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尼莫地平与帕罗西汀对大鼠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实验研究大鼠40只,采用复合刺激方式制作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模型,研究时间为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期间,并将实验研究大鼠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只大鼠,对照组大鼠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大鼠采用帕罗西汀与尼莫地平治疗。结果:观察组实验研究大鼠在大鼠高架十字迷宫结果比较中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实验研究大鼠在旷场试验箱结果比较中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采用帕罗西汀与尼莫地平治疗,不仅能有效预防大鼠的焦虑行为,还能提高大鼠的活动性与探索能力。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临床上较为严重且多发的疾病[1],因此,本院选取40只实验研究大鼠,采用复合刺激方式制作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模型,分别实施帕罗西汀治疗和帕罗西汀与尼莫地平治疗,观察两种药物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的防治作用,具体的内容可见下文描述。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实验研究大鼠40只,采用复合刺激方式制作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模型,研究时间为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期间,并将实验研究大鼠进行抽签随机分组方式,其中20只为观察组,20只为对照组。观察组:观察组实验研究大鼠全为成年雌性大鼠,鼠龄1~3月之间,平均鼠龄为(1.21±1.13)月。对照组:对照组实验研究大鼠全为成年雌性大鼠,鼠龄1~4月之间,平均鼠龄为(1.52±1.14)月。给予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实验研究大鼠分笼喂养,将光照温度控制为25摄氏度。观察组、对照组实验研究大鼠的性别和鼠龄,各项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1.2.1 仪器与药物
采用药物为:帕罗西汀;尼莫地平。
采用仪器为:高架十字迷宫、旷场试验箱。
1.2.2 模型
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模型建立方式,给予实验研究大鼠采用复合刺激方式:将实验研究大鼠禁锢在角架之间,给予实验研究大鼠足部恒定频率和电流的电刺激,电压设置为60V。
1.2.3 大鼠给药方式
采用动物应激指南为指标:对照组将20mg帕罗西汀融入实验研究大鼠日常饮水中,每日1次,14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一疗程。观察组实验研究大鼠帕罗西汀治疗方式与对照组实验研究大鼠治疗方式相同,再给予实验研究大鼠尼莫地平腹腔注射,每日1次,每次1mg。观察组、对照组实验研究大鼠同时治疗2周,并详细记录实验研究大鼠治疗后临床疗效。
1.2.4 行为学检测
旷场试验箱;观察组、对照组实验研究大鼠给药14小时后,将两组大鼠同时放置于旷场试验箱中的中央格,并详细记录旷场试验箱中的实验研究大鼠5分钟内的运动轨迹,密切观察大鼠的活动性。
高架十字迷宫;将观察组、对照组实验研究大鼠放置于中央区域,并详细记录实验研究大鼠在5分钟内的运动轨迹,并观察实验研究大鼠的焦虑性。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实验研究大鼠治疗后的进入开臂时间、进入开臂次数、进入闭臂时间、进入闭臂次数。
对比两组实验研究大鼠治疗后的跨格次数、E区次数、E区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使用SPSS19.0软件,对两组实验研究大鼠治疗后的进入开臂时间、进入开臂次数、进入闭臂时间、进入闭臂次数、跨格次数、E区次数、E区时间进行统计处理,进入开臂时间、进入开臂次数、进入闭臂时间、进入闭臂次数、跨格次数、E区次数、E区时间采用t检验,以P<0.05代表,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高架十字迷宫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实验研究大鼠在进入开臂时间、进入开臂次数、进入闭臂时间、进入闭臂次数的比较中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研究大鼠(P<0.05),如表1所示。注: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较p<0.05。
表1:对比2组实验研究大鼠高架十字迷宫结果
2.2 对比旷场试验箱。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实验研究大鼠在跨格次数、E区次数、E区时间的比较中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研究大鼠(P<0.05),如表2所示。注: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较p<0.05。
表2:对比2组实验研究大鼠旷场试验箱结果
3、讨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旷场试验箱测试通过用跨格次数、E区次数、E区时间来检测实验研究大鼠的活动性,跨格次数越多则表明实验研究大鼠的活动性较强,E区次数和E区时间越多,则说明实验研究大鼠的探索欲望较强,对照组实验研究大鼠与观察组实验研究大鼠的旷场试验箱结果相比,观察组实验研究大鼠的活动性与探索欲望较强明显增加,而对照组实验研究大鼠与观察组之间具有较大差距[2-4]。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是指:实验研究大鼠被放置在高架十字迷宫中央,主要通过监测大鼠的进入开臂时间、进入开臂次数、进入闭臂时间、进入闭臂次数,来评价实验研究大鼠的焦虑程度与活动性,进入闭臂次数和进入开臂次数越多,则表明大鼠活动性良好,大鼠在开臂停留时间越长,则说明大鼠的焦虑性较低[5-6]。
本研究表明,复合刺激方式在一定程度能造成实验研究大鼠活动性和焦虑性等行为学改变,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行为学表现相同。
综上所述,给予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采用帕罗西汀与尼莫地平治疗,不仅能有效预防大鼠的焦虑行为,还能提高大鼠的活动性与探索能力,值得在临床实验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参考文献:
[1]李陈成,陈旺,王莉等.帕罗西汀与尼莫地平对大鼠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预防作用[J].中华创伤杂志,2015,31(11):1045-1049.
[2]胡霖霖,张永华,苏玉刚等.百合地黄汤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行为学及海马GR/MR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2):135-137.
[3]侯良芹,刘嵩,熊克仁等.电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行为学和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3,38(2):140-145.
[4]李艳鸣,赵桂君.电针对PTSD大鼠体重和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14,38(3):233-235.
[5]侯良芹,刘嵩,熊克仁等.电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3,33(7):632-636.
[6]夏亮,王莉颖,翟明珠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大鼠行为及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3,12(4):309-313.
涂杳然,牛凡,龚良国,饶伟,陈热花.帕罗西汀与尼莫地平对大鼠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预防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4):106-107.
分享:
生化检验方式作为临床疾病诊断中比较广泛运用的一种检查项目,对肿瘤疾病、慢性疾病、炎性疾病以及感染等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2]。生化检验方式作为疾病早期诊断的主要方式,具有诊断准确性高、速度快、价格较为低廉以及痛苦感比较低等优势,在临床中被普遍运用[3]。
2025-04-09血液生化检验是非常重要的检验项目,通过对患者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进行检查,可辅助诊断多种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1]。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若血液样本存在异常会降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不利于治疗方案的正确选择。
2025-03-31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迅猛发展,从最初的简单算法到如今的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AI在计算能力和应用范围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在教育领域,AI的应用已经从辅助教学工具发展到全面的教学创新。通过智能教学系统,AI能够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实时评估学生表现,并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
2025-03-12复发性流产指连续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自然流产或生化妊娠。 临床一般在孕早期出现复发性流产,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腹痛及阴道不规则出血。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比较复杂, 流产时会出现阴道少量或大量出血, 腰部和下腹部疼痛, 当胚胎稍大时, 也可能会出现胎膜早破、 阴道流液等情况。
2025-02-14产后宫缩痛(postpartum uterine contractions pain, PUCP)是指产褥早期因子宫体强烈阵缩而引起的下腹部疼痛,哺乳时疼痛加剧。一般出现在产后1~2 d, 持续约2~3 d; 经产妇和多胎产妇疼痛更剧烈。通常宫缩为正常生理现象,一般不需治疗,但腹痛阵阵加剧难忍或腹痛绵绵不已,则可导致产妇产生焦虑、抑郁,影响产妇睡眠和舒适度及产后哺乳;
2025-01-07诱发因素有遗传、环境、饮食等,患者主要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等临床表现。患者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诱发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因此,临床需尽早筛查诊断糖尿病,从而实施有效治疗。
2024-12-05阳离子脂质体是一种带正电荷的脂质体,由于其具有制备简单、生物可降解等优点,作为非病毒载体被应用于基因疗法的研究中[1-9],例如1,2-二油酰-sn-甘油-3-磷酸乙醇胺(DOPE),常作为一种助磷脂用于脂质类药物的合成[8-12]。常用的阳离子脂质由三部分组成,包括亲水头基、疏水尾基以及两者之间的连接基因[1,8]。
2024-12-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范围内肥胖率大幅升高,超过20亿人口的健康受到肥胖影响。肥胖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中青年男性肥胖问题不容忽视。一项对我国某地2010—2018年20岁及以上成年居民超重和肥胖的流行趋势研究显示,20~39岁年龄组的男性肥胖率呈现上升趋势。
2024-11-27宫内无回声指位于宫腔内,或大或小,但均无卵黄囊的环状超声结构。单纯宫内无回声指宫腔内单个、形态规则或基本规则、不伴宫腔内液性暗区的环状结构,以区别于复杂宫内无回声如同时具备多个无回声,甚至伴有单个或多个不规则液性暗区。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持续多次(每次间隔1~2周、两次或以上)单纯宫内无回声。
2024-10-29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是构成血管内层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扁平细胞,在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VEC不仅在胚胎发育期间通过血管生成参与器官的形成,而且在成年期通过血管生成参与组织修复和再生,对维持组织稳态和响应损伤修复具有重要作用[1]。
2024-09-25人气:2830
人气:2773
人气:1744
人气:966
人气:83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物理实验
期刊人气:1654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出版地方:吉林
专业分类:科学
国际刊号:1005-4642
国内刊号:22-1144/O4
邮发代号:12-44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735
影响因子:0.645
影响因子:1.369
影响因子:0.874
影响因子:0.385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