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贵州省生态旅游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2024-11-05    38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通过研究生态旅游对贵州区域经济的影响及其协调发展机制,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贵州以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多元的民族文化为基础,发展生态旅游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时,通过市场运行、行政管理、交通运输和品牌识别等动力机制,生态旅游不仅提供了就业机会,还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最后,建议确立生态旅游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念,完善生态旅游行业标准,发挥生态教育功能,并健全生态旅游法制建设,以推动贵州生态旅游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 关键词:
  • 区域经济
  • 协调发展
  • 旅游业
  • 生态旅游
  • 贵州省
  • 加入收藏

一、生态旅游与贵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条件


生态旅游被视为一项可持续的旅游发展理念,它远不止是关注环境保护这一方面,而是渗透到了旅游业的方方面面,旨在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这一理念以多种形式体现,从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和管理,到旅游者的行为和供给者的服务,都将生态旅游理念贯穿其中,努力实现对环境、社区和经济的双赢[1]。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再局限于自然景观,它还包括了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等多样化的旅游资源,这为旅游的多样性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在生态旅游的核心理念中,旅游目的地社区的参与被视为至关重要。这种参与不仅仅是在旅游业的发展规划中,更是在实际运营中的有效执行。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旅游者环境素质和生态行为的直接影响,同时也受到供给者经营理念和制度安排的影响。引导旅游者的消费行为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提升整体旅游业水平。另外,生态旅游也负责对利益相关方进行环境教育,从而不断提倡环保意识和可持续旅游的理念,以期达到更长远的发展目标。

生态旅游的多样性不仅仅体现在旅游的形式上,更体现在其所带来的综合效益上。生态旅游不仅可以提供美丽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文化体验,还可以促进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通过生态旅游,游客可以深入了解当地的环境、文化和生活方式,从而增进对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的认识。这种综合效益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还包括了对当地就业的提升、经济效益的创造,以及对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生态旅游的发展也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经济收入,从而带动了整个社区的发展[2]。

生态旅游的目的在于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通过可持续的旅游活动促进经济增长,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和保持自然环境的完整性。生态旅游旨在提供一种旅游形式,使游客能够享受自然美景和文化遗产,同时加深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并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生态旅游的发展旨在确保旅游业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而是通过促进环保和可持续旅游实践来实现共赢。在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贵州等地,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其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其经典的生态旅游类型如表1所示。这种成功的经验也将为其他地区的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宝贵的借鉴。

(一)贵州生态旅游条件基础

中国的贵州省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区之一,贵州省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拥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使其成为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首先,贵州地处喀斯特地貌区,拥有大量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如喀斯特洞穴、天坑、地缝等,形成了独特壮观的地下溶洞群和地表喀斯特景观,被誉为“喀斯特博物馆”。其次,贵州省地形复杂多样,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适宜旅游,尤其是夏季避暑的理想去处。此外,贵州还拥有大片原始森林、丰富的植物种类和野生动物资源,为生态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

表1 贵州生态旅游类型及介绍

注:表格参考了姬杨和吴淦(2021)的研究[3]。

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贵州省还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贵州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一,有着26个少数民族,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各民族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服饰、建筑风格、民间艺术等,形成了多元文化交融的景观。游客可以在此体验到不同于主流文化的独特风情,感受到少数民族的独特魅力。同时,贵州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化保护,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同民族之间有各种形式的歌舞,如苗族的飞歌、行歌、叙事歌和仪式歌,以及侗族的山歌、弹歌、江边歌和婚礼歌。此外,贵州还有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风俗和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的文化景观。

(二)生态旅游对贵州经济的影响

“生态旅游”一词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1983年提出,指的是一种旅游活动,旨在充分利用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传统的文化遗产,同时最小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历史传统的不利影响,以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将生态环境保护方法与公众对保护意识的教育有机结合,以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生态旅游对贵州经济的影响十分显著。尽管生态旅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但贵州省的旅游业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已成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第三产业。据统计,贵州省生态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增加,2019年生态旅游业实现营业收入达到了3648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了15.2%。与此同时,生态旅游业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农业、手工业等,为当地就业提供了大量机会,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另外,生态旅游业也促进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加强,提升了贵州省的形象和知名度,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游客。

根据李文路和覃建雄的研究[4],贵州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逐年持续上升,图1展示了贵州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贴近度指数趋势。以贵阳市为例,2009年,乡村生态旅游吸引游客超过1810万人次,直接为当地带来收入11.64亿元,总收入则达23.7亿元,乡村旅游接待点超过1530家。根据贵州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贵州省接待国内外游客共计1.41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33.7亿元,比2009年分别增长了近7倍和48倍。生态旅游业已成为贵州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当地经济增长和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持。除此之外,贵州省生态旅游业在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贵州省生态旅游业占全省GDP的比重为15.2%,较2009年的比重有明显提升,这表明生态旅游业在贵州省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同时,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如特色农业、手工业等,为贵州省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贵州省生态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和动力,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另外,2005年10月,《中国国家地理》特辑推出的“中国最美的地方”中,贵州黎平肇兴侗寨被选为其中之一,成为古镇古村的代表之一。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旅游形式,强调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尊重和保护,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它具有明显的经济和文化特征。从经济角度看,生态旅游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就业增长,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同时,它还能促进地方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文化角度看,生态旅游注重传承和保护当地的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弘扬地方文化,提升当地文化软实力。生态旅游还能促进不同地域间的文化交流和人文互动,增进各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生态旅游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文化传承和多样性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成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图1 贵州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贴近度指数趋势


二、生态旅游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一)市场运行动力机制分析

生态旅游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市场运行动力机制主要体现在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从需求方面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意识的增强,对于休闲度假、体验自然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促使生态旅游市场持续扩大。生态旅游的独特魅力吸引了大量游客,推动了旅游服务业、餐饮业、住宿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供给方面看,政府和企业对生态旅游的投入和开发不断增加,不断提升生态旅游产品的品质和服务水平,满足了游客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生态旅游的发展也激发了当地居民的创业热情,推动了农村旅游、民宿业等新业态的兴起,为区域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因此,市场运行动力机制推动着生态旅游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5]。

(二)行政管理动力机制分析

行政管理动力机制在生态旅游发展非常关键。政府部门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法规和规划,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和政策支持。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政府加强对生态旅游项目的引导和管理,着重推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同时,政府还积极引导资金和技术向生态旅游领域倾斜,通过财政扶持、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企业投资兴业,推动生态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不断优化和升级。此外,政府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测评估和保护力度,建立健全生态保护体系,确保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交通运输动力机制分析

交通运输动力机制对于生态旅游的繁荣非常重要。在生态旅游发展中,健全的交通网络是保障游客到达目的地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基础条件。政府应当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优化交通布局,完善公路、铁路、航空等多元化交通方式,提升交通运输的便捷性和舒适度。同时,应促进交通运输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改善,推动智能化、环保型交通工具的应用,以提升旅游客流体验,加强安全保障。此外,政府还可引导交通运输企业积极参与生态旅游开发,推动交通运输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互利共赢。因此,优化交通运输动力机制将为生态旅游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品牌识别动力机制分析

品牌识别动力机制是生态旅游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建立和推广具有地域特色和影响力的生态旅游品牌,可以有效提升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推动游客的增长与消费。政府应加强对生态旅游品牌的战略规划和引导,通过政策支持和市场引导,促进旅游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强化产品差异化竞争和服务优势,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生态旅游品牌的保护和管理,建立完善的品牌认证体系和监管机制,规范市场秩序,防止虚假宣传和品牌侵权行为,维护行业良好发展秩序。通过品牌识别动力机制的有效推动,生态旅游品牌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提升地区形象、吸引投资和促进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贵州生态旅游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确立生态旅游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念

生态旅游被认为是一种更注重环境保护、道德和伦理的旅游形式。为了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指导,中国需要明确生态旅游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政府和行业进行精准的宏观引导和有效的管理,政府应加强生态旅游规划和政策制定,建立健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制定生态旅游区域发展规划,引导生态旅游业与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相协调发展。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保障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行业应建立健全生态旅游行业自律机制,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意识,倡导绿色出行理念,推动生态旅游与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同时,行业还应加强对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创新,提升生态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推动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所有利益相关者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将形成有关生态旅游标准的制定、管理和监督的共识,加强地方共识,确保生态旅游的发展与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伦理相容[6]。

对于具体措施而言,完善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景区接待能力和游客体验水平,确保游客能够在舒适、安全的环境中享受生态旅游是一个重要方面;建立旅游服务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旅游企业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价格欺诈、服务不良等不规范行为,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增强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为游客提供更优质、更贴心的服务。

(二)完善贵州生态旅游行业标准,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行业规范

为完善贵州生态旅游行业标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健全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和监测机制,科学评估生态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可持续利用性,制定相关标准和指南。二是规范生态旅游活动,包括景区开发、游览线路规划、游客接待等环节,确保旅游活动符合生态保护要求。三是加强对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建立行业准入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四是加强生态旅游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推动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和特色化,提升贵州生态旅游的竞争力。五是加强生态旅游宣传和市场推广,提高生态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贵州旅游,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通过完善生态旅游行业标准,可以提升贵州生态旅游的整体水平,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行业规范和保障。

另外,政府及相关方可以把握新媒体时代的机遇,例如制作生态旅游宣传片和微电影,利用各类传媒平台广泛传播,展示贵州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魅力,吸引更多游客关注;设立贵州生态旅游形象大使,通过明星代言和形象宣传,提升生态旅游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参与国内外旅游展会和推广活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吸引国际游客来贵州体验生态旅游,促进经济发展[7]。

(三)发挥贵州生态旅游区的生态教育功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策略支持

为促进贵州生态旅游区的生态教育功能,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应建立综合性的生态教育体系。通过加强生态教育,强化导游和生态旅游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人们对生态旅游和生态意识的认识,以支持区域经济的发展。通过开展生态旅游教育和宣传活动,如政府可以通过举办生态旅游知识普及讲座、举办生态旅游主题活动以及在学校和社区开展生态旅游教育活动等方式,提升消费者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和意识。同时,加强生态旅游宣传工作,向公众传达保护环境、尊重当地文化、支持社区发展的理念。

贵州生态旅游区的交通优势应得到充分利用,扩大其辐射范围,通过各种手段提高生态旅游的知名度,增加生态旅游区的影响力,以支持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应逐步推进,并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山地旅游项目。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可以考虑开展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山地旅游项目,如开发高山徒步路线、设置观景平台、举办山地自行车赛等,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推动当地生态旅游的发展。同时,加强山地旅游项目的规划和管理,确保游客的安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山地旅游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四)洞察并满足消费者对生态旅游的心理需求,激发消费经济活力

当今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健康和身心平衡,生态旅游提供了一个能够远离城市喧嚣、呼吸新鲜空气、沉淀心灵的机会。消费者倾向于选择能够提供身心健康益处的生态旅游体验。生态旅游不仅提供了自然风光的欣赏,还能够让消费者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和民俗风情。而且,现代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旅行体验,他们希望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定制旅行路线和行程。生态旅游业务可以通过提供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8]。

这就要求政府及相关方牢牢把握消费者需求,政府可以通过建立个性化旅游信息平台,通过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推荐和定制化服务;此外,政府可以制定生态旅游定制化补贴政策,对个性化旅游服务项目进行补贴和支持,鼓励旅行社、民宿、导游等旅游服务提供商提供个性化服务,从而吸引消费者、刺激消费等。

(五)完善生态旅游法制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生态旅游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和积极的法治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完善生态旅游标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生态旅游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确保生态旅游活动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损害生态环境。标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是保障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标准的实施需要强调各方利益的平衡与协调,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多个主体。同时,还应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治和监督,形成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约束机制,推动生态旅游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另外,完善生态旅游的认证制度也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认证制度是对生态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保障,有助于提升生态旅游的品质和信誉。建立完善的认证标准和程序,确保认证的严谨性和公正性;鼓励多元主体积极参与认证制度的完善,包括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各方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认证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促进生态旅游行业的规范发展。

通过健全的法律制度和积极的法治建设,可以规范生态旅游行业的发展,保障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各级政府部门、生态旅游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各方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生态旅游与法治建设的深度融合,为实现生态旅游和区域经济共同繁荣做出更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马勇,周倩.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生态旅游产业生态圈构建与价值共创研究[J].旅游论坛,2023(2):1-11.

[2]覃建雄.现代生态旅游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3]姬杨,吴淦.贵州生态旅游资源划分与发展探析:以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旅游纵览,2021(15):63-65.

[4]李文路,覃建雄.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基于PSR模型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21(S1):164-170.

[5]张毓利,徐彤.全域生态旅游建设能否助力区域“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兼得?:基于福建的经验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1):185-193.

[6]覃成林,郑云峰,张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13(1):9-14.

[7]李翠兰.促进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支出研究:基于“一核一带一区”的发展战略[J].商业经济,2021(1):168-172.

[8]娄海灵.四川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J].商业经济,2012(16):36-39.


基金资助:2024年度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贵州省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2024RW67);


文章来源:杜桦,张雨,胡平潞.贵州省生态旅游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2024,(11):42-45.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旅游纵览(下半月)

期刊名称:旅游纵览(下半月)

期刊人气:1589

期刊详情

主办单位: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出版地方:河北

专业分类:社会

国际刊号:1004-3292

国内刊号:13-1138/K

邮发代号:18-71

创刊时间:201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