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析奥氮平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泰安市精神病医院治疗的10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展开研究,按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6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奥氮平联合其他药物的方式治疗,40例治疗组则单独给予奥氮平治疗,两组均持续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空腹血糖(FBG)、血尿酸(BUA)、总胆固醇(TC)、不良反应、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PANSS评分、代谢相关指标、SQL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同组治疗前后的PANSS、SQL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FBG、BUA、TC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PANSS评分、FBG与对照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治疗组的BUA、TC、SQL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TE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氮平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但联合用药并无法取得更好的效果,相反可影响机体的代谢,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建议在治疗中以单一给药为主。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精神疾病,患者的个人意识、情绪、感知、行为等方面出现扭曲,严重危害到患者的生活,也对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较大的影响[1]。目前,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是目前控制病情最有效的手段,其中奥氮平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的应用频率非常高,能作用于人体的多个受体系统,显示出比较广泛的药理活性,但临床对于奥氮平单一用药和联合用药的疗效、不良反应等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2-3]。基于此,本文通过奥氮平单一用药、联合用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况展开观察,分析奥氮平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以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泰安市精神病医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4例。按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两组,治疗组纳入4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4~66岁,平均年龄50.20±3.29岁,病程6个月~2年9个月、平均病程1.95±0.23年,文化程度:初中12例、高中及中专23例、大专及以上5例。对照组纳入64例,其中男36例,女28例,年龄23~62岁、平均年龄49.34±3.25岁,病程8个月~2年11个月、平均病程1.98±0.25年,文化程度:初中19例、高中及中专37例、大专及以上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两组患者具有比较的价值。本次研究已得到院内的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批通过(伦审批号:2022001号),患者家属知情并且同意。纳入标准:①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4],阴性、阳性症状量表的得分和≥60分;②病程不足3年;③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类型精神疾病;②研究前有抗精神病治疗的记录;③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④酒精或者药物依赖史;⑤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1.2 方法
所有的患者均应用奥氮平治疗,药物选择奥氮平片(齐鲁制药;国药准字H20183500;5 mg),初始剂量5 mg/次、1次/d,晚上口服,2周内达到治疗剂量,如果每日剂量超过10 mg时则分早晚2次服用,每日最大剂量不得超过20 mg。
治疗组单独给予奥氮平治疗,对照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其他药物治疗。①奥氮平联合利培酮(厂家:齐鲁制药;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1808;规格:1 mg):24例,利培酮初始剂量1 mg/次、2次/d,第二日增加到2 mg/次、2次/d,如果能耐受第三日能增加到3 mg/次、2次/d。②奥氮平联合奋乃静(厂家: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31021084;规格:4 mg):20例,奋乃静从小剂量开始,2~4 mg/次,2~3次/d;以后每隔1~2日增加4~6 mg,逐渐增至常用治疗剂量20~60 mg/d。维持剂量10~20 mg/d。③奥氮平联合氯丙嗪(厂家:上海王药信谊药厂;批号:国药准字H31021536;规格:50mg):10例,氯丙嗪从小剂量开始,25~50 mg/次,2~3次/d,缓慢逐渐递增至25~50 mg/次,治疗剂量400~600 mg/d。④奥氮平联合氯氮平(厂家:常州制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3733;规格:25 mg):4例,氯氮平12.5 mg/次,1~2次/d;如耐受良好,可每日增量25~50 mg,直至第2周末达常用治疗剂量200~400 mg/d(分3次服用);随后,可每周增量1~2次,每次最多增量100 mg;最大日剂量为600 mg;维持剂量100~200 mg/d。⑤奥氮平联合舒必利(厂家: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37021324;规格:0.1 g×100 s):4例,舒必利开始剂量为100 mg/次,2~3次/d,然后缓慢增加治疗用量至600~1 200 mg/d,维持剂量为200~600 mg/d。⑥奥氮平联合奋乃静(生产厂家: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1084;规格:4 mg)联合喹硫平(生产厂家: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117;规格:0.1 g):2例,奋乃静用量同②,喹硫平每日总剂量分2次服用,治疗初期的日总剂量为:第一日50 mg,第二日100 mg,第三日200 mg,第四日300 mg。从第四日以后,将剂量逐渐增加到有效剂量范围,一般为300~450 mg/d。可根据患者的临床反应和耐受性将剂量调整为150~750 mg/d。
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总有效率。连续治疗12周后观察疗效情况,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个等级,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PANSS)[5]的减分率为评估标准,痊愈:PANSS评分的减分率≥75%;显效:PANSS评分的减分率在50%~74%;有效:PANSS评分的减分率在25%~49%;无效:PANSS评分的减分率<25%。PANSS评分的减分率=(治疗前的PANSS评分-治疗12周后的PANSS评分)/(治疗前的PANSS评分-30)×100%。
精神症状。使用PANSS进行评价,评价时间为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8周后、12周后。PANSS包括3个分量表,一共30个条目,阴性症状量表(7条)、阳性症状量表(7条)、一般精神病理学症状量表(16条),每个条目根据症状的轻重,计1~7分,共30~210分,得分和精神症状成正比。
代谢相关指标水平。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2周后评价患者的代谢相关指标水平,主要项目包括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血尿酸(blood uric acid,BUA)、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检验标本的采集方法:由同组检验人员在清晨患者空腹状态下,抽取肘静脉血4 mL,放入干燥试管中,以3 000 r/min的速率离心10 min后,取上清液进行检验,检验的仪器是迈瑞BS One 350自动生化分析仪。
不良反应情况。治疗12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整体情况,其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统计指标为恶心呕吐、便秘、体质量增加、心率加快;整体情况的评价采用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6]。该量表将34项症状,归纳到6组症状中,分别对症状严重程度(0~4分)、症状与药物关系(0~4分)、采取措施(0~6分)三个方面进行评分,>0分则认为有不良反应,得分越高不良反应越严重。
生活质量评分。使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chizophrenia quality of life scale,SQLS)[7]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展开调查。量表共30个条目,按照5级评分法分别赋予0~4分,将原始得分换算为0~100的标准分进行评价,得分越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对研究所得到的数据展开统计、其中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采取±s表达,同时实施t检验、F检验;计数资料使用%表达,施以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情况
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如表1。
2.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
治疗前、治疗4周、8周、1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PANS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同一时间点的PANS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如表2。
2.3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代谢相关指标水平
治疗前两组代谢相关的指标水平,组间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治疗后的上述各项指标的水平与同组的治疗前比均显著升高,且治疗组的BUA、T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的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如表3。
2.4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TE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4。
2.5 比较两组的SQLS评分
治疗前,两组S Q L S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SQLS评分比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组的评分结果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5。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情况[n(%)]
表2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s)
表3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代谢相关指标水平(±s)
表4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表5 比较两组的SQLS评分(±s)
3、讨论
随着人们社会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也在不断攀升,不但影响到个人的正常生活,也对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不和谐的因素[8]。有研究显示[9],大约有7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长期服药以控制症状,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病情、恢复其社会功能是当前医学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奥氮平是临床非常常用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主要通过阻断多巴胺D2受体、5-羟色胺2A受体的作用,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达到治疗的目的[10-11],但在单一用药或者联合用药的选择方面,仍然存在着争议。
本次研究显示,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PANSS评分、代谢相关指标、SQL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同组治疗前后的PANSS、SQL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FBG、BUA、TC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PANSS评分、FBG与对照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治疗组的BUA、TC、SQL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TE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将奥氮平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后并不会提高治疗的效果,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无明显的差异,但联合用药后对代谢的影响更大,不良反应更多,程度更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有研究显示,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对除奥氮平以外的药物无效[12],因此,在使用时应遵循精神科药物治疗原则中的“单一用药”[13],当发现单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寻找疗效不佳的原因,如服药依从性不佳、药物代谢速度不同、不良生活习惯等[14-15],当确认单一用药无效或者无法完全控制病情的发作时,再慎重地考虑联合用药。而且联合用药期间应注意监测患者的代谢指标和不良反应[16],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药物的剂量,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不良反应相关症状的程度,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7-18]。本次研究中,由于青少年和老年患者等特殊群体的样本量比较少,研究的结果具有局限性,今后期待有专门针对青少年、老年患者的相关研究,更好地指导特殊群体的治疗。
综上所述,奥氮平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但联合用药并无法取得更好的效果,相反可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建议在治疗中以单一给药为主。
参考文献:
[1]王秋菊.利培酮与奥氮平在治疗高龄老年精神分裂症中的疗效对比研究[J].吉林医学,2021,42(3):643-644.
[2]吕文,杨荣梅,陈梅芳.奥氮平联合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及疗效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0,47(6):1138-1141.
[3]刘亚倩,刘英英,刘晓庆.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分析及其对糖脂代谢的影响研究[J].贵州医药,2022,46(5):758-759.
[4]丁勤章.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指南[J].中国临床医生,2002,31(2):21-22.
[5]何燕玲,张明园.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及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7,7(6):35-37.
[6]张明园.副反应量表(TESS)[J].上海精神医学,1984,26(2):77-80.
[7]李洁,周涵辉,肖勃,等.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信度、效度测试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1):778-780.
[8]宇世林,叶春雨,王瑞斌.奥氮平联合利培酮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2,42(9):2106-2111.
[9]孙晓慧.比较奥氮平与利培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中的疗效[J].心理月刊,2021,16(1):73-74.
[10]曲志君.奥氮平对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及糖脂代谢的影响[J].药品评价,2021,18(4):223-225.
[11]易媛,宋娥美,刘达平,等.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血药浓度与其疗效的相关性分析[J].北方药学,2021,18(3):147-148.
[12]丁君君.奥氮平和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近远期疗效、不良反应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192-193.
[13]凌冬,金志兴,蔡菁.舒必利联合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J].药物评价研究,2020,43(5):912-915.
[14]湛昊慧.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2023,16(11):72-74.
[15]陈筱章,江连,龙蕾.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L-1β、BDNF的表达与临床疗效的关系[J].中国医学创新,2023,20(9):137-141.
[16]刘杰.奋乃静联合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21,18(11):129-133.
[17]杨芳,张永涛,徐高军.喹硫平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22,17(22):58-60,75.
[18]杨艳芬,钟远惠,陈泽群,等.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2023,16(28):54-57.
文章来源:李文婷,陈伟,张玉娟.奥氮平应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24,19(15):110-112.
分享:
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1]。该类患者具有感知、情感及行为等缺陷,主要表现为心理活动的失调和与现实的脱节,部分患者在日常能保持清醒意识,但在发病期间认知能力几乎完全丧失,会出现语言混乱、行为异常等,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并加重家庭经济负担[2-3]。
2025-04-14中青年精神分裂症发病后需积极进行治疗,改善患者情感、感知觉、思维等障碍[2]。目前,临床多采取药物治疗中青年精神分裂症,物理疗法也应用较多,而多数患者存在不良心理,影响患者配合临床治疗,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故而需加强患者心理干预,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以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患者心理健康。
2025-04-08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手机不仅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娱乐需求,还能为其提供情感交流的线上渠道[3]。部分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倾向于借助手机与他人进行沟通,然而长期过度依赖手机会使患者沦为手机的“奴隶”,对其心理、生理健康以及社会功能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2025-03-25病呈慢性化趋化,需要长期服用药物。QTc间期是指经心电图检查,自 QRS波开始至 T 波中终结时时间段,而 QTc间期结合心率所校正的 QT 间期,当 QTc间期延长后则增加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室性心动过度最为常见,部分表现严重患者甚至合并尖端扭转型 实 性 心 动 过 度,患 者 早 期 需 配 合 对 应 治疗。
2025-03-21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主要是指受遗传、滥用药物、神经障碍等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思维混乱以及认知、行为方面的异常[1]。精神分裂症的初期症状较轻,通常不会对患者及其家庭产生较大危害,但是随着病程的延长,将会形成难以逆转的精神残疾,进而给患者自身、家庭以及社会带来较大压力[2-3]。
2025-03-14精神分裂症属于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致残性精神疾病,当前临床尚未明确导致患者发生此类疾病的主要原因,一般发生在青壮年人群中,患病之后患者会出现行为障碍、情感障碍、思维障碍、精神与活动之间无法协调等症状。精神分裂症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患者的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会在一定的情况下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
2025-03-11精神分裂症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严重精神疾病,发病后患者出现行为怪异、思维贫乏以及知觉迟钝、精神活动不协调等症状[1-2]。调查数据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发病后需积极治疗,避免患者危及自己与他人的生命,造成严重影响[3-4]。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疾病多采取药物治疗,可用药物较多,治疗方案较多,但临床并无统一的治疗方案[5]
2025-03-10康复期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H)是由遗传、家庭环境、性格差异和情感经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引发的精神疾病,其病程较长,多伴有幻觉、行为异常、社会性退缩等表现[1]。该病的常用治疗方法为口服药物,经过系统化药物治疗后,病情基本稳定进入康复期。
2025-03-03临床治疗该疾病以抗精神药物为主,可对其阳性症状有效控制,但易引发椎体外系反应,更有甚者引发药源性激越,影响预后,导致心理弹性水平降低。有学者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弹性水平普遍较低,主要与患者对疾病认知、自知力、自我管理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2]。
2025-03-03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重性精神障碍性疾病,病理表现为思维、情感以及行为意志异常,该病的病理机制较为复杂,常见于青壮年人群中,且具有疾病表现、反复发作的特点,不仅直接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还会给患者家庭带来伤害[1]。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抗精神病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得到了提升,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可帮助患者缓解病情[2]。
2025-03-03人气:18558
人气:16684
人气:16021
人气:15584
人气:15306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期刊人气:2489
主管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主办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5-3220
国内刊号:32-1391/R
邮发代号:28-224
创刊时间:1991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298
影响因子:0.532
影响因子:0.325
影响因子:0.918
影响因子:0.838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