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呼吸道感染指致病菌侵入呼吸道后繁殖所致的一类疾病,常见的致病菌为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当前我国对于病毒类呼吸道感染研究较多,对于细菌类研究相对较少。研究指出,呼吸道细菌感染发病率存在性别特征,主要以男性群体较为多见,且中老年群体更容易发生呼吸道细菌感染。
32
0
近年来,新发传染病威胁日趋严重,已成为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原因[2]。2019 年末的新冠疫情暴发,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卫生教育工作者的思路。后疫情时代防控工作重心已从防感染转移到保健康、防重症,从风险地区和人员管控转移到健康服务与管理,防控对象也从重点人群转为全民大众。
26
流感病毒是单股、负链、分节段RNA病毒,属正黏病毒科,分为甲、乙、丙、丁四型,其中甲型中的H1N1、H3N2亚型和乙型中的B/Victoria/2/87(B/Victoria)和B/Yamagata/16/88(B/Yamagata)系可引起每年的季节性流感。同一个流感流行季,通常会出现流感病毒不同型别或亚型的共同流行。
64
接种疫苗是人类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疫苗安全关乎民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近年来,我国疫苗安全事故频发[2~4],暴露出疫苗供应链多个环节存在纰漏,加强疫苗供应链监管迫在眉睫。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可追溯性等特性,其分布式存储与非对称加密等功能有助于保障疫苗供应链的数据真实可靠、公开透明且可追溯。
42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皮肤黏膜出现斑疹、丘疹、疱疹为主要特征,主要好发于儿童。由于其传染性较强,常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等聚集性场所暴发流行,不仅影响师生健康和教学秩序,还增加了社会经济负担。近年我国水痘流行呈现上升趋势,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发生的主要方法。
70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属于嗜肝DNA病毒科,主要感染人体肝脏,引发乙型肝炎。这种疾病以急性或慢性肝脏炎症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是一类传播性强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病毒性肝炎相关疾病导致约110万人死亡,以及300万例新发感染案例。
45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力军,也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现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急性传染病扩散、收集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及慢性病干预等方面,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公立医疗机构设立公共卫生科等直接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科室”。
61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HNTV型、SEOV型)感染引起的,以肾脏损伤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法定乙类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自1981年成功分离到汉坦病毒,经过几代科学家的不断努力,成功研发HFRS疫苗并在全国发起爱国卫生运动,HFRS发病率由1986年的11.08/10万下降至2012年的0.83/10万。
47
世界卫生组织(WHO)多次警告要高度关注由未知病原体引起的可能导致全球大流行的“X疾病”,其中严峻的挑战之一是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面临医疗救治资源短缺。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的反复性与不确定性可能造成医疗救治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个人防护物资不足、医院床位紧缺、救治设备供不应求等是制约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的重要因素。
25
COVID-19作为一种新发传染病,自2019年底发现以来迅速在全球蔓延。截至2023年5月23日,全世界累计报告COVID-19病例7.6亿例,死亡690万例。全世界学者针对如何预防COVID-19开展调查研究。国外多项研究[5-7]显示,流感疫苗接种可降低COVID-19及住院风险。
53
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是推进疾控工作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各省均已建立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并作为最重要的公共卫生服务业务应用系统优化管理,也有市级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的实践。河南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于2011年在全省投入使用,郑州市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于2019年8月在全市推广使用。
39
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是由丙肝病毒(hepati⁃tisCvirus,HCV)引起的肝炎,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和终末期肝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24年全球有5000万例丙肝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例新增感染,2022年死亡24.4万例,占所有病毒性肝炎死亡人数的17%[1]。
30
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虽然接种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感染具有85%的交叉保护作用,但自1981年以后,我国已经逐步停止天花疫苗接种。此次疫情暴发主要发生在男性群体中,特别是存在同性性行为的同性恋或双性恋群体,但在异性恋群体中亦有病例报道。在女性、儿童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因感染猴痘病毒而致死的风险可能增加。
15
早期宫颈癌(ECC)的病变局限于宫颈部位,尚未发生浸润和转移。随着防癌筛查的普及,ECC 的检出率显著提升,其主要危险因素为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Perkins RB 等认为早期接种 HPV 疫苗及定期行防癌筛查是预防 HPV 感染和宫颈癌(CC)的关键,其主要是通过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反应。
20
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传染性疾病。为有效控制疾病传播,需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其中标准预防作为预防医学领域的重要原则,已成为保障公共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标准预防是指在医疗保健环境中,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以防止病原体传播和交叉感染,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进行适当的隔离和防护。
16
影响因子:1.370
影响因子:1.498
影响因子:1.212
影响因子:1.788
影响因子:0.501
影响因子:0.473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