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肾癌发病率约占全部恶性肿瘤2.2%左右。在中国,近20年肾癌发病率平均每年增加约6.5%,其癌症相关死亡率超过膀胱癌,在泌尿生殖系统癌症中排名第1位。肾癌对于放化疗均不敏感。目前临床发现,肾癌患者使用索拉菲尼药物治疗敏感性差异很大,比起部分患者2~3年的药物受益时间,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仅数月就发生了疾病进展。
218
0
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发病隐匿,病情进展迅速,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是中晚期,失去手术根治的机会。目前,聚乙烯醇载药微球作为一种新型载药栓塞系统被应用于治疗中晚期肝癌,与传统介入栓塞治疗比较,聚乙烯醇载药微球的作用更具多样性和彻底性,载药微球规格多样,大小均匀,不易粘附,是一种永久性栓塞剂。
1684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遗传性和获得性等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全身性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 PTE)。VTE是肿瘤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研究显示恶性肿瘤患者VTE风险是非肿瘤患者的4~6倍。肿瘤的病理生理学以及相关治疗措施如化疗药物、外科操作等均是增加VTE发生风险的危险因素。
1107
索拉非尼是治疗肝细胞癌(肝癌)的一线靶向药物。虽然临床实践已证实索拉非尼可改善肝癌患者预后,但部分患者在索拉非尼治疗初期或治疗过程中仍出现肿瘤复发转移,从而致使疗效不佳。因此,探索肝癌原发或继发耐药的分子机制,对提高靶向治疗肝癌的疗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04
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氟比洛芬酯是临床广泛应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止痛等作用,主要用于疼痛和炎症相关疾病的治疗。目前使用的氟比洛芬酯以脂微球作为载体,具有靶向性,不仅能增加药效,也能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各种癌症和控制术后疼痛。
627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非皮肤性恶性肿瘤。骨转移是前列腺癌常见的发病原因。骨转移造成各种骨相关事件(SREs),包括骨折、高钙血症、脊髓抑制及严重疼痛。这些骨相关不适增加了姑息性放疗及骨手术的可能,降低了病人生活质量。唑来膦酸(ZA)为第3代磷酸盐咪唑衍生物,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阻断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基质的吸收,同时可以抑制疼痛介质释放,缓解疼痛,降低SREs的发生率。
1231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世界第六大常见癌症,同时也是东南亚三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术后易复发,死亡率高,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目前,手术切除结合术后化学治疗和/或放射治疗是OSCC的主要治疗方案,而OSCC的5年生存率却无明显改善。其中,OSCC细胞耐药导致的化疗失败是一重要原因,化疗的失败最终导致肿瘤的复发及转移。
212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肿瘤微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肿瘤微环境中不同的成分与肿瘤细胞之间存在相互刺激作用,从而促进肿瘤进展和肿瘤细胞的转移。胶原蛋白Ⅵ(collagenⅥ,COL6)是一种广泛分布的ECM蛋白,能诱导产生多种细胞效应,如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和凋亡,以下就COL6与肿瘤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346
前列腺癌(PC)是一种发生在 前列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前列腺癌不具有传染性,但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80%的患者为65岁以上的男性。目前临床上前列腺癌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化疗和手术治疗,但由于化疗药物的大量使用,使细胞不断产生耐药性,复发率较高。
296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肿瘤,发病率较高,仅次于宫颈癌。其病理类型以上皮性卵巢癌为主,因临床症状出现晚,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发展至疾病晚期,病死率高居妇科肿瘤前列。对患者给予有效的二线化疗,对延长患者生命、改善生活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院在晚期复发性铂耐药型卵巢癌治疗过程中使用脂质体阿霉素与依托泊苷进行治疗,均取得较满意效果。
764
肝癌是临床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死亡率非常高。临床上,对于不可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主要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虽然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是药物持续时间不长,药物扩散范围广且不良反应较多。随着新型栓塞材料载药微球的出现,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受到广泛关注,载药微球直接作用于瘤体,可持续保持药物浓度,减少扩散范围,大大降低不良反应。
460
卵巢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严重威胁女性的日常生活及生命安全。目前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是治疗卵巢癌的主要方式之一,但由于肿瘤细胞对铂类药物具有耐药性,往往导致卵巢癌患者化疗失败。既往研究表明,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可延长铂类耐药型卵巢癌患者的生存期。
384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癌症相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三阴性乳腺癌(TNBC)即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阴性表达的乳腺癌。TNBC占女性乳腺癌的15%~20%,此类乳腺癌具有较高的侵袭性,预后极差。因TNBC缺乏相关受体,无法针对性使用内分泌药物及分子靶向药物等,药物治疗仍停留在细胞毒性药物的使用,治疗效果不理想。
392
癌症相关疼痛(简称癌痛)是肿瘤病人最恐惧的症状之一,不仅严重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也可能影响抗肿瘤治疗效果,因此癌痛的治疗是抗肿瘤治疗中不容忽视的环节。相关荟萃分析表明,59%的癌症病人在治疗中会出现疼痛,64%在病程进展中饱受癌痛困扰,而33%在疗程结束后仍有疼痛存在。
365
乳腺癌属于妇科恶性肿瘤疾病,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治疗多依靠手术切除和放化疗。有研究指出,临床上约2/3患者的病变组织对雌激素存在依赖,因此考虑通过抑制雌激素扼杀癌细胞,控制患者病情发展。他莫昔芬与来曲唑均具有抗雌激素作用,在临床上常被用于治疗乳腺癌。近年来,较多研究指出联合用药可有效抑制癌细胞。
339
影响因子:0.962
影响因子:1.580
影响因子:1.120
影响因子:0.802
影响因子:1.077
影响因子:1.313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