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武术文化中融合了无数中国文化的思想和内涵,属于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工作的有效落实,武术文化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所以有必要对相应的策略进行探究,以能够更加有效的通过"一带一路"的建设对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1、“一带一路”建设对武术文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根据“一带一路”的发展理念,中国武术在其中能够获得更好的国家化发展。在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之中,强调还应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推动包括武术在内的多项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从实际上来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属于中国文化经过高度提炼后所取得的精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武术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魅力,利于推动国际之间的人文交流,并有效实现各项优质资源的互通、互用。
2、“一带一路”建设中武术文化发展的内涵
中国武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创新,至今已经形成了多个具有鲜明特色的类别。自古以来,武术的思想内涵均随着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而不断趋于完善,且在此过程中对道家、兵家、佛家、儒家以及中医等多方面的文化进行吸收,为其自身所具有的攻击性、艺术性以及养生和修身作用打下了理论基础。各个学派的思想对于武术的发展起到了不同的影响作用,道家重视武术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儒家重视武术中体现的伦理道德的社会价值,兵家注重武术的攻击性以及实战作用,且将“慎战”“止战”“义战”等军事理念融入其中,佛家重视兼修禅武。以上诸多理念均充分体现了中国武术“和”“合”的文化内涵以及“中庸”的思想,强调了“天人合一”“文武兼备”的修炼思想,并对“自强不息”“坚持不懈”的民族精神进行充分体现,使武术精神成为了对中国文化精髓进行体现和诠释的重要途径,也使武术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中国武术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且每一个武术体系的形成,均以中国人深刻的哲学思想为依托,当今诸多哲学思想已经深入了国人日常生活。中国武术之所以与西方竞技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主要原因即在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内涵。每一个武术派别在创立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而这一思想与中华文化具有密切的关联性,所以,中国武术的传承不仅在于竞技,也在于个体对于自身的修炼及超越。
3、“一带一路”建设中武术文化发展策略
3.1重视武术发展困境
武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诸多民族文化精神,可谓是中华文化的缩影,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武术发展,数十年来持续推动武术发展,使武术在中国体育中具有较高的地位,但是当前武术在社会上尚未形成较大的影响力,也存在诸多人民群众对于武术发展的意义以及重要性有待全面认识的情况。多年以来,一直由中国武术协会对各项国际化武术竞赛制定规则,并不断规范赛事发展,随着功夫巨星李小龙将中国武术带入大银幕,中国武术真正在世界各地受到了大幅度欢迎,其为中国武术的国际化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并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也为之后有关武术影视作品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第一,为了能够将武术作为奥运会的项目之一,采用“削足适履”的方式,以动作的创新、美观和难度作为对武术套路水平进行衡量的主要标准;第二,有关武术的影视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对武术神话化;第三,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文化差异性;第四,受到现实工作压力的影响,诸多习武之人难以沉下心来从事武术事业。如何为武术文化的普及和传播提供保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推动武术文化得到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大的挑战性。
3.2对武术发展模式进行构建
3.2.1完善武术文化体制
武术具有内容丰富、形式繁多的特点,即使同一套拳法,传承人不同,其演练形式即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同时,“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习武之人通常不会认为自己的功夫不如别人的功夫,且每一个流派的传承人都认为自身所在流派的武术最为正宗,可见在武术传播中尚不具有良好的普世精神,导致武术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局限,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与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不符的情况,也就导致武术当前尚未像柔道、跆拳道、空手道一样,在全世界进行普及。所以,建议武术在发展过程中摒弃人为划分的门派差别,无论是少林武当,还是南拳北腿,将各种形式的武术博采众长,创立起一套对国内和国外均进行有效推广的武术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将武术的形式划分成为套路、技法、健身气功三个部分,三者之间相辅相成,既能健身、防身,还能修身养生。并且在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强化武术发展过程中的道德教育,对习武的礼节进行有效规范,以实现武术以及中国精神的有效传播。
3.2.2对武术人才进行培养
对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以武术人才为基础,有必要对“武术文化院校”进行建立,对专业的武术文化教师进行培养,要求其不仅具有良好的武术专业技能,同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武术理论知识也具有较为全面和深入的掌握,还应对“武术+外语”形式的人才进行培养,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部分人才不仅包括已经外派至孔子学院等海外机构的工作人员,也包括国内的相关人才,可以着重针对留学生、华侨、华人开展教育工作,以培养更多既懂得中文又喜爱武术文化的人才,在留学生、华侨、华人获取相应的武术文化知识以及武术技能之后,可以获取武术教师的资格。
3.2.3强化武术文化的考核工作
武术文化的发展需要遵循“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首先应该面向全国推广武术文化,提升武术文化自身的建设水平,对统一的考核措施、管理手段进行制定和落实,对武术推广内容进行合理设置。在对武术推广项目进行设置时,应注意选择适合当代社会的优秀武术文化,并对其进行汇总和编排,并制定统一的套路、形式、技法,还需对相应的理论知识进行总结,根据武术学习者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对武术文化的接受水平,对不同的内容形式进行规范,以促使武术普及教材具有更加广泛的受众,同时也需要与通过网络、媒体以及影视作品等,对优质的武术文化信息进行传播。在实体的武术传播环境之中,需要对师资、教学环境、教学计划以及考核体系进行完善,以提升武术教学的质量。在推动武术文化进行发展的过程中,有必要强化对武术文化的考核工作,加强对武术人才的筛选,以保障武术人才的质量,从而切实有效提升对武术文化发展的效果,坚持传播中国精神,以保障武术能够在文化交流之中得到和谐的发展。
4、“一带一路”建设中武术的发展前景
对“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武术文化发展工作进行革新和普及,必然能够促使武术文化产业相关的经济水平得到提升,武术文化建设和发展所需的器械、用品等,需要随市场发展开展生产工作。虽然由武术文化发展带动的经济生产工作属于一种特殊的形式,但是其与文化产业的投入及产出规律相符合,且武术文化还需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对各项基础配套设置进行不断完善,积极追求服装以及教材的统一化,推动专业书籍的发展,并面向全世界针对书籍开展翻译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洋,戴国斌,张君贤近十年(2007-2017)我国武术文化研究热点、演进与前沿——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8(10)
[2]薛载玫.武术文化在高校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和意义[J].体育风尚,2017(09).
文章来源:鲍焕祥.“一带一路”建设中武术文化发展途径研究[J].武术研究,2021,6(08):26-27.
分享:
南岭走廊是我国三大民族走廊之一,横亘在湘、粤、赣、桂之间,长度达数千里,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走廊在历史发展中,成为少数民族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居住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其中传统体育文化是其独具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23-10-07武术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其源远流长不断发展,在不同时代照映出不同光芒。从远古与兽斗动作的积累,到战争军事对练的发展至隋唐武举的开创,武术记录了各个时代的繁华与落寞。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是武术传播的不竭动力,回顾历史,夏‘校’、商‘庠’、乡学以及封建科举制度无疑都包含了国粹-武术。
2021-08-30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大国崛起需要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实现民族复兴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文化软实力。作为凝聚优秀民族文化与精神的文化复合体,传统射箭文化是实现民族复兴与大国崛起伟大征程中的重要文化支持。
2021-08-30文章以金庸武侠小说对峨眉武术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等方法,阐述和分析金庸武侠小说对峨眉武术性别的"建塑",以及对峨眉武术精神文化和技术文化方面产生的作用;分析金庸武侠小说对峨眉武术传播的正面影响及反面影响等。带动了峨眉武术产业发展,使峨眉武术成为中国传统武术的名片走向世界。
2021-08-30近年来,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对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地进行挖掘复兴,中国武术文化得到了众多武术爱好者以及热爱民族传统文化者的青睐;但是,中国武术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且包含科目众多所以也成为了武术文化发展的阻碍;由于过去不合理的传承导致不少的武术拳种的缺失,急需更多的专家以及爱好者的挖掘整理。
2021-08-30博物馆是一个面向大众开放、不以盈利为目的,旨在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永久性机构。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博物馆是传播文明成果的使者,是发展人类文明的窗口,是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域文化积淀的载体与标志。
2021-08-30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蕴含了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底蕴与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当今全球化时代,由于自身发展与外来冲击,很多传统淡出人们视线,传承民族文化备受重视。中华民族向来开放、包容,中华文化从最早的“天人合一”发展为现在的“万物合一”,如今传统武术正面临来自西方体育文化的侵袭。
2021-08-30约瑟夫•奈明确提出了“软实力”概念,文化软实力理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我国政府和文化学界也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从把“加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明确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到“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等理论的阐释,文化保护越来越具体。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加强对文化的保护是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021-08-30中华图腾文化历经风雨沧桑千万年而不泯,其文化印记早已渗透中华大地,为后世文化奠基。以中华文化为养料的中国武术在形成、传承的过程中便自然而然地吸收融合了各族各地的图腾文化基因。通过跨文化比较法分析中国武术的图腾文化遗留,发现图腾文化既为武术技术和器物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与素材又为武术传承提供了记忆与表达。
2021-08-30在信息化时代,要想提高武术文化的传播效率,就必须主动适应以新媒体为传播媒介的传播方式。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武术文化在新媒体中的传播现状及其特点进行分析,对武术文化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研究认为,虽然新媒体为武术文化的传播拓宽了渠道、提高了传播效率、搭建了传播平台。
2021-08-30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武术研究
期刊人气:2812
主管单位:山西省体育局
主办单位:山西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出版地方:山西
专业分类:体育
国际刊号:2096-1839
国内刊号:14-1387/G8
邮发代号:22-86
创刊时间:200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191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