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常规组(n=30)和黄芪组(n=30)。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黄芪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结合黄芪注射液,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0d后血小板TXB2、6-keto-PGFα、GMP-140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XB2、6-keto-PGFα、GMP-14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芪组患者治疗20d后TXB2、GMP-140水平较常规组低,6-keto-PGFα水平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黄芪注射液治疗,可有效调节血小板相关指标,进一步改善血小板功能。
糖尿病肾病也称为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属于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若未及时治疗,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造成较大的威胁性。研究表明,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与心脑血管动脉的粥样硬化相关,而血液的高凝状态是加速硬化的重要原因,但目前在临床试验中,关于药物治疗对血小板功能变化的报道比较少[1]。本研究旨在进一步分析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具体信息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常规组(n=30)和黄芪组(n=30)。常规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为(43.26±5.13)岁;病程4~15年,平均病程为(10.47±3.09)年。黄芪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36~71岁,平均年龄为(43.30±5.24)岁;病程5~15年,平均病程为(10.50±3.18)年。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患者或其家属认同且签字;(3)遵医性高的患者。排除标准:(1)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过敏的患者;(2)存在分泌类疾病的患者;(3)存在因发热、急慢性肾炎和其他原因诱发蛋白尿患者;(4)存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5)伴有肝肾原发病变、心衰等患者。
1.3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在治疗期间对患者饮食进行调整,且安排胰岛素治疗,并控制其血糖值标准为FPG<6.0mmol/L,餐后2h为<8.0mmol/L,连续治疗20d。如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血压升高的情况,可施以适量的降压药物。黄芪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结合黄芪注射液(每支装10mL(相当于原药材20g)上海新亚药业高邮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2021257)治疗,将10mL黄芪注射液中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20d。
1.4评价指标
治疗前、治疗20d后清晨采集患者5mL空腹静脉血,采取EDAT-Na2防止血液凝固,而后离心10min,将血浆分离后放置在零下20℃的环境下待检,采用RIA(反射分析法)检测GMP-140(血小板颗粒膜蛋白)、6-ketoPGFα(6-酮-前列腺素Fα)、TXB2(血栓素B2)的浓度,试剂盒均采购于安徽深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间上述指标的差异。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TXB2、6-keto-PGFα、GMP-14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治疗20d后上述水平较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芪组患者治疗20d后TXB2、GMP-140水平较常规组低,6-ketoPGFα较常规组高,且均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血小板功能对比
3、讨论
糖尿病肾病属于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诸多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肾病早期主要是因为肾脏体积增大,肾小球的滤过率增高,且肾小球容积过大,导致肾小球系膜细胞簇生、肾小球的基质累聚,同时造成尿白蛋白排泄升高,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肾功能衰竭等情况,由于临床上针对该疾病的具体发生机制还未完全明朗,因此对于早期的治疗措施比较缺乏。
TXB2(血栓素B2)属于血栓烷A2的稳定代谢物,具有促使血小板聚集和收缩血管的功能。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即GMP-140,在血小板被激活时,α-颗粒会随之释放并分布在血小板的表面,且可进入到血浆内,也是目前临床研究中发现最具有特征性的血小板活化标志物。而6-ketoPGFα(6-酮-前列腺素Fα)属于前列环素的稳定代谢物,主要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扩张血管的作用[2]。据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肾病患者处于血小板活化状态、细胞受损的情况下,血小板功能发生异常,可能与TXB2、GMP-140、6-keto-PGFα水平有关。因此,该疾病的治疗主要机制需要减少肾小球的滤过率,改善其对通透性的选择,降低血浆大分子的输出,进而促使尿蛋白减少;同时降低肾小球的高滤过、高灌注和高血流量;此外,还需对血管紧张素生成进行阻止,减少肾小球内压,改善肾小球内血液循环[3]。本研究结果显示,黄芪组患者在接受黄芪注射液治疗20d后,血浆TXB2、6-keto-PGFα、GMP-140水平指标均低于常规组,6-keto-PGFα高于常规组,这表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黄芪注射液治疗后,可改善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其主要原因在于,黄芪注射液中的主要成分黄芪在中医药学中属于甘温补气的药物,有补气升阳、益气健脾、利水消肿、固表益卫等作用,在临床治疗中也是常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之一,其保护肾功能的作用也在临床研究试验中得到证实。现代药理研究中表明,黄芪注射液主要含有的氨基酸、大量无机离子、蛋白质和黄芪多糖均是在黄芪中所提取,可以改善对肾脏血液的循环、扩张血管、降低肾小球滤过率,能够有效降低血小板的活化程度,减少血小板聚集,减少或预防血栓的形成,进而达到抗凝作用。此外,黄芪注射液还可提升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的抵抗,促进肾脏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改善血小板功能,对抑制糖尿病肾病的病情进展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苏虹霞,吕继宏.黄芪注射液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疗效研究[J].陕西中医,2018,39(4):479-481.
[2]漆映辉,曲晓璐,刘晨,等.黄芪注射液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对比剂暴露后肾脏功能状态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9,20(2):109-112.
[3]赵俊,任高通.糖肾复元汤结合胰岛素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早期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抑素C影响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3):401-403.
黄霞,郭丽娟.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2):54-55.
分享:
肌少症是一种以肌肉质量下降、肌肉功能减退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可导致患者跌倒,运动功能、生活质量下降。肌少症的患病率及病情进展与年龄呈正相关,研究显示,高龄人群的肌肉密度较中青年人群的肌肉密度至少下降约50%。
2025-03-29有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用于痴呆症的费用估计为1.3万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这一费用将增至1.7万亿美元,而如果将护理费用的增加考虑在内,则为2.8万亿美元[5]。中医药尤其是中医外治法近年来在痴呆症早期阶段-认知功能障碍阶段的预防与治疗中显示出了较好的效果,受到广泛关注。
2025-03-2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因血糖代谢异常导致患者视网膜局部组织微循环损害进而诱发一系列眼部典型病变,患病率逐年 升 高,统 计 发 现 亚 洲 国 家 人 群2型 糖尿病(T2DM)患者的 DR 发生率已达23%,是目前劳动人群中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的首要原因。
2025-03-18阴茎是由自主神经支配,自主神经是由交感、副交感神经两大系统组成,受大脑皮质和下丘脑的支配和调节,主要支配平滑肌、心肌、腺体分泌、内脏活属于阳痿范畴,其临床症状有阳痿不举、遇劳加重,心悸失眠、多梦,食少纳呆、腹胀便溏,舌质淡暗苔白,脉细弱[2]。
2025-03-17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发病率呈井喷式增长,它所导致的慢性病亦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其中糖尿病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该病临床治疗效果差,病情迁延不愈,逐渐加重,直至进展为终末期肾病,依靠肾脏替代治疗维持生命,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
2025-02-10糖尿病作为最常见的慢性进展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糖尿病一旦发生,除了疾病本身之外,引发的并发症不断折磨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如眼病、足病、肾病和脑病,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以糖尿病脑病最为常见。慢性高血糖可缓慢引起认知功能障碍和神经生理结构异常称为糖尿病认知障碍。
2025-02-08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dysfunction,ED)多于糖尿病病程7~10年出现,主要表现为阴茎勃起硬度逐渐降低,勃起硬度的维持时间逐渐缩短,最终导致性生活不能满意完成,甚至完全丧失勃起功能,属于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且具有高发、早发、难治、效差的特点[1]。
2025-02-061 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慢性代谢性疾病, 需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对血糖水平的严格控制至关 重要[1]。然而,目前对于1型糖尿病的院外血糖管理 仍面临较大的挑战,如患儿家长护理能力差异、患儿血 糖监测依从性低以及定期监测困难等,可能影响血糖 控制效果[2]。
2025-01-23糖尿病患者随着体内物质代谢紊乱,不仅会引起血糖升高,加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等糖尿病并发症发生,还会引发高血压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增加心脏肌肉收缩力,增加心脏负担,进而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严重会危害患者生命。因此,需采取合理的降压治疗来减少心脏功能破坏。
2025-01-18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一种以高血糖、微血管和大血管损伤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损害多个器官和系统。肺由于其丰富的毛细血管网络,更易成为糖尿病微血管损伤的主要部位。糖尿病肺功能障碍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不可逆且与病程相关的肺部疾病,增加了糖尿病的死亡风险,肺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肺疾病的主要病理特征。
2025-01-16人气:18509
人气:16589
人气:15932
人气:15523
人气:1470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实用糖尿病杂志
期刊人气:1353
主管单位: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辽宁省医学会
出版地方:辽宁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9191
国内刊号:21-1523/R
邮发代号:8-149
创刊时间:1993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1.388
影响因子:0.021
影响因子:1.038
影响因子:0.279
影响因子:0.021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