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观察阿立哌唑(ARI)联合利培酮(RISP)治疗精神分裂症(SCH)的临床效果,以期为SCH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宝鸡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SCH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RISP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ARI治疗,2组均连续用药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用药前及用药8周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血脂与血糖指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用药前与用药4、8周后血清催乳素(PRL)水平,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67%,高于对照组的77.33%(χ2=4.960,P=0.026)。用药8周后,2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学评分较用药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试验组三酰甘油水平较用药前降低,试验组总胆固醇水平较用药前降低,对照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用药前升高,试验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用药4、8周后,对照组血清PRL水平较用药前升高,试验组血清PR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0%vs. 12.00%,χ2=0.667,P=0.414)。结论 ARI联合RISP治疗SCH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减少对糖脂代谢及血清PRL水平的影响,且安全性较高。
精神分裂症(SCH)是一种复杂且严重的精神疾病类型,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1]。医学界多年来一直在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减轻SCH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阿立哌唑(ARI)与利培酮(RISP)是2种常用于治疗SCH的药物[2,3]。近年有研究表明,ARI联合RISP治疗SCH具有更大潜力,可通过不同作用机制改善患者幻听、妄想、阴性症状以及认知障碍等症状[4,5]。基于此,现观察ARI联合RISP治疗SCH患者的临床效果,以期为SCH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宝鸡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SCH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5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60分;(2)年龄>18岁;(3)病程>2年。排除标准:(1)合并糖脂代谢性疾病者;(2)具有自杀或自残倾向者;(3)具有酒精依赖者;(4)存在药物滥用史者。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利培酮口崩片(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口服,起始剂量为每天1 mg, 1周后调整至每天2~4 mg, 2周后调整至每天4~6 mg,每日最高剂量不超过10 mg。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立哌唑口崩片(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口服治疗,起始剂量为每天5 mg, 2周后调整至每天10 mg,最高剂量为每天15 mg,但日最高剂量不超过30 mg。2组均连续用药8周。
表1对照组与试验组一般资料比较
1.4观察指标与方法
(1)用药前、用药8周后PANSS评分:采用PANSS评价2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学评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精神症状越严重。(2)用药前、用药8周后血脂与血糖指标: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组血脂(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3)用药前与用药4、8周后血清催乳素(PRL)水平:采集2组空腹静脉血,离心后取血清,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PRL水平。(4)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嗜睡、失眠、便秘等。
1.5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用药8周后,患者PANSS评分较用药前降低>75%;有效:用药8周后,患者PANSS评分较用药前降低50%~75%;无效:用药8周后,患者PANSS评分较用药前降低<50%。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67%,高于对照组的77.33%(χ2=4.960,P=0.026),见表2。
表2对照组与试验组临床疗效比较 、
2.2 PANSS评分比较
用药前,2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8周后,2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学评分较用药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对照组与试验组用药前后PANSS评分比较
2.3血脂与血糖指标比较
用药前,2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8周后,对照组、试验组三酰甘油水平较用药前降低,试验组总胆固醇水平较用药前降低,对照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用药前升高,试验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见表4。
2.4血清PRL水平比较
用药前,2组血清PR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4、8周后,对照组血清PRL水平较用药前升高,试验组血清PR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5。
表5对照组与试验组用药前后血清PRL水平 比较
2.5不良反应比较
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0% vs. 12.00%,χ2=0.667,P=0.414),见表6。
表4对照组与试验组用药前后血脂与血糖指标比较
表6对照组与试验组不良反应比较
3、讨 论
SCH是一种发病机制复杂的精神疾病,其临床症状包括幻听、妄想、阴性症状(如社会退缩、情感平淡等)和认知障碍[6]。药物是SCH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可减轻患者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并降低复发率,但常需长期服药,可导致患者产生药物依赖性[7,8]。此外,部分患者会逐渐产生耐药性,需增加药物剂量才可继续获得相同效果。长期用药可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如代谢综合征、运动障碍、心血管问题、性功能障碍等[9],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健康风险。目前临床不同类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具有不同作用机制,部分药物主要通过多巴胺拮抗作用来减轻幻听和妄想症状,而部分药物可减轻认知障碍或情感症状[10]。采取联合用药的治疗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治疗需求,以达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RISP是一种非典型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可作用于多巴胺和5-羟色胺,通过拮抗多巴胺D2受体,降低多巴胺系统的过度活跃,同时适度增加5-羟色胺系统活动性,从而减轻SCH阳性症状,如妄想和幻听,改善情感稳定和减少阴性症状,如情感淡漠[11,12]。ARI是一种和非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不同的多巴胺激动剂类抗精神病药物,其作用机制与多巴胺、5-羟色胺系统有关[13]。ARI被称为部分多巴胺D2受体激动剂,对多巴胺受体既有激动作用,又有拮抗作用,可调节多巴胺系统的过度活跃,使多巴胺水平在不同脑区保持平衡,可减轻SCH阴性症状,且不会造成严重多巴胺拮抗引起不良反应[14]。
SCH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易出现体质量增加,可能由于药物引发代谢综合征,使食欲增加或导致不良饮食习惯等。肥胖会增加患者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的患病风险,严重者甚至出现心脏疾病。PRL是一种由垂体前叶分泌的激素,SCH患者血清PRL水平可受不同因素影响,包括SCH本身及SCH治疗所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物[15]。部分抗精神病药物,尤其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如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由于影响多巴胺系统,使其抑制PRL分解,从而引发血清高PRL水平,导致女性患者月经不规律和泌乳,男性患者出现性功能障碍等。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用药8周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ANSS评分及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用药4、8周后血清PR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表明ARI联合RISP治疗SCH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减小对糖脂代谢、血清PRL水平的影响,安全性较高。分析原因:ARI和RISP是2种具有不同机制的抗精神病药物,主要机制涉及多巴胺和5-羟色胺系统,可更全面地干预不同类型的临床症状,包括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和认知障碍。ARI作为部分多巴胺D2受体激动剂,有助于平衡多巴胺系统过度激活,且不会引起血清PRL水平上升,有助于改善SCH患者的阴性症状,同时减少不良症状;且相对于其他单一抗精神病药物,ARI和RISP联合应用对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较小,可减少其与药物治疗相关的健康风险。
综上所述,ARI联合RISP治疗SCH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减小对糖脂代谢及血清PRL水平的影响,且安全性较高。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曹子瑶,钱程,谢国华,等.老年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被动自杀意念与促甲状腺激素和催乳素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3,26(23):2894-2898.
[2]杨旭,李伟,杨林,等.阿立哌唑与利培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3,39(2):178-181.
[3]林丽珠,黄肖峰,苏美玲.利培酮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记忆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30):74-77.
[4]苏金哥,姜海军,李福金.利培酮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泌乳素水平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17):84- 86.
[5]廖鸿钊,钟建辉.氯氮平联合阿立哌唑、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J].医学信息,2022,35(9):141-143.
[6]狄丽丽,刘海净,李超,等.帕利哌酮联合养血清脑颗粒对首发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BDNF水平、事件相关脑电位N400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3,22(12):1266-1270.
[7]王英戬,段春杰,佐巍巍.左甲状腺素钠联合齐拉西酮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功能相关因子、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3,21(2):115-118.
[8]周争轶,彭四新,朱开元,等.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小剂量喹硫平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评分、认知功能及血清BDNF水平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2,46(1):31-32.
[9]蒲新,王应,凡唐,等.利培酮联合丁螺环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对血清BDNF、S100β、IL- 6水平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西部医学,2022,34(4):585-589.
[10]白瑜,王晓东.无抽搐电休克辅助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导睡眠图参数及血清SHBG、DHEA-S、GAP- 43水平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27):42- 45,53.
[11]叶景恒,唐京雄,赖永婷.利培酮片联合阿立哌唑口崩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指标和糖脂代谢的影响[J].当代医学,2022,28(10):44- 46.
[12]杨洋,周俊,王康恒.rTMS联合利培酮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和血清hs-CRP、Hcy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11):2649-2652.
[13]张建斌.探讨分析阿立哌唑、氨磺必利与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及糖脂代谢的影响[J].北方药学,2023,20(5):12-14.
[14]钱秀莲,兰智勇,王国民,等.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对糖脂代谢和炎性细胞因子影响的观察[J].中国药师,2021,24(9):1680-1683.
[15]谢鹏,吴桂云,钟庆,等.阿立哌唑与利培酮血药浓度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泌乳素及睾酮水平影响的差异研究[J].医学信息,2022,35(z2):94- 96.
文章来源:李雪瑶,刘越.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2024,17(06):57-60.
分享: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手机不仅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娱乐需求,还能为其提供情感交流的线上渠道[3]。部分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倾向于借助手机与他人进行沟通,然而长期过度依赖手机会使患者沦为手机的“奴隶”,对其心理、生理健康以及社会功能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2025-03-25病呈慢性化趋化,需要长期服用药物。QTc间期是指经心电图检查,自 QRS波开始至 T 波中终结时时间段,而 QTc间期结合心率所校正的 QT 间期,当 QTc间期延长后则增加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室性心动过度最为常见,部分表现严重患者甚至合并尖端扭转型 实 性 心 动 过 度,患 者 早 期 需 配 合 对 应 治疗。
2025-03-21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主要是指受遗传、滥用药物、神经障碍等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思维混乱以及认知、行为方面的异常[1]。精神分裂症的初期症状较轻,通常不会对患者及其家庭产生较大危害,但是随着病程的延长,将会形成难以逆转的精神残疾,进而给患者自身、家庭以及社会带来较大压力[2-3]。
2025-03-14精神分裂症属于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致残性精神疾病,当前临床尚未明确导致患者发生此类疾病的主要原因,一般发生在青壮年人群中,患病之后患者会出现行为障碍、情感障碍、思维障碍、精神与活动之间无法协调等症状。精神分裂症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患者的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会在一定的情况下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
2025-03-11精神分裂症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严重精神疾病,发病后患者出现行为怪异、思维贫乏以及知觉迟钝、精神活动不协调等症状[1-2]。调查数据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发病后需积极治疗,避免患者危及自己与他人的生命,造成严重影响[3-4]。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疾病多采取药物治疗,可用药物较多,治疗方案较多,但临床并无统一的治疗方案[5]
2025-03-10康复期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H)是由遗传、家庭环境、性格差异和情感经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引发的精神疾病,其病程较长,多伴有幻觉、行为异常、社会性退缩等表现[1]。该病的常用治疗方法为口服药物,经过系统化药物治疗后,病情基本稳定进入康复期。
2025-03-03临床治疗该疾病以抗精神药物为主,可对其阳性症状有效控制,但易引发椎体外系反应,更有甚者引发药源性激越,影响预后,导致心理弹性水平降低。有学者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弹性水平普遍较低,主要与患者对疾病认知、自知力、自我管理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2]。
2025-03-03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重性精神障碍性疾病,病理表现为思维、情感以及行为意志异常,该病的病理机制较为复杂,常见于青壮年人群中,且具有疾病表现、反复发作的特点,不仅直接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还会给患者家庭带来伤害[1]。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抗精神病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得到了提升,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可帮助患者缓解病情[2]。
2025-03-03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精神疾病,主要特征是思维、情感、行为和认知方面的功能紊乱,包括幻觉、思维混乱、情绪紊乱和行为异常等[1-2]。精神分裂症最早出现在青少年期或成年期,而且疾病的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容易被忽略或误解。因此,提前预防和及早诊断非常重要。
2025-02-21精神分裂症病因未明,近年来该病发生率处于上升阶段,引起了临床的关注[1-3]。精神分裂症发病后患者多采取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4-7]。本文分析了精神分裂症疾病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的作用机制、疗效等,探究患者有效的药物治疗。
2025-02-18人气:16524
人气:15868
人气:15443
人气:15180
人气:1452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期刊人气:2542
主管单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国药师协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2096-3327
国内刊号:10-1462/R
邮发代号:80-740
创刊时间:200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1.392
影响因子:0.709
影响因子:1.360
影响因子:0.840
影响因子:1.98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