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白术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温,味甘、苦,主入脾胃,具有健脾燥湿,益气,利尿,止汗,安胎的作用,被称为“补气健脾第一要药”,有“十方九术”之说。本研究通过大黄诱导的小鼠脾虚模型,观察白术一体化加工炮制的三种生白术饮片对脾虚模型小鼠基本机能状态、胸腺指数以及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进一步比较白术的不同一体化加工炮制工艺对治疗脾虚作用的影响。
455
0
炎症是机体组织受损或遭受有害物质刺激后产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LPS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引起机体炎症反应和休克的关键介质之一,可导致患者全身炎症反应并发展成多器官功能衰竭。肝脏作为机体最主要的代谢器官,是过度炎症反应的主要受累脏器。
285
脑卒中是全球第三大疾病死亡原因,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健康。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农村人群脑血管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的比例为23.18%,城市人群为20.52%。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方法可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据报道,缺乏身体活动的男性脑卒中的患病率为28.5%,女性为31.5%,并且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161
坐骨神经痛的临床发病率较高,致病因素较多。本病患者的疼痛感受是表现极为突出的方面,疼痛介质在本类患者中多呈现高表达状态,而随着疾病状态的控制,其表达水平可随之下降,因此可作为坐骨神经痛治疗效果的重要评估指标。临床中与坐骨神经痛相关的研究众多,其中甲钴胺是常见的治疗药物,其效果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320
脑卒中是导致患者长期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总体80%以上[2],尤以大脑中动脉梗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最为常见。缺血性脑卒中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是溶栓,它可以使脑组织重新获得血液灌注。然而,在脑缺血发生一段时间后,如果恢复缺血区的血供,会引发组织损伤加重甚至发生不可逆性损伤,称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93
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膀胱功能障碍最有前途和挑战性的应用。最近,成人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取得了一些开拓性进展[1,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具有容易获取、免疫原性小以及不涉及伦理问题等优势,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移植种子细胞[3,4]。
215
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供血障碍,引起脑组织缺氧、缺血形成梗死灶的脑血管疾病[1]。脑卒中时脑组织局部能量代谢等失衡,氧供应不足导致脑组织血液供应降低,最终引起神经细胞不可逆损伤[2]。积雪草苷是积雪草的主要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广泛,临床上常用来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麻风病、流行性肝炎、皮肤病及帕金森病。
155
大脑海马是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复杂的部位[1]。海马神经元主要由海马神经细胞构成,当海马神经细胞受损后会引起记忆功能减退、学习能力降低、认知发生障碍等症状[2]。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麻醉在各种手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七氟烷是目前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的吸入类麻醉剂。既往研究显示,七氟烷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学习和记忆功能都有潜在损伤,吸入量过多会严重影响海马神经细胞并导致其凋亡。
174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于脑部血管壁病变或血流受阻,导致供血区脑组织缺血、缺氧,造成脑组织坏死和神经功能缺损的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脑血管疾病目前己经成为中国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最为突出,约占脑血管疾病的70%[1]。一项发表在《柳叶刀》杂志的最新研究亦证实,脑卒中已成为中国疾病负担重的主要原因。
2272
慢性支气管炎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一种常见但多变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发病率高,病情易反复发作,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肺功能下降等,引发下呼吸道疾病,是呼吸相关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1],其中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致病因素[2]。在中医学方面,慢性支气管炎属于“咳嗽”、“痰饮”范畴,故有效止咳平喘从而防治慢性支气管炎显得尤为重要。
322
特发性间质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发的以两肺弥漫性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导致患者弥散功能降低,最终心肺功能衰竭致死[1]。IPF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致死率高,无有效根治措施,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医学热点问题。祖国医学将IPF归为“肺痹”“肺痿”范畴,认为其为本虚标实之证,痰浊、瘀血为其病理因素。
137
牵张成骨作为口腔颌面外科及整形外科治疗先天、后天畸形缺损等的重要整复手段在临床上具有明显优势,目前其治疗周期长、并发症相对较多等不足限制其临床广泛应用[1,2]。学者们使用了生长因子、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试图促进成骨缩短治疗周期,但均停留在实验层面,上述治疗手段不仅价格昂贵,且受到伦理、安全等因素限制,短时间难以在临床广泛推广。
233
中医学认为,气滞血瘀是导致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1]。川芎属于活血化瘀药,具有良好的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临床广泛用于血瘀气滞痛证、头痛和风湿痹痛。现代研究表明其所含的川芎嗪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扩张脑血管、降低血小板活性之效,所含阿魏酸具有抗维生素E缺乏的作用[2,3]。本实验通过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小鼠衰老模型,研究川芎水煎剂的抗衰老作用。
295
高尿酸血症是由于嘌呤代谢异常或尿酸排出受阻导致的高血尿酸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1],而持续性的高尿酸水平可能会诱发痛风、关节炎等病症。目前,中国居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分别为13.3%和1.1%[2],其中约1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发展为痛风[3]。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不仅是痛风的发病基础,其还与慢性肾病、代谢综合症、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密切相关。
553
细胞死亡是正常细胞的自然终点,是不可逆的细胞功能的终结。细胞死亡分为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两大类。细胞凋亡为可调控性,由特定因子触发引起,形态学上主要表现为细胞皱缩,细胞膜起泡,凋亡小体形成。细胞坏死多为不可调控性,由外界环境等触发,形态学上表现为细胞肿胀,细胞膜、细胞质破裂,细胞内物质释放,发生炎性反应。
517
影响因子:1.270
影响因子:1.500
影响因子:0.448
影响因子:1.193
影响因子:0.835
影响因子:0.268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