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由于难治性癌痛在肿瘤晚期机制复杂,常常受多因素影响,虽然针对病因的介入治疗有效,但仍有疼痛复发概率,另外出现难治性疼痛多为肿瘤终末期患者,机体条件很难坚持介入过程,也不能耐受介入治疗产生的神经不可逆的损伤。而内科治疗中,最佳镇痛药物如吗啡等强阿片类药物对难治性癌痛也不能有效控制。
545
0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影响,癌痛可引起机体的各种应激反应,进而影响其他器官的功能状态,导致病情恶化。因此,将疼痛管理纳入癌症综合治疗已成为国际共识。随着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肿瘤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肿瘤逐渐成为一种慢性疾病,肿瘤相关性疼痛也越来越引起重视。
237
肿瘤是严重影响全球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增长,以及越来越多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缺乏锻炼和不健康的食物等,全球各国的肿瘤负担不断增加。虽然癌症预防、检测和治疗的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使其死亡率有所下降,但目前常规肿瘤治疗方法和手段,如化疗和放疗,往往会导致严重毒副作用的发生。目前肿瘤研究的目标之一是开发对人体危害较小的新疗法和新药物。
229
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转移性结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超过10%。目前,手术、化疗、放疗及靶向手段是治疗结肠癌的主要策略。然而,这些传统的治疗方式具有术后并发症、耐药性及不良反应等局限性。近年来,中医药因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而被广泛用于防治癌症。
298
肿瘤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现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其发病率与死亡率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不断升高[1]。目前使用的抗肿瘤药物有阿霉素、吉西他滨、甲氨蝶呤、多西他赛等一系列化学药物,但是由于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代谢无根本性差异,多数化学药物具有靶向性差、容易发生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383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肿瘤微环境、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深入研究,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的进步,抗肿瘤药物已经不只局限于传统的细胞毒性药物,以细胞受体、关键基因调控分子为靶点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已应用于临床。肿瘤治疗理念不断提升、药品临床试验快速推进,严格遵循药品说明书中的传统用药方法已无法满足肿瘤治疗实践的需求,肿瘤临床显示多途径和方法已逾越固有范围之外。
330
癌痛是指恶性肿瘤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疼痛,疼痛产生包括3个方面,分别是肿瘤在发展过程中产生压迫、浸润所造成的疼痛;癌症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疼痛,如肿瘤切除术,术后伤口疼痛等;治疗方面的疼痛,如化疗过程中,由于对患者机体相应部位造成损伤所产生的局部疼痛。癌痛影响患者情绪,消耗患者体力,进而降低其体力活动能力。
873
肿瘤患者癌痛的发生率在24%~60%,而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发生率高达62%~86%。癌痛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则可引起患者极度不适,进而引发或加重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见癌痛的控制对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药物治疗是控制癌痛最常用的手段,其中阿片类药物是癌痛药物治疗首选。
208
紫杉醇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能够特异性地针对性治疗多种癌症,尤其是在卵巢癌、乳腺癌等病例中效果明显,现已成为众多肿瘤化疗一线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有关于紫杉醇的药理特性、分离提纯技术、生物化学结构以及相关衍生物的合成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为紫杉醇抗癌机制的进一步探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390
脑胶质瘤作为来源于神经上皮的肿瘤,是常见的原发性颅内恶性肿瘤,占颅脑肿瘤的36.7%~42.6%,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高[1]。肿瘤细胞在代谢过程中细胞线粒体上氧化过程需氧气参与,但有限的毛细血管支持易致肿瘤细胞内缺少氧气供应而采取无氧氧化即糖酵解的方式快速提供能量支持[2,3]。研究[4,5]发现,胶质瘤细胞能量代谢不同于正常组织。
254
石志超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项目专家、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传承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石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现已从事中医中药临床工作30余年,善于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内伤杂病。结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医药治疗结肠癌具有一定疗效。石教授认为结肠癌属本虚标实之证,从络病角度进行辨证施治可获良效。
471
胶质瘤由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癌变所致,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23%,约占恶性肿瘤的80%,具有高侵袭性和致死性。我国脑胶质瘤年发病率为(5~8)/10万,5年生存率不到10%,其中恶性程度最高的胶质母细胞瘤5年生存率甚至低于5%。该病恶性程度高,生存期短,预后差,最新研究报道指出胶质母细胞瘤已超过胰腺癌和肝癌成为第一难治肿瘤。
175
晚期肿瘤患者已无法进行手术治疗,可经局部放化疗治疗,但仍然存在转移和复发风险,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对于该类患者临床往往采取姑息治疗,意在延长其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替吉奥、奥沙利铂等均为常见的姑息治疗药物,但不同用药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存在一定差异。
108
生物在自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会清除自身已经破坏或多余的细胞。在此过程中,细胞死亡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同类型的细胞死亡通常有不同的机制。2008年,Yang[1]等研究发现并证实了细胞内的铁和脂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ROS)与一种新的细胞死亡形式有关。2012年,Dixon[2]等将这种由铁离子累积及氧化物过多引起细胞死亡的方式称为“铁死亡”。
454
双氢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发展而来的还原衍生物,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批准的抗疟药物。DHA与青蒿素相比较有药物不良反应更低、药效更高、代谢更快等诸多优点。近年来,研究发现,DHA不仅在抗疟方面有着极好的效果,而且在抗肿瘤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其对宫颈癌、卵巢癌、食管癌、黑色素瘤等多种肿瘤细胞生长有明确的抑制效果。
213
影响因子:0.962
影响因子:1.900
影响因子:0.790
影响因子:1.433
影响因子:1.148
影响因子:2.153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