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当代学生的阅读行为已经被高考指挥棒下的应试教育影响和改变着,功利性、实用性的阅读行为使学生开始不在注意阅读作品的深度和价值。而慢速阅读注重品味阅读的过程,这十分有助于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以及英语思维模式的构建与积极人生态度的塑造。作为学生活动的引导者和启创者,教师应积极地培养学生慢速阅读的能力。
1、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在现行的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独立的主题。每个单元均设有Welcome to the unit,Reading,Word power,Gramma rand usage,Task,Project,Self-assessment共七个板块。在这七个板块中,Reading板块是学生接受英语语言信息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学生通过Reading strategy的学习和阅读练习的巩固,掌握阅读策略,提高了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在Reading板块学生将有机会感受真实、地道、优美的英语,了解现实生活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阅读教学重要性日益突出的英语课堂,无论什么样的文本体裁及内容,大多数的一线授课教师都会在阅读新授课中设计略读/跳读(skimming)、查读(scanning)并开展填写表格、分角色对话、小组合作讨论等小组活动。在许多一线教师看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在重大考试中获得更好的成绩;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方法就是提高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在这样一个接一个的教学活动安排中,学生没有自主阅读与独立思考的时间,无法做到整体感悟和心灵熏陶,更不用说就某一方面的话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与剖析。这种阅读完全是教师自己的阅读,而非学生深入透彻的全面阅读。长此以往,即便学生的语言技能和基本的语言交际能力可能会有所提高,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及良好阅读思维习惯的培养均有百害而无一利。
2、慢速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进行阅读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英语阅读能力除了包含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的习得能力、阅读文本的技能与策略外,还涉及对外语文化的感知意识、对外语文化的情感态度、综合人文素养及个人意志的培养等多个方面。一味地追求速度,对阅读文本进行囫囵吞枣地处理,而忽视了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深层次阅读是得不偿失的。阅读的目的不仅是多元的,而且是动态的。各目的之间非但不是孤立、毫无联系的存在着,却恰恰相反,阅读的多个目的是相互依存的,甚至可以是相互转化的。多元的阅读目的必然要求阅读活动的形式呈现出多样化。
诚然,速度是衡量阅读效率与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就速度而言,阅读方法被分为三类:慢速阅读(slow reading),常速阅读(normal reading),快速阅读(fast reading)。作为最为师生所熟悉的阅读方法——快速阅读,它常常被用于浏览文本或查找、搜索信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为跳读和略读。这种阅读方法不需要精细地理解阅读文本。在信息大爆炸的当今社会是十分行之有效的。与慢速阅读相比,常速阅读要求读者对所阅读本文有所理解,适用于日常消遣性阅读(read for amusement)、泛读。看似效率最低的慢速阅读是通过认真、仔细地研读、分析阅读文本,以达到理解、消化、欣赏和长时间记忆的效果。因此,慢速阅读提倡的并不是阅读速度上的绝对慢,而是一种回归自然、怡然自得、健康积极的状态。这种阅读方法在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性格、积极的人生态度方面有着十分突出的作用。
3、慢速阅读教学需要关注的要点
精选阅读材料是进行有效慢速阅读训练的关键。阅读材料与学生的阅读兴趣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趣味性、可读性、相关性强的阅读材料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强烈的兴趣。学生在英语阅读中感到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又反过来激发了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在进行慢速阅读训练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篇幅适中、难度相当、内容生动的文学作品作为阅读素材。一方面,英美优秀文学作品是英美文化的精髓与瑰宝,阅读原汁原味的英美文学作品有利于学生深入地了解语言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为以后的学习打下结实的人文基础;另一方面,通过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改善阅读材料的单一性,增加阅读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结语
不同的阅读目的使阅读活动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慢速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完全理解阅读材料所传递的思想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促进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这些内容,一部分可以在对文本稍作分析后即可获得,而大部分却存在于文本的字里行间,甚至于文本之外,这就需要学生静下心来品味阅读的过程。让慢速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阅读方式、一种阅读习惯、一种阅读能力,教师和学生都责无旁贷。教师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阅读、分析文本;学生不急于赶路,慢慢用心倾听,用心欣赏作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葛炳芳.英语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7(6):10-13.
高更生.浅谈教师与学生慢速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东方英语,2019,(7):96.
分享:
职业教育的基本特质即职业性与实践性,而职业院校在实践性教学方面,所占时长需超过总课时的一半。“双师型”教师,即集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于一体的教师,其占比应是专业课教师数量的一倍。2019年年初,教育部联合财政部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计划当中,提出了一项改革发展任务——打造更高水平的双师队伍。
2023-12-18当前,层出不穷的考试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对于考试,教育部明确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义务教育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学校和班级不得组织周考、月考、单元考试等其他各类考试,也不得以测试、测验、限时练习、学情调研等各种名义变相组织考试”。
2023-11-2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青年有什么需求,团组织就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努力使团组织成为联系和服务青年的坚强堡垒。”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成长成才需要,结合自身兴趣爱好自愿组成,在高校党委领导和团委指导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组织,通过开展方向正确、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为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搭建平台。
2023-11-14随着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深入推进,对艺术类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教学科研能力、综合素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艺术类高校建立健全教师发展制度,建设教师发展平台,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打造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一流师资队伍。同时,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对艺术类高校健全教师发展体系也提出了制度要求。
2023-11-10在数字经济大潮的引导下,迫切需要为社会提供能够满足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的数字技术人才,而高校更应该肩负这样的重任。作为学校发展的骨干,高校青年教师数字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数字化”发展。在对高校青年教师数字素质的价值内涵和组成因素进行探究的基础上,针对如何进行高校青年教师数字素质意识培养展开了一定的讨论。
2023-11-09立德树人作为当前高校的主要任务和价值诉求,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高校作为培养人、造就人的重要供给主体,在教学工作中不仅要传道授业,更要做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教育工作。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正逢其时,肩负重任。
2023-07-10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发展历程,也是党支部建设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全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成功,成功最为宝贵的经验之一就是自始至终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发展,不断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强化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2023-07-10考试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评定学生学习成绩、检查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学生考试作弊是影响考风建设的关键,可能导致考试成绩丧失应有的公正和有效,严重影响高校良好学风、教风、校风的建设。高校考风体现着现代教育治理水平的高低,其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管理部门、高校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2023-07-06基础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具有基础性、关键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角色。教师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师发展密切相关,亦对教师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首次将教育评价改革提高到国家层面的高度,也对新时代改革教师评价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2023-07-06在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倡导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而师生互动教学就是一种有效突显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教学形式。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师生互动,能够顺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有利于学生准确把握作者写作意图,体会作者内心情感,从而可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2021-11-26人气:7566
人气:7438
人气:3953
人气:3792
人气:322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外国教育研究
期刊人气:2306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出版地方:吉林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6-7469
国内刊号:22-1022/G4
邮发代号:12-102
创刊时间:197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3.09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154
影响因子:0.730
影响因子:3.03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