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无论是班主任还是科任教师在目前的小学教育活动中,都要求与小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因为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这样可以更好的引导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更快提高各科的教学效率。基于此,下文探讨了科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方式方法。
小学生年纪小,心智发育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难以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于喜欢的教师所教的科目,就会很认真地学;反之,则基本无心学习。为此,不管是班主任还是科任教师,都要重视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只有构建好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有效地开展日常管理和教学工作,才能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各科任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培养小学生积极和谐的发展理念,帮助小学生认识社会。
一、科任老师要了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性
在小学阶段,学生虽然有初步认知能力,但他们的身心发展仍然不够完善,对于学习或其他活动,全凭个人喜好决定。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薄弱,仍不能有效地形成完整的学习概念体系,即使一些探索欲望较为强烈的学生,也很难安下心学习语、数、英等学科,他们只对课堂上新鲜的或微小的事物表现出较强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所以,科任老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性,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领和帮助,做好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工作。我就是抓住学生这个特点,不论在课前、课中还是在课后,都要做个细心人,用心与学生搞好关系。因为当小学生喜欢某个老师,他们就会喜欢学这个老师所教的科目,所以我每次接手一个班,就要求他们填一张信息卡,把各人的姓名和兴趣爱好写在小卡片上,我会根据掌握的信息情况,针对性地与学生逐个交流,用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引导他们爱上我的课,这样他们学得开心,我教得也省心。
二、科任教师与学生构建和谐关系时存在的问题
1. 科任教师在工作中缺乏积极性
部分小学科任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对自身任教岗位接纳程度较低,主要原因是有些科任教师责任心不强,对工资待遇不满意。在这种心态下,这些科任教师不愿意尽力配合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对参与学生的管理也是置之不理,或者是态度不好,这都不利于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
2. 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
根据传统教学理念,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与学生接触较多,这导致学生对很多事物都搞不明白时,只会向班主任请教而忽视了科任教师。久而久之,科任教师就会对教学缺乏热情,对与学生的沟通缺乏兴趣,对学生的提问感到不耐烦。对于此种情况,学生会对科任教师从心底里产生畏惧,也丧失了求知欲望。
3. 科任教师的发展观念不科学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不少科任教师只是以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区分学生的标准,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他们会认为这是个好学生,多对他进行表扬和鼓励;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则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不愿与他过多接触和交流,这样会严重影响成绩较差学生的未来发展,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不利于科任教师与学生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三、科任教师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对策
1. 科任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在日常管理或教学工作中,科任教师要以身作则和谨言慎行,这样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只要树立良好的榜样,就有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科任教师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从严要求自己,用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引导他们不断地进步。树立良好的科任教师形象,就是要注意自己的仪表仪容、言行举止和道德品质等,这有助于学生尊重和认同科任教师。
2. 科任教师要主动与学生沟通
科任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放下身段,主动与学生平等地进行交流,要从小学生的兴趣出发,利用课间时间亲近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做他们的好朋友,这样学生会毫无戒心地跟科任教师谈心,就更加容易掌握他们的喜好,在课堂上可以针对性地关注和照顾他们的感受。学生在感受到科任教师的幽默与呵护后,会改变对这位教师的看法,有助于缩短科任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距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科任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观察与了解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科任教师不仅要上好自己所任教的科目,还要注意观察学生在校的行为举止,并主动与家长进行密切的交流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行为。通过对学生的观察与了解,有助于科任教师掌握学生的发展规律,进而调整教学方法,对他们进行差异化辅导。科任教师通过加强对学生的了解,能够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学习状况,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教育方法,提高了教学效率,利于科任教师与学生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下搞好科任教师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科任教师要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之处,创新教学方式,用平等的心态和眼光看待学生的发展,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以及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发展,有效提高所教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吕亚青.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学周刊,2013(35).
邓银香.科任教师与学生和谐关系构建方式初探[J].新课程·小学,2019,(8):201.
分享:
职业教育的基本特质即职业性与实践性,而职业院校在实践性教学方面,所占时长需超过总课时的一半。“双师型”教师,即集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于一体的教师,其占比应是专业课教师数量的一倍。2019年年初,教育部联合财政部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计划当中,提出了一项改革发展任务——打造更高水平的双师队伍。
2023-12-18当前,层出不穷的考试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对于考试,教育部明确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义务教育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学校和班级不得组织周考、月考、单元考试等其他各类考试,也不得以测试、测验、限时练习、学情调研等各种名义变相组织考试”。
2023-11-2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青年有什么需求,团组织就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努力使团组织成为联系和服务青年的坚强堡垒。”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成长成才需要,结合自身兴趣爱好自愿组成,在高校党委领导和团委指导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组织,通过开展方向正确、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为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搭建平台。
2023-11-14随着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深入推进,对艺术类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教学科研能力、综合素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艺术类高校建立健全教师发展制度,建设教师发展平台,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打造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一流师资队伍。同时,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对艺术类高校健全教师发展体系也提出了制度要求。
2023-11-10在数字经济大潮的引导下,迫切需要为社会提供能够满足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的数字技术人才,而高校更应该肩负这样的重任。作为学校发展的骨干,高校青年教师数字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数字化”发展。在对高校青年教师数字素质的价值内涵和组成因素进行探究的基础上,针对如何进行高校青年教师数字素质意识培养展开了一定的讨论。
2023-11-09立德树人作为当前高校的主要任务和价值诉求,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高校作为培养人、造就人的重要供给主体,在教学工作中不仅要传道授业,更要做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教育工作。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正逢其时,肩负重任。
2023-07-10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发展历程,也是党支部建设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全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成功,成功最为宝贵的经验之一就是自始至终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发展,不断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强化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2023-07-10考试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评定学生学习成绩、检查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学生考试作弊是影响考风建设的关键,可能导致考试成绩丧失应有的公正和有效,严重影响高校良好学风、教风、校风的建设。高校考风体现着现代教育治理水平的高低,其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管理部门、高校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2023-07-06基础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具有基础性、关键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角色。教师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师发展密切相关,亦对教师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首次将教育评价改革提高到国家层面的高度,也对新时代改革教师评价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2023-07-06在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倡导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而师生互动教学就是一种有效突显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教学形式。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师生互动,能够顺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有利于学生准确把握作者写作意图,体会作者内心情感,从而可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2021-11-26人气:5591
人气:5308
人气:5183
人气:5009
人气:492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北京教育(德育)
期刊人气:2413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0-7997
国内刊号:11-1129/G4
邮发代号:81-482
创刊时间:2008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1.371
影响因子:0.323
影响因子:0.307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435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