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不断发展的水产养殖业,水产的产量也得到了快速的提升,水产饲料的需求量也明显增加,但却无法保障优质饲料原料的产量需求,这对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阻碍和影响。螺旋藻繁殖快,营养价值高,可很好地促进水产动物的生长,在提高水产动物的抗病能力、繁殖率和成活率的同时,还可以使水产动物的品质和体色得到改善。螺旋藻的藻体非常小,活体可直接用作水产动物的开口或者幼苗的饵料,目前把螺旋藻制成干粉来投喂水产动物的应用非常广泛,螺旋藻还被用作饲料添加剂而制成颗粒饵料被使用。
1、 螺旋藻生物学特性
螺旋藻是-类低等原核生物,隶属于蓝藻门,蓝藻纲,颤藻目,颤藻科,螺旋藻属,亦称节旋藻、蓝细菌,多数分布于碱性盐湖。螺旋藻通常由多细胞构成的单链丝状体,体长200—500µm之问,宽5—10µm之间,呈疏松或紧密的规则螺旋状弯曲,藻丝两端略细,末端细胞钝圆或顶端细胞壁增厚呈具帽状结构。螺旋藻含有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白养繁殖,其最佳生长温度为35—37。C,耐热性较好,适宜PH范围是7.2—9.0,适宜生存于高碱、阳光丰裕且矿物质含量高的环境中。螺旋藻的生长会受光照强度的影响,还会因色值的差异而有不同的反应。目前国内外应用和研究的螺旋藻主要有原产于非洲乍得湖的钝顶螺旋藻和原产于南美洲墨西哥的极大螺旋藻。
2、螺旋藻的营养成分
螺旋藻体内富含多种营养素,其巾蛋白质含量高达60-70%,是大豆的2倍,牛肉的3.5倍,鸡蛋的4倍。螺旋藻的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且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较高,氨基酸的组成均衡合理,能够满足水产动物的氨基酸需求,是-种优质的蛋白源。螺旋藻因其细胞壁主要由蛋白质构成,且大部分为水溶性蛋白质,容易被水产动物消化吸收,其蛋白消化率大概为75%,非常适合作为水产动物的开口或幼苗饵料。螺旋藻脂肪含量为5%-9%左右,其中70%-80%为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叫-亚麻酸等必需脂肪酸含量相当高。螺旋藻巾的的碳水化合物占干重的15%-25%,其中的螺旋藻多糖是天然无毒的水溶性化合物.是螺旋藻中的重要生物活性成分,约占干重14%-16%,主要成分为动物淀粉性多糖,其特殊的生物活性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螺旋藻的维生素种类多达13种,其类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植物,类胡萝卜素组成的色素系统可以在动物体内转化成虾青素,从而改善鱼类的体色。螺旋藻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为2-6万U/1009,明显高于其他动植物,SOD可以清除机体内氧自由基,平衡氧化还原机制,从而避免体内氧自由基过剩引起不良反应。螺旋藻还含有丰富的钠、钾、镁、钙、铁、锰、硫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3、螺旋藻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1)螺旋藻可以促进水产动物生长
螺旋藻可以促进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螺旋藻的营养成分丰富,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完善饲料的营养成分,使得水产动物摄取的营养合理均衡,从而有利于水产动物的生长发育。孙学亮等通过在基础饲料巾添加不同水平钝顶螺旋藻的方法,探究钝顶螺旋藻对异育银鲫生长、抗氧化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等方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钝顶螺旋藻可以促进异育银鲫的生长,并且钝顶螺旋藻在基础饲料巾添加的比例为3.2%时异育银鲫的各项生长指标均有明显提升。罗萍为研究螺旋藻对建鲤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向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螺旋藻粉的方法,试验发现螺旋藻对建鲤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建鲤的成活率和增重率。谭肖英等利用螺旋藻代替不同含量的鱼粉来探究其对仿刺参生长状况的影响,发现用螺旋藻替代25%自9鱼粉投喂的仿刺参生长状况达到最佳状态,其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均达到最高,随着螺旋藻替代鱼粉含量的增加生长性能反而与全鱼粉没有发生明显的差异,这表明只有采用适宜的比例替代鱼粉才能促进仿刺参的生长。国内外诸多报道均表明螺旋藻可以促进水产动物的生长发育,提高生长性能,但螺旋藻的添加量不是越高效果越好,只有添加合适剂量的螺旋藻才能发挥出最佳效益。
(2)螺旋藻可以提高水产动物成活率
螺旋藻的营养成分丰富,作为饲料可以补充水产动物缺失的营养,从而提高水产动物的出苗率,加大成活率。易建华研究不同开口饵料对胭脂鱼存活率的影响时,发现添加-定量的螺旋藻可以提高胭脂鱼的成活率,饲料+螺旋藻组的成活率可以提高到24.99±5.3%。张华等研究螺旋藻对脊尾白虾存活率及生长率等方面的影响时,发现随着饲料中螺旋藻粉的增加,存活率也随之提高。对于蟹的养殖,投喂螺旋藻干粉或单纯螺旋藻鲜藻体的蟹幼体成活率分别为53%和50%,均显著高于投喂肉虫加蛋黄的幼体成活率。关于珍贵海产品鲍鱼,近年来我国采用自产的螺旋藻自配养鲍饵料,不仅极大的提高了鲍鱼的成活率,还解决了饵料依赖进口和大幅降低了养殖成本等问题。国内外诸多研究均表明螺旋藻不仅可以提高水产动物的成活率,还可以提高出苗率,为养殖户带来了经济效益,
(3)螺旋藻可以加强水产动物的免疫力
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但高密度的养殖、过于频繁的投饲率及水体污染导致水产动物患病几率升高。这时通过营养调控来增强水产动物的免疫力成了热门研究议题。有研究指出影响鱼类免疫力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碳水化合物等。螺旋藻就可以进行很好的营养调控,其营养成分全面且均衡,含有藻蓝蛋白、多糖、v-亚麻酸、p-胡萝卜素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多种活性物质,可直接激活免疫反应,提高动物的免疫力。何金星等在饲料中添加4%的螺旋藻,发现克氏原螯虾的SOD活性显著提升,这说明螺旋藻对其免疫功能极大的加强。虞为等在花鲈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螺旋藻进行研究,随着螺旋藻添加量的增加,花鲈的溶菌酶活性增强、免疫球蛋白M和补体4浓度均增加,同样说明了螺旋藻可以加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蔡春芳等通过向基础饲料中添加抗病促生长剂来探究其对银鲫生长和免疫力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螺旋藻组血清中的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螺旋藻可以提高银鲫的免疫力。
(4)螺旋藻可以提高养分消化利用率
有报道指出螺旋藻作为饲料添加剂投喂水产动物,可以降低其饵料系数,并且可以提高养分的消化率。蛋白质效率是饲料蛋白质转化为动物体的-项重要指标,因此大量关于饲料的研究中均对蛋白质效率进行了测定。刘立鹤等报道指出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添加螺旋藻能促进对虾生长,并且研究表明螺旋藻的添加水平为0.8%时其蛋白质效率较高。杨为东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螺旋藻对锦鲤养分消化率的影响时,发现在适宜范围内螺旋藻含量越高,锦鲤的养分消化率越高,而且其对饲料干物质的消化率也随之提高,结果表明螺旋藻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促进鱼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董学兴等在研究螺旋藻对异育银鲫夏花消化率及体成分等方面影响时指出,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含量的螺旋藻会对其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5)螺旋藻可以改善水产动物体色
-般认为观赏鱼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体色、花纹、体形和特异性等方面。鱼类体色是由色素细胞决定.色素细胞的类型、数量及分布部位的不同都会影响体色的呈现。鱼类的基本色素细胞有四种:即黑色素细胞、虹彩细胞,又称鸟粪素细胞、红色素细胞、和黄色素细胞,目前关于鱼类体色的研究较多,王旭霞等在观赏鱼体色研究现状中指出添加剂对于改变或者改善观赏鱼体色有显著的作用。螺旋藻含有十分丰富的色素,其中的类胡萝卜素可在动物体内代谢成虾青素,从而使体色更加的鲜艳。王桂芹等在野鲤饲料中分别添加螺旋藻、肉碱观察其对野鲤的体色和肉质等方面影响中均发现饲料中添加螺旋藻可以明显的改善野鲤的体形、体色及肉质。方春林等研究饲料添加剂对金鱼体色的影响,发现添加7%螺旋藻对金鱼的红色的加深及光泽的增强效果最好。张饮江等在对巾华绒螯蟹的研究巾,用不同含量的螺旋藻饵料喂养成蟹,使中华绒螯蟹体色加深,螺旋藻质量分数在0.06时其体色的增加值为最大值。现大量报道均指出螺旋藻可以改善水产动物的体色,从而大大提高了养殖品种的品质。在水产养殖中,螺旋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天然饲料资源,螺旋藻在水产养殖中,尤其是水产育苗中的饲喂效果十分明显。螺旋藻能为水产动物提供均衡的营养物质,可以促进水产动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存活率和免疫能力,还具有改善水产动物体色和提高养分消化率的效果。
螺旋藻确实可以为水产养殖带来诸多益处,但其存在的问题不容小觑。我国水域辽阔,可以为螺旋藻的规模化养殖提供方便,然而在螺旋藻的养殖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螺旋藻的产量不高,生产成本却偏高,限制了其产业化的发展,也阻碍了其在水产养殖业发挥应有的价值。螺旋藻产业化生产的关键在于养殖成本的控制和有效利用率等方面。有研究指出可以利用养殖废水培养螺旋藻,不仅可以降低养殖成本,而且螺旋藻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还可以净化水质,从而使得水产养殖废水可循环利用或达到排放标准;用螺旋藻粉作为水产养殖饲料时,可以选择螺旋藻粉和其它低成本的饲料原料、提取物进行水产饲料的优化配比,推出相应的功能性饲料,从而降低产m成本。目前关于如何降低养殖成本的方法还未完善,如利用养殖废水培养出来的螺旋藻是否能够达到蛋白质含量的要求,培育的水质条件是否可以保证产量等均需要进-步研究。螺旋藻资源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所以需要加大对螺旋藻养殖的研究力度,利用先进的生物学技术选育适应性强,营养价值高的优良品种,为螺旋藻的开发应用提供技术保障,使得螺旋藻的产量加大,生产成本降低,从而推动螺旋藻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曲木,辛蕊,赵子续,等.螺旋藻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20,(2):157-158.
分享:
河蟹养殖是江苏省徐州市的支柱性产业。河蟹价格受市场供需关系波动较大,养殖效益也会随之浮动,从最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消费者对高品质河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价格相对较为稳定。因此,在今后河蟹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应该从绿色生态角度入手,加快推进绿色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的有效推广应用,从蟹苗品种选择、池塘养殖环境调控、现代化养殖技术装备配置等方面做出有效的改进。
2021-08-23作为水产品生产大国,2009-2019年期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呈现逐年稳定增长的状态,到2019年,我国水产品的总产量达到了6.45×107t,人均产量高达46kg。按照《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我国2020年目标水产品总产量6.6×107t[1]。新冠疫情的爆发,对水产品的销售有很大影响。
2020-12-14大庆市大中水面天然饵料生物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发展渔业生产的资源潜力巨大。为充分利用大庆地区大中水面的资源,建议大力发展生态渔业,以“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为大中水面渔业发展目标,认真落实国家及地方涉渔政策,实现大中水面渔业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2020-12-12目前,我国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益严重[1]。湖泊生态系统是一种动态平衡系统,其由湖泊内生物群落及其生态环境共同组成。我国大部分湖泊属于半人工生态系统,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过人为的影响。生态系统健康的湖泊可以抵抗外界环境的变化,受到不良环境扰动时可以自行恢复[2]。
2020-06-19蒙古国(以下称蒙古)是亚洲中部的内陆国家,地处蒙古高原。东、南、西3面与中国接壤,北面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为邻。西部、北部和中部多为山地,东部为丘陵平原,南部是戈壁沙漠。蒙古水资源较为丰富,水量总资源为1.9×1012m3。全国共有河流3800条,总长度达6.7×104km,大部分分布在北部、中部地区。
2020-06-18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此现象的产生与人为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大量污染物被排放到水体中,导致湖泊、海洋中氮、磷的含量大幅度上升,长期处于该状态下的水体会促进水华蓝藻的生长,有害水华蓝藻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氧气,分泌毒性物质,造成其它动植物的死亡,最终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1,2,3]。
2020-06-18现阶段我国的稻田养殖发现比较迅速,是水产品养殖的趋势,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形成健康的农业生态系统,实现在保证维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提高农产品质量,稻虾养殖这种模式大大的改善了稻田生态系统,使其功能能充分发挥出来。但目前仍然有部分人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存在投入超出量的抗生素和注入过量农药等行为,这不利于健康生态系统的形成,需要专家进行验证和评估。
2020-06-06鱼粉是以一种或多种鱼类为原料,经去油、脱水、粉碎加工后形成的高蛋白质饲料原料,具有营养丰富、生物学价值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动物生产中。鱼粉是配合饲料中优质的蛋白饲料原料,粗蛋白含量可达55%以上,动物对其的消化吸收率高,特别是赖氨酸、蛋氨酸和胱氨酸等氨基酸的含量显著高于一般的植物性蛋白饲料资源,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及提高成活率具有显著的作用。
2020-06-032019年底,笔者就2020年小龙虾养殖走访了部分虾民,有的虾民持观望态度,多数虾民对小龙虾养殖“钱途”仍持乐观态度。江苏省金湖县小龙虾养殖大户韦爱良认为,“小龙虾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利用养殖时间、水体空间和水域资源进行小龙虾一轮三季养殖,可提高水体生产力,增加经济收益,有效规避小龙虾养殖风险。”现将相关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养殖者参考。
2020-06-02多年以来河蟹一直是江苏省水产养殖的主导品种之一,但随着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养殖产量的稳步提高,河蟹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比如2019年的河蟹价格就表现较为疲软,往年价格一直保持坚挺的大规格河蟹只卖出了近几年少有的“白菜价”,小规格河蟹的价格更是下滑严重,对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2020-06-02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海洋渔业
期刊人气:1292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水产学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4-2490
国内刊号:31-1341/S
邮发代号:4-630
创刊时间:1979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698
影响因子:0.771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