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糖指标与视力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以60例DR患者为对象,6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糖、凝血指标,分析血糖指标与视力损伤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酶电极法);糖化血红蛋白A1 c(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纤维蛋白原(Fbg)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中度、重度视力损伤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FPG、HbA1c与DR患者视力损伤呈呈正相关(P<0.05)。结论 FPG、HbA1c与DR患者视力损伤关系密切,检测二者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的视力损伤。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1]。早期DR特征为组织的异常氧和作用,导致微血管功能变化,视网膜血管扩张[2]。DR患者持续的视网膜血管扩张可导致微动脉瘤并引起基底膜增厚及内皮细胞增生。视网膜血管及玻璃体相互作用可刺激新生血管形成,影响患者的视力[3]。本文通过检测DR患者血糖指标,分析其与视力损伤的关系[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8.5~2021.5收治的60例DR患者为对象。纳入标准:确诊为DR;药物治疗有效;患者对本研究知情;排除标准:接受视网膜光凝治疗者;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认知功能障碍者。以同期6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年龄43~70(59.62±5.16)岁,男36例,女24例,病程(7.18±1.55)年。观察组年龄45~70(59.11±5.24)岁,男33例,女27例,病程(7.22±1.60)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PG)(酶电极法);糖化血红蛋白A1 c(hemoglobin A1 c, HbA1c)(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普法);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prothrombin time, 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bg)(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利用散瞳眼底检查法评估视力损伤程度:眼底仅有1个微动脉瘤(轻度);眼底存在2个微动脉瘤(中度);眼底存在2个以上静脉串珠样改变或1个象限显著的视网膜微血管异常(重度)。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1.0。计数资料n(%)用χ2检验。计量资料(x¯±s)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卡方。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两组FPG、HbA1c水平比较(表1)
观察组FPG、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表1两组FPG、HbA1c水平比较
2.2两组凝血指标比较(表2)
观察组aPTT、P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表2两组凝血指标比较
2.3两组视力损伤程度比较(表3)
观察组中度、重度视力损伤高于对照组(P<0.05)。
表3两组视力损伤程度比较[n(%)]
2.4血糖指标与DR患者视力损伤的相关性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FPG、HbA1c与DR患者视力损伤呈呈正相关(r=0.605、0.642,P<0.001)。
3、讨 论
DR是机体毛细血管闭塞,进而引起血管扩张微动脉瘤形成,最终导致DR的发生[5]。葡萄糖与其他大分子物质通过蛋白非酶糖化过程形成脱氧葡萄糖酮醛,诱导氧自由基生成,是DR的发病机制之一[6]。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脂质代谢异常,体内的脂质过氧化物合成增多,并且可加重对内皮细胞的损伤,导致视网膜脂质渗出,加重患者的病情[7]。FPG、HbA1c为反映机体血糖水平的常用指标。HbA1c可反映患者此前6~8周的血糖水平,为临床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8]。糖尿病患者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促使机体分析增大形成大分子糖化产物,大分子物质可在血管基底膜沉积引起晶状体浑浊。有学者[9]指出HbA1c可预测血管损伤的程度。凝血因子在DR的病理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血液循环速度减慢、局部血栓形成均可加重视力损伤。
本文结果显示DR患者FPG、HbA1c水平高于糖尿病患者,提示血糖水平对DR具有促进作用,其原因可能为上述指标表达增多,对机体的微血管内皮功能产生较强的刺激。DR患者aPTT、PT延缩短,提示DR患者机体凝血功能亢进,发生血栓的风险较高。糖尿病患者长期的高血糖、血液高凝状态,可对视网膜周细胞造成强烈的刺激,引起视网膜局部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血流量异常,机体的循环调节功能紊乱,诱导DR的发生及发展。FPG、HbA1c与DR患者的视力损伤正相关,提示二者患者患者的病情关系密切,检测FPG、HbA1c有助于评判患者的视力情况。
参考文献:
[1]朱常青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糖指标与视力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J]辽宁医学杂志,2021 ,35(1):55-57.
[2]徐燕,陶国琴血糖、血脂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损害的相关性研究[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9,26(2)-230-233.
[3]孔-帆针对性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糖控制、视力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社区医学杂志, 2018,16(7):72-74.
[4]王雅宁,立业,宋亚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其与视力损伤程度的相关性[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9,31(12);.79.
[5]周卓琳,毕春潮,邵娟,等.血脂,血糖代谢水平及血压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10):54-57.
[6]郭进玲,葛渊,刘凌云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力受损风险的相关性[J]医学临床研究,2018,35(11):2197-2199.
[7]丁倩针对性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糖控制,视力及治疗依从性影响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9,32():351,326.
[8]黄巧枝,钟霞夏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持续健康教育对血糖及视力的影响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7):137-138.
[9]高璐,信中,袁明霞,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8,17(7):533-537.
文章来源:杨英,向彦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糖指标与视力严重程度的相关性[J].血栓与止血学,2022,28(04):553-554+557.
分享:
肌少症是一种以肌肉质量下降、肌肉功能减退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可导致患者跌倒,运动功能、生活质量下降。肌少症的患病率及病情进展与年龄呈正相关,研究显示,高龄人群的肌肉密度较中青年人群的肌肉密度至少下降约50%。
2025-03-29有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用于痴呆症的费用估计为1.3万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这一费用将增至1.7万亿美元,而如果将护理费用的增加考虑在内,则为2.8万亿美元[5]。中医药尤其是中医外治法近年来在痴呆症早期阶段-认知功能障碍阶段的预防与治疗中显示出了较好的效果,受到广泛关注。
2025-03-2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因血糖代谢异常导致患者视网膜局部组织微循环损害进而诱发一系列眼部典型病变,患病率逐年 升 高,统 计 发 现 亚 洲 国 家 人 群2型 糖尿病(T2DM)患者的 DR 发生率已达23%,是目前劳动人群中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的首要原因。
2025-03-18阴茎是由自主神经支配,自主神经是由交感、副交感神经两大系统组成,受大脑皮质和下丘脑的支配和调节,主要支配平滑肌、心肌、腺体分泌、内脏活属于阳痿范畴,其临床症状有阳痿不举、遇劳加重,心悸失眠、多梦,食少纳呆、腹胀便溏,舌质淡暗苔白,脉细弱[2]。
2025-03-17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发病率呈井喷式增长,它所导致的慢性病亦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其中糖尿病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该病临床治疗效果差,病情迁延不愈,逐渐加重,直至进展为终末期肾病,依靠肾脏替代治疗维持生命,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
2025-02-10糖尿病作为最常见的慢性进展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糖尿病一旦发生,除了疾病本身之外,引发的并发症不断折磨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如眼病、足病、肾病和脑病,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以糖尿病脑病最为常见。慢性高血糖可缓慢引起认知功能障碍和神经生理结构异常称为糖尿病认知障碍。
2025-02-08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dysfunction,ED)多于糖尿病病程7~10年出现,主要表现为阴茎勃起硬度逐渐降低,勃起硬度的维持时间逐渐缩短,最终导致性生活不能满意完成,甚至完全丧失勃起功能,属于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且具有高发、早发、难治、效差的特点[1]。
2025-02-061 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慢性代谢性疾病, 需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对血糖水平的严格控制至关 重要[1]。然而,目前对于1型糖尿病的院外血糖管理 仍面临较大的挑战,如患儿家长护理能力差异、患儿血 糖监测依从性低以及定期监测困难等,可能影响血糖 控制效果[2]。
2025-01-23糖尿病患者随着体内物质代谢紊乱,不仅会引起血糖升高,加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等糖尿病并发症发生,还会引发高血压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增加心脏肌肉收缩力,增加心脏负担,进而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严重会危害患者生命。因此,需采取合理的降压治疗来减少心脏功能破坏。
2025-01-18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一种以高血糖、微血管和大血管损伤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损害多个器官和系统。肺由于其丰富的毛细血管网络,更易成为糖尿病微血管损伤的主要部位。糖尿病肺功能障碍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不可逆且与病程相关的肺部疾病,增加了糖尿病的死亡风险,肺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肺疾病的主要病理特征。
2025-01-16人气:22392
人气:18516
人气:16602
人气:15951
人气:15246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糖尿病天地
期刊人气:7280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7851
国内刊号:11-5210/R
创刊时间:2008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