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居第2位和第4位,且发病率仍不断上升[1]。阐明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是提高结直肠癌防治效果的理论基础,国内外科研人员从临床和基础开展了大量研究,本课题组曾报道人结肠癌细胞株建立类器官模型[2]。
518
0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2019年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新增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分别位于男女性癌症病例的第3位[1]。由于CRC发病隐匿强的原因,CRC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对于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而言,治疗手段主要采用外科手术切除,辅以放化疗的治疗手段。
35
目前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2位,死亡率居第5位,中低位直肠癌发生率约为70%~80%。多数患者选择保肛手术以保留肛门功能,但术后约33.3%~59.3%的患者肛门直肠功能受到明显损害,排便功能较差,出现大便失禁、腹泻、排便次数增多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37
直肠癌是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直肠癌根治术在该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成效。但对于低位直肠癌而言,直肠癌位置通常与肛门的位置在5 cm以内,行直肠癌根治术后将有较大概率无法保留肛门功能,需永久性结肠造口。肠造口术可有效延续患者术后的生存时间。
72
在中国结直肠癌是第3大常见的消化系统癌症,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4大原因[1]。每年死于结直肠癌的患者人数占全球死亡人数的9.2%[2],而患者的死亡原因多为结直肠癌的耐药、转移和复发。因此迫切需要探索结直肠癌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指标以及发病机理。转运RNA(transfer RNA,tRNA)是一类经典的非编码RNA[3],负责将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上的遗传信息翻译为新生的蛋白质。
65
结肠癌(colon cancer, CA)是致死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也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1,2]。据报道全球每年新增结肠癌患者50万例,死亡人数高达26万例[3]。目前患者临床诊疗仍以手术切除联合放化疗为主。近年来随着个体化靶向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深入研究及其在临床结肠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一定程度增强了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改善了预后生存[4,5]。
143
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1],其导致的疾病负担严重,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既往研究证实,结直肠癌是与生活方式、膳食因素及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2],通过癌症的三级预防策略可显著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21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常见的实体肿瘤,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其转移风险较高,诊断时约有25%患者已发生转移,最终发生转移的患者约占50%[1]。绝大多数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mCRC)患者不能治愈,化疗与靶向治疗是中晚期mCRC不可手术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2]。
结直肠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WHO数据[1]显示,每年新增病例约为190万例,致死人数约为90万例,占所有癌症死亡的9.2%。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尽管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发达国家有所下降,但在发展中国家仍呈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
87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结直肠是消化道的末端。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当年出现190多万新发CRC病例和93.5万死亡病例,约占癌症病例和死亡人数的1/10,CRC发病率在癌谱中排名第三,死亡率在癌谱中排名第二[1]。
48
结直肠癌(CRC)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快速增长趋势[1,2]。尽管CRC诊疗技术不断改进,但CRC的死亡率仍然较高,主要原因与CRC早诊率低、转移复发率较高、敏感性分子靶向药物较少等因素有关,因此,探索CRC新的诊断标志物,发现其增殖、迁移相关分子靶标对于CRC临床诊断、治疗尤为重要。
70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35岁以上人群具有较高发病率,并且在近年来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给患者以及家庭和社会均造成了严重的威胁[1]。随着临床上对结直肠癌根治术不断深入的研究和手术疗法的不断发展,患者的预后以及生活质量呈现出逐年改善的趋势。但是已有多数研究指出,该疾病的复发率和转移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术后采取辅助化疗是必要的[2]。
38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癌症性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其中,结肠癌占全球癌症新发病例的6.0%和癌症死亡的5.8%[1,2]。根治性切除术是治疗结肠癌的主要手段,自1991年完成全球首例腹腔镜辅助结肠切除术以来[3],腹腔镜辅助结肠癌根治术逐渐成为了治疗结肠癌的主要手段[4,5]。
88
目前,结直肠癌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2]。早期结直肠癌的治疗方式以手术切除为主,Ⅱ期和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主要是以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 5-FU)为基础的化疗[3]。虽然基于5-FU的化疗方案有助于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但5年生存率仍然很低(<14%),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出现了5-FU耐药[4]。
61
结直肠癌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常见的一种,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居第4位,病死率居第5位[1]。结直肠癌早期通过手术展开治疗可使患者5年生存率达到50.0%,但此病早期多无特异性症状,确诊时多已进入中晚期,错失手术治疗时机[2]。对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当前临床上多行全身化疗,伊利替康+亚叶酸钙+氟尿嘧啶(FOLFIRI)为常用方案,可使患者生存周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延长[3]。
97
影响因子:0.962
影响因子:1.148
影响因子:1.046
影响因子:0.112
影响因子:0.654
影响因子:2.010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