基层,重心在预防,预防是关键,康复治疗是保证。近年来,全军军事训练伤防治与康复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2024 年1 月,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组织召开全军军事训练伤防治工作研讨会,肯定了前期我军军事训练伤在防治理念、技术、器材和制度规范等方面取得的积极创新成果。
2025-01-23噪声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引发的听力损失是仅次于尘肺病的第二大职业危害。在远洋船舶环境中,尤其是机舱内存在严重的噪声污染。相关研究表明,机舱组船员的听力损伤显著高于甲板组。采取有效的听力保护措施和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对于预防职业性噪声聋具有重要意义。
2024-12-19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健康素养水平指具备基本健康素养者在总调查人群中的占比,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与民众健康水平的综合指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公告显示,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逐年上升,从2012年的8.80%上升到2023年的29.70%。
2024-11-27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面对长期的职业应激情况下出现的一系列综合表现,主要包括消极怠工、躯体化症状(如疲劳、头晕、胸闷等)、个人成就感降低、自我评价降低、人际关系敏感等症状。职业倦怠是损害个体身心健康的危险因素,会引起个体自尊心减弱,出现易激惹、抑郁等负面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个体工作绩效。
2024-10-30下肢过劳性损伤(lower limb overuse injury,LLOI)在军人群体中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军人的身心健康,影响部队的管理和战斗力的生成。LLOI常表现为慢性疼痛和功能障碍,长期发展可导致运动功能障碍和关节疾病。近年来,有研究者报道矫形鞋垫可降低新兵LLOI的发生率,然而这些报道和之前的研究结果相矛盾。
2024-09-26抑郁障碍作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重大心理问题,轻者造成个体社会功能紊乱,重者导致个体自杀。近年来,抑郁障碍发生率逐年上升,其对个体心理健康与社会功能产生了严重影响,由此对抑郁官兵的相关研究也成为了重点。现代战争不仅是军事上的斗争,也是交战双方心理上的较量,官兵具有完整的社会功能、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关系着军队的安全稳定与战斗力的强弱。
2024-08-30舰艇编队救护所的救治水平直接影响编队战斗力。根据相关要求,舰艇编队救护所医疗队(简称“医疗队”)需能够在海上有限条件下,承担早期救治能级中的大部分任务。医疗队救护工作具有前伸性,条件存在局限性,因此要求医疗队中数量有限的护理人员能够承担多个岗位工作。
2024-07-30目前,国际航运业对全球雇用了100多万名海员,承载着大约90%的世界贸易,在全球经济贸易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海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比其他职业更为严重的职业健康与安全(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OHS)风险,一旦上船工作,就面临着工作时间长、生活无规律、空间狭小、人群单一、噪声和振动高温等恶劣的不利环境。
2024-06-29应激又称压力,是诱发酒精依赖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促使人反复饮酒的重要因素[1]。渔民在海上作业的时候经常面临海潮、飓风、暴雨等不确定危险因素,往往危及生命安全,死亡率也相对其他职业较高[2]。加之在远海航行中生活枯燥、作业条件艰苦且劳动强度大因此渔民往往长期承受着由于职业原因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压力[3]。印尼、中国等地报道的渔民饮酒率分别为79%[4]、71%[5],均高于中国普通居民的饮酒水平[6],且发现90%的饮酒渔民在远海作业中有饮酒行为[4]。
2024-05-24人气:22364
人气:15931
人气:13943
人气:11980
人气:11554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期刊人气:3327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9-6906
国内刊号:31-1847/R
邮发代号:4-553
创刊时间:1994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923
影响因子:1.022
影响因子:1.831
影响因子:0.793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