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中老年体检人群膳食结构与常见慢性病患病风险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在我院体检的160例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常见慢性病的患病情况,根据是否患有慢性病将受检者分为患病组及正常组。分析两组基本情况,采用3d称重和24h膳食回顾法调查2组的膳食结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膳食结构与常见慢性病发生的关联性。结果:160例受试者中,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为26.88%,糖尿病患病率为13.13%,癌症患病率为3.75%,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为18.75%,常见慢性病患病率为62.50%;2组大米、面食、杂粮、薯类及制品、豆类及制品、海产品每日摄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病组蛋类及制品、奶类及制品、新鲜蔬菜、新鲜水果每日摄入量均低于正常组(P<0.05),患病组腌制菜、禽畜肉类、水产品、油炸类每日摄入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回归结果显示,蛋类及制品、奶类及制品、新鲜蔬菜、新鲜水果每日摄入量低,腌制菜、禽畜肉类、水产品、油炸类每日摄入量高是中老年人群发生慢性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中老年体检人群常见慢性病患病率较高,蛋类及制品、奶类及制品、新鲜蔬菜、新鲜水果摄入量较少,腌制菜、禽畜肉类、水产品、油炸类摄入较多,中老年人群中慢性病的发生与其膳食结构不合理具有明显关联性。
慢性病全称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对于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传染性生物病因的一类疾病的概括性总称,主要是由于长期膳食不合理、体力活动较少、不良生活方式引起[1-2]。 常见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对患者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损害较大,易造成伤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劳动能力,且增加了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3]。 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生与日常饮食关系密切[4]。 研究发现,慢性病通过膳食干预,能够降低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延缓或逆转慢性病对机体的损害[5]。 因此,本研究分析中老年体检人群的膳食结构与其慢性病发生的关系,对慢性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在我院体检的160例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68例,女92例;年龄45 ~ 86岁,平均年龄(62. 56±7. 65)岁。 纳入标准:年龄≥45岁;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近期饮食结构变动较大者,如因病调整饮食、节食等;合并急性疾病者,如急性胃肠炎、肺炎、心肌炎等;无法正常交流者,如精神及认知障碍、耳聋、双目失明、无法正常行走等。 常见慢性病标准: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均经症状体征、冠脉造影、影像学等检查确诊;癌症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影像学检查确诊;糖尿病患者均经体征检查、实验室检查确诊,空腹血糖≥7. 0mmol / L、口服葡萄糖2h血糖≥11. 1mmol / L;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均经血常规检查、痰培养胸腔积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确诊。
1. 2方法
1. 2. 1资料收集:
采用调查问卷,统计受试者的人口学信息、体格检查、生活习惯、慢性病家族史等。
1. 2. 2膳食结构调查:
采用3d称重和24h膳食回顾法调查膳食结构,分析各营养素摄入量。
1. 2. 3实验室指标检测方法:
采集受试者空腹静脉血5mL,离心20min(4 000r/ min),取离心后的血清分装在EP管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因子水平,具体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 2. 4分组方法:
根据中老年人的体检结果,将100例患有慢性病者作为患病组,60例未患慢性病者作为正常组。
1. 3观察指标
(1)统计常见慢性病的发病率,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2)比较2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民族、体质量指数(BMI)、职业、学历、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吸烟史、饮酒史、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癌症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等。(3)比较2组膳食结构,大米、面食、杂粮、薯类及制品、豆类及制品、海产品、蛋类及制品、奶类及制品、新鲜蔬菜、新鲜水果、腌制菜、禽畜肉类、水产品、油炸类每日摄入量。(4)分析膳食结构与常见慢性病发生的关联性。
1. 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5. 0统计软件分析资料,计数资料以[n(% )]描述,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描述,采用t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膳食结构与常见慢性病发生的关联性,P <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常见慢性病患病率
160例中,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为26. 88% (43 / 160),糖尿病患病率为13. 13% (21 / 160),癌症患病率为3. 75% (6 / 160),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为18. 75%(30 / 160),常见慢性病患病率为62. 50% (100 / 160)。
2. 2 2组一般情况比较
2组性别、年龄、民族、BMI、职业、学历、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吸烟史、饮酒史、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癌症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情况比较
2. 3 2组食物摄入量比较
2组大米、面食、杂粮、薯类及制品、豆类及制品、海产品每日摄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患病组蛋类及制品、奶类及制品、新鲜蔬菜、新鲜水果每日摄入量均低于正常组(P < 0. 05),患病组腌制菜、禽畜肉类、水产品、油炸类每日摄入量均高于正常组( P <0. 05),见表2。
表2 2组食物摄入量比较
2. 4中老年人群膳食结构与慢性病发生的关系
建立回归模型,以中老年人群发生慢性病为因变量,蛋类及制品、奶类及制品、新鲜水果、新鲜蔬菜、腌制蔬菜、禽畜肉类、水产品、油炸类每日摄入量为自变量进行赋值,见表3,回归结果显示,蛋类及制品、奶类及制品、新鲜蔬菜、新鲜水果每日摄入量低,腌制蔬菜、禽畜肉类、水产品、油炸类每日摄入量高是中老年人群发生慢性病的危险因素(P < 0. 05),见表4。表3赋值
表4中老年人群膳食结构与慢性病发生的关系的回归分析
3、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中老年体检人群调查显示,常见慢性病患病率为62. 50% ,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较高。 研究显示,慢性病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且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6]。 研究发现,80%的慢性病主要由于营养代谢障碍引起[7]。 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中老年体检人群的膳食结构,探讨其与慢性病发生的关联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饮食结构发生较大变化,膳食摄入逐渐趋向于更高的能量密度,日常饮食中含脂肪、胆固醇的食物及含饱和脂肪酸的动物性食物摄入较多,长期摄入高脂、高热量食物容易造成血液中胆固醇水平过高,引发高脂血症,脂肪堆积在动脉易沉积在血管壁形成斑块,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冠心病、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 本研究中患病组腌制蔬菜、禽畜肉类、水产品、油炸类每日摄入量均高于正常组,说明慢性病的发生可能与饮食结构有关。 慢性病患者摄入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脂肪、胆固醇、钠盐等,此类营养物质过多摄入会加重机体的代谢负担,多余的脂肪堆积在机体会引起胰岛素抵抗。 另外,高水平游离脂肪酸能够抑制胰岛素分泌,诱导胰岛 β 细胞凋亡,引起外周组织“ 脂毒性”,可造成心血管及血糖、血脂异常,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8-9]。 进一步分析发现此类物质摄入较多是中老年人群发生慢性病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油炸食物中含有较丰富的反式脂肪酸及能量,腌制蔬菜中含有较多钠盐及亚硝酸盐,均是引起高血压的危险因素[10]。 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患者膳食息息相关,膳食结构紊乱造成维生素、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胆固醇摄入过多会诱发心血管疾病或加重患者病情[11]。
日常饮食中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的蔬菜水果摄入较少,膳食纤维具有延缓糖、脂肪吸收的生理作用,摄入较少易引起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而维生素是机体维持生理功能必需的物质,与免疫系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缺乏维生素会引起免疫失调,减弱机体防御微生物入侵的作用及抗病毒能力,导致呼吸道反复感染,最终发展成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本研究中患病组蛋类及制品、奶类及制品、新鲜蔬菜、新鲜水果每日摄入量均低于正常组,慢性病患者摄入维生素少会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引起胰岛素抵抗,引发糖尿病,摄入膳食纤维不足会降低脂肪吸收引起脂肪堆积,诱发心血管疾病。 膳食纤维能吸附离子,通过与肠道中的钠钾离子进行交换,从而降低血液中钠钾离子的比例,进而降低收缩压及舒张压,故膳食纤维不足可引起收缩压、舒张压异常[12]。 另外,腌制菜中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能对红细胞产生影响,腌制菜再加工会在高温时分解为具有强致癌性的亚硝胺[13]。 慢性病患者长期食用腌制菜会使血液氧气运输不足,导致脑部及重要器官缺氧缺血,最终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而亚硝胺可增加患癌的风险。 进一步分析,腌制蔬菜、禽畜肉类、水产品、油炸类每日摄入量高是中老年人群发生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滕晓慧等[14]研究发现,膳食纤维是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的保护因素,适宜多吃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能够有效降低收缩压及舒张压。 冯焱等[15]研究表明,通过降低患者饮食中钠盐、脂肪的摄入,增加维生素、膳食纤维的摄入,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高风险因子水平,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综上所述,慢性病在中老年体检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且其发生与患者的饮食结构不平衡有关,蛋类及制品、奶类及制品、新鲜蔬菜、新鲜水果食用较少以及腌制菜、禽畜肉类、水产品、油炸类食物食用过多均会增加中老年人群患慢性病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曹黎,徐静,张宇,等.北京市某社区女性居民膳食模式与常见慢性病的关系[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26(4):84-88.
[6]李进,赵宁,张海燕,等.北京市某农村地区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中国健康教育,2022,38(4):322-327.
[7]程宇,付永丽,孙要武,等.高寒地区老年人群膳食模式与慢性病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9,46(20):3693-3696.
[10]邓泽群,王娜,李永珍,等.孕期膳食与妊娠期高血压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分析[J].营养学报, 2021,43(5):421-429.
[14]滕晓慧,潘石蕾.孕妇年龄与妊娠高危因素及妊娠结局的关系[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7,33(9):692-696
[15]冯焱,魏思昂,王雷,等.膳食纤维摄入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21,27(9):8-13,47.
文章来源:吴巧萍.中老年体检人群膳食结构与常见慢性病患病风险的关联性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5,38(06):1042-1045.
分享:
据报道,我国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的比例约为26.8%[1],且糖尿病可使得冠心病的患病风险增加约2倍[2]。值得注意的是,在接受降血压、调血脂、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的情况下,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仍具有较高的残余心血管风险[3]。因此,深入探析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相关机制,寻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是亟需解决的临床问题。
2025-04-01难治性慢性咳嗽主要是指在临床中经过相应的辅助检查未发现明确肺部疾病证据及病因,且经过治疗后仍无明显改善,咳嗽持续时间超过 4 周,具有较高发病率。 目前临床尚未完全明确难治性慢性咳嗽发病机制,但大部分学者认为其与咳嗽中枢敏化、呼吸道炎症反应、TRP 通路激活等多方面因素有关,病理生理特征主要以咳嗽高敏感性为主。
2025-03-29慢性病全称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对于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传染性生物病因的一类疾病的概括性总称,主要是由于长期膳食不合理、体力活动较少、不良生活方式引起。 常见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对患者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损害较大。
2025-03-282023年国内的一项有关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的报告显示,中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8.2%,但是患者知晓率仅为10.0%[2],CKD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现代医学对于CKD的治疗以控制原发病为主,包括控制血压、血糖、尿蛋白等,以及对贫血、钙调节紊乱等继发病症的对症治疗,但临床疗效不甚尽如人意[3]。
2025-03-19慢 性 肾 脏 病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是一种复杂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是全球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统计,我国 CKD 患病率约为 8.2%,尽管在过去的 10 年里患病率下降了约 30%,但仍有 许 多 人 面 临 着 进 展 为 终 末 期 肾 脏 病 (end stagerenal disease, ESRD) 的困扰,且代谢相关脂肪性肝 病 人群发生 CKD 的风险更高。
2025-03-19慢性肾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是一种以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病[1]。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CKD现成为当前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2]。在中老年人群中,CKD的发病特点可能受到年龄、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025-03-13达格列净片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主要对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具有一定作用,能促进患者疾病康复,提高患者肾功能[3]。厄贝沙坦具有降压、降蛋白尿的作用,能够扩张出球小动脉及入球小动脉,从而降低肾小球高压,缓解肾小球高过滤,能更好地延缓肾功能的恶化[4]。
2025-02-27膝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以关节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为特征,其进展缓慢,最终因疼痛和关节运动受损而导致患者活动能力丧失。我国KOA的患病率为25.51%,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平均预期寿命延长,KOA的患病率将进一步上升。
2025-02-15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由于患病率、死亡率高,知晓率、控制率低和疾病负担重等特点,已成为影响全球健康的最主要问题[1]。慢性病共病的出现更是加重了慢性病对健康的威胁,于2008年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定义为“共存于同一患者体内的2种或2种以上的慢性病”[2]。
2025-02-08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元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且增加了我国的社会经济及医疗卫生负担。2019年导致我国居民寿命损失疾病的前五位分别为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肝癌。
2025-01-15人气:22325
人气:18487
人气:15900
人气:15487
人气:14996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
期刊人气:3896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河北省预防医学会,河北省药学会
出版地方:河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7585
国内刊号:13-1122/R
邮发代号:18-104
创刊时间:1988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