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index/images/icon-home.png)
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299-5p(miRNA-299-5p)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不同胃癌细胞株(BGC-823、MKN45、MGC803)及正常胃上皮GES-1细胞中miRNA-299-5p、核糖体合成调控因子(RRS)1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RRS1蛋白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法验证miRNA-299-5p与RRS1的靶标关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各组BGC-823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BGC-823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不同胃癌细胞株中miRNA-299-5p表达水平均低于GES-1细胞,而RRS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GES-1细胞(P<0.05)。miRNA-299-5p组GES-1细胞增殖活力显著低于miR-NC组(P<0.05),miRNA-299-5p表达水平及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si-NC组相比,si-RRS1组BGC-823细胞增殖活力及RRS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RRS1是miRNA-299-5p的靶基因;与miR-299-5p+pcDNA组相比,miR-299-5p+pcDNA-RRS1组BGC-823细胞增殖活力显著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miRNA-299-5p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及促进细胞凋亡,其主要通过靶向调控RRS1表达而发挥作用。
从分子水平探究胃癌发生进展过程相关的作用靶点对提高治疗效果及改善患者预后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研究显示微小RNA(miRNA)可参与肿瘤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等生物学过程[2]。miRNA-299-5p在甲状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呈低表达,上调miRNA-299-5p表达后可抑制肿瘤细胞迁移及侵袭[3,4]。通过靶基因预测软件预测核糖体合成调控因子(RRS)1是miRNA-299-5p的靶基因,RRS1广泛分布于真核细胞且属于一种细胞核蛋白,同时可促进机体内蛋白质分泌及核糖体合成等生理过程[5]。相关研究报道,敲低RRS1基因后,核糖体蛋白RPL11释放量增加且与E3泛素连接酶(MDM)2结合进而促进p53蛋白合成最终促使肿瘤细胞凋亡[6]。但miRNA-299-5p与RRS1在胃癌中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拟分析miRNA-299-5p对胃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并证实miRNA-299-5p与RRS1的靶向关系。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试剂
胃癌细胞株BGC-823、MKN45、MGC803与正常胃上皮细胞株GES-1均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LipofectamineTM2000购自美国Invitrogen公司;miR-299-5pmimic及其阴性转染质粒均购自广州锐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RRS1过表达质粒(pcDNA-RRS1)、对照质粒(pcDNA)、野生型及突变型RRS1基因3′UTR荧光素酶表达载体均购自上海吉玛制药技术有限公司;RRS1siRNA(si-WWOX)与阴性对照siRNA(si-NC)均购自美国SantaCruz公司;miR-299-5p抑制剂(anti-miR-299-5p)与anti-miR-NC均购自上海宾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胎牛血清、RPMI1640培养基均购自美国Gibco公司;RRS1抗体及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IgG二抗均购自美国CST公司;四甲基偶氮唑蓝(MTT)细胞增殖分析试剂盒购自美国Sigma公司;膜联蛋白(Annexin)V-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细胞凋亡试剂盒购自北京博尔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二喹啉甲酸(BCA)试剂盒购自碧云天生物技术研究所;SYBRGreen荧光染料试剂盒购自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2细胞培养、转染及分组
人胃癌细胞株BGC-823、MKN45、MGC803与正常胃上皮细胞株GES-1均采用RPMI1640培养基(含10%胎牛血清)培养,放入恒温培养箱,每隔2d更换培养基,培养3~5d后进行传代培养。收集细胞,胰酶消化后接种至6孔细胞培养板,待细胞生长融合至50%~60%时更换不含胎牛血清RPMI1640培养基,继续培养12h后进行转染。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miR-NC)与miR-299-5p组,其中miR-NC组将miR-NC质粒转染至BGC-823细胞;miR-299-5p组将miR-299-5pmimic转染至BGC-823细胞,转染后6h更换为正常RPMI1640培养基,继续培养24、48、72h,收集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后续实验。将miR-NC质粒与si-RRS1转染至BGC-823细胞分别作为miR-NC组、si-RRS1组,转染及处理方法同上。为了证实miR-299-5p是通过抑制RRS1表达调控BGC-823细胞增殖及凋亡,将miR-299-5pmimic与pcDNA-RRS1共同转染至BGC-823细胞,检测RRS1是否可逆转miR-299-5p抑制细胞增殖及促进凋亡的作用,后续实验将分为miR-299-5p+pcDNA组、miR-299-5p+pcDNA-RRS1组,转染及处理方法同上。
1.3qRT-PCR检测细胞中miR-299-5p及RRS1mRNA表达
根据Trizol试剂说明书提取各组BGC-823细胞总RNA,采用逆转录试剂盒将RNA合成cDNA,以cDNA为模板并参照SYBRGreen荧光染料试剂盒进行qRT-PCR,循环反应40次,循环条件为:95℃30s,60℃30s,72℃30s。miR-299-5p以U6为内参基因,RRS1以GAPDH为内参基因,收集并分析数据Ct值,采用2-ΔΔCt计算miR-299-5p、RRS1mRNA相对表达量。
1.4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RRS1蛋白表达水平
收集各组BGC-823细胞,置于冰上加入RIPA蛋白裂解液提取细胞总蛋白,BCA定量,各组蛋白(样品量60μg)均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将已分离蛋白转移至聚偏氟乙烯(PVDF)膜,5%脱脂牛奶封闭,90min后加入RRS1(1∶500)蛋白一抗,Tis-HCI缓冲液(TBST)清洗3次,5min/次,加入二抗(1∶1000),室温孵育2h,TBST冲洗3次,10min/次,增强型化学发光试剂(ECL)显影,置于凝胶成像系统观察各条带并应用ImageJ软件分析条带灰度值。每组实验重复3次。
1.5MTT检测细胞增殖活力
分别收集miR-NC组、miR-299-5p组、miR-299-5p+pcDNA组、miR-299-5p+pcDNA-RRS1组、si-NC组、si-RRS1组对数生长期BGC-823细胞,胰酶消化后接种至96孔细胞培养板,细胞密度为5×103个/孔,于培养24、48、72h时分别加入10μl/孔MTT试剂,继续培养4h,分别加入150μl/孔二甲基亚砜(DMSO),置于恒温培养箱继续培养2h,置于酶联免疫检测仪检测各孔在490nm波长处光密度(OD)值即为细胞增殖活力,每组均设置3次生物学重复。
1.6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收集转染48h后各组BGC-823细胞,采用预冷磷酸盐缓冲液(PBS)冲洗,加入结合缓冲液1ml冲洗1次,放入离心机离心后弃上清,分别在各组细胞中加入结合缓冲液200μl,混匀,加入5μl碘化丙锭(PI)与5μlAnnexinV-FITC,室温孵育20min,分别加入结合缓冲液400μl,置于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BGC-823细胞凋亡率。
1.7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299-5p靶基因
通过靶基因预测数据库预测RRS1是miR-299-5p的靶基因,构建野生型与突变型基因靶点RRS13′UTR-荧光素酶表达载体(WT-3′URT、MUT-3′UTR),分别取对数生长期BGC-823细胞接种至24孔细胞培养板,细胞密度调整为5×104个细胞/孔,细胞融合至60%左右时分别将空载体、WT-3′UTR、MUT-3′UTR转染至BGC-823细胞,同步转染miR-299-5pmimic或miR-NC,统计荧光素酶与Renilla活性比值,严格按照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8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
2、结果
2.1miR-299-5p和RRS1在胃癌BGC-823、MKN45、MGC803细胞和正常胃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qRT-PCR结果显示,相较于正常胃上皮细胞GES-1,胃癌BGC-823、MKN45、MGC803细胞中miR-299-5p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RRS1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显示,BGC-823、MKN45、MGC803细胞中RRS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GES-1细胞(P<0.05),见图1,表1。BGC-823细胞中miR-299-5p表达水平最低,因此后续研究中将采用BGC-823细胞为主要研究细胞。
图1RRS1蛋白表达
表1miR-299-5p和RRS1在胃癌BGC-823、MKN45、MGC803细胞和正常胃上皮细胞GES-1中的表达(x¯¯±s,n=3)
2.2miR-299-5p过表达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
qRT-PCR检测结果显示,相较于miR-NC组,miR-299-5p组BGC-823细胞miR-299-5p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MTT法检测结果显示,转染miR-299-5pmimic后,在48h与72hmiR-299-5p组BGC-823细胞增殖活力显著低于miR-NC组(P<0.05),见表2。
表2miR-299-5p过表达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
2.3miR-299-5p过表达对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的影响
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转染miR-299-5pmimic的miR-299-5p组BGC-823细胞凋亡率[(25.69±2.33)%]显著高于miR-NC组[(8.13±0.82)%;t=12.313,P=0.000],见图2。
2.4抑制RRS1表达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显示,转染si-RRS1后胃癌BGC-823细胞中RRS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si-NC组(P<0.05),见图3。MTT与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si-NC组相比,si-RRS1组BGC-823细胞增殖活力在48、72h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见表3。
图2细胞凋亡流式图
图3转染si-RRS1后胃癌BGC-823细胞中RRS1蛋白表达
图3转染si-RRS1后胃癌BGC-823细胞中RRS1蛋白表达
2.5miR-299-5p靶向调控RRS1的表达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BGC-823细胞RRS1基因miR-299-5p定位序列结果显示,miR-299-5p在RRS1基因3′UTR具有相应结合位点,见图4。转染WT-RRS1后,再转染miR-299-5pmimicBGC-823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0.42±0.04)较再转染miR-NC组(1.01±0.09)显著降低(t=10.376,P=0.001);转染MUT-RRS1后,再转染miR-299-5pmimicBGC-823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1.03±0.09)与miR-NC组(1.04±0.0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4,P=0.893)。进一步采用Western印迹验证miR-299-5p与RRS1基因的作用关系,结果显示转染miR-299-5pmimic后BGC-823细胞中RRS1蛋白表达水平(0.21±0.03)相较于miR-NC组(0.72±0.07)显著降低(P<0.05);转染miR-299-5p抑制剂(anti-miR-299-5p)后BGC-823细胞中RRS1蛋白表达水平(1.05±0.09)显著高于anti-miR-NC组(0.68±0.06,P<0.05),见图5。
图5各组RRS1蛋白表达
2.6RRS1过表达逆转了miR-299-5p过表达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
共转染miR-299-5pmimic与RRS1过表达质粒pcDNA-RRS1的miR-299-5p+pcDNA-RRS1组BGC-823细胞中RRS1蛋白表达水平较miR-299-5p+pcDNA组显著升高(P<0.05),见图6。miR-299-5p+pcDNA-RRS1组BGC-823细胞增殖活力在48、72h较miR-299-5p+pcDNA组显著升高(P<0.05);而miR-299-5p+pcD-NA-RRS1组BGC-823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见表4。
图6共转染miR-299-5pmimic后RRS1蛋白表达
表4RRS1过表达逆转了miR-299-5p过表达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x±s,n=3)
3、讨论
胃癌发生过程涉及多种信号通路,挖掘胃癌表观遗传学变化成为探究发病机制的主要手段,编码基因或非编码基因异常变化均可促进胃癌发生发展[7]。miRNA作为内源性非编码RNA,其可通过调控下游靶基因表达进而促进或抑制胃癌发生及发展[8]。miR-299-5p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胃腺癌、前列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均呈低表达,并可作为评估癌症进展及患者预后的重要分子标志物[9,10,11]。本研究结果说明miR-299-5p可能参与胃癌发生过程,提示miR-299-5p可能发挥抑癌基因作用。另有研究表明,miR-299-5p在肝细胞癌、胶质母细胞瘤中呈高表达,敲低miR-299-5p可有效抑制肝细胞癌及胶质母细胞瘤进展[12,13]。分析原因可能为不同肿瘤细胞或组织中miR-299-5p表达变化不同,这可能与肿瘤种类及恶性程度有关。本研究结果说明miR-299-5p过表达可有效抑制细胞增殖活力并提高细胞凋亡水平,提示miR-299-5p表达水平降低可能导致胃癌发生。
甲状腺癌细胞中RRS1表达水平升高,采用RNA干扰技术沉默RRS1基因后甲状腺癌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14]。乳腺癌细胞中RRS1呈高表达并可促进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15]。与上述报道相似,本研究结果提示RRS1可能参与胃癌发生过程。沉默RRS1表达可能通过激活p53信号通路进而引起癌细胞周期阻滞并促使细胞凋亡[16,17]。通过慢病毒介导的RNAi敲低RRS1可抑制乳腺癌细胞、肝细胞癌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18,19]。本研究进一步采用RNA干扰技术降低RRS1表达,并分析其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抑制RRS1表达后BGC-823细胞增殖活力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与相关文献报道相似[20]。说明抑制RRS1表达与miR-299-5p过表达对GES-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相同,miR-299-5p与RRS1可能存在负向调控作用。提示RRS1表达水平升高可通过促进胃癌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进而促进胃癌发生及发展。本研究结果显示RRS1是miR-299-5p的靶基因,经Western印迹进一步验证miR-299-5p可直接调控靶基因RRS1表达。进一步验证miR-299-5p是否直接靶向RRS1发挥作用,结果发现miR-299-5p+pcDNA-RRS1组细胞增殖活力明显高于miR-299-5p+pcDNA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分析其可能作用机制为miR-299-5p表达水平升高可降低靶基因RRS1表达进而激活p53介导的信号通路导致胃癌细胞凋亡。提示miR-299-5p直接靶向调控RRS1表达进而抑制胃癌细胞增殖抑制并促进凋亡。
参考文献:
[7]邓晓晶,邓敏,宋育林,等.miRNA-34a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5;50(8):1090-4.
[8]宋亚锋,肖飞,李运奇,等.微小RNA-362-5p通过靶向调控CYLD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生物学行为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8;35(6):1055-8.
[15]华亚男,牟文凤,宋金莲,等.沉默RRS1基因表达对乳腺癌BT549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J].肿瘤,2018;38(1):35-43.
[16]王继涛.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RRS1基因对肝癌SMMC-772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石家庄:河北北方学院,2015.
[17]许军婷,李海峰,宋金莲,等.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沉默RRS1基因对乳腺癌细胞MCF-7生物学行为的影响[J].精准医学杂志,2018;33(1):75-80.
郭令飞,罗德红,葛华,王灿.miR-299-5p靶向RRS1调控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分子机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17):3763-3767.
分享:
肝癌是由慢性感染、过度饮酒、长期食用霉变食物等因素引发的常见恶性肿瘤,其具有特征不明确、陈辉等 植物来源的 miR-2096-3P 靶向调节 TAF15 对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第 3 期 •673•诊断难度大、恶性程度高等特点,临床治疗以放化疗、手术切除、介入治疗为主,但整体疗效并不理想〔1~3〕。
2025-02-08肺癌为全球范围内常见、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早期无典型症状,在出现咳血、呼吸困难等症状就诊时已进入晚期,此时已错失最佳手术时机,因此化疗成为主要方案。吉西他滨 + 顺铂化疗方案通过化学药物来杀死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且药物可以阻止癌细胞中某些重要蛋白质的合成。
2025-01-25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消化道系 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也是癌症死亡的第二 大原因[1]。研究报道,CRC的发生发展与肿瘤微环 境密切相关。肿瘤微环境是由肿瘤与其周围组织相互作用形成,包括细胞成分(肿瘤细胞、肿瘤相 关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等)和细胞外成分(细胞外 基质、细胞因子和信号分子等) [2]。
2025-01-23结直肠癌(CRC)是我国及全球最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已占到恶性肿瘤的第4位。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作为恶性肿瘤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广泛的肿瘤转移也是造成CRC患者死亡及复发的主要原因。临床上CRC患者多以中晚期为主,而此阶段癌症转移已明显发生,此时治疗多结合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手段,但患者疗效及预后仍不理想。
2024-12-13胶质母细胞瘤(GBM)具有增殖快、易侵袭、化疗耐药强等特点。目前GBM的标准治疗方法是最可能的根治性切除,辅助术后放疗及替莫唑胺治疗。基底膜侵袭是导致根治性失败的主要障碍,并导致治疗后肿瘤复发。因此,开发治疗GBM的新方法在临床中尤为重要。分子氢是一种医用气体,在实验动物中发现,吸入1%~4%分子氢气可显著缩小大鼠脑梗死的范围。
2024-12-13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p DC)是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的一类亚群,占人外周血有核细胞的0.1%-0.5%。p DC具有通过Toll样受体(TLR)7和TLR9识别病毒产生I型干扰素、向CD4+T细胞呈递抗原、分泌细胞因子等多种生物学功能。
2024-12-02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具有恶性程度高、病死率高、预后差的特点,近年来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NSCLC临床症状较为隐匿,常被老年人忽略,当影像学检查局部有明显肺部结节、肿块影时往往已经发展到晚期。老年晚期NSCLC患者耐受力较低,靶病灶体积较大,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转移,已经错过手术治疗的黄金时段。
2024-11-15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是儿童及青少年第二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目前对该类患者治疗后的无事件生存率(EFS)达到了75%~85%。然而,尽管T-LBL患者接受了治疗,但仍可能复发,且5年生存率很低。相关研究认为T-LBL与异常染色体质量排、DNA拷贝数改变和关键信号因子突变(如Notch1通路)有关。
2024-11-12目前肺癌是癌症相关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与传统的抗癌药物治疗(如基于铂的化疗)相比,靶向治疗(如受体酪氨酸激酶RET、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Raf)可获得相对较高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然而,肺癌患者的预后仍然不佳。因此,需要新的治疗方法。程序性细胞死亡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是一种在活化T细胞表面表达的受体。
2024-10-30宫颈癌是所有国家中导致妇女发病和死亡的常见癌症类型之一,在乳腺癌、结肠直肠癌和肺癌之后居第四位。2020年全球新发宫颈癌病例60.41万例,死亡人数34.18万例。尽管推荐了宫颈癌筛查项目,但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在稳步增长。尽管在临床实践中,手术、化疗和放疗应用于不同临床阶段的宫颈癌患者,但经过标准治疗后,一些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
2024-10-24人气:16236
人气:15175
人气:13846
人气:13618
人气:1260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现代肿瘤医学
期刊人气:5711
主管单位: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抗癌协会,陕西省抗癌协会,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出版地方:陕西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4992
国内刊号:61-1415/R
邮发代号:52-297
创刊时间:1993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474
影响因子:2.876
影响因子:0.899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15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