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K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104例BPH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PKEP术,对照组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PKRP),两组术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组织重量;术后12小时内全血血红蛋白(Hb)下降值、血清钠离子(Na+)下降值,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相关临床指标;术后3个月最大尿流率(maximum urine flow rate,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score,IPSS)、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分;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切除组织重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 h内观察组Hb下降值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血清Na+下降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Qmax、IPSS、QoL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Qmax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IPSS、Qo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有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术中发生包膜穿孔3例。结论 PKEP治疗BPH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且PKEP总体手术效果要好于PKRP。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为男性泌尿外科常见疾病,患者主要以小便频繁、急促、排尿困难等下尿路症状为临床表现[1],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症状也越严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轻度患者可以选择药物治疗,而对IPSS≥20分的中、重度患者手术治疗则为最佳方法;目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被作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金标准,但随着临床不断的实践,发现此手术方法虽然创伤小、治愈率高,但存有术中出血量大、腺体切除不完全、并发症多等缺点[2],基于此,临床在BPH金标准TURP基础上实施了技术变革,创建了多种新的手术方法,本院开展的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plasmakinetic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PKRP)即为其一,它不仅具有开放前列腺剜除术的彻底性,同时还具有TURP的微创性;为探讨其治疗效果,本研究选择已被临床证实安全有效的PKRP为对照,对PKEP治疗BPH疗效进行了前瞻性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104例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85岁;②前列腺体积≥25 mL,≤80 mL;③IPSS≥11分,QoL≥4分;④Qmax≤16 mL/s;⑤反复出现尿潴留,残余尿量≤300 mL;⑥均符合临床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标准[3]。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脑出血等神经系统病变;②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③导致排尿困难的其他疾病患者;④伴有急性尿路感染患者;⑤伴有大体积膀胱结石或者膀胱憩室;⑥曾经有过前列腺手术或者膀胱手术者;⑦膀胱癌等恶性肿瘤患者;⑧伴有严重心血管疾病或肝肾功能异常;⑨凝血功能或者精神严重障碍。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行PKEP,对照组行PKRP,两组年龄、术前血红蛋白等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麻醉及术前准备:均行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膀胱截石位,消毒铺巾,接通电切仪器,设置电切功率(160 W)、电凝功率(100 W),悬挂、连接0.9%氯化钠冲洗液。
1.2.1观察组:采用PKEP治疗,将操作镜置入,查看前列腺、精阜、尿道、膀胱情况,以精阜为标识,于精阜上缘粘膜、中叶组织处点式切开一个横沟,应用镜鞘钝性剥离“5点”、“7点”处,确定外科包膜后,从“5点”到“12点”逆时针镜鞘剥离,“7点”到“12点”顺时针镜鞘剥离,于“12点”方向汇合并切除残留组织,结合实际情况保留部分腺体组织,出血部位即刻止血,剥离组织全部向膀胱颈部推动,用电切镜收获性切割剜除的腺体组织并取出,再次修整和止血,退镜,留置尿管,0.9%氯化钠冲洗液持续膀胱冲洗,收集手术标本,送往病理检查,术毕。
1.2.2对照组:采用PKRP治疗,进镜并查看尿道、精阜、膀胱状况,以精阜为界切一个浅沟,将镜鞘固定以防过度切割,首先对中叶进行切割,边电切边止血,直到前列腺外科包膜,让手术创面同膀胱三角区所在平面处于同一水平,防止过度切割,同样方法将左、右叶切除,最后对精阜四周、前列腺尖部进行切除,取出切除组织,再次修整创面并止血,退镜,留置导尿管,0.9%氯化钠冲洗液持续膀胱冲洗,收集手术标本,送往病理检查,术毕。
1.3观察指标
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除组织重量(吸干切除组织多余水分后称重);术后12 h血红蛋白下降值、血清钠离子下降值(检测术前、术后12 h Hb、血清Na+,对比并计算出下降值);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每12 h暂停膀胱冲洗2 h,如果肉眼血尿不明显则停止冲洗,记录并计算出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膀胱冲洗停止8 h后,如果血尿肉眼观察不明显则拔除尿管,记录并计算留置尿管时间);Qmax,IPSS、QoL评分[4](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方式获得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Qmax、IPSS、QoL评分);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软件包SPSS 23.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s)、n/%形式表示,用t检验处理计量资料,卡方检验(χ2)处理计数资料,以P<0.05标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组织重量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切除组织重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两组Hb下降值、血清Na+下降值,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比较
术后24 h内观察组Hb下降值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血清Na+下降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两组Qmax、IPSS及QoL评分比较
两组术后3个月Qmax、IPSS、QoL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Qmax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IPSS、Qo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1两组基线资料比较(±s)
表2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组织重量比较(±s)
表3两组Hb下降值、血清Na+下降值,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比较(±s)
2.4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中及术后均未有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术中发生包膜穿孔3例。
3、讨论
上皮与基质增生为BPH主要病理改变,前列腺正常组织由于受到增生的前列腺腺体排挤和压迫而发生萎缩,并渐渐形成一层薄膜,称为前列腺外科包膜,正确确认此包膜所在位置为BPH各种手术治疗的关键[5];PKEP作为创新术式,将等离子体作为能量载体引入到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中,它能迅速准确找到外科包膜,并沿着外科包膜对前列腺组织进行剥离,是真正的腔内剜除术;国内外研究报道指出[6-7],PKEP不仅能获得同PKRP相似的短期疗效,且手术并发症好于PKRP,具有较高安全性。
本研究中,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切除组织重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 h内观察组Hb下降值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PKEP在较短手术时间内,以少的出血量切除了更多增生组织,笔者考虑其原因为:PKEP在外科包膜层面上,应用镜鞘对前列腺增生组织及外科包膜逆行剥离,同PKRP比较而言,能更完整、更彻底剥脱腺体增生组织,极大程度的减少了腺体残留,增加了切除组织重量;腺体增生组织被剜除掉后,切断了同外科包膜相连的血管,这样对剜除下来的组织进行切割时,不会出现持续出血及灌洗液吸收,出血量减少的同时也维护了清晰的手术视野,利于术者顺利进行操作,将手术时间缩短。
临床治疗上为了避免BPH患者术后出血导致尿管堵塞,才进行了膀胱冲洗及导尿管留置、牵拉,但膀胱冲洗及导尿管留置、牵拉不仅限制了患者活动,还增加了术后不适感及感染风险,故缩短膀胱冲洗及导尿管留置时间成为BPH临床手术治疗目标[8],而PKEP完美做到了这点。PKEP几乎无残留腺体,包膜分出支配腺体的血管术中已充分止血,仅剩尿道粘膜表面出血,类似膀胱镜术后的血尿,临床工作中可以减少甚至避免膀胱冲洗及导尿管留置。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本研究中,两组术后3个月Qmax、IPSS、QoL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由此可见,PKEP同PKRP,都可以有效解除膀胱出口梗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这同国内外研究结果一致[9-10];另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术后3个月Qmax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PKEP更好改善了Qmax,对膀胱出口梗阻解除效果超过了PKRP。
本研究中,观察组未有任何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术中发生包膜穿孔3例。此结果表明,PKEP安全性高于PKRP。在对照组包膜穿孔高达3例的情况下,观察组却未有任何病例出现包膜穿孔,笔者认为其原因为:相对于PKRP,PKEP更能准确识别外科包膜,且术中走行于包膜表面血管清晰可见,减少了术中误伤及过度剥离,同时,术中对残留在包膜上的腺体组织笔者选择了短切法,两者相结合,极大程度降低了甚至避免了PKEP包膜穿孔可能性。
综上所述,PKEP治疗BPH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且PKEP总体手术效果要好于PKRP。
表4两组Qmax、IPSS及QoL评分比较(±s)
参考文献:
1任家祥,金光俊,王永刚.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比较[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49(5):1344-1350.
2任家祥.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电切术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23.
3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01-202.
4那彦群,叶章群.泌尿外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45-148.
5刘珍,安康,殷波,等.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电切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比较[J].中国男科学杂志,2021,35(4):45-48.
7朱显钟,李金雨,于忠英,等.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12):2280-2283,2288.
8万勤,罗励莉,殷小容.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全麻患者苏醒期寒颤的影响因素[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25):103-106.
9赖永莉,王述蓉.索利那新预防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18):4495-4498.
文章来源:童健勇,刘全启,周鹏飞.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24,29(09):1648-1651.
分享:
良性前列腺增生主要表现为前列腺腺体增大,导致尿道受压、膀胱出口梗阻,从而引发一系列下尿路症状,如排尿困难、尿频、尿急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特别是在高危患者群体中,如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其治疗难度和风险均显著增加。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2025-04-02前列腺中医归属精室,性同女子胞,属于奇恒之府[1-2]。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prostatitisCP)中医称为精浊病,治疗强调“以通为用”[3-4]。秦国政教授临床中应用中医清热排浊、利湿通淋、行气化瘀等法皆有“通法”之寓意。现将秦教授运用通法治疗CP的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2025-03-24前列腺中医归属精室,性同女子胞,属于奇恒之府[1 - 2]。慢性前列腺炎( chronic prostatitis CP) 中医称为精浊病,治疗强调“以通为用”。秦国政教授临床中应用中医清热排浊、利湿通淋、行气化瘀等法皆有“通法”之寓意。现将秦教授运用通法治疗 CP 的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2025-03-22中医药治疗CP在改善排尿症状、局部疼痛症状、焦虑抑郁状态、性功能障碍及全身症状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4]。慢性前列腺炎,病位属下焦精室,易受湿热之邪侵扰,“慢性”二字又指出该疾病病程较长,从中医学的角度,久病血瘀入络,瘀血、湿热壅塞精室,胶结难清,导致症状频出、缠绵难愈。
2025-02-06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又称为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 CP)或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 CPPS)。该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盆底不适或疼痛,伴随下尿路症状,可伴有失眠、焦虑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同时影响患者的性功能及生育功能,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2025-01-15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 CP)是临床常见的男科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是由病原体或某些非感染因素引起的以盆腔疼痛或不适、下尿路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发病人群广泛存在抑郁焦虑情绪,性功能障碍发生率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2025-01-07慢性前列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男性疾病,其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盆腔区长期反复疼痛,可伴随尿痛、尿急、尿频、排尿无力、尿线变细等排尿异常以及早泄、遗精、射精后疼痛等性功能异常,严重可引起膀胱刺激征、血尿及阳痿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头晕、乏力、抑郁及焦虑等负面情绪。
2024-12-23慢性前列腺炎(CP)是泌尿男科常见病,以尿频、尿道刺激症状、排尿疼痛等为主要表现,并可伴随性功能障碍,对患者身心健康有着严重影响[1]。目前,CP尚无特效治疗手段,临床常使用α受体阻滞剂、抗炎药和物理技术治疗,但疗效常不尽如人意,尤其是老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使得治疗更为困难[2]。
2024-11-26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男性尿道周围区域的基质和上皮前列腺细胞增殖导致的一种最常见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严重者可出现尿潴留并伴肾积水和肾功能损害。相关研究调查显示,BPH在40岁以后患病率迅速升高,50~60岁BPH发病率超过50%。
2024-11-15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也是中老年男性排尿困难的最常见原因。中医称之为“精癃”“癃闭”。主要表现为下尿路症状如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夜尿增多等,严重者可导致肾积水,损害肾功能。该病通常发生于40 岁以后,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BPH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2024-10-31人气:18472
人气:16538
人气:15461
人气:14983
人气:1456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浙江创伤外科
期刊人气:1564
主管单位: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温州医科大学
出版地方:浙江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9-7147
国内刊号:33-1253/R
邮发代号:32-122
创刊时间:1994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影响因子:1.107
影响因子:0.952
影响因子:0.590
影响因子:0.784
影响因子:1.02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