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miR1251-3p负调控HE4对卵巢癌细胞株COC1的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空白组、阴性对照组、模拟物组(mimic)和抑制剂组(inhibitor)。采用qPCR、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miR-1251-3p在卵巢癌细胞株COC1细胞株侵袭转移中的作用。结果:miR-1251-3p与HE4的3’UTR区域有结合位点。与卵巢癌细胞株COC1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相比,转染miR-1251-3pmimics会抑制增殖和侵袭,而转染miR-1251-3pinhibitor可以促进卵巢癌细胞COC1的增殖和侵袭。结论:miR-1251-3p负调控HE4抑制卵巢癌细胞株COC1的增殖和侵袭。
女性一生罹患卵巢癌的一生风险是75分之一,而死于该疾病的几率是百分之一。卵巢癌通常出现在晚期,而5年相对存活率仅为29%。令人遗憾的是,自1995年以来,全球卵巢癌的总体5年相对生存率在30%~40%之间,仅出现了很小的增长(2%~4%)[1,2]。因此,找到卵巢癌侵袭和转移的分子标记和靶点,则有望为早期诊断及治疗卵巢癌细胞提供理论依据。
微小RNA(miRNA)是由19~25个核苷酸组成的小型非编码RNA簇,在过去的十年中,在致癌作用中已成为癌基因或抑癌基。针对超过60%的人类编码基因,miRNA可以调节几乎所有生物过程,包括人类的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炎症,主要通过其下游靶基因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3,4]。最近有文献报道microRNA-1251-5p通过靶向卵巢癌细胞中的肿瘤抑制物TBCC促进癌变和自噬。miR-1251-5p位于染色12q23.1上,迄今为止,没有太多报道关注此miRNA的研究。miRNA的微阵列分析表明,胃癌细胞中miR-1251-5p的表达低于正常细胞。在透明细胞肾细胞中,miR-1251-5p的表达也下调[5]。但是,在卵巢癌中miR-1251-3p的影响并不明确,而且miR-1251-3p的生物学功能在不同的癌症中是多样化的。在当前研究中,我们证实了miR-1251在卵巢癌细胞系中上调。miR-1251-5p通过靶向HE4影响细胞迁移与增殖,对肿瘤起到抑制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卵巢癌细胞株COC1购自美国ATCC公司。
1.2主要试剂DMEM高糖培养基购自Hyclone公司,胎牛血清购杭州四季青公司,二甲基亚砜DMSO冻存液购自美国sigma公司。逆转录及荧光定量PCR试剂盒购自TaKaRa生物技术公司,miRNAmimic及inhibitor购自上海吉玛技术有限公司。
1.3方法实验分为空白组,阴性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negativecontrol),mimics组和inhibitor组(即转染miR-1251-3pmimics和inhibitor组)。
1.3.1实时荧光定量PCR利用Trizol法从卵巢癌细胞株COC1中提取总RNA,测量浓度计纯度,按照TaKaRa公司逆转录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逆转录,进一步根据荧光定量PCR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定量PCR测定。
1.3.2细胞蛋白样品的制备培养瓶中的细胞经过裂解,离心。取上清。采用BCA法测定蛋白浓度。加入5×SDS加样缓冲液,100℃加热10min后,-20℃保存。
1.3.3蛋白浓度测定采用碧云天公司的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样品制备完毕后采用酶标仪测定,其测定波长540nm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蛋白浓度。
1.3.4转染培养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转染前一天将目的细胞分入6-well培养板培养,用于后续荧光定量PCR实验用。按照miR-1251-3pmimic及inhibitor试剂说明书稀释干粉,为转染做好准备。培养24-72h收集细胞进行相关实验。
1.3.5划痕实验按照事先实验设计组别,在孔中加入约3*104个转染后的细胞。待细胞长满皿底,换低浓度血清培养基,将划痕仪对准12孔板的下端中央部位,朝上轻推划痕。用PBS洗2遍,再加入低浓度血清培养基,拍照。放入37℃,5%CO2培养箱培养24h,取出后用显微镜拍照。
1.3.6体外细胞侵袭实验溶胶,之后用冷无血清DMEM稀释Matrigel胶(1:3稀释);接种培养细胞,孵育48小时;4%多聚甲醛固定tranwell小30mins,0.1%结晶紫染色tranwell小室30mins,小心擦去上室细胞,随机取3个视野计数,显微镜拍照。
1.4统计分析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各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one–wayANOVA分析,方差分析前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多重比较采用LSD法。P<0.05为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人附睾蛋白4(HE4)在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
采用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卵巢癌患者(A组,42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B组,51例)和健康志愿者(C组,32例)血清中HE4的表达情况。A、B组均经手术后病理学确诊。B、C组患者排除既往有肿瘤病史者,且无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疾患,相关各种检查指标在正常范围内。实验结果显示健康志愿者的HE4表达为47.8±8.7pmol/L,而卵巢癌患者高达127.8±10.4pmol/L,已经充分说明,HE4作为卵巢癌的肿瘤标记物,可以应用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
表1不同人群中人附睾蛋白4(HE4)的表达水平
2.2在卵巢癌细胞COC1中miR-1251-3p负调控HE4的表达
通过miRNA结合位点预测TargetScan(http://www.targetscan.org/vert_71/),对HE4的3’UTR区域进行了miRNA的预测。结果显示在551-565之间存在miR-1251-3p的结合位点(图1)。然后通过转染miR-1251-3p的mimic和inhibitor干扰miR-1251-3p表达后,检测miR-1251-3p及HE4相应指标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COC1以及阴性对照COC1-NC组比较,转染mimic组HE4表达下调显著,miR-1251-3p表达显著上调;与空白组COC1以及阴性对照COC1-NC组比较,转染inhibitor组HE4表达上调显著,miR-1251-3p表达显著下调,结果见图2,表2。结果表明miRNA可以在卵巢癌细胞COC1中miR-1251-3p负调控HE4的表达。
图1miR-1251-3p与HE43’UTR结合区域
图2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251-3p对卵巢癌细胞COC1的HE4的影响
表2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251-3p对卵巢癌细胞COC1的HE4的影响
2.3miR-1251-3p抑制卵巢癌细胞COC1的迁移
为了观察miR-1251-3p表达对卵巢癌细胞COC1细胞株迁移行为的影响,我们进行了划痕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图3):与空白组COC1以及阴性对照COC1-NC组比较,卵巢癌细胞株COC1培养48h后,转染inhibitor的细胞迁移能力增强明显;与空白组COC1以及阴性对照COC1-NC组比较,卵巢癌细胞株COC1培养48h后,转染mimics的组细胞迁移能力减弱明显。这表明miR-1251-3p能减弱卵巢癌细胞细胞的迁移能力。
图3划痕实验检测miR-1251-3p对卵巢癌细胞COC1的迁移的影响
2.4miR-1251-3p抑制卵巢癌细胞COC1的侵袭
为了观察miR-1251-3p表达对卵巢癌细胞COC1细胞株迁移行为的影响,我们转染miR-1251-3p的mimics和inhibitor,利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图4):与空白组COC1以及阴性对照COC1-NC组比较,卵巢癌细胞株COC1培养48h后,转染inhibitor的细胞侵袭能力增强明显;与空白组COC1以及阴性对照COC1-NC组比较,卵巢癌细胞株COC1培养48h后,转染mimics的组细胞侵袭能力减弱明显。这表明miR-1251-3p能减弱卵巢癌细胞细胞的侵袭能力。
图4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251-3p对卵巢癌细胞COC1的侵袭的影响
3、讨论
这项研究表明,miR-1251-5p在卵巢癌细胞系中靶向调控HE4,并且与卵巢癌迁移和侵袭密切相关。
作为一种新型肿瘤标志物,人附睾蛋白4(HE4)定量检测产品的面世将有助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从而极大提高卵巢癌患者的存活率[6]。日前,用于卵巢癌诊断的Elec-sysHE4定量检测已在我国获批上市。可见HE4作为肿瘤的标记物显得日益重要,而且在卵巢癌中的作用日益明确。研究表明,人附睾蛋白4在卵巢癌细胞粘附和运动中起关键作用[7],HE4也可以促进卵巢癌细胞对顺铂和紫杉醇的附带耐药性[8]。但是并没有作为研究靶点,这一方面是HE4作为分泌蛋白有关,另一方面是其抑制剂并不明确。这就为我们深度探讨抑制HE4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深刻要求。
miRNA是小(20-23nt)非编码,内源性,单链RNA调节基因表达在转录后水平。在多项研究中,各种miRNA在卵巢癌进展中被报告。miR-141通过在卵巢癌中靶向KLF12促进细胞增殖、肿瘤生长和抗阿诺基斯[9]。miR-141/KLF12/Sp1/Survivin在增强抗炎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miR-551b-3p对卵巢癌细胞对凋亡、生存和增殖的抵抗力,通过与STAT3.7的启动子的相互作用,刺激STAT3转录和表达[10]。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对卵巢癌细胞COC1细胞株进行了转染miR-1251-3pmimics和inhibitor,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miR-1251-3p能减弱卵巢癌细胞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这为我们治疗卵巢癌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
miR-125-3p可以抑制卵巢癌细胞的迁移与侵袭,但是具体机制我们并未探讨,这对miR-125-3p是如何影响卵巢癌至关重要。因此,进一步研究miR-125-3p在卵巢癌侵袭转移中的机制,为下一步探讨miR-125-3p相关作用靶点提供新的深度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3]赵银龙,王洪冰,毛铁铸,等.microRNA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癌症进展,2019,17(12):1365-1367,1384.
[4]李万春,涂频,周晓军.MicroRNA与卵巢癌[J].医学研究生学报(12):112-115.
[6]贺帅,马黎明,来艳君.HE4、CA125、SMRP检测联合ROMA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癌症杂志,2019,34(3):362-364,368.
[9]孙彩霞,宋藏珠,徐庆,等.卵巢癌组织和细胞株中miR-141表达水平与卡铂耐药性的关系[J].实用癌症杂志,2014(11):1364-1368.
李菲菲,邓庆梅,蔡云硕,计海芬.miR-1251-3p负调控HE4抑制卵巢癌细胞株COC1的增殖和侵袭[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17(04):31-33.
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08085MH204).
分享:
卵巢癌是影响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卵巢癌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死亡率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居于前列 。因心身医学的快速发展,心理健康状况和妇科肿瘤关系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基于长期临床观察,作者团队发现卵巢癌患者心理问题表现最明显、情绪变化最激烈的时期是在康复检验过程中。
2025-03-25瘤细胞减灭术和化疗效果均不理想,近年来中药复方、中成药及中药注射液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发挥着无法取代的作用,而中药单体作为上述中药的研究基础,拥有靶点广泛、临床疗效较好、毒副作用较低等优点。羽扇豆醇是提取于中草药和食源性植物的一种单体化合物,蒲公英等中药内可以有效提取羽扇豆醇,研究[1]表明蒲公英联合化疗药比单用化疗药治疗中晚期卵巢癌更能明显缩小癌灶。
2025-03-21近年来,随着社会物质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卵巢癌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1-2]。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卵巢肿瘤的主要影像学检测手段,但其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效能尚未得到充分验证[3]。
2025-03-16Slit-RoboGTP酶激活蛋白1(SRGAP1)为GTPase活化蛋白,可对Wnt/β-catenin通路进行激活,发挥其临床致癌作用,加快肿瘤的转移、侵袭[4]。赖氨酸羟基化酶2(PLOD2)广泛存在于机体内组织,在多种肿瘤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促进作用,可导致患者不良预后的发生[5]。
2025-03-13据报道,Ⅰ期卵巢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大于90%,但晚期疾病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29%〔2〕。因此,有必要探索卵巢癌的发病机制,以改善预后。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Rho)是一种小型的鸟苷结合蛋白,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ROCK)是RhoA激活下游通路的调控基因。研究报道称,RhoA、ROCK在卵巢癌中上调,并通过不同的机制参与细胞迁移、生长和存活〔3〕。
2025-03-12由于卵巢癌在早期并没有典型的临床特征,因此超过75%的患者在被确诊时已经进入了卵巢癌的晚期阶段。目前,卵巢癌的标准疗法是手术结合化疗,然而该种疗法只对一小部分患者有效[3]。提高卵巢癌早期诊断率是提高患者存活率的关键。近年来,血清肿瘤标志物因其检测快速、方便和无创性等优点,在癌症的诊断和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25-02-202020年全球卵巢癌占所有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3.4%,占所有死亡病例的4.7%,卵巢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的第8位。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从2005-2016年我国卵巢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快速升高(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分别为7.25%、6.06%),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的第9位和第11位。
2025-01-26上皮性卵巢癌作为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一种,难以早期发现和治疗,部分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因此,发展早期诊断方法对于提高上皮性卵巢癌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无辐射检查方法,具有高分辨率、多平面成像、无辐射、软组织对比等优点,有助于指导治疗和监测病情进展。
2025-01-26由于卵巢癌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且预后较差,病人身体及心理承受巨大压力[3]。为减轻因疾病所致的极大痛苦和沉重压力,大多数卵巢癌病人会选择向自己的家人、朋友等倾诉,以寻求安慰和支持,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感知到社会约束[4]。感知社会约束是指当病人试图讨论他们的压力源时,他们感到不被支持、误解或孤立的社会条件[5‐6]。
2025-01-24随着测序技术发展,较多研究证明,肠道菌群对癌症发展与治疗有效性具有影响[4]。热休克蛋白27(HSP27)在人体内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凋亡,分化有关[5]。研究证实,在食管癌里面HSP27呈高表达,与食管癌具体的病理分期关系密切,高表达者预后并不好。
2025-01-06人气:18547
人气:16002
人气:15567
人气:15084
人气:1484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肿瘤预防与治疗
期刊人气:1108
主管单位: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四川省肿瘤医院
出版地方:四川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4-0904
国内刊号:51-1703/R
邮发代号:62-142
创刊时间:197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474
影响因子:2.876
影响因子:0.899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15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