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RNA(miR)-618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188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肝转移分为转移组(58例)和未转移组(130例)。比较两组术前血清miR-618水平及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肝转移患者血清miR-618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618在诊断结直肠癌患者发生肝转移中的临床价值。转移组随访3年,根据随访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血清miR-618水平,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miR-618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 转移组与未转移组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分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血清miR-618水平为0.70±0.20,明显低于未转移组的1.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03,P<0.001)。中/高分化患者的血清miR-618水平高于低分化患者(P<0.05);肿瘤浸润深度为T3和T4期患者的血清miR-618水平低于T1/T2期,且T4期患者的血清miR-618水平低于T3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分期为N1和N2期患者的血清miR-618水平低于N0期患者,且N2期患者血清miR-618水平低于N1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618截断值为0.787时,其诊断结直肠癌患者发生肝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3。随访3年,58例肝转移患者中有25例纳入预后不良组,其余33例纳入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的血清miR-618水平为0.64±0.20,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的0.75±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0,P=0.027)。ROC曲线结果显示,当血清miR-618最佳截断值为0.678时,其诊断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701。结论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血清miR-618水平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且血清miR-618水平可辅助诊断肝转移患者预后。
结直肠癌是一类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全球范围内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3位,且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3]。转移和复发是结直肠癌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其中最常见的为肝转移,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患者中位生存期仅为5~10个月,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4-5]。因此,寻找新的微创、高敏的预后标志物至关重要。微小RNA (miRNA )是一类短的非编码RNA,可以通过抑制翻译来调节基因表达,也可以通过与靶信使RNA(mRNA)的3′-UTR结合降解靶mRNA[6-7]。miRNA因其体积小、在血清中相对稳定而被认为是功能性生物标志物,在癌症的早期识别、治疗抵抗的监测和疾病转归的预后中都是较为理想的生物标志物。miR-618属miRNA家族成员之一,有研究发现,miR-618是一类肿瘤抑制因子,在前列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膀胱癌、胃癌等多种实体瘤中异常表达[8-9],但关于miR-618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的水平及其在评估肝转移患者预后中的报道较为少见。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了血清miR-618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的水平及意义,旨在为临床诊治结直肠癌肝转移及评估预后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188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编号:YLBH20151123)。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5)版》[10]中相关诊断标准;(2)无既往手术史;(3)拟行外科手术治疗;(4)术前未接受放化疗、靶向治疗等恶性肿瘤治疗方式;(5)未合并其他消化道疾病。排除标准:(1)合并胃癌、肺癌等其他恶性肿瘤;(2)合并其他组织、器官疾病;(3)合并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疾病;(4)依从性差;(5)经评估,生存期小于半年;(6)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参照《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V2013)解析[11]中相关标准,根据有无肝转移将患者分为转移组58例和未转移组130例。转移组中男32例(55.17%),女26例(44.83%);<60岁23例(39.66%),≥60岁35例(60.34%);肿瘤部位:结肠27例(46.55%),直肠31例(53.45%)。未转移组中男74例(56.92%),女56例(43.08%);<60岁57例(43.85%),≥60岁73例(56.15%);肿瘤部位:结肠66例(50.77%),直肠66例(50.77%)。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或其家属均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一般资料收集
收集患者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肿瘤最大径、淋巴结分期等临床资料。
1.2.2血清miR-618水平检测
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以2 000×g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采用RNA提取试剂盒(美国Abcam公司)提取全血RNA,并用反转录试剂盒(美国Abcam公司)进行反转录,根据SYBR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试剂盒(美国Abcam公司)说明书进行RT-PCR检测血清miR-618水平。扩增体系:4.50μL反转录产物、5.00μL TaqMan Gene Expression Master Mix、0.25μL miR-122正向引物、0.25μL miR-122反向引物。反应体系:95℃预变性30 s, 95℃5 s, 62℃30 s,循环35次。miR-122正向引物序列:5′-GGGGAAACTCTACTTGTCCTT-3′,反向引物序列:5′-TCGTATCCAGTGCGTGTCGT-3′;内参为U6,正向引物序列:5′-CTCGCTTCGGCAGCACA-3′,反向引物序列:5′-AACGCTTCACGAATTTGCGT-3′。每个标本重复3次,取平均值。引物由中国北京鼎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采用2-ΔΔCt法来测定各组血清miR-618相对表达量。
1.2.3随访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随访3年,随访形式以门诊复查、电话随访为主,记录患者生存、病死、复发情况,将随访期间病死或复发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其余为预后良好组。
1.3观察指标
1.3.1主要指标
(1)比较转移组和未转移组血清miR-618水平;(2)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血清miR-618水平;(3)分析血清miR-618对结直肠癌发生肝转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3.2次要指标
(1)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肝转移患者血清miR-618水平;(2)分析血清miR-618对结直肠癌患者发生肝转移的诊断价值。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618在诊断结直肠癌患者发生肝转移及预测预后中的效能。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转移组与未转移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
转移组与未转移组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分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转移组与未转移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
2.2转移组与未转移组血清mi-618水平比较
转移组血清miR-618水平为0.70±0.20,明显低于未转移组的1.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03,P<0.001)。
2.3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转移组患者血清
miR-618水平比较 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分期的肝转移患者血清miR-618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浸润深度为T3和T4期患者的血清miR-618水平低于T1/T2期,且T4期患者血清miR-618水平低于T3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分期为N1和N2期患者的血清miR-618水平低于N0期患者,且N2期患者血清miR-618水平低于N1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血清miR-618诊断结直肠癌患者发生肝转移的效能分析
以未发生肝转移患者为阴性样本、发生肝转移患者为阳性样本,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miR-618最佳截断值为0.787,诊断结直肠癌患者发生肝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3(95%CI:0.821~0.944),灵敏度为0.877,特异度为0.845。见图1。
2.5不同预后情况肝转移患者的血清miR-618水平比较
随访3年,58例肝转移患者中有25例纳入预后不良组,其余33例纳入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血清miR-618水平为0.64±0.20,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的0.75±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0,P=0.027)。
表2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转移组患者血清miR-618水平
2.6血清miR-618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效能价值分析
以预后良好患者为阴性样本、预后不良患者为阳性样本,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miR-618最佳截断值为0.687,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701(95%CI:0.556~0.846),灵敏度为0.758,特异度为0.680。见图2。
图1血清miR-618诊断结直肠癌患者发生 肝转移的ROC曲线
图2血清miR-618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 预后的
3、讨 论
随着医学技术不断发展,放化疗方案、靶向药研发不断改进,结直肠癌的诊疗取得了一定进展。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化疗、靶向治疗和手术联合的方案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研究显示,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仍无显著改善,5年生存率为50%~60%。远端转移是恶性肿瘤的常见生物学特征之一,结直肠癌以肝转移为主,约50%的结直肠癌患者会发生肝转移[12]。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未经治疗的肝转移患者中位生存期约6.9个月,而无法进行手术切除的患者5年生存率则不足5%[13]。因此,寻找早期诊断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生物标志物,从而探讨有效的临床干预、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血清标本具有采样简便、性质稳定,安全性高等特点,已广泛运用于肿瘤疾病的诊断及病情监测中。
miRNAs是一类单链非编码RNA,且不具备翻译蛋白质功能,但miRNAs可通过与多种蛋白mRNA相结合从而发挥作用,包括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生长、凋亡等过程[14-15]。已有大量研究证实,miRNAs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6-17]。刘少平等[18]的研究报道,相较于健康人群,结直肠癌患者术中门静脉血miR-497水平显著下降,且伴有肝转移患者的miR-497水平更低,此外结直肠癌患者病理特征、预后与miR-497水平密切相关,提示miR-497可作为辅助评估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预后的指标之一,这也进一步证实miRNAs可用于辅助评估结直肠癌患者肝转移。miR-618是miRNAs家族成员之一,与多种肿瘤密切相关。李敏等[19]的研究报道,miR-618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和正常细胞有所下降,提示miR-618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而通过上调Caco-2细胞内miR-618的表达后,Caco-2细胞的迁徙、侵袭等生物学行为能力有所减弱[19],提示miR-618可能通过影响结直肠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从而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但既往关于miR-618在肿瘤远处转移中的报道尚少。既往有研究报道,miR-618可能通过负反馈调节TGF-β2/SMAD4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20]。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未发生肝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并发肝转移患者的血清miR-618水平更低。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血清miR-618水平也存在差异。T、N分期越高,分化程度越低,肝转移患者血清miR-618水平越低,这说明血清miR-618可能参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发展,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但具体分子机制仍有待研究。而本研究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618最佳截断值为0.787时,其诊断结直肠癌患者发生肝转移的AUC>0.7,提示血清miR-618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可作为辅助指标用于诊断结直肠癌肝转移。
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血清miR-618在预测肝转移患者预后中的临床价值。结果显示,相较于预后良好患者,预后不良患者血清miR-618水平更低,且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miR-618最佳截断值为0.687时,预测肝转移患者预后不良的AUC>0.7,说明miR-618在预测患者预后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提示其可作为辅助指标用于预测患者预后,并为临床上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提供相关依据。
综上所述,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血清miR-618水平显著下降,并与患者病情程度密切相关,且血清miR-618检测在辅助诊断肝转移、预测患者预后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本研究也存在以下不足:(1)研究样本来源于单中心,样本量较小;(2)未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癌组织、血浆等其他生物样本中miR-618相对表达量,难以获得血清样本的特异性结果。因此,仍需后续研究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2]刘佳贞,焦瑞.环状RNA UBAP2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20(19):2859-2862.
[3]王晓勇,刘艳霞.结直肠癌患者血清LMTK3,SCC-Ag水平与异时性肝转移的相关性[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20(4):438-441.
[4]向迪,寇丽娜,杜春玲,等.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与结直肠癌预后的研究进展[J].实用肿瘤学杂志,2023,37(4):377-382.
[5]王琼,张成,王鑫宇,等.核糖体蛋白L4基因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预后相关性[J].临床军医杂志,2023,51(6):564-569.
[6]陈悦华,戚基萍.MiRNA在结直肠癌干细胞信号通路中的作用[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1,41(6):1388-1394.
[7]曾家兴,田菁菁,卢伟,等.粪便miRNA作为结直肠癌生物标记物的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22,38(8):1027-1031.
[8]韩龄锋,蒋辉,赵俊,等.血清microRNA-618表达与原发性肝癌疗效及预后的关系[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1,31(13):53-58.
[9]张壮苗,张岩.miR-618靶向SOCS1对肝癌患者中树突状细胞表型及功能的调控机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20,36(23):2913-2918.
[10]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5版)[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5,18(10):961-973.
[11]朱德祥,任黎,许剑民.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V2013)解析[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4,17(6):525-529.
[12]胡时栋.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研究现状[J].结直肠肛门外科,2023,29(4):321-327.
基金资助:2022年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项目(2022CFC062);
文章来源:傅冬梅,刘莉,朱杰伦.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血清miR-618水平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21(16):2315-2319.
分享:
结直肠癌是我国以及世界范围内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癌症前列。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结直肠腺癌的发病率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4位,病死率居第5位。其中直肠腺癌占结直肠腺癌的75%~85%,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直肠腺癌恶性程度极高,早期无明显症状。
2024-12-18中国结肠癌的发病率较高,与遗传、不良饮食等因素密切相关,疾病早期患者常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增长会出现便血、消瘦、腹痛等表现,且大便性状会出现异常变化,若未及时治疗,易增加患者死亡风险。目前,早期结肠癌的整体预后较好,尽早切除肿瘤组织可避免其持续扩散或转移,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
2024-12-09直肠癌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第四,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手术是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方法,73.3%~77.0%的患者选择保肛手术。保肛手术保持了患者原有的肠道结构,但术后会出现一系列肠功能异常症候群,如大便频次增多、大便急迫、不同程度的大便失禁、大便排空障碍等。
2024-12-07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1]。手术切除是其最重要的治疗措施,目前临床多采用腹腔镜下行外科手术切除治疗。早期观点认为肠道术后常规留置胃管可减轻患者胃肠道压力,有助于避免术后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减轻吻合口张力,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等[2]。
2024-12-06结直肠癌(CRC)是最常见的恶性消化系统肿瘤之一,全球每年约有190万新发病例,93万死亡病例,在各类肿瘤中发病率居第三位,死亡率居第二位,且呈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中国数据显示,新诊断结直肠癌病例占全球新发病例的28.8%,死亡病例占全球相关死亡病例的30.6%,给我国社会带来巨大负担。
2024-11-30近年来,随着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了表达不同分子标记的TAMs亚群的差异性,为研究者提供了新的视角。因此,本文结合近年来TAMs的相关研究,对CRC中TAMs的功能调控、交互网络、异质性以及潜在药物靶点进行总结归纳,以期为针对TAMs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路径。
2024-11-28筛查结肠镜检查和早期息肉切除术可以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和死亡[2],但不同年资的内镜医师对结直肠息肉、腺瘤的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3],高达26%的结直肠息肉可能被漏诊[4]。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其在消化内镜领域的研究也陆续开展,现已成功对结直肠息肉的检测和组织学分类进行了早期人工智能辅助诊断[5]。
2024-11-28结直肠腺瘤是源自于结直肠黏膜腺上皮的肿瘤,其是临床常见的良性肿瘤,包括结肠腺瘤、直肠腺瘤,该病与大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因而常被临床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1-2]。近年,因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广大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众多危害,故对此类患者行及时的治疗十分重要[3-4]。
2024-11-22术后胃肠功能障碍[1](postoperative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POGD)是指术后出现的一种不正常的胃肠运动状态,以恶心、呕吐、腹胀、排气排便困难、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可增加术后肠粘连、吻合口瘘、血栓栓塞性疾病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2-3]。
2024-11-21我国是结直肠癌大国,受不良饮食生活习惯的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不仅居高不下,更是逐年升高[1]。结直肠癌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确诊者大多处于不适合进行手术治疗的中晚期,放化疗等手段虽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却会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2]。
2024-11-15人气:21013
人气:18049
人气:15368
人气:15294
人气:1456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
期刊人气:4176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
出版地方:重庆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9455
国内刊号:50-1167/R
邮发代号:78-157
创刊时间:2004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913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384
影响因子:0.173
影响因子:2.4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