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正>近年来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患者逐渐增多,据统计泌尿外科门诊31~40周岁、41~50周岁、51~60周岁的患者中慢性前列腺炎的患病率分别为37.63%、41.60%、48.77%[1],CNP患者占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90%以上[2],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腰骶、睾丸、下腹部、会阴区等坠胀疼痛不适,可导致前列腺分泌功能紊乱,精子质量下降, 近年来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患者逐渐增多,据统计泌尿外科门诊31~40周岁、41~50周岁、51~60周岁的患者中慢性前列腺炎的患病率分别为37.63%、41.60%、48.77%[1],CNP患者占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90%以上[2],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腰骶、睾丸、下腹部、会阴区等坠胀疼痛不适,可导致前列腺分泌功能紊乱,精子质量下降,影响性功能,使男性生育能力下降[3]。CNP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确[4],目前无特效药及根治的方法,西医主要用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等治疗,但疗效欠佳,患者易出现耐药性及恶心、呕吐、眩晕等副作用,因此,能够有效缓解CNP临床症状的治疗方法已成为临床的迫切需求。近年来,笔者应用穴位埋线治疗CNP发现其可改善患者排尿异常、腰骶及会阴区疼痛不适等临床症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60例患者皆来源于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在本院南岗分院针灸三科门诊及住院治疗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5],按照就诊时间排序编号,按随机数字表法(1:1)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过程中无脱落病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纳入标准
1)符合CNP的中医及西医诊断标准[5,6];2)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并发症和对本项研究结果产生重大影响的其他疾病;3)年龄30~60周岁;4)2周内未接受过相关治疗;5)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参与本项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6)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排除标准
1)患有前列腺结核、前列腺肉瘤、前列腺萎缩、前列肿瘤等疾病;2)患有泌尿系统感染、结石者;3)对可吸收性外科缝线过敏或需要埋线部位有皮肤病及破损、溃疡者;4)患有精神性疾病或其他疾病不能配合治疗者。
2、方法
2.1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安斯泰来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681,规格:0.2mg*10粒),每日1次,每次1粒,饭后口服,可根据患者年龄及症状适当增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穴位埋线法治疗,1周埋线1次,4次为1个疗程。选穴:秩边、关元、中极、膀胱俞、水道、归来、次髎、肾俞、阿是穴。操作:根据腧穴所在位置及患者舒适和便于医生操作选择适当的体位,施术部位消毒;将可吸收线装入埋线针中,秩边直刺30mm、肾俞、膀胱俞斜刺25mm,关元平刺透中极、水道平刺透归来、次髎平刺透中髎(可根据患者胖瘦调节针刺深度),提捏进针后行提插捻转手法,行针得气并使针感向会阴、阴茎处传导,然后一边推针芯一边缓慢退埋线针使可吸收线埋植于肌层,出针后用无菌棉签轻压进针处防止出血,贴敷无菌敷贴。治疗3周评定疗效。
2.2疗效标准
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NIH-CPSI评分减少90%以上,EPS-WBC计数低于10个/HP及最大尿流率大于15mL/s;显效:NIH-CPSI评分降低小于90%,大于70%,EPS-WBC计数减少50%以上,最大尿流率明显升高;有效:NIH-CPSI评分降低小于70%,大于30%,EPS-WBC计数有所降低及最大尿流率升高;无效:NIH-PSCI评分减少小于30%或增加,EPS-WBC计数未降低甚至增加,最大尿流率未升高甚至降低。
2.3观察指标
1)NHI-CPSI评分:总分43分,评分在1~14分为轻度;15~29分为中等程度;30~43分为重度;评分越高,病情越严重。2)EPS-WBC计数:患者治疗前后分别禁止同房5d,经前列腺按摩后取前列腺液,在高倍镜下观察3个视野的白细胞数取平均值。3)最大尿流率:对患者进行尿流动力学测定,尿流率测定仪置于安静隐蔽的环境中,检测程序启动后医护人员回避,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最大尿流率。
2.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用SPPS22.0系统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平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CPSI评分、EPS-WBC计数及最大尿流率比较
见表3
表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CPSI评分、EPS-WBC计数及最大尿流率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Δ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4、讨论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以下腹部、会阴区坠胀疼痛不适,尿频、尿急、尿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CNP病情复杂,机制尚不明确,临床诊断没有金标准,治愈率低,复发率高,尚无特效药及根治方法,临床以对症治疗减轻患者不适症状为主。中医辨病属于“淋证”“白浊”“癃闭”等范畴。病理因素主要以肾虚为本,病位在精室,与肾、膀胱、肝关系密切。穴位埋线疗法技术成熟,将普通针刺的短暂刺激演变为持续刺激,与普通针刺相比具有许多优势[7]。新型药物性羊肠线的使用使埋线具有针药结合的特点,操作简单、时间短,安全性高、针感显著、无副作用。选穴肾俞益气助阳、强腰利水,主治小便不利、遗尿、癃闭等泌尿生殖系疾病;秩边舒经活络、利尿通淋,主治腰骶痛、小便不利、前阴痛;关元温补阳气、助膀胱气化,主治生殖泌尿系疾病;中极、次髎调理下焦、利尿通淋,主治遗尿、小便不利等前阴病;水道舒经止痛、利尿通淋,归来理气止痛、利尿通淋,二穴主治小便不利、阴中痛;阿是穴是疾病的阳性反应点,疗效显著。所选腧穴采用埋线进行持续刺激,具有舒经止痛、利尿通淋的作用,以达到治疗患者疼痛不适、排尿异常等症状。
疗程结束后,观察组NIH-CPSI评分(11.13±5.98)分、EPS-WBC计数(12.47±4.67)个/HP明显低于对照组(16.03±6.04)分、(17.07±5.81)个/HP,观察组最大尿流率(18.57±3.79)ml/s显著高于对照组(13.17±3.27)ml/s,观察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83.3%)。提示穴位埋线法可能通过舒筋止痛、利尿通淋、舒张尿道平滑肌以改善患者症状。有效治疗CNP。
参考文献:
[1]陈在贤.慢性前列腺炎流行病学调查[A].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北京: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2008.
[3]李萍,潘伯臣,谭书韬.慢性细菌性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对男性精液质量及精子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20,49(4):354-356.
[4]严凤花,严兴科,何天有﹒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4,31(3):98-101.
[5]吴阶平﹒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6]陈红风﹒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
[7]刘洁石,臧敬,乔彩虹﹐穴位埋线技术的发展暨与传统针刺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1);216-217.
文章来源:姜光琴,蔡绍杰,胡丙成.穴位埋线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1,28(04):647-649.
基金资助: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科研课题(2019-081);
分享:
良性前列腺增生主要表现为前列腺腺体增大,导致尿道受压、膀胱出口梗阻,从而引发一系列下尿路症状,如排尿困难、尿频、尿急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特别是在高危患者群体中,如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其治疗难度和风险均显著增加。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2025-04-02前列腺中医归属精室,性同女子胞,属于奇恒之府[1-2]。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prostatitisCP)中医称为精浊病,治疗强调“以通为用”[3-4]。秦国政教授临床中应用中医清热排浊、利湿通淋、行气化瘀等法皆有“通法”之寓意。现将秦教授运用通法治疗CP的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2025-03-24前列腺中医归属精室,性同女子胞,属于奇恒之府[1 - 2]。慢性前列腺炎( chronic prostatitis CP) 中医称为精浊病,治疗强调“以通为用”。秦国政教授临床中应用中医清热排浊、利湿通淋、行气化瘀等法皆有“通法”之寓意。现将秦教授运用通法治疗 CP 的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2025-03-22中医药治疗CP在改善排尿症状、局部疼痛症状、焦虑抑郁状态、性功能障碍及全身症状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4]。慢性前列腺炎,病位属下焦精室,易受湿热之邪侵扰,“慢性”二字又指出该疾病病程较长,从中医学的角度,久病血瘀入络,瘀血、湿热壅塞精室,胶结难清,导致症状频出、缠绵难愈。
2025-02-06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又称为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 CP)或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 CPPS)。该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盆底不适或疼痛,伴随下尿路症状,可伴有失眠、焦虑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同时影响患者的性功能及生育功能,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2025-01-15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 CP)是临床常见的男科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是由病原体或某些非感染因素引起的以盆腔疼痛或不适、下尿路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发病人群广泛存在抑郁焦虑情绪,性功能障碍发生率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2025-01-07慢性前列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男性疾病,其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盆腔区长期反复疼痛,可伴随尿痛、尿急、尿频、排尿无力、尿线变细等排尿异常以及早泄、遗精、射精后疼痛等性功能异常,严重可引起膀胱刺激征、血尿及阳痿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头晕、乏力、抑郁及焦虑等负面情绪。
2024-12-23慢性前列腺炎(CP)是泌尿男科常见病,以尿频、尿道刺激症状、排尿疼痛等为主要表现,并可伴随性功能障碍,对患者身心健康有着严重影响[1]。目前,CP尚无特效治疗手段,临床常使用α受体阻滞剂、抗炎药和物理技术治疗,但疗效常不尽如人意,尤其是老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使得治疗更为困难[2]。
2024-11-26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男性尿道周围区域的基质和上皮前列腺细胞增殖导致的一种最常见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严重者可出现尿潴留并伴肾积水和肾功能损害。相关研究调查显示,BPH在40岁以后患病率迅速升高,50~60岁BPH发病率超过50%。
2024-11-15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也是中老年男性排尿困难的最常见原因。中医称之为“精癃”“癃闭”。主要表现为下尿路症状如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夜尿增多等,严重者可导致肾积水,损害肾功能。该病通常发生于40 岁以后,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BPH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2024-10-31人气:18552
人气:15574
人气:15087
人气:14845
人气:1304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期刊人气:2770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同济医院
出版地方:湖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1420
国内刊号:42-1131/R
邮发代号:38-124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1.262
影响因子:0.972
影响因子:0.633
影响因子:1.147
影响因子:1.431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