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盆腔炎应用消炎祛毒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100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西药治疗,观察组使用消炎祛毒联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炎祛毒联合西药治疗盆腔炎的疗效明显,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消退。
盆腔炎在妇科十分常见,发病率高,位居生殖系统感染发病率的首位。本病病势缠绵,容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的生殖系统健康有明显不利影响,部分患者可继发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需要及时干预治疗。西医采用广谱抗生素治疗,效果有限,根治性较差,且容易造成二重感染,不利于病情的长期缓解。中医治疗本病独具特色,具有良好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等效果[1]。本研究进一步分析消炎祛毒联合西药治疗盆腔炎的疗效,现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100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2.6±7.8)岁,病程5d-9年;对照组50例,年龄23-47岁,平均年龄(33.1±8.2)岁,病程7d-8年;所有患者均经妇科检查、B超检查等确诊为盆腔炎,均有急性盆腔炎病史,表现为盆腔痛、月经异常、痛经、发热等症状,其中,急性盆腔炎39例、慢性盆腔炎61例;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头孢曲松钠250mg,单次肌肉注射;甲硝唑0.4g/次,12h/次,口服14d;阿奇霉素0.5g/次,1次/d,连服1-2d后改为0.25g/d,连续5-7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消炎祛毒方,药用败酱草20g、夏枯草25g、三棱20g、白花蛇草25g、延胡索15g、薏仁15g、赤芍15g,每日1剂,水煎取汁150ml,每晚临睡前保留灌肠[2]。两组均于治疗7d后评估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妇科检查为阴性,B超检查显示盆腔包块完全消失;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妇科检查为阴性,B超检查盆腔包块缩小超过2/3;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减轻,妇科检查为阴性或弱阳性,B超检查盆腔包块缩小超过1/3;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妇科检查为阳性,B超检查盆腔包块无明显缩小[3]。
1.4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检测各项血清因子,包括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CRP。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因子水平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因子水平比较(x±s)
3、讨论
中医认为,本病属“带下病”、“癥瘕”、“不孕”等范畴,妇女以血为本,气血瘀滞为基本病机,导致冲任、胞脉阻滞,不通则痛。中医注重标本兼治,通过活血化瘀、疏通气血,能直达病灶,达到较好治疗效果。用中药党参、单面针、金樱根、当归、鸡血藤、千斤拔、穿心莲、功劳木等多种中药,能够补益气血、清补结合,使行血不伤血、补血不滞血。消炎祛毒方中使用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消肿散结等中药,通过灌肠将药物弥散至盆腔内,能增加病灶周围药物浓度,提升抗炎、抑制炎性反应、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等作用,提升盆腔抗病能力,促进炎症的快速消退[4]。通过内服结合灌肠治疗有效提升了中医治疗盆腔炎的疗效,增强抗炎之力。
综上所述,消炎祛毒联合西药治疗盆腔炎的疗效确切,能有效对抗盆腔炎症,改善盆腔循环,促进炎症包块的消除,增强盆腔抗病能力,抑制复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郭玉芝.抗生素联合妇科千金片、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44例[J].中国实用医药,2013,8(8):173-174.
[2]解斐.康复消炎栓联合妇科千金片治疗盆腔炎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6):3729-3731.
[3]林淑媛,范蔚芳,谢雪玲.妇科千金片联合抗生素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8,13(10):2510-2513.
[4]邵秀兰,王巧岭,张彩红等.妇科千金片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慢性盆腔炎87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11):1658-1660.
史文云,王立敏,刘洪霞,等.消炎祛毒联合西药治疗盆腔炎的疗效研究[J].饮食保健,2020,7(1):33.
分享:
精神分裂症疾病临床比较常见,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及工作压力的增加等,导致精神分裂症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与家庭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给予该病患者有效的临床治疗十分重要[1-3]。精神分裂症疾病比较特殊,患者症状多样性,且病情较为复杂,治疗的难度较大[4-5]。
2025-03-10脑卒中后癫痫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通常在缺血性脑卒中 2 周后发作,主要是由于脑缺血性改变引起的神经递质平衡紊乱、脑功能代谢障碍,导致急性症状性癫痫发作。丙戊酸钠属于广谱抗癫痫药物,对于癫痫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均已被临床证实。但脑卒中后癫痫患者需要联合多种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易影响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影响治疗效果。
2025-02-06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是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常见的院内感染,其是一种常见细菌,可引起多种感染,包括肺部感染、败血症、泌尿道感染和继发性脑膜炎等。目前共识推荐以四环素、多黏菌素、舒巴坦酶复合制剂为基础联合治疗鲍曼不动杆菌,但其耐药性不断增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十分有限。
2025-01-23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因其高耐药性、高传播性和高病死率已对临床抗感染治疗构成了严峻挑战。在应对CRKP感染的治疗药物中,多黏菌素、替加环素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存在使用限制,因此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eftazidime/avibactam, CZA)已成为CRKP感染治疗的较优选择。
2024-12-02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CNS)白质炎症性脱髓鞘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研究深入,中老年MS病例报道逐渐增多。目前MS 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但多项MS动物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和临床研究表明,调节性T细胞(Treg)/Th17细胞平衡是导致 MS发生、进展的重要因素。
2024-11-12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是以刺激性干咳、呼吸困难等表现为主的进行性间质性肺疾病,多见于中老年男性群体,每年发病率为(0.22~93.7)/10万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虽能在一定程度缓解IPF患者肺纤维化进程,但整体疗效未能达到预期,且长期使用的药物不良反应较为严重。
2024-10-24喹乙醇(Olaquindox, OLA),又名倍育诺,属于喹噁啉类.它是以邻硝基苯胺为化学原料合成一种具有广谱性抗菌类药物,其对动物肠道内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具有良好的抑制及杀灭效果,同时又增强饲料转化率,减少动物疾病发生.长久以来,喹乙醇被认为低毒有效抗菌类药品,广泛用于畜禽养殖业、渔业及动物皮毛养殖上.
2024-09-09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进行性肺间质性纤维化性疾病,近年来患病率增加,诊断后中位生存期为3~5年。IPF预后较差,至今依然只有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两种药物可能减缓肺功能下降的速度,并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病率。而在肺纤维化的早期发展阶段,除了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介导的PI3K/AKT通路作用于肺上皮细胞外。
2024-08-01柳氮磺吡啶(SSZ)是一种广谱类磺胺抗菌药,常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溃肠性结肠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过量使用会发生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肝脏坏死、甚至男性不育等严重症状,用量过少则达不到治疗效果。因此检测分析柳氮磺吡啶含量,对于疾病的治疗及不良症状的避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具有重大临床意义。
2024-07-11长链游离脂肪酸(long-chain free fatty acids, LCFFA)可以作为配体分子结合于相应受体,激活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在代谢调节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LCFFA受体分为核受体和细胞膜受体两大类。LCFFA可进入细胞,结合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 PPARs),激活此类核受体调节基因表达,产生生物学效应。
2024-06-19人气:16574
人气:15909
人气:15219
人气:14660
人气:1393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华西药学杂志
期刊人气:1595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四川省药学会
出版地方:四川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6-0103
国内刊号:51-1218/R
邮发代号:62-79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1.392
影响因子:0.709
影响因子:1.360
影响因子:0.840
影响因子:1.98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