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由此可见,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已经从国家层面提上了日程,也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之一。
70
0
在传统文化“进校园”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充分挖掘探索地方特色茶文化和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机制,有助于引导大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厚植家国情怀,有利于学校构建“大思政”协同育人体系,让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动”起来,以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助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47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建设祖国的主力军,同时是社会发展的有效推动力,因此应该积极落实茶文化实践活动,以帮助大学生在参与实践的基础上,切身感知茶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形成正确的价值引领。鉴于此,高校要结合现阶段的思政要求以及本校实际,积极与地方茶厂、茶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构建学生实践基地,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
56
高校辅导员构建的网络思政教育阵地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官方资讯和各类校园信息的重要渠道,是距离高校大学生最近的网络平台。这些平台发布的信息容易触动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而引起他们深层次的思想矛盾运动,推动发生新的自我建构,从而引领其思想与行为。
73
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地理学科不仅在学科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更在高校教育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地球表层的空间分布、人文环境、资源分布等,在人地关系发展趋势等方面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34
网络已经成为现今大学生的重要活动领域,因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工作的创新发展,真正地为学生考虑,获得学生的认同,从而很好地完成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要求[1]。
64
随着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在全国高校的深入贯彻,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及育人评价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务院于2020年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改进高等学校评价,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凸显教育评价更加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02
植物化学保护学是应用农药防治农林及城市环境中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保护农林业生产的一门学科。通过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植物化学保护学的基础知识,明确农药与环境安全的关系,解决农林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明确了植物化学保护学基本知识与基本技术等课程教学内容的同时,增加了对思政教学的要求。
36
“场景”一般指的是某一种情景,通常出现在电影艺术作品中,根据具体的环境与所处环境的人和物的因素构筑出了某一种概念性的空间,为当下的人和物赋予意境式的情景化条件。以传播学的视角,“场景”通常被划分为“场”和“景”两个独立的字,它们各自具有涵盖人的行为和心理的独特功能。
63
在融媒体背景下,融合思维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教育主体要想打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格局,必须引入融合思维,实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社会的融合发展。反之,教育主体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直接套用到网络教学中必然会“水土不服”。
81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激励新时代的思政教师为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党的领导下,经过思政教师的实践探索,历经数年的全国教学能力大赛的洗礼,思政课教学从理念到方法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思政课的抬头率、点头率和微笑率都有所提升。
72
党的二十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明确提出“坚持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坚持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1]。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既是新时期引领我国网络强国建设的关键指南,也是我国未来网络安全发展必须遵循的根本要求。
75
为实现课程思政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党和国家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而出场,是党和国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完善、格局拓展、质量提升的应然性创新,其实质就是要突破思政课“单打独斗、孤军奋战”之围,实现专业课程同思政课程“互为补给、协同作战”。
新工科建设的发展也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高校课程而言,课程体系中不同课程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之间存在承接与递进关系,思政目标间也应具有一定联系,并在育人过程中形成思政体系,以满足新工科建设人才培养需求[3-4]。
57
实施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教学目标的“舍本求末”,教学方法的“水土不服”,教学活动的“随心所欲”等,这些都使得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育人效果大打折扣。迫于当前困境,本文提出基于“+1”跨学科项目模式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思路,以提升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育人实效。
61
影响因子:0.216
影响因子:2.087
影响因子:1.435
影响因子:0.177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283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