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为天冬的科学种植提供参考,以1年生西南天门冬种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梯度水分胁迫[田间持水量的80%~90%(CK)、65%~75%(W1)、50%~60%(W2)、30%~45%(W3)]及复水对天冬株高、主茎粗、分枝数、块根重4项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不同梯度水分胁迫处理下,株高、主茎粗、块根重随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成正比关系;复水后,上升幅度减缓,增幅趋近于0。不同处理的株高、主茎粗、块根重依次为CK>W1处理>W2处理>W3处理。分枝数随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复水后无变化,不同处理的分枝数依次为CK>W1处理>W2处理=W3处理。水分对天冬生长期前期株高、主茎粗、分枝数影响较大,后期影响较小,对5月块根重影响小,之后影响大。天冬具有一定抗旱性,但在其生长前期(4—8月)要注重保持土壤水分,最好保持在80%~90%的田间持水量。
天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始载《神农本草经》,又名天门冬,为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是我国常用传统中药。药用部位为干燥块根,其味甘、苦,性寒,归肺肾经,具有养阴润燥、清肺生津功效,主治内热消渴、咽干口渴、肺热燥咳等症[1],主要分布于四川、贵州、广西、云南等地。天冬是我国的传统出口大宗药材,还兼具食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市场需求量较大。当前,市场对天冬的需求以野生资源为主,人工规模化栽培较少,而多方面原因导致天冬野生资源不断减少,天冬已成为我国重点野生保护品种[2]。近年来,对天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栽培技术、药理作用、化学成分等方面[3,4,5,6,7,8,9,10]。贵州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区土壤保水能力较差,加之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年降雨呈现季节性,各地雨量不均匀,干旱和水涝情况时有发生,天冬常处于不同程度水分状态中,水分胁迫和复水常作用于天冬,极大地影响天冬的生长。张先等[11]开展了不同施水量对天冬抗性生理及块根外观性状的影响研究,关于水分胁迫和复水对天冬农艺性状影响的研究鲜见报道。为此,以西南天冬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梯度水分胁迫与复水处理对天冬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探索天冬生长需水特性和抗旱性,为天冬的科学种植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在贵州省现代中药材研究所温室大棚内开展盆栽试验,塑料盆深21 cm,盆口直径32 cm。供试土壤为大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为6.13 g/kg,全氮含量为0.62 g/kg,全磷含量为0.62 g/kg,全钾含量为10.5 g/kg,速效氮含量为12.2 mg/kg,速效磷含量为4.17 mg/kg,速效钾含量为95.2 mg/kg。
1.2试验材料
天冬品种为西南天门冬。以健康、无病害、长势均匀的1年生天冬种苗为试验材料,由贵州务川绿源中药种植开发有限公司提供。
1.3试验方法
试验设计4个不同梯度水分胁迫处理: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80%~90%(CK)、65%~75%(W1)、50%~60%(W2)、30%~45%(W3)。每个处理重复6次,每个处理5株,随机区组排列,利用称重法使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各处理水平。2019年3月1日开始移栽,从4月1日开始进行试验处理,持续6个月的水分处理后7 d立即对各处理复水至CK水平。试验期间田间管理一致。于水分胁迫处理30 d、60 d、90 d、120 d、150 d、180 d(天冬生长期内4—9月)及187 d(复水后7 d)分别用直尺、游标卡尺、电子天平等仪器测定天冬株高、主茎粗、分枝数、块根重4项农艺性状。株高测定:运用卷尺测定天冬植株基部近地处到植株顶端处长度。主茎粗测定:运用游标卡尺测量天冬植株主茎基部直径。分枝数测定:人工统计天冬主茎外由植株基部分枝出来的数量。块根测定:运用电子分析天平称量天冬块根质量。
1.4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03和SPSS 18.0处理试验数据并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Dun⁃can法(P<0.05显著水平)。
2、结果与分析
2.1水分胁迫及复水处理天冬的株高
由表1可知,在天冬生长期内,4个处理天冬株高的变化存在差异。水分胁迫处理30 d、60 d、90 d、120 d、150 d、180 d,CK株高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W1处理、W2处理的株高显著高于W3处理;处理150 d、180 d和复水7 d,W1处理的株高显著高于W2处理和W3处理,W2处理显著高于W3处理。
由表1还可知,天冬生长期间,4个处理的株高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且与水分胁迫处理时间成正比。0~180 d,株高随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其中CK处理以0~30 d上升幅度最大,为19.39%,以150~180 d上升幅度最小,为4.55%;W1处理以90~120 d上升幅度最大,为16.33%,以150~180 d上升幅度最小,为2.02%;W2处理以0~30 d上升幅度最大,为13.80%,以120~150 d上升幅度最小,为4.87%;W3处理以60~90 d上升幅度最大,为11.59%,以30~60 d上升幅度最小,为5.21%;复水后,上升幅度进一步减缓。水分胁迫及复水后,各处理的株高依次为CK>W1处理>W2处理>W3处理。说明,天冬生长期间,水分对天冬株高的影响在生长期前期较大,后期影响较小,可能由于天冬生长前期属于生长旺盛阶段,需水量较大,而生长后期需水量较小;复水后,水分对天冬影响较小,也可能由于此阶段植株需水量小。
表1 不同水分胁迫处理及复水下天冬株高的变化
注:同行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同。
2.2水分胁迫及复水处理天冬的主茎粗
由表2可知,在天冬生长期内,4个处理的天冬主茎粗的变化存在差异。水分胁迫处理60 d、90 d、120 d、150 d、180 d和187 d,CK处理的主茎粗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W1和W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W1和W3处理间差异显著。
由表2还可知,天冬生长期间,4个处理主茎粗整体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且与水分胁迫处理时间成正比。0~180 d,主茎粗随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其中CK处理以0~30 d上升幅度最大,为13.79%,以150~180 d上升幅度最小,为0.96%;W1处理以60~90 d上升幅度最大,为9.13%,以150~180 d上升幅度最小,为1.05%;W2处理以0~30 d上升幅度最大,为9.13%,以30~60 d上升幅度最小,为0.80%;W3处理以60~90 d上升幅度最大,为5.08%,以120~150 d上升幅度最小,为0.40%;复水后,上升幅度进一步减缓,趋于0。水分胁迫及复水后,各处理的主茎粗依次为CK>W1处理>W2处理>W3处理。说明,天冬生长期间,水分影响天冬主茎粗,对生长期前期影响较大,对后期影响较小。
表2 不同水分胁迫处理及复水下天冬的主茎粗
2.3水分胁迫及复水处理天冬的分枝数
由表3可知,天冬生长期内,4个处理天冬分枝数的变化存在差异。水分胁迫处理90 d、120 d、150 d、180 d,CK处理的分枝数与W1处理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W3处理,W1处理、W2处理、W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由表3还可知,在天冬生长期间,4个处理分枝数整体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0~60 d,各处理分枝数均为4枝;150 d达峰值,CK达7枝,W1处理达6枝,W2处理、W3处理分别为5枝。CK、W2处理以60~90 d增幅最大,分别为50%和25%,各处理0~60 d、90~120 d、150~180 d为0增幅;复水后,分枝数无变化。说明,天冬生长期间,水分影响天冬分枝数,对生长期前期影响较大,对生长期后期影响较小。
表3 不同水分胁迫处理及复水下天冬的分枝数
2.4水分胁迫及复水处理天冬的块根重
由表4可知,在天冬生长期内,4个处理天冬块根重的变化存在差异。水分胁迫处理30 d、60 d、90 d、120 d、150 d、180 d、187 d,CK处理的块根重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处理90 d、120 d、150 d、180 d、187 d,W1处理显著高于W2处理和W3处理,W2处理显著高于W3处理。
由表4还可知,在天冬生长期间,4个处理块根重整体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且与水分胁迫处理时间成正比。0~180 d,块根重随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其中CK、W1、W2处理以0~30 d上升幅度最大,分别为51.05%、37.01%和29.84%,以60~90 d上升幅度最小,分别为10.02%、9.92%和8.21%;W3处理以30~60 d上升幅度最大,为14.48%,以0~30 d上升幅度最小,为8.10%;复水后,上升幅度减缓,趋于0。水分胁迫及复水后,各处理的块根重依次为CK>W1处理>W2处理>W3处理。说明,天冬生长期间,水分影响天冬块根重;水分胁迫处理30 d对天冬生长期前期影响较小,对30 d后影响较大。天冬块根干物质积累主要集中于生长中后期,需水量较大;复水后变化不大,此时需水量小。
表4 不同水分胁迫处理及复水下天冬的块根重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天冬生长期间,田间持水量的80%~90%(CK)、65%~75%(W1)、50%~60%(W2)、30%~45%(W3)4个处理下的株高、主茎粗、块根重整体呈上升趋势,且与水分胁迫处理时间成正比,天冬各农艺性状的变化存在差异。0~180 d,各处理株高、主茎粗、块根重随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复水后,上升幅度进一步减缓,趋近于0。各处理的株高、主茎粗、块根重大小依次为CK>W1处理>W2处理>W3处理。分枝数随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复水后无变化。水分胁迫并未影响其生存,但各农艺性状相比对照较差,天冬具有一定抗旱性。在实际生产上,要注重4—8月间的土壤水分,最好保持在80%~90%的田间持水量,否则要及时进行浇水补充。天冬作为多年生根茎类药用植物,一般3~4年采收,随着植株生长,块根越来越多,需求的水分将不断增加,每一年植株的水分需求也不一样,抗旱性也会不同,水分对多年生天冬整个生育期的表观性状影响将有待下一步系统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2]万德光.中药品种品质与药效[M].上海: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2007:9.
[3]郑善艺.天冬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分析[J].种植与养殖,2018,38(4):111-112.
[4]但成丽,曾红飞,陈宗分,等.正安县天冬高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20,37(10):86-89.
[5]杨桂萍,刘忠颖.天冬的经济价值及栽培技术[J].种子科技,2020,38(19):31-32.
[6]鄢贵,张复钟,施后奎,等.天冬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21,48(21):116-118.
[7]徐从立,陈海生,谭兴起,等.中药天冬的化学成分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5,17(2):128-130.
[9]李婷欣,李云.天门冬提取液对大鼠的急性和慢性炎症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9):1051-1052.
[10]张明发,沈雅琴.天门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上海医药,2007(6):266-268.
[11]张先,刘红昌,曾桂萍.不同施水量对天冬抗性生理及块根外观性状的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10,12(2):19-22.
基金资助: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天冬对水分胁迫和复水生理响应机制研究”[黔科合平台人才(2018)5768-13];贵州省农业委员会项目“贵州省中药材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GZCYTX02);
文章来源:杨平飞,刘筱,杨丽丽等.水分胁迫与复水对天冬农艺性状的影响[J].农技服务,2023,40(10):39-42.
分享:
农村物流作为联结城乡消费与生产的桥梁, 对于 推动乡村振兴和数字乡村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政策角度来看, 数字乡村建设不仅被定位为乡村振 兴的关键战略方向, 更是助力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一 环[1]。 河南省凭借前瞻性的战略视角,将数字化转型纳 入其“十大”战略之中,从战略层面为数字乡村的发展 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1-23土壤镉污染是农田土壤重金属中主要的污染物质,在所有重金属中镉是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有害元素之一。环境保护部与国土资源部联合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公报显示,全国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高达19.4%,其中以镉污染最为严重。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造成的粮食减产超过1 000万t, 每年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也达1 200万t之多。
2024-09-20通过沉浸式的手段结合声音、图像以及触觉感知等传感系统使用户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虚拟实验室在传统的认知中,是操作者进行操作实验从而达到辅助教育的目的,但其他非操作人员进去之后并没有相关的操作,所以本设计的仿真实验室内部为用户打造一种跨时空、可交互的三维智慧虚拟空间。
2024-06-06南充是我国著名的“丝绸之乡”,其茧丝绸业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影响深远。然而,近年来世界丝绸业竞争加剧,给我国丝绸业带来了剧烈的挑战和冲击,南充丝绸也不例外。南充丝绸行业的跌宕起伏,不仅会制约南充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也会对世界丝绸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2024-03-14天冬是我国的传统出口大宗药材,还兼具食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市场需求量较大。当前,市场对天冬的需求以野生资源为主,人工规模化栽培较少,而多方面原因导致天冬野生资源不断减少,天冬已成为我国重点野生保护品种[2]。近年来,对天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栽培技术、药理作用、化学成分等方面[3,4,5,6,7,8,9,10]。
2023-10-19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遵循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我国农业金融快速发展,坚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线,借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农业金融改革在脱贫攻坚中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三农”工作重心也调整为从扶贫金融向产业金融发展,但面对国家内外部环境变化,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加快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任务紧迫。
2023-10-18垂柳因姿态优美、易成活、生长快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当中。近年来,垂柳丛枝病不断发生且呈上升趋势。丛枝病一般多发生于阔叶树种、针叶树种和竹类上。枝条感染丛枝病后,病原物会抑制顶芽的生长,侧芽受到刺激信号提前萌发生成小枝,整株生长十分缓慢,并且在病原物的反复刺激下,顶芽得不到生长,侧芽不断抽出小枝,最终枝条变为丛生状。丛枝病主要由类菌原体和真菌侵染所致。
2023-08-22真核生物染色质环拓扑相关结构域(topologically associated domains,TADs)是染色体高级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这种染色质环结构大小不一,使相距较远的相关基因或顺式作用元件在空间上相互靠近,有利于从染色质层面调控基因的表达。
2023-08-22从国内外的调研情况来看,国外的灌溉技术较我国起步早,加之一些信息化手段的率先引用,可方便、高效地实现灌溉精准与科学节能;但是,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已然正在加大关于智能灌溉与精准灌溉的指标投入。从物联网的技术平台与技术应用来看,物联网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之间自动化信息共享与数据互通的集成性系统,其主要依赖专业化的灌溉控制与执行组件。
2023-08-07在新形势下,随着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和人们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山地生态养鸡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养鸡模式,山地生态鸡因其营养丰富、肉质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建阳区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覆盖率高,气候适宜,为山地养鸡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2021-07-17人气:4826
人气:2333
人气:2059
人气:1977
人气:1908
我要评论
友情链接
期刊名称:农技服务
期刊人气:2223
主管单位: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贵州省农业厅
出版地方:贵州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4-8421
国内刊号:52-1058/S
邮发代号:66-29
创刊时间:198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32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294
影响因子:0.165
影响因子:0.223
影响因子:0.640
影响因子:0.452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