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癌(gastric cancer, GC)是2020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五大常见癌症和第四大常见原因(GLOBOCAN 2020),胃癌根治性切除术目前仍然是胃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而针对大网膜切除术在胃癌治疗中的作用仍存在争议。从解剖部位看,大网膜与胃、结肠等原发病灶位置紧邻,易发生癌细胞种植转移,脱落的癌细胞优先在大网膜定植和转移[1,2,3],而此类患者术前或术中常规评估通常难以判断是否存在微小的转移灶;而大网膜自身的吸附作用及间皮细胞、乳斑及其中以巨噬细胞为代表的免疫细胞,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4
关键词: 大网膜转移 根治性R0切除 生存期 胃癌 进展期胃癌胃癌(GC)为仅次于肺癌和结直肠癌(死亡率分别为18.4%和9.3%)的第三大癌症相关的死因[1]。大多数GC病人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因此确诊时多已进展至晚期GC。尽管目前早期GC治疗的成功率有所提高,但晚期GC病人预后仍较差,其5年生存率<20%[2]。肿瘤微环境(TME)的结构成分主要包括基质细胞和免疫细胞。AHNAK也称桥粒蛋白,最初被认为是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类型中的一种大分子肿瘤相关核蛋白,在血脑屏障形成、细胞结构和迁移、心脏钙通道调节和肿瘤转移等多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3]。
关键词: AHNAK 免疫细胞浸润 桥粒蛋白 胃癌 预后影响因子:1.079
影响因子:0.701
影响因子:1.046
影响因子:0.900
影响因子:0.654
影响因子:2.01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