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全麻恢复期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外科行甲状腺手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于麻醉诱导后静脉泵注生理盐水,观察组则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4ug/kg,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苏醒各项指标、拔管后各时间点疼痛、镇静及躁动评分。结果:观察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拔管后RS评分、Ramsay评分、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全麻恢复期效果明显,能够较好的抑制应激反应,使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不影响苏醒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甲状腺手术行全身麻醉后在术后麻醉苏醒及拔管期可出现呛咳、躁动、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应激反应,导致甲状腺术后出血,严重影响患者恢复。这主要是由于麻醉减浅、气管导管刺激、疼痛等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右美托咪定属于特异性、高选择性α2受体激动剂,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及抗焦虑、抗交感作用,且无明显呼吸抑制,不良反应小[1]。本研究对全身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于术毕30min前应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观察其对全麻恢复期的影响,现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外科行甲状腺手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男22例,女28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46.3±5.8)岁,体重52-76kg;对照组50例,男21例,女29例,年龄24-66岁,平均年龄(44.9±6.3)岁,体重49-79kg;所有患者均符合甲状腺手术标准,ASA评级在Ⅰ-Ⅱ级,疾病为甲状腺肿、甲状腺囊肿、甲状腺肿瘤等;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心肺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麻醉评级、疾病种类等无明显差异,可进行相关研究。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8h禁食、禁水;术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2mg/kg;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持续静滴乳酸钠林格液8-10ml/(kg·h);麻醉诱导采用静注咪达唑仑0.03mg/kg、依托咪酯0.3mg/kg、顺式阿曲库铵0.2mg/kg、舒芬太尼0.5ug/kg;诱导成功后行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呼吸频率控制在12次/min,潮气量8-10ml/kg;麻醉维持采用静脉泵注丙泊酚100ug/(kg·min)、顺式阿曲库铵3 ug/(kg·min),根据手术时间决定是否追加舒芬太尼[2];若心率低于50次/min,则静脉注射阿托品0.25mg,若平均动脉压低于55mmHg则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手术结束前30min停止输注顺式阿曲库铵,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4ug/kg于10min静脉注射完毕,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后待患者意识及自主呼吸恢复,SpO2>95%时拔除气管导管[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包括麻醉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统计术后麻醉苏醒各项指标,包括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采用RS评分评价苏醒后躁动程度,总分3分,得分越高表示躁动越强烈;采用Ramsay评分评价术后镇静程度,总分6分,得分越高镇静程度越深;采用VAS评分评价术后疼痛程度,总分6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重。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采用(x±s)表示组间计量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比较,见表1。观察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1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比较(n%)
2.2 两组患者各项苏醒指标比较,见表2。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2两组患者各项苏醒指标比较(min,x±s)
2.3 两组患者术后各项评分比较,见表3。观察组拔管后RS评分、Ramsay评分、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3两组患者术后各项评分比较(分,x±s)
3、讨论
甲状腺手术患者全麻术后随着麻醉深度的变浅,疼痛刺激的加剧可促使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外周血管阻力明显增大,使得心血管系统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一系列变化。当行气管拔管时,会引发呛咳等应激性刺激,使得甲状腺术区出血的几率升高[4]。采用复合药物静脉给药减轻应激反应的效果较局部颈丛阻滞好,且能减少并发症及副损伤。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α2受体激动剂,通过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活性,降低低环磷酸腺苷水平,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减轻应激性心血管反应。同时,右美托咪定能够作用于α2肾上腺素受体,产生生抗焦虑和镇静作用。临床药理研究显示,右美托咪定具有剂量依赖性作用,为防止剂量偏大,本研究直接给予维持剂量0.4 ug/kg单次静脉注射,停药后能够快速代谢,不影响苏醒质量[5]。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拔管后RS评分、Ramsay评分、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充分说明右美托咪定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全麻恢复期能有效减少应激反应,且不影响苏醒质量,增强镇静镇痛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烜,姜虹,孙宇.右美托咪定持续静脉注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全麻恢复期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31(11):1065-1069.
[2]何绮霞,卢燕,张良清等.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甲状腺手术全麻拔管时应激反应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4,35(12):1939-1940.
[3]何绮霞,卢燕,顾晓霞等.预注右美托咪定对甲状腺手术全麻苏醒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1):125-127.
[4]方宁宁,侯跃东,于金贵.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2,52(38):58-60.
[5]赵晓春,佟冬怡,龙波.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甲状腺手术全麻患者 苏醒质量的影响[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4,26(4):239-242.
周文莉,陈伟元,赖尚导.右美托咪定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全麻恢复期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7,29(07):151-152.
分享:
在进行胃镜检查的过程中,需要将内窥镜插入体内,这种侵入性的操作通常会引起患者发生恶心、疼痛等不适,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躁动反应,可能会增加其胃肠道受到机械性擦伤的风险。因此在为老年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时,选取适宜的麻醉药物对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检查精准度与保障患者安全等十分重要。
2025-03-25全身麻醉属于复杂且特殊的状态,通常包含痛觉消失、肌肉松弛、催眠、意识/记忆消失、应激抑制等情况。其中麻醉诱导是指患者从清醒状态进入麻醉状态的关键步骤,在此期间置入气管导管等操作均属于强烈的伤害性刺激,极易使患者出现一系列血流动力学波动。因此,临床需要一定麻醉深度才可有效控制应激反应出现。
2025-03-13单孔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手术是临床治疗自发性气胸、肺癌等肺部疾病的有效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中周转快等优点[1]。胸腔镜手术多采用双腔气管插管进行全身麻醉,但双腔气管导管管径较粗,易损伤患者气道,且部分患者应用骨骼肌松驰药后,可导致其神经肌肉阻滞,影响肺功能[2]。
2025-03-04近年来,为避免插管麻醉带来的损伤和风险,一些研究报道了成人胸外科手术非插管全麻伴自主呼吸的经验,与插管麻醉相比,自主呼吸下的患者免疫抑制较少,主要体现在自然杀伤细胞和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较小[3-4]。为了加强术后镇痛效果,超前镇痛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
2025-02-27因为老年人群身体机能不断衰退,耐受能力较差,所以对麻醉的要求更高。在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过程中,可用的麻醉药物可分为多种,包括七氟烷、异丙酚、右美托咪定等,其短期镇痛效果明显,多和右美托咪定联合应用[2]。七氟醚不会对机体产生刺激,血气分配系数较低,
2025-02-18目前PDT多采用2cm横切口,先切开皮肤再穿刺[1-2]。传统气管切开有选择纵切口方案[3],关于PDT选择纵切口鲜有报道,考虑皮肤良好的弹性,小切口经过充分扩张形成窦道不会影响气管导管置入,传统PDT术中通常存在剧烈的呛咳反应[4],本研究尝试调整切开皮肤时机,缩小切口,纵切口,调整麻醉方案观察手术的效果。
2025-02-17气道异物取出术是耳鼻喉科较常见的急诊手术,以小儿气道异物多见,且多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所占比例约为80%[1]。80%以上的气道异物位于一侧支气管内,少数位于声门下及总气道内,极少数患儿异物位于多个部位。气道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方式主要取决于患儿病情程度及异物的深度[2]。
2025-02-08甲状腺手术作为外科领域常见且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其术后恢复质量与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密切相关,术后疼痛作为影响患者恢复进程的重要因素,不仅可能延缓伤口愈合,还可能增加并发症的风险[1]。因此寻找一种高效的镇痛策略对于提升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2025-02-06在手术过程中,不仅需对宫颈进行扩张,也要通过电切切割息肉,将引起强烈疼痛感,因此常采用丙泊酚等药物进行全身麻醉,但有研究表明采用丙泊酚麻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心动过缓或呼吸抑制[3]。而环泊酚为一种麻醉新药,其临床使用剂量低于丙泊酚,作用强度较高,或许可能用于替换丙泊酚,用以优化麻醉方案[4]。
2025-02-05骨折疾病治疗中,多以手术方法为主,根据手术方式和患者病情选取合理的麻醉方式达到镇痛目的。全身麻醉(全麻)主要指经静脉输注、呼吸道吸入、肌内注射等方式实施麻醉,对中枢神经系统实现暂时性可扭转的阻抑效果,会减轻患者痛感、骨骼肌松弛等症状[1]。
2025-01-27人气:18475
人气:15468
人气:15197
人气:14984
人气:14588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临床麻醉学杂志
期刊人气:2034
主管单位:南京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京分会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4-5805
国内刊号:32-1211/R
邮发代号:28-35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107
影响因子:0.952
影响因子:0.590
影响因子:0.784
影响因子:1.02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