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文章以金庸武侠小说对峨眉武术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等方法,阐述和分析金庸武侠小说对峨眉武术性别的"建塑",以及对峨眉武术精神文化和技术文化方面产生的作用;分析金庸武侠小说对峨眉武术传播的正面影响及反面影响等。带动了峨眉武术产业发展,使峨眉武术成为中国传统武术的名片走向世界。
峨眉武术是民族传统文化和中华武术文化得以延续的重要力量。[1]峨眉武术除具有中华武术的普遍性之外,还独具有手法细密、一法多变、掌指兼用、身灵步活、拳脚生风、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等技法特点。
1、《倚天屠龙记》“描绘”的峨眉武术
1.1峨眉武术对性别的“建塑”
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形象塑造的重要标准。[2]在《倚天屠龙记》中,峨眉派只存在女性,一方面彰显了女权主义的崛起,另一方面也象征着传统武术对女性的不接纳与不认同,预示时代背景下女性地位的提升与受到的尊重。从女性观众的角度出发,女性应该独立自主,也彰显着峨眉武术的广阔性与接纳的多样性。在“灭绝师太”与“周芷若”的感情中,充分体现了师父与徒弟之间的门派关系,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倚天屠龙记》体现在“一日为师,终生为母”,体现了峨眉武术门派中师徒关系的依附关系,师父对于传承人的深刻期望与徒弟对师父的尊重与顺从。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所阐释的峨眉武术文化与现实中实际的峨眉武术文化具有一定的差距,一定程度误导人们对于峨眉武术文化内涵的认知,在峨眉武术的传播与发展中有一定程度的限制。但从文学内涵角度看峨眉武术所特有的文化内涵与精神理念为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注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神韵,同时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也丰富着峨眉武术的内容体系与文化内涵”。[3]
1.2峨眉武术技术的具象化
《倚天屠龙记》所展现的峨眉武术技法并不符和真正的技术内涵,存在认知偏差。《倚天屠龙记》中的峨眉武术技术,从文化角度来看,峨眉派的技术内涵比较高超,独门绝活更是厉害,独门绝技与实际中峨眉武术存在偏差。但也侧面体现峨眉武术的独特性,需要人们习练到一定程度才能被告知练习,最主要的是习武之人的武德一定要有,这是认定传承人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倚天屠龙记》对峨眉武术的描写存在偏差,以致观众认为峨眉派非正派,峨眉武术在选传承人的时候,在众多弟子中,选择了心地善良的周芷若。金庸先生笔下的各个门派,都拥有自己的文化内涵,并且通过在技术的提升中展现出深层的文化涵养,在小说的影视剧中充分的展现出来了。
2、金庸武侠小说对峨眉武术的影响
2.1金庸武侠小说对峨眉武术的正面影响
2.1.1金庸武侠小说有利于峨眉武术文化传播
武侠小说深刻影响着社会大众,其内容也被大众所模仿。在传播方面,其文化的层次和内涵均受到了渲染,还存在非正面的影响因素,但对于其文化传播而言,还是具有正面价值的。人们能够通过金庸小说、武术、峨眉派等一些列专有名词对峨眉武术进行了解,进而对峨眉武术文化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峨眉武术作为四川武术之一大体系,对其进行传播与推广,是对四川武术的宣传。峨眉武术文化是四川武术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更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在金庸武侠小说中,峨眉武术虽然具有一些负面的形象,但爱好者更加关注峨眉武术的文化内涵,也因此进行习练和传承。
2.1.2金庸武侠小说有利峨眉武术适应新时代发展
峨眉武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随着社会发展,武术的技击与自我保护价值逐渐弱化。传统武术进行传播时,只是在各个流派内传承,偶尔进行门派之间的相互切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公众学习武术的途径越来越广。因此,从更加真实的角度刻画与记录传统武术,还原其本来的面貌,并通过一定程度的美化作用将其重新回到公众的视野与日常生活,转化其健身娱乐以及防身自护方式。峨眉武术的现代普及,不仅能够促进峨眉武术的现代化传承以及其在社会的现代化传播,不仅能够提升峨眉武术的知名度,从传播学视角来看,都需要依托武侠小说以及电视电影的现代化推广。
2.2金庸武侠小说对峨眉武术的反面影响
2.2.1暴力展现不利于峨眉武术的发展
《倚天屠龙记》中的周芷若给我们塑造的是一个有血有肉、天真无邪、可爱聪明的少女一步步由爱走向阴毒报复的形象。[4]金庸武侠小说对峨眉武术的异化在于,部分内容过于宣扬暴力行为,给青少年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现在的网络发达,少年儿童接触互联网也越来越广,对其自身的生理与心理健康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未能进行深入的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解释,其在传播的路途中也会受到较多的阻碍,峨眉武术的正名更加难以进行。金庸武侠小说对于峨眉武术的暴力展现,不仅是对峨眉武术的误解,更是对青少年儿童的误导。长期如此,人类的文明程度也会受到影响,峨眉武术的发展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2.2.2内容虚构不利于峨眉武术的传承
对于每一个门派、每一类拳种的传播和传承,都是建立于其独特的技击内容与教化内容之上,武术的宣扬在于对人们大众的正面教化功能,但是人们从武侠小说中所了解到的武术内涵,若与之相悖,让人们认为武术是一种暴力性的体育项目,不具备深刻的文化内涵。那么具有正义感、实际能够对武术进行传承的人对峨眉武术的选择则会降低很多。心术不正、具有坏心思的人可能会选择具有负面影响的峨眉武术进行习练,这为峨眉武术的传承造成巨大屏障。习武者是正义的化身,不仅是对武术的传承、峨眉武术的传承、武术文化的传播,还是对公众的教化,是能够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导引物。因此,武侠小说对于峨眉武术的内涵虚构,会降低其价值与文化高度,淡化的峨眉武术实际育人功能。
2.3武侠影视作品对武术的扩散
2.3.1武侠影视对青少年意念的“导引”
金庸武侠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作品,随着作品的出版,也伴随着作品内容的传播。对青少年而言,就其思想层面,憧憬武术默默建构武侠梦;在其身体层面,在模仿武侠行为的同时,调动自身的身体机能和体育能力,为成为武侠奠定一定的基础。读者喜爱看武侠小说一大部分原因也是被其中紧张、刺激的武功打斗情节和场面所吸引。[5]同理,观者喜爱看武侠小说的主要倾向于表演者对武侠人物的生动刻画,为观影者提供更加直观的视觉体验。并且,在青少年时期输入武侠梦,可以促进青少年习练武术的兴趣建构,进而为武术推广铺垫广阔的人群。金庸出生于书香世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接受、领悟、重估并反思的过程[6],他在自身的小说中所表达的武术文化,就预示着将其自身的价值观与思想意识传播到大众,为大众认识武术提供某种程度的便利,指引着阅读者、观影者对传统文化进行认知、感悟、再认知的过程。
2.3.2武侠影视对青少年行为的“教化”
教化不仅是对于思想层面的教化,更是对其认知体系与身体行为的教化。金庸的武侠小说集娱乐性和思想性为一体,既继承了传统武侠小说的精髓,也实现了从思想到艺术的诸多革新,既是其对中国古典文化的重新建构,也体现出其尊重个体生命价值的现代观念和现代意识。[7]《倚天屠龙记》以明朝文化背景,张无忌的成长经历为时间轴线,不断出现各类传统武术门派,如武当山、峨眉派、少林寺等多个武术系统。彰显着多方面的生活价值,更突出了武术的文化价值,为众多武术门派建立了传播路径,增加了传承与发扬的人物,在责任和义务的指引与规约中,探寻武术新的发展路径。
3、结语
峨眉武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金庸笔下的武术主体,是四川武术的典型代表。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对于峨眉武术的描写,虽有“灭绝师太”等看似非正派的人物,但是其在传承的过程中,对传承者的选择依然是善良的;就其武功而言,金庸先生从侧面描绘了峨眉武术的绝技与独特性。因此,笔者认为,《倚天屠龙记》中对于峨眉武术的描写,需要深入的探讨,若从其表面理解,并不能了解峨眉武术的精华文化,对峨眉武术乃至四川武术的发展都具有负向性。更深层的了解峨眉武术,则能够了解其文化内涵与技术精华,一方面促进峨眉武术的深度传播,另一方面能够为峨眉武术的传承与发展选择更加钟爱与峨眉武术的传承者,为峨眉武术发展壮大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欧阳武钟,陈林会.失落与拯救:峨眉武术的发展困境及策略研究[J].体育与科学,2020(06).46-54.
[2]邓丽娟.《倚天屠龙记》大陆翻拍之比较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20.
[3]樊晓强.探析文学、影视作品对峨眉武术传播的影响[J].武术研究,2018(12):13-15.
[4]孟庆莲.论《倚天屠龙记》中的周芷若[J].新闻爱好者,2011(05):112-113.
文章来源:王应.金庸武侠小说对峨眉武术的影响研究——以《倚天屠龙记》为例[J].武术研究,2021,6(08):74-76.
分享:
南岭走廊是我国三大民族走廊之一,横亘在湘、粤、赣、桂之间,长度达数千里,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走廊在历史发展中,成为少数民族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居住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其中传统体育文化是其独具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23-10-07武术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其源远流长不断发展,在不同时代照映出不同光芒。从远古与兽斗动作的积累,到战争军事对练的发展至隋唐武举的开创,武术记录了各个时代的繁华与落寞。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是武术传播的不竭动力,回顾历史,夏‘校’、商‘庠’、乡学以及封建科举制度无疑都包含了国粹-武术。
2021-08-30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大国崛起需要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实现民族复兴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文化软实力。作为凝聚优秀民族文化与精神的文化复合体,传统射箭文化是实现民族复兴与大国崛起伟大征程中的重要文化支持。
2021-08-30文章以金庸武侠小说对峨眉武术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等方法,阐述和分析金庸武侠小说对峨眉武术性别的"建塑",以及对峨眉武术精神文化和技术文化方面产生的作用;分析金庸武侠小说对峨眉武术传播的正面影响及反面影响等。带动了峨眉武术产业发展,使峨眉武术成为中国传统武术的名片走向世界。
2021-08-30近年来,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对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地进行挖掘复兴,中国武术文化得到了众多武术爱好者以及热爱民族传统文化者的青睐;但是,中国武术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且包含科目众多所以也成为了武术文化发展的阻碍;由于过去不合理的传承导致不少的武术拳种的缺失,急需更多的专家以及爱好者的挖掘整理。
2021-08-30博物馆是一个面向大众开放、不以盈利为目的,旨在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永久性机构。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博物馆是传播文明成果的使者,是发展人类文明的窗口,是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域文化积淀的载体与标志。
2021-08-30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蕴含了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底蕴与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当今全球化时代,由于自身发展与外来冲击,很多传统淡出人们视线,传承民族文化备受重视。中华民族向来开放、包容,中华文化从最早的“天人合一”发展为现在的“万物合一”,如今传统武术正面临来自西方体育文化的侵袭。
2021-08-30约瑟夫•奈明确提出了“软实力”概念,文化软实力理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我国政府和文化学界也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从把“加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明确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到“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等理论的阐释,文化保护越来越具体。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加强对文化的保护是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021-08-30中华图腾文化历经风雨沧桑千万年而不泯,其文化印记早已渗透中华大地,为后世文化奠基。以中华文化为养料的中国武术在形成、传承的过程中便自然而然地吸收融合了各族各地的图腾文化基因。通过跨文化比较法分析中国武术的图腾文化遗留,发现图腾文化既为武术技术和器物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与素材又为武术传承提供了记忆与表达。
2021-08-30在信息化时代,要想提高武术文化的传播效率,就必须主动适应以新媒体为传播媒介的传播方式。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武术文化在新媒体中的传播现状及其特点进行分析,对武术文化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研究认为,虽然新媒体为武术文化的传播拓宽了渠道、提高了传播效率、搭建了传播平台。
2021-08-30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武术研究
期刊人气:2812
主管单位:山西省体育局
主办单位:山西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出版地方:山西
专业分类:体育
国际刊号:2096-1839
国内刊号:14-1387/G8
邮发代号:22-86
创刊时间:200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191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