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旅游文化与地方经济两者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可以说旅游文化的大力推广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旅游文化的内涵。鉴于此,文章基于旅游文化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如何提升旅游文化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行深入的分析,旨在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路径和方向。
一、旅游文化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分析
一个地区的旅游文化发展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使当地的经济发展焕发活力,提升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社会长久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经济的发展对于人们的生活具有一定的影响,旅游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尤其是对于北方旅游地区来说。通常情况下,旅游文化对地方经济的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旅游文化的发展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旅游的六要素就是:吃、住、行、游、购、娱,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旅游的六个基本要素来看,其与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更高的收益。与此同时,旅游的六个基本要素中,也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人们出去旅行,这些要素都会涉及到,尤其是碰到节假日,旅游人数和旅游需求都会得到大幅度的增长。
其次,是旅游文化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转移性。旅游业不同于其他的企业,在经济的发展上具有可转移性。也就说,旅游者只有实现了目的地的转移才能完成整个旅游计划,而旅游者目的地的转移可以为当地的经济创收,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来说,旅游文化、旅游企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影响是积极的。旅游文化对于当地的旅游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促进丰富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内涵,更好的塑造城市的形象,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效益。
最后,旅游文化的发展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升级。旅游业的发展对贫困地区的帮助是巨大的,可以促进当地商业性消费,加速当地经济的发展速度,也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实现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具体来说,旅游文化可以改变当地重工业的发展结构,减少对当地经济的污染,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当地提供了一定的就业岗位,吸引了更多的专业人才回乡创业,为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增添新的发展动力。
二、如何推广旅游文化,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旅游文化与地方经济的发展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性。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一定也是一个旅游目的地。在新的发展时代,地方经济的发展模式也需要作出一定的转变,需要朝着节能、环保、绿色的方向上发展。鉴于此,旅游业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需要:
一方面,需要深入挖掘旅游文化的内涵,打造旅游文化亮点。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更是文化的发展。通过旅游的发展可以让当地的文化得到一定的传播,促进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因此,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只有不断的挖掘地方的旅游文化内涵,塑造当地的旅游文化亮点,才能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才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例如:浙江杭州是我国五星级的旅游景点,提到杭州大家就会想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通过杭州西湖的自然景观、白娘子、许仙的爱情故事,让我国知道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不仅仅是自然的旅游景观,最为吸引人的是人文旅游景观。鉴于此,地方经济要想持续发展,就需要不断挖掘旅游的文化内涵,打造属于当地的旅游文化品牌。就像杭州那样,不仅有景色宜人的自然景观,还有吸引人们的旅游文化因素。
另一方面,需要加大旅游文化与经济之间的联系。旅游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建立联系可以促进文化和经济的双重发展。具体来说,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将旅游文化因素与实体经济进行联系。比如将当地的旅游文化与纪念品建立联系等方式促进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地区的旅游景点变得同质化,缺乏新鲜感,没有什么地方发展特色。但是,旅游文化则不同,对于不同的地区来说,旅游文化之间都是具有很大差异的。旅游文化可以充分的体现出地区与地区之间文化上的差异性,而旅游纪念品这种实体经济的表现形式对旅游经济更是具有带动消费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推广旅游文化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让地方经济的发展更加具有发展特色,促进当地经济的长久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燕,节庆文化与地方经济发展研究——以金湖荷花美食节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
刘家家.推广旅游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J].财经界,2019,(29):16.
分享: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农业和农村的优先发展地位,并对全面推动乡村复兴作出了重要的规划。体育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体育旅游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2025-02-12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目的地,旅游产品设计是关键问题。如何设计旅游产品获取消费者的关注和到访(Wengetal.,2022),成为了学术界和旅游实践者共同关注的焦点(Tsangetal.,2023)。产品设计方式是旅游实务界投资建造旅游目的地之初首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2025-02-10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最早出现在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目前特色鲜明的休闲观光农业在欧洲、日本等国家已经形成,并具有大规模、产业链成熟的特点。我国的农业和旅游业结合最早出现在广州市[1]。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各地纷纷因地制宜加快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已进入深度融合时期,并且深度融合效果显著。
2024-12-12随着当前人民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休闲旅游成为民众在节假日、闲余时的主要放松模式,尤其“反向旅游”观念的兴起,促使人们更愿意选择“逃离大城市”而“归隐小乡村”这条出游路径,在这一观念的带动之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迎来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2024-12-04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提到“‘万物各得其何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这段话阐明了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024-12-04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生态旅游作为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其与数字经济的融合显得尤为紧迫。通过分析数字经济在农村生态旅游中的应用现状,识别存在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高质量旅游服务和文旅产品的供给,还能够激发消费潜力,助力农民增收,为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提供决策依据。
2024-12-04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与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三个因素催生的[1],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三个特征的生产力,其摆脱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与生产力发展路径,核心标志是全要素生产力大幅提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关键在质优,特点是创新。
2024-12-03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旅行者最突出的目的地之一,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不仅反映了旅游业对旅游需求的响应,也反映了旅游业对旅游供给水平上升的响应[1]。对A级旅游景区空间布局的研究,与该区域旅游业发展具有直接相关性,因此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2]。
2024-12-02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自然的保护与开发,并以此带动地方的经济发展。湿地资源有着十分丰富的综合性功能,在促进能量转换、物质生产、气候调节等多方面都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我国的许多湿地自然保护区都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娱乐活动与旅游经济,并产生了较好的社会经济价值。
2024-11-05生态旅游被视为一项可持续的旅游发展理念,它远不止是关注环境保护这一方面,而是渗透到了旅游业的方方面面,旨在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这一理念以多种形式体现,从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和管理,到旅游者的行为和供给者的服务,都将生态旅游理念贯穿其中,努力实现对环境、社区和经济的双赢[1]。
2024-11-05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旅游学刊
期刊人气:2473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文化
国际刊号:1002-5006
国内刊号:11-1120/K
邮发代号:82-396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