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三维”目标教学,并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探索《血液》教学模式创新,以期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生物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启迪。
1、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1 知识目标
观察血液,说出血液的组成;说出血液中各种成分的功能。
1.2 能力目标
使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区分白细胞与红细胞;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1.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结合红细胞结构特点,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1.4 核心素养
通过血液教学培养学生尊敬师长、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热爱生命、无私奉献的社会关爱,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国情怀,以及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的良好习惯和个人修养。
2、教学重难点与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血液的组成及其功能;三种血细胞的结构特点。教学难点:区别动脉血、静脉血、动脉和静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比较学习,比较教学,探究教学等。
3、教学过程设计
3.1 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入:展示图片(培养学生尊敬师长、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热爱生命的社会关爱,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许同学们感觉不到,在你的身体里有一条条繁忙的运输线,它们将来自消化道的营养物质、来自肺部的氧气,迅速运往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同时将细胞生活中产生的废物及时运走。这些运输线就是遍布全身的大大小小的血管,血管里流动着血液。为什么医生能根据血液成分的变化来诊断疾病呢?为何因意外失血过多的人必须马上输血?否则危及生命,不合格的血液非但救不了人的命,反而威胁人的生命。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和学习《血液》。教师:那么,什么是血液呢?学生:思考讨论做出回答(培养学生下定义的能力)。教师适当点拨评价总结得出血液的概念。
3.2 教学环节2:[自主-比较-合作-探究学习]
3.2.1 板书:第1节血液
血液概念:血液是一种红色黏稠的液体。
教师:同学们,血液里面又有什么物质呢?它又由什么组成呢?让我们来观察分析一份“血常规化验单”数据。
展示:血常规化验单和血液组成的实验图(略)。
讨论:
①认识比较化验单及知道血常规检测内容。
②为什么加柠檬酸钠?(柠檬酸钠是一种抗凝剂,加入后,可防止血液凝固)。
③观察时,注意试管中的血液分为几部分?各呈什么颜色?各部分的容积比例大致是多少?学生:观察讨论、阅读、比较、思考、发言。
讲解:对于血液我们都很熟悉,但是如果说血液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学如果不看课本的话,肯定没有几位能说全面。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观察课本27页的活动并去阅读27页血液的组成和功能部分(学生阅读、思考、教师简述实验的做法)。
学生: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的组成,其中血细胞又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
教师:同学们看得很仔细。点个赞!
3.2.2 板书:血浆
(1)性质:血浆是一种溶有多种物质的液体,略呈淡黄色。
(2)成分:含水分约90%血浆中还含有以下物质。
教师讲解:
①细胞所需的养分,主要是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多是由消化管吸收而来,经血液运输,供各部分细胞利用。其中血液中的葡萄糖占0.1%,此浓度为血糖浓度,正常人空腹时为100毫升全血中含80~120毫克葡萄糖。葡萄糖为细胞的新陈代谢提供能量,血液中无机盐的浓度小,为0.9%,此为生理盐水浓度。
②细胞代谢废物,如尿素和尿酸等含氮废物。
③蛋白质,简称血浆蛋白。其中有些与血液的凝固作用有关,一些免疫球蛋白也是血浆蛋白的一小部分。血浆蛋白在血浆中的含量占7%~8%,分子量大,使血液具有适宜的粘度和浓度,除此以外,血浆中还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碳。
(3)功能: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等。
设问: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时,是输鲜血还是血浆?
学生:血浆。
教师:对,非常好。真棒!烧伤病人血液中的水分大量渗出,血液的浓度上升,粘度变大。所以在抢救时,应给病人输血浆,如输鲜血,血液粘度大,心脏负担大,反而威胁生命。
3.2.3 板书:血细胞
提示:同学们利用显微镜仔细观察血液涂片中血细胞的结构。
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实验材料:人血的永久涂片,显微镜。
实验步骤:把人血的永久涂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认识分辨红细胞和白细胞,比较它们的形态和数量)。
小组讨论:血细胞的组成如何?数量情况多少?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哪种细胞?它有哪些形态特点?
学生: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的数目最多。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中央凹的圆饼状。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把学生分为6个组比较学习小组,两组分别学习“红细胞”,两组分别学习“白细胞”,两组分别学习“血小板”(培养学生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的良好习惯和个人修养)。
学生:每个比较学习小组学习成果展示(每个组选派学习发言人阐述比较学习成果),同学们分享小组自主-比较-合作-探究学习成果。教师适时点评总结。
学生:自主比较学习P28“红细胞”。总结归纳什么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有什么作用?
学生:比较学习动脉血和静脉血,与同学们分享学习成果。
3.2.4 板书:红细胞
教师:红细胞寿命一般为120天,骨的红骨髓可以产生新的红细胞补充衰老或被破坏的红细胞。
讲解:红细胞中有一种含铁的血红蛋白,称作血红蛋白,其作用是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成年男子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为120~160g/L,成年女子为110~150g/L。
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后,使血液呈鲜红色,这种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叫做动脉血。血红蛋白与氧分离后,使血液呈暗红色,这种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叫做静脉血。
展示:动脉血和静脉血比较图片。
小组讨论(探究学习):某同学经常出现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医生检查的结果是血色素太低,被诊断为贫血,这是怎么回事?想一想怎么办?请你们给这位同学在生活上提点建议。
学生:分享小组探究性学习成果。
教师: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叫贫血。产生如面色苍白、头晕、疲乏、食欲不振和心慌等症状,应该找医生及时诊断和治疗,还要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
3.2.5 板书:红细胞数量、形态、功能及更新:
1)数量:男5.0×1012个/L;女4.2×1012个/L。
(2)形态结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两面中间凹的圆饼状。
(3)功能: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4)细胞中有含铁的血红蛋白,称作血红蛋白。男:120~160g/L;女:110~150g/L。
(5)寿命与更新:寿命约为120天,由红骨髓再生。
过渡:同学们,当身体某处受伤,伤口周围出现红肿现象,是什么物质让伤口周围肿起来?(如某学生有伤口,可以请该学生向同学们展示)
学生:不知道什么原因。
教师:用某学生伤口发炎展示,逐步讲解“白细胞”知识;或用图片讲解“白细胞”知识;或指导学生自主学习P28-29“白细胞”知识。
讲解:白细胞比红细胞大,分布在血液中,而身体的某一部分被细菌感染时,有些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从而引起伤口周围出现红肿现象,即“发炎”。当病菌消灭后,炎症也就消失,可见有些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作用。
从医学角度看,人体受病菌感染时,血中的白细胞总数高于正常,感染处也聚集大量的白细胞,所以,白细胞计数是临床化验的重要项目。
3.2.6 板书:白细胞
(1)数量:相对红细胞而言数量少,血液中白细胞数量为(4~10)×109个/L。
(2)形态:白细胞有多种,通常呈圆球形,有细胞核,一般都比红细胞大,重量较红细胞轻,所以沉淀后,积于红细胞之上。
(3)功能:吞噬病菌,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作用。
教师讲解白细胞类型及对人体的防御和保护作用。
过渡:同学们,当人体受伤流血时,为什么在数秒钟内伤口会自动止血?是什么在起作用?
学生:血小板展示:模拟图片(略),学生观察思考“血管壁破裂处,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小组讨论后,由学生代表作出回答。
教师:就血小板的形状、数量、功能及止血过程进行设疑置疑和讲解,并引导学生思考。教师讲解血小板、血清相关知识及作用。
3.2.7 板书:血小板
(1)数量:成年人血液中血小板数量为(1~3)×1011个/L。
(2)形态:呈不规则状,远比红细胞小,直径2~3微米,无细胞核。
(3)功能: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教师:人体内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可由红骨髓内的细胞演变而来;也可由脾脏和淋巴结负责制造。
3.3 教学环节3:[角色扮演,创新提升]
游戏:血液、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角色扮演。
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角色扮演”游戏,培养学生能力和核心素养,总结课堂教学。
3.4 教学环节4:[学以致用,课堂大练兵]
展示:爱心接力(义务献血图片)——行动起来吧!和他们一样,热爱生命,奉献社会!积极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培养学生无私奉献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后作业]:完成课本34页思考与练习1、2、3题。
4、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采取自主-比较-合作-探究学习落实教学目标,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和启发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体验快乐,达成预期的教学效果,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的良好习惯和个人修养。最后,以血液、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角色扮演游戏,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恩山.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2):25.
[2]贾倩倩.“血液循环”一节的教学设计[J].中学生物教学,2017(08):52-53.
[3]彭汀汀.“人体的血液循环”(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J].生物学教学,2015(02):40-41.
[4]张素芹.“血液循环”一节的教学设计[J].生物学教学,2011(06):34-35.
赵春美,宋友德.《血液》教学设计[J].教育研究(2630-4686),2019,2(2):113-11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铜仁市基础教育教学实验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生物比较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18SJ183)和2017年铜仁市基础教育教学实验课题“以乙醇为原料合成有机物的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17SJ1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享:
沙枣(拉丁文名:Elaeagnus angustifolia Linn.),为胡颓子科胡颓子属植物。天然沙枣分布在年降水量较低半荒漠、荒漠或沙漠,并由此得名“沙枣”。沙枣可抵抗沙尘且耐贫瘠,沙枣树常用于防风固沙。而新疆沙枣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尖果沙枣(Elaeagnus oxycar Pa Schlecht.),果实相对较小,两端较尖,由此得名。
2024-10-22百合地黄汤是《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100个经典名方之一。最早收录于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百合地黄汤由百合和生地黄组成;百合味甘、性微寒,归心、肺经,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之效;生地黄性寒,味甘苦,归心、肝、肾经,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效。
2024-07-13五加科植物竹节参Panax japonicus C.A.Mey.的干燥根茎,1977年至今被收载于历版《中国药典》中,具有补虚强壮的功效,用于治疗病后虚弱。竹节参原植物主要分布于北纬30度的云南、四川等高山地区。作为药食同源的植物,竹节参被列入化妆品原料目录,且为保健食品“八峰氨基酸口服液”的重要原料。
2024-06-20苯酚及其衍生物经常出现在炼油、制造、制药、焦化等相关行业的废水中。苯酚的水溶性使其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环境污染物,未经处理就排放到环境中,对动植物都是有害的。目前,废水中苯酚的处理方法包括吸附法、蒸馏法、氧化法、生物法等。与价格昂贵且易于形成二次有毒物质的物理化学方法相比,生物法是最可持续、最具成本效益的清洁技术。
2024-06-20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是石油的主要组分之一,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毒性特征,油田石油开采、运输以及各类石油化工生产过程导致油田土壤中的PAHs污染富集,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和居民身体健康。然而,我国陆上石油开采区大多处于盐碱土壤环境,加上高盐钻井废液泄漏和海水倒灌等因素,造成油田区和盐渍化土壤区高度重叠。
2024-06-20就自然科学而论,没有一门科学比生命科学更为复杂,更为神秘,更为与人类自身息息相关。长期以来,人们为探索生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而生物化学就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本质的一门基础学科。生物化学是介于生物与化学之间的一门基础学科,其主要是利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物的化学组成,以及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一切化学变化[1]。
2024-06-19起源于欧洲的地中海沿岸及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欧洲、亚洲和美洲均有栽培,在中国的南北方均有栽培。芜菁在我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称谓,如在四川称为“圆根”,温州称其为“盘菜”,山东、河北、内蒙一带称为“芜菁”,新疆地区叫“恰玛古”,而在西藏地区的芜菁俗称“芜根”,藏语叫“妞玛”。
2023-09-25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多元化已基本形成。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发展格局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将办学思路转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是其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洛阳理工学院作为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2016年获批为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本科院校,构建了“实现融入、探索融通、走向融合”(简称“三融三创”)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2021-08-27高中化学校本作业对于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开发学生智慧潜能、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中化学校本作业设计时,应充分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从成长性、针对性、探究性、分层次、微视频等方面进行设计,以帮助学生提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021-01-04生物化学是农林类高等院校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当今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不断推陈出新,关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考核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本文对当前农林类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基本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具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可为同类院校生化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2020-11-12人气:3228
人气:2940
人气:2570
人气:2378
人气:226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激光生物学报
期刊人气:917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遗传学会
出版地方:湖南
专业分类:生物
国际刊号:1007-7146
国内刊号:43-1264/Q
邮发代号:42-194
创刊时间:199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1.343
影响因子:1.227
影响因子:1.286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349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