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基于Meta分析系统评价宁泌泰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Medline、CorchraneLibrary及Embase数据库,收集有关宁泌泰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文献。文献检索年限为建库初始至2020年9月,依据疾病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提取数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项RCT,涉及250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宁泌泰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OR=2.92,95%CI(2.35,3.63),P<0.001],降低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MD=-5.13,95%CI(-8.72,-1.54),P<0.001]、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SMD=-0.79,95%CI(-0.97,-0.60),P<0.00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SMD=-0.85,95%CI(-1.04,-0.66),P<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0,95%CI(0.58,1.72),P=1.00]。结论:宁泌泰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NIH-CPSI评分,消除炎症细胞,减少不良反应。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prostatitis,CP)为泌尿男科常见多发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的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或伴有不同程度的排尿症状和性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好发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2],目前国内报道CP的发病率为6.0%~32.9%,高于国外[3]。按照美国国立卫生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NIH)分型,CP可分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Ⅱ型)和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Ⅲ型),其中以Ⅲ型CP多见,其在临床上属难治病,且迁延难愈[4,5]。西药治疗以抗菌药物为主,但是慢性前列腺炎具有病情复杂多变、病程长、极易复发及难根治等特点,西医的治疗效果不佳[6]。相关临床研究显示,中医在治疗CP的自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7]。临床治疗中单一用药的疗效并不显著,两药联用的治疗效果更佳[8]。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客观评价宁泌泰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纳入标准
1.1.1研究类型
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宁泌泰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文献。语种限定为中英文。
1.1.2研究对象
符合美国NIH制定的CP诊断标准[9],不限年龄,病程>3个月。
1.1.3干预措施
所有患者均予以慢性前列腺炎相关健康教育及行为辅导,包括戒烟戒酒,饮食忌辛辣刺激的食物,不可久坐,避免憋尿,加强体育锻炼等。对照组予以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予以宁泌泰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研究期间不可加用其他与慢性前列腺炎治疗相关的药物。
1.1.4结局指标
1)临床疗效;2)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10];3)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4)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5)不良反应。
1.1.5疗效评定标准
1)依据《慢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中的判定标准[11]:治愈:临床症状消失,NIH-CPSI评分降低90%以上;显效:临床症状减轻,NIH-CPSI评分降幅在60%~90%;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NIH-CPSI评分降幅在30%~60%;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缓解,NIH-CPSI评分降幅小于30%。2)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2排除标准
1)非RCT、动物实验、综述、回顾性研究;2)重复发表以及无法获得全文的文献;3)观察组除了接受宁泌泰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外,还接受了对照组未使用的其他疗法。
1.3文献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Medline、CochraneLibrary及Embase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文献检索年限为建库初始至2020年9月。中文检索策略:#1“慢性前列腺炎”#2“宁泌泰”#3“左氧氟沙星”#4“随机对照试验”或“对照”或“随机”或“试验”,#1和#2和#3和#4。英文检索策略以PubMed为例,见表1。
表1英文检索策略
1.4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
由2名研究员独立交叉行提取数据与评价文献质量的工作,意见不统一时,由研究组讨论决定。提取的数据包括:研究对象及年份、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样本量、平均年龄、干预措施、观察疗程、结局指标,若出现数据缺失、错误及不清楚的地方,通过组内讨论协商解决,最后由第3名研究员核对文献数据,确定最终数据。
1.5文献质量评价
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价标准,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1)选择偏倚:随机序列的产生;2)选择偏倚:分配隐藏;3)实施偏倚:对受试者和实施者是否施行盲法;4)测量偏倚:对结果评价人员是否设盲;5)不完全结局资料:结果数据的完整性;6)选择性结局报告:选择性报告结果;7)其他偏倚来源:存在其他重要偏倚。按照“偏倚风险未知”“低偏倚风险”和“高度偏倚风险”表示各项评价结果,以偏倚风险比例图及偏倚风险汇总图呈现。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二分类变量采用相对危险度(RR);连续性变量选择均方差(MD)作为其效应指标,观察指标测量单位不同时,换作标准化均方差(SMD),计算95%可信区间(95%CI)。若纳入研究无统计学异质性(P>0.05;I2<5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分析;若存在异质性,根据文献质量进行敏感性分析。对于纳入>10篇文献者进行发表偏倚分析。
2、结果
2.1文献检索结果
通过检索数据库获得81篇文献,经排除重复文献、动物实验、回顾性研究、综述,以及不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最终纳入18项RCT文献。文献筛选详细流程见图1。
图1文献筛选流程图
2.2纳入文献的基本情况
纳入的18项研究[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共2504例患者,其中试验组1251例,对照组1253例,纳入文献的一般情况见表2。
2.3纳入文献偏倚风险评估
根据Cochrane协助网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价标准,纳入的18篇文献中,1篇文献未采用随机方法,其余文献均提及随机,但未描述具体随机方法。18篇文献对分配隐藏未清楚描述,未提及是否实施盲法。全部文献数据报道完整以及未报道失访、退出情况。所有文献均对基本资料进行一致性分析。详见图2、图3。
2.4Meta分析结果
2.4.1总有效率
有16项研究[12,13,15,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报道了总有效率,各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12;I2=31%),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2.92;95%CI(2.35,3.63);P<0.001],见图4。提示在左氧氟沙星抗菌治疗基础上,联用宁泌泰的临床疗效优于单药对照组。
2.4.2NIH-CPSI评分
有9项研究[12,13,14,16,19,20,23,27,28]报道了NIH-CPSI评分,各研究间有统计学异质性(P<0.001;I2=99%),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显示,观察组NIH-CPSI评分低于对照组[MD=-5.13;95%CI(-8.72,-1.54);P=0.005],见图5。提示在左氧氟沙星抗菌治疗基础上,联用宁泌泰在中医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单药对照组。对研究进行敏感性分析并逐一剔除文献,认真阅读文献全文,均未发现异质性来源,考虑该异质性可能与不同研究对象不同生活习惯有关,不同研究对象对疼痛感觉程度不同也可能导致异质性。
2.4.3IL-2水平
有4项研究[15,22,23,26]报道了IL-2水平,各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82;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观察组IL-2水平低于对照组[SMD=-0.79;95%CI(-0.97,-0.60);P<0.001],见图6。结果提示在左氧氟沙星抗菌治疗基础上,联用宁泌泰在降低IL-2水平方面优于单药对照组。
2.4.4IL-6水平
有4项研究[15,22,23,26]报道了IL-6水平,各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27;I2=24%);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观察组的IL-6水平低于对照组[SMD=-0.85;95%CI(-1.04,-0.66);P<0.001],见图7。结果提示在左氧氟沙星抗菌治疗基础上,联用宁泌泰在消除IL-6水平方面优于单药对照组。
表2纳入文献的基本情况
注:A:临床疗效;B:NIH-CPSI评分;C:IL-2水平;D:IL-6水平;E:不良反应
图2偏倚风险比例图
图3偏倚风险汇总图
图4两组总有效率分析森林图
图5两组NIH-CPSI评分分析森林图
2.4.5不良反应
有8项研究[14,16,17,18,19,20,21,25]报道了不良反应,各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94;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0;95%CI(0.58,1.72);P=1.00],见图8。结果提示在左氧氟沙星抗菌治疗基础上,联用宁泌泰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2.5敏感性分析
对所有结局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逐一单个剔除结局指标中纳入的研究,重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临床疗效、NIH-CPSI评分、IL-2水平、IL-6水平、不良反应等5个指标均未发生显著变化,说明分析结果敏感性较低,结论较为可信。见表3。
图6两组IL-2水平分析森林图
图7两组IL-6水平分析森林图
图8两组不良反应分析森林图
表3敏感性分析结果
注:A:临床疗效;B:NIH-CPSI评分;C:IL-2水平;D:IL-6水平;E:不良反应
2.6发表偏倚
对总有效率进行发表偏倚分析,漏斗图呈不对称分布,表明存在一定发表偏倚,可能原因是样本量过小,阳性结果易于发表所致。见图9。
图9总有效率发表偏倚漏斗图
3、讨论
慢性前列腺炎属于中医“淋证”“精浊”等范畴,主要是由于湿热蕴结下注膀胱、肾气亏虚、气滞血瘀、脾肾阳虚所致,病情复杂、迁延难愈。《医学入门·淋》定义其为:“淋,小便涩痛,欲去不去,不去又来,滴滴不断。”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述本病为:“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30]。现代中医认为,慢性前列腺炎是由湿热瘀阻致病,瘀阻既是病理过程,也是致病因素[31]。有研究也提示,前列腺液中炎症细胞水平与疾病程度呈正相关[32]。中医药治疗CP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能显著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减少复发和相关并发症的产生[33]。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宁泌泰胶囊可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34],提高抗菌、抗炎效果。宁泌泰胶囊主要成分为四季红、芙蓉叶、仙鹤草、大风藤、连翘等,四季红具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毒的功效;芙蓉叶和连翘可清肺消肿、凉血排脓;仙鹤草具有杀菌作用;大风藤可祛风止痛、利水消肿。诸药合用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利湿通淋[35]。
左氧氟沙星属于喹诺酮类抗生物,具有广谱的杀菌性,特别是针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淋球菌等,广泛应用于泌尿道感染的治疗[36]。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阻止细菌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本品吸收后在前列腺等组织浓度较高,主要以原形自肾排泄,可用于治疗前列腺炎[37]。
本研究共纳入18项随机对照试验,共2504例患者。研究通过定量综合对各个结局指标进行分析,提示与单药左氧氟沙星治疗相比,宁泌泰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NIH-CPSI评分,消除炎症细胞,减少不良反应。
本Meta分析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⑴仅纳入18篇文献,文献数量偏少且样本量小;⑵17篇文献均仅提及随机,未对随机方法进一步描述,所有文献未提及是否实施盲法以及是否应用分配隐藏,可能导致选择偏倚;⑶所纳文献均为中文文献,可能原因是宁泌泰为中成药,相关英文文献报道较少,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还未见报道,可能缺乏一定代表性;⑷由于各项研究所涉及的研究方法不同,在统一进行Meta分析时,可能产生一些混杂偏倚。
综上所述,本研究从目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中提取有效数据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在宁泌泰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与单药左氧氟沙星治疗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目前临床上出现抗生素耐药性现象较常见,必须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故仍需进一步进行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为临床决策者提供更多借鉴依据。
参考文献:
[2]周贤燕,陈海涛.清热利湿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0,27(4):631-632.
[3]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慢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5(8):933-941.
[6]曹彦,孙美芳.傅青主五淋散、清心莲子饮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J].中华男科学杂志,2016,22(12):1140-1142.
[7]卢桂林,李前豹,陈武,等.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研究概况[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0,42(3);296-299.
[8]魏敏.前列舒通胶囊并盐酸莫西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2);2036-2037.
文章来源:张晨,息金波,骆睿翔,刘冬.宁泌泰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Meta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21,27(03):439-446.
基金资助:北京中医药大学新教师启动基金项目(2018-JYB22-XJSJJ035);
分享:
良性前列腺增生主要表现为前列腺腺体增大,导致尿道受压、膀胱出口梗阻,从而引发一系列下尿路症状,如排尿困难、尿频、尿急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特别是在高危患者群体中,如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其治疗难度和风险均显著增加。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2025-04-02前列腺中医归属精室,性同女子胞,属于奇恒之府[1-2]。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prostatitisCP)中医称为精浊病,治疗强调“以通为用”[3-4]。秦国政教授临床中应用中医清热排浊、利湿通淋、行气化瘀等法皆有“通法”之寓意。现将秦教授运用通法治疗CP的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2025-03-24前列腺中医归属精室,性同女子胞,属于奇恒之府[1 - 2]。慢性前列腺炎( chronic prostatitis CP) 中医称为精浊病,治疗强调“以通为用”。秦国政教授临床中应用中医清热排浊、利湿通淋、行气化瘀等法皆有“通法”之寓意。现将秦教授运用通法治疗 CP 的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2025-03-22中医药治疗CP在改善排尿症状、局部疼痛症状、焦虑抑郁状态、性功能障碍及全身症状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4]。慢性前列腺炎,病位属下焦精室,易受湿热之邪侵扰,“慢性”二字又指出该疾病病程较长,从中医学的角度,久病血瘀入络,瘀血、湿热壅塞精室,胶结难清,导致症状频出、缠绵难愈。
2025-02-06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又称为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 CP)或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 CPPS)。该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盆底不适或疼痛,伴随下尿路症状,可伴有失眠、焦虑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同时影响患者的性功能及生育功能,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2025-01-15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 CP)是临床常见的男科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是由病原体或某些非感染因素引起的以盆腔疼痛或不适、下尿路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发病人群广泛存在抑郁焦虑情绪,性功能障碍发生率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2025-01-07慢性前列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男性疾病,其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盆腔区长期反复疼痛,可伴随尿痛、尿急、尿频、排尿无力、尿线变细等排尿异常以及早泄、遗精、射精后疼痛等性功能异常,严重可引起膀胱刺激征、血尿及阳痿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头晕、乏力、抑郁及焦虑等负面情绪。
2024-12-23慢性前列腺炎(CP)是泌尿男科常见病,以尿频、尿道刺激症状、排尿疼痛等为主要表现,并可伴随性功能障碍,对患者身心健康有着严重影响[1]。目前,CP尚无特效治疗手段,临床常使用α受体阻滞剂、抗炎药和物理技术治疗,但疗效常不尽如人意,尤其是老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使得治疗更为困难[2]。
2024-11-26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男性尿道周围区域的基质和上皮前列腺细胞增殖导致的一种最常见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严重者可出现尿潴留并伴肾积水和肾功能损害。相关研究调查显示,BPH在40岁以后患病率迅速升高,50~60岁BPH发病率超过50%。
2024-11-15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也是中老年男性排尿困难的最常见原因。中医称之为“精癃”“癃闭”。主要表现为下尿路症状如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夜尿增多等,严重者可导致肾积水,损害肾功能。该病通常发生于40 岁以后,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BPH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2024-10-31人气:16684
人气:16015
人气:15304
人气:14856
人气:1403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期刊人气:2496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地方:山东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4-7410
国内刊号:11-9302/R
创刊时间:2008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262
影响因子:0.972
影响因子:0.633
影响因子:1.147
影响因子:1.431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