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我国当前新课改的推进,初等教育中小学语文教学所占地位尤为重要,不仅对促进学生的学习及教育方法很重要,还可以与课堂教学形成互补,从而相互促进提高。学生的能力、智力以及情感的良好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互动,同时对学生养成健全人格也很重要,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也有很大帮助。本文对师生互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提倡了相应的方法及策略。
教学不应是教师的单一行为,这一观点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新课程改革中指出:作为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实现高效、科学的师生互动。本文站在学生的角度,通过探讨分析传统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方法,希望可以给我们教师的语文教学提供一些思路和经验,希望能够提高我们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的意义
师生互动是指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的一种具有自发性且相互促进的教学模式。所以,在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能否进行积极的教学互动,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发音和语文口语表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工作中,积极的进行合理、有效的师生互动,可以提高我们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其次,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的现状
1. 师生互动缺乏明确的目标
当前有些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互动时目标还不够明确,主要体现在,为了“互动”而互动,造成师生互动的效果没有取得显著的提高,还有一些语文教师,总是喜欢通过语言游戏的方式来与学生进行互动,但是因为目标的不明确,造成整个互动的过程杂乱无序,造成学生对互动的内容没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影响了我们整个师生互动的效果。
2. 师生互动的方法较为单一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未能掌握师生互动的要领,部分教师在互动的过程中忽略了互动的效果,而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其次,部分教师由于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对课本内容的娴熟掌握使其产生了一定的倦怠情绪,没有了昔日的教学激情。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且互动教学认识不足与欠缺的情况,从而造成互动的方式的单一。
三、小学中语文教学师生互动的策略
1. 注重师生互动目标与评价
师生互动应该将互动目标放在课堂教学活动的第一位。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实际学情,不断明确我们的互动目标。例如,我们可以把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作为主要的互动目标。这时我们就可以根据具体的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不同的师生互动方式来完成课堂教学。同时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我们要重视互动方法的改进与创新,要把我们的课堂语文真正的融入到师生互动中去,从而促进我们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其次,我们要注重教师的积极评价。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积极评价往往对学生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而面对当前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我们对每一个学生都进行评价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应该充分的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评与自评,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对学生的评价,这种方式不仅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保护了学生的自信心,不仅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了一个回顾自己所学知识的机会,同时促进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良好素质的养成提供了的基础。
2. 注重创设师生互动的氛围
良好的互动氛围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融入教学情境,进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摒弃“以成绩论英雄”的教学理念,要注重小学生个人学习能力与习惯的培养。通过良好情境的创建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难看出,当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就会乐于学习和接触语文,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由“苦”变“甜”,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谁的本领大”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出示课文中关于太阳和风的插图,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说一说,风和太阳谁的本领大,通过这个问题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就会积极的交流和猜测,这时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大家想知道答案吗?”这时学生的兴趣就会更加的浓烈,就会自觉地转移到对课文的初读中去,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文章段落,让学生利用自身的语言去表达课文的内容,由于这是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知识,学生就会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这样的课堂就会变得爱说、爱讲,会学、爱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语文教学的质量。
3. 注重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强化互动效果
在互动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提升互动教学的效果,同时可以提高互动的可控性,还可以为学生构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而通过多媒体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同时也让教师的教学变得“收、放”自如,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在互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为学生搭建“舞台”,进而保证师生之间有一个良好的交流、沟通、信息交换与转化的平台。
四、结束语
课堂教学中良好的互动教学,不仅增加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同时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它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和谐和融洽,而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与研究,给出了一些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效果的原则和策略,希望能够促进我们语文教学取得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海霞.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5(23):170.
[2]郑晓娥.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才智,2013(25):116.
[3]肖慧琴.浅析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33(04):249-250.
吴波.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策略分析[J].散文百家(下),2019,(11):119.
分享:
职业教育的基本特质即职业性与实践性,而职业院校在实践性教学方面,所占时长需超过总课时的一半。“双师型”教师,即集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于一体的教师,其占比应是专业课教师数量的一倍。2019年年初,教育部联合财政部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计划当中,提出了一项改革发展任务——打造更高水平的双师队伍。
2023-12-18当前,层出不穷的考试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对于考试,教育部明确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义务教育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学校和班级不得组织周考、月考、单元考试等其他各类考试,也不得以测试、测验、限时练习、学情调研等各种名义变相组织考试”。
2023-11-2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青年有什么需求,团组织就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努力使团组织成为联系和服务青年的坚强堡垒。”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成长成才需要,结合自身兴趣爱好自愿组成,在高校党委领导和团委指导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组织,通过开展方向正确、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为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搭建平台。
2023-11-14随着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深入推进,对艺术类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教学科研能力、综合素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艺术类高校建立健全教师发展制度,建设教师发展平台,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打造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一流师资队伍。同时,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对艺术类高校健全教师发展体系也提出了制度要求。
2023-11-10在数字经济大潮的引导下,迫切需要为社会提供能够满足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的数字技术人才,而高校更应该肩负这样的重任。作为学校发展的骨干,高校青年教师数字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数字化”发展。在对高校青年教师数字素质的价值内涵和组成因素进行探究的基础上,针对如何进行高校青年教师数字素质意识培养展开了一定的讨论。
2023-11-09立德树人作为当前高校的主要任务和价值诉求,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高校作为培养人、造就人的重要供给主体,在教学工作中不仅要传道授业,更要做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教育工作。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正逢其时,肩负重任。
2023-07-10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发展历程,也是党支部建设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全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成功,成功最为宝贵的经验之一就是自始至终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发展,不断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强化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2023-07-10考试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评定学生学习成绩、检查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学生考试作弊是影响考风建设的关键,可能导致考试成绩丧失应有的公正和有效,严重影响高校良好学风、教风、校风的建设。高校考风体现着现代教育治理水平的高低,其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管理部门、高校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2023-07-06基础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具有基础性、关键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角色。教师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师发展密切相关,亦对教师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首次将教育评价改革提高到国家层面的高度,也对新时代改革教师评价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2023-07-06在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倡导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而师生互动教学就是一种有效突显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教学形式。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师生互动,能够顺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有利于学生准确把握作者写作意图,体会作者内心情感,从而可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2021-11-26人气:3122
人气:2101
人气:2058
人气:1936
人气:181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语文教学通讯
期刊人气:2224
主管单位:山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出版地方:山西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4-6097
国内刊号:14-1017/G4
邮发代号:22-45
创刊时间:1978年
发行周期:旬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495
影响因子:0.471
影响因子:0.116
影响因子:1.248
影响因子:0.284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