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对难治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病原微生物检测与药敏分析

  2021-07-24    21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对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检验,对其病原菌的药敏、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对2138例患者进行尿道病原微生物检测,并进行菌种鉴定和耐药性测试。结果在2138份标本中1283例(60%)患者的前列腺提取物种细菌培养为G-,另有1035例(48.4%)患者提取标本中含有细菌,所有菌落均为单一菌体。对前列腺培养液的鉴定结果显示,革兰氏阴性菌占比为16.1%,革兰氏阳性菌占比为91.2%。金黄色葡萄球菌株803株(77.6%),对青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四环素、氨节西林耐药性较高。213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支原体或衣原体阳性669例(31.3%),其中沙眼衣原体单一感染36例,解脲衣原体单一感染70例,人型衣原体单一感染38例,其余为不同种类的混合感染,解脲衣原体对左氧氟沙星、美满霉素的耐药性较高。结论从患者前列腺液中分理出的致病菌既有细菌也有支原体、衣原体,细菌以MRSA为主,支原体以人型支原体和解脲支原体为主,这类致病菌对头孢类抗生素敏感性较高。研究发现致慢性前列腺炎致病菌普遍产生了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因此在今后治疗中,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抗生素使用方案,避免滥用。

  • 关键词:
  • 前列腺液
  • 慢性前列腺炎
  • 病原体
  • 耐药性
  • 加入收藏

慢性难治性前列腺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男性泌尿系统病症,主要表现是前列腺麻木、疼痛及排尿困难等[1]。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较为复杂,而且前列腺的结构也比较特殊,这些都为前列腺炎的治疗带来了困难,导致患者存在病情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的问题。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社区和医院感染中病原体分布的重大变化。G+球菌感染率显著提高,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2]。因为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原因和机理还存在一些未知因素、导致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缺乏统一规范[3]。整体来说,国内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过程中,存在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导致前列腺炎的致病菌耐药性越来越强。因此在对前列腺炎患者治疗的实施过程中,必须了解其具体的感染过程,分析其感染的病原体,才能给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门诊部就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2138例,平均(42.2±5.2)岁,病程(2.2±0.4)年。

1.2方法

临床提取患者的病原菌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按照菌株的数量,统计出数量占前五位的病原菌。然后对五种病原菌进行耐药性试验,在微生物实验室中,进行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采用微量稀释的方法,得到最小抑菌浓度值,进而计算出病原菌的耐药率。收集样本前三天,每天用肥皂水清洗会阴。嘱咐患者每天早上多饮水,并用甲硝唑清洗患者的尿道和龟头,清洗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做完3天的准备工作之后,通过按摩前列腺的方法获取前列腺液。采取100μL前列腺液,在培养基中进行接种,在35℃~37℃范围内培养24~48h。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MicroScanWalkAwayplus96/40。取前列腺液,放入支原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基以及支原体的技术,药敏试验,采用珠海Yinke的一体化试剂盒。在35℃环境中培养24~48h。如果48h后仍然没有细菌生长,这可能被认为是对细菌培养的负面影响。衣原体检测采用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盒。

1.3观察指标

对难治性慢性前列腺患者病原体的分析主要包括沙眼支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同时,也检验了支原体对典型抗生素的耐药性和敏感性。


2、结果


2.1细菌培养阳性及菌种构成

最终搜集的2138例慢性病患者中,1283例(60%)患者的前列腺提取物种细菌培养为G-,另有1035例(48.4%)患者提取标本中含有细菌,所有菌落均为单一菌体。对前列腺培养液的鉴定结果显示,革兰氏阴性菌占比为16.1%(167/1035),革兰氏阳性菌占比为91.2%(944/103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株803株,占77.6%(834/1035),远高于其他菌落;浮生葡萄球菌10株(1.0%),表皮葡萄球菌6株(0.6%),中间葡萄球菌9株(0.9%),溶血葡萄球菌5株(0.5%),马链球菌42株(4.1%),类白喉棒状杆菌33株(3.2%),埃希氏大肠杆菌127株(12.3%)。

2.2培养阳性标本的细菌药敏

前列腺癌中提取出的细菌进行11种抗生素药敏性测定,对青霉素-G、氯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率均在55%以上,其中对青霉素-G、左氧氟沙星、替考拉宁的耐药率高达90%以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性超过70%,对青霉素和奥沙西林的耐药性达到100%。4例溶血葡萄球菌均为MRS,8株葡萄球菌中有3株MRS菌株对5种以上抗生素耐药性。见表1~2。

表1前列腺液类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及棒状杆菌药敏结果[n(%)]导出到EXCEL

表2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导出到EXCEL

2.3支原体、衣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2138例患者中支原体或衣原体阳性669例(31.3%),其中沙眼衣原体单一感染36例,解脲衣原体单一感染70例,人型衣原体单一感染38例,其余为不同种类的混合感染。见表3~4。

表3 669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类型及构成比

表4支原体药敏结果


3、讨论


慢性前列腺症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的疾病。虽然慢性前列腺炎很早就被发现,就其发病机制而言,还有一部分是未知的,这增加了临床医生在诊断和治疗上的困惑[4]。早在本世纪初,人们便开始了解细菌、传染病,并将之和前列腺炎细联系起来。通过对前列腺液体的观察和培养,人们发现了前列腺细菌。这表明前列腺炎的病原体和细菌密切相关。笔者对我院的213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致病菌进行分析,发现1283例(60%)患者的前列腺提取物种细菌培养为G-,另有1035例(48.4%)慢性前列腺癌患者提取标本中含有细菌。可见,葡萄球菌已成为该地区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病原菌[5]。目前,由于临床经验和宽带抗生素的滥用,细菌耐药性日益严重。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葡萄球菌MRS阳性率达85.3%,与临床使用抗菌β-内酰胺酶制剂有关。对呋喃妥因、利福平敏感(耐药率<20%),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较低。213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支原体或衣原体阳性669例(31.3%),支原体感染甚至超越了部分细菌感染,说明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在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原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支原体相关感染中,细菌+解脲支原体感染占总感染量的42.8%,细菌+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占总感染量的11.2%,解脲衣原体占总感染量的10.5%。相关研究[6]发现,解脲支原体对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的抗药性较高。在本研究中,比较单纯解脲支原体或人型支原体感染与细菌+解脲支原体感染的菌株对药物的耐药性发现,混合感染的菌株耐药情况更加严重。这表明微生物和细菌,经过长期筛选的抗菌剂,药物的抗药性机制在不断变化。一方面,自然稳定的菌株正在繁殖,而最初敏感的菌株则获得了似乎稳定的新的可持续基因。有研究[7]表明,在不同的环境和地区,对抗生素的等离子体感受性有特定的差异。这可能与医生的用药习惯以及相关的耐药细菌有关。因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需要加强对弱等离子体的检测,检测出弱等离子体的耐药性,从而更好地确定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治疗计划[8]。应充分考虑患者对抗菌药物的实际使用情况,如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等,临床情况等,以保证临床护理更准确、有价值的信息。

综上所述,慢性病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该加强对病原体微生物及其医药敏感性测试的分析,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关于药物的试管性实验,也不能完全模拟药物在体内的敏感反应。医生可以建议用抗药性的药物,然后观察它们的功效。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用于识别、诊断和治疗。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加强疾病预防。开发新的抗生素药品,进行标准化治疗、减少或消除耐药菌株的产生,避免医学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陈艳萍,林木龙,吴奇福,等.110例慢性前列腺炎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J].中国民间疗法,2019(13):49.

[2]周红艳.病原微生物检测联合药敏试验结果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5):913-914.

[3]张卫星,常轲祎,王瑞.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3):392-395.

[4]张凯,陈山,王家骥,等.合理应用药物治疗前列腺炎的临床专家意见[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8(6):37.


文章来源:胡敏,胡奔奔,张新.对难治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病原微生物检测与药敏分析[J].贵州医药,2021,45(06):966-968.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期刊名称: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期刊人气:2492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地方:山东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4-7410

国内刊号:11-9302/R

创刊时间:2008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