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高速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的广泛普及,长时间伏案工作以及长期低头操作手机、电脑的人群日益增多,颈源性头痛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并呈现年轻化趋势。近年来,高中学生颈源性头痛的患者也逐年增多,症状时轻时重,缠绵不愈,常常导致患者精神萎靡、情绪低落,注意力和记忆力降低,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学习[1]。
32
0
足跟部受外伤或骨折治疗后易发生软组织缺损,造成骨、关节及跟腱外露,局部可供修复创面的软组织较少,故治疗存在一定难度[1,2]。20世纪90年代,Masquelet et al采用小腿皮神经伴行血管呈链状环环相吻接的岛状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和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该术式具有不牺牲主干血管、手术操作简单、皮瓣易成活的优点,直至目前仍不失为一种理想术式。
35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是治疗胆道疾病的首选方式[1,2]。通过逆行置入胆道镜进行胆道检查和置入引流管,可有效解除胆道梗阻,避免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及其他危重症的发生[3,4]。老年患者是胆道疾病的高发人群,多伴随多器官功能紊乱,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能力显著下降,如何进行安全有效的麻醉管理仍需进一步探索[5,6]。
144
随着人类预期寿命的延长,增龄相关的疾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肌肉减少症是指以骨骼肌量减少、肌肉力量下降和(或)躯体功能减退为主要表现的进行性、广泛性的全身性疾病[1],与老年人跌倒、失能、骨折、再住院、死亡等不良事件密切相关[2],显著增加家庭和医疗卫生系统的医疗负担[3]。因此,肌肉减少症的早期防治已成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和学者的关注热点[4]。
42
心脏外科手术是现代医学的一大突破,为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通过心脏外科手术,医师可以挽救生命,延长生命,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但同时心脏外科手术也是一项复杂高风险的手术,患者在手术后需要进入重症监护室进行细致地护理。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CSICU)是一种专门为心脏手术患者提供全面监护和照料的特殊病房。
48
伴随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以及致病因素的普遍暴露,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据报道,我国心血管疾病现患病人数高达3.3亿例[1]。心脏外科手术作为治疗严重、复杂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手术过程复杂且有较高风险,而其中大部分需要在体外循环支持下行全身麻醉手术。据统计,2021年全国725所医院共开展心血管外科手术量为278 056例,其中体外循环下手术总量占比63.5%[2]。
75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neurysm, AAA)指的是腹主动脉的永久性局限性扩张,且直径增加超过50%[1]。腹主动脉瘤的常见病因为动脉壁退行性变,大多数患者平时无明显症状,少数伴随腹痛,部分患者可出现低血压、大出血等并发症状,严重者可造成患者死亡[2]。患者出现动脉壁退行性变之后,随即产生病理性改变,血管内膜消失,弹力纤维以及胶原纤维断裂、降解并出现损伤。
31
椎间盘是脊柱内包含髓核、纤维环及软骨终板的“三明治”结构,与相邻椎体组成脊柱运动单元,在维持脊柱稳定性及活动度中发挥重要作用[1]。椎间盘退行性变表现为炎性反应,髓核细胞凋亡,细胞外基质代谢紊乱,神经、血管长入椎间盘等,其中炎性反应尤为重要[2,3]。
90
脊髓损伤(SCI)是外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脊髓造成的损伤,致残率极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1]。SCI主要包括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原发性损伤往往不可逆转,继发性损伤包括神经胶质细胞活化、炎性反应、外周免疫细胞浸润、出血、缺氧和轴突脱髓鞘等,其中,炎性反应被认为是SCI患者预后较差的重要因素,抑制炎性反应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2,3]。
33
机械通气在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众多危重疾病中是急救和呼吸治疗的重要措施,也是全身麻醉常用的呼吸支持方法。然而过度机械通气可加重已有的肺损伤甚至引起急性肺损伤,又称为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or-associated lung injury, VILI)[1]。目前研究在肺保护性通气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也造成其他器官的功能性障碍,寻找新的治疗药物至关重要[2]。
28
手术后肺炎(postoperative pneumonia, POP)是外科手术后患者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5],研究[6,7,8,9,10]报道POP将会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包括增加患者原有疾病治疗难度,影响患者预后,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同时POP将会增加患者住院相关费用,延长住院日数。因此,课题组已基于层次分析法(AHP)-风险矩阵构建POP风险评估模型,对开展病种风险评估和评估模型应用效果具有重大意义。
57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是一种先进的微创技术,其拥有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医生控制台、可放大10~15倍的高清三维术野、人手震颤过滤系统、灵活的仿真机械手腕,可以实现更精细、复杂的操作,从而使手术切口更小、出血更少、患者术后疼痛更轻、更快恢复日常功能[1,2,3]。这些优势使达芬奇机器人成为当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手术机器人[4],开拓了微创手术的新领域。
106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普外科最复杂、最具挑战性的手术之一,常用于腹部肿瘤性疾病治疗,包括胰头、十二指肠及壶腹周围的良恶性肿瘤[1,2]。尽管PD手术的安全性已经大大提高,但是由于PD手术难度较大,涉及器官多,术后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3,4]。
皮肤是人体防御微生物重要的器官之一。烧伤一般是指由热力及所致,造成皮肤与黏膜组织损伤。危重烧伤是烧伤中较为严重的一种情形,出现严重感染、凝血功能异常和重要脏器受损等症状,致死致残率高,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健康[1,2]。大面的烧伤,不但对皮肤屏障造成较大破坏,并增加了病原菌感染机会,烧伤感染则是危重烧伤患者死亡重要因素[3]。
肌少症(sarcopinia)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肌肉量减少、肌肉力量下降和/或躯体功能减退的老年综合征,随着老龄化进程逐渐加剧,肌少症成为需要高度关注的课题。肌少症的患病率逐渐增加,在高龄及住院人群中更为显著[1,2]。肌少症与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认知障碍等疾病发生发展有关,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治愈率,与运动功能下降密切相关,同时导致残疾、丧失生活能力和死亡的风险增加[3,4]。
46
影响因子:0.873
影响因子:0.610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