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肿瘤患者术后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58例行口腔肿瘤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SCL-9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口腔肿瘤手术的患者,术后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有利于提升生活质量,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
口腔肿瘤是指口腔内软组织或硬组织发生异常增生或病变。恶性口腔肿瘤病情会逐步蔓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现阶段,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或放疗的方式治疗口腔肿瘤,完全根治的概率较小,患者外貌也会发生改变,甚至会出现呼吸、饮食、语言等功能障碍,给患者心理造成严重打击。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护理效果。本文就口腔肿瘤手术患者术后接受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58例行口腔肿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29例。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11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56.18岁(s=8.17);肿瘤类型:舌癌7例,牙龈癌15例,颌下恶性肿瘤1例,腮腺恶性肿瘤6例。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弧86岁(s=8.35);肿瘤类型:舌癌5例,牙龈癌14例,颌下恶性肿瘤2例,腮腺恶性肿瘤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手术必要性。指导患者科学饮食、遵医嘱正确服药,对术后并发症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等。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具体如下:①成立心理护理小组,由副高级职称护师牵头,聘请专业副主任医师为顾问,选取中级及中级以上职称护士作为小组成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制订针对性护理方案,实施心理护理。②心理疏导,深人调查并了解患者病历,熟悉患者基本资料,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疼痛感会加重紧张、焦虑的情绪,并承受手术给身心带来的巨大创伤,故护理人员在围手术期需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及时解答患者家属对患者病情的疑问,减少与患者间的摩擦,安抚患者情绪,鼓励患者接受治疗,缓解负面情绪。在病房内可放置绿色植物,营造温馨、人性化的气氛;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对于疼痛难忍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等。术后,鼓励患者正视面部美观的破坏,内心的勇敢和自信更能体现一个人的魅力。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学会自我悦纳;告知术后可能会发生的并发症,减轻恐惧感;责任护士每日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对依从性较好的患者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激励性的语言来提高患者配合度。③认知行为干预,向患者讲述抗癌成功的案例,重塑战胜疾病的信心,纠正其对疾病的错误认识,改变患者不良行为,指导患者正确行为训练,如腿部按摩等。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测评,共90个项目,9个因子和一个阳性项目数,涉及思维、情感、感觉、意识、行为、生活习惯、饮食睡眠及人际关系等内容,分值越高表明心理疾病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数据进行分析,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CL—90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与观察组对比P<0.05。
附表患者干预后SCL—90评分
3、讨论
目前,医学界对口腔肿瘤成因尚未有明确定论,多认为与化学因素(酒精、尼古丁、槟榔汁液等)、物理因素(长期食用过热食物、过度暴晒等)、病毒或细菌感染等有关[2]。临床症状表现为溃疡长期不愈、口腔疼痛且无故出血、颌骨肿胀、面部局部突发性麻痹、牙齿松脱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现代医学模式以机器为主导,重点关注患者疾病康复情况,而忽略了对患者的关怀。有研究证实。心理因素对疾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因此。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可起到积极作用。心理护理是指医护人员合理运用医学心理知识,给予处于心理危机的患者心理上的帮助,让其能尽快从悲伤或绝望的情绪中走出来,鼓励患者重拾自信心。帮助其正确面对疾病和困难[3]。由于口腔肿瘤手术会改变患者面部美观,使患者产生反抗心理,拒绝接受治疗,护理人员可逐步诱导患者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通过多种手段(语言说服、娱乐、心理干预等)来转移患者注意力,干扰神经递质的释放,缓解焦虑、抑郁的情绪;与患者家属进行互动交流,建立良好的关系,家属的支持也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况,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宣讲心理知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饮食计划、康复计划等,叮嘱术后注意事项;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康复治疗环境,实施人性化管理制度,如设置便利的措施(电视机、饮水机、微波炉等)、布置安静的环境(窗帘颜色、灯光柔和度等)。
综上所述,观察组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经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负性心理情绪有明显转变,对自身疾病有正确认识,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信念,并主动改正错误行为,以最佳心态接受手术治疗和护理,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该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借鉴使用。可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宏.心理护理在口腔肿瘤手术患者术后的应用评价.中国保健营养.2016.26(5):220-221.
[2]李崇.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口腔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2017.23(20):116-117.
[3]陈琼.田思维.快速康复外科配合心理治疗在口腔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8.12(2):109-111
高帆.口腔肿瘤患者术后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J].世界临床医学,2019,13(4):282,284.
分享:
口腔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近年来的诊断和治疗策略不断进步,但口腔癌患者的总体存活率并没有大幅提高,尤其是晚期患者。原发病灶扩大切除联合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口腔癌的主要手术方法,不仅实现了疾病的区域控制,而且通过对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中摘取的淋巴结进行病理评估可获得大量信息。
2025-04-17Warthin瘤(Warthintumor,WT)与基底细胞腺瘤(basalcelladenoma,BCA)均是发生于涎腺的常见良性肿瘤,BCA约有4%的恶变率[1],手术时需扩大切除区[2],而WT几乎无恶变性,只需挖除病灶[3]。两者在常规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具有很多相同处,很难区分[4],而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CEUS)基于血管的微循环灌注。
2025-03-14舌前腺发生的恶性肿瘤以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carcinoma,ACC)和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carcinoma,MEC)为主[3,4]。其生物学行为通常是隐匿性而难以察觉,患者往往无症状或仅表现轻微症状,就诊时已形成明显的肿块。
2025-02-26颊部组织松弛度在张口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颊部恶性肿瘤切除后因缺损范围大常难以直接缝合,且合并手术切口周围瘢痕挛缩导致术后张口受限,因此颊癌术后组织缺损常需要组织瓣来修复缺损以恢复功能。前臂皮瓣因厚度适中,是目前颊部缺损常选用的皮瓣[1]。
2025-02-20目前,ACC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对于不能手术的肿瘤或者无法切除的复发病例,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化疗耐药性是癌症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挑战,尤其是对于像ACC这样的恶性肿瘤。多次化疗出现耐药性可能由于多种机制,包括化疗药物可能为同一种或同一类药物,容易出现耐药性,影响化疗效果,因此减少患者的耐药性是保证化疗效果的关键[1]。
2025-01-14口腔癌是较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在全身常见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九,其中舌癌占比最大,约占1/3,且以鳞状细胞癌居多。因舌是承担咀嚼功能和发音的重要器官,血液循环和淋巴系统较为丰富,且鳞状细胞癌属于上皮源性肿瘤,侵袭性较强,故舌鳞状细胞癌(TSCC)有颈部淋巴结易转移和预后较差等特征。
2025-01-06口腔鳞状细胞癌(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在 2020 年约有 90万新发病例和 50 万人死亡。 根据 NCCN 指南和CSCO 指南,口腔癌以手术治疗为主,辅助以放化疗等治疗。 口腔癌根治性手术会造成颌面部组织缺损,目前多采用游离皮瓣修复,其中多以股前外侧皮瓣、前臂皮瓣等为主。
2024-12-24涎腺导管癌(salivary duct carcinoma, SDC)是一种高侵袭性涎腺上皮恶性肿瘤。形态似乳腺高级别浸润性导管癌,发病率约占全部涎腺肿瘤的1.8%和涎腺恶性肿瘤的10%[1],临床表现为生长迅速的肿块,常导致面神经麻痹、局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中老年男性多见,病变部位以腮腺多发。
2024-11-27在医学领域,诊断的准确性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疾病的复杂性、医生的经验不足或医疗资源有限等原因,误诊和误治情况时有发生[1],且在口腔颌面部淋巴瘤的诊断中尤为突出。口腔颌面部淋巴瘤是发生在口腔、颌骨、唾液腺等部位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环境、免疫等多种因素。
2024-11-26前者是一种不受生命活动的调节,属于被动的生物过程;后者作为一种程序化调节发生,其特征是受控的信号通路和精确的效应机制,可分为细胞凋亡、细胞焦亡、铁死亡和铜死亡等[4]。其中铜诱导细胞死亡机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并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
2024-11-22人气:18557
人气:15583
人气:15091
人气:14851
人气:1304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期刊人气:3942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
出版地方:四川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0-1182
国内刊号:51-1169/R
邮发代号:62-162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940
影响因子:0.980
影响因子:0.786
影响因子:0.800
影响因子:0.857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