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从海明威著名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着手分析海明威独特的写作风格。通过分析小说的历史背景和小说中的对话结构,对海明威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文学语言进行解读。
海明威是美国20世纪文学史中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毫无疑问,他也是全世界文学爱好者最喜欢研读的作家之一。但在大多数对海明威作品的研究中,我们往往发现人们对海明威的热情总是集中在他的一些长篇小说,比如《太阳照常升起》(TheSunalsoRises),《永别了,武器》(AFarewelltoArms),《丧钟为谁而鸣》(ForWhomtheBellTolls),《老人与海》(TheOldManandtheSea)等等。事实上,海明威短篇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极具个人特色的简洁又深奥的语言,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将以海明威在1927年写的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为例,对于海明威独特的写作方式进行解读。
《白象似的群山》是海明威最经典的短篇小说之一。在对这篇小说的书评中,捷克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的书评极具深意。他对这个故事里的隐藏元素以及男女主人公的性格进行了分析,更把小说中简单明了的对话结构和他脑海中戏剧化的现实场景对话做了分析对照。英国文学评论家H.O.贝茨也曾对海明威在这篇短篇小说中所体现的简洁的写作风格做过评论。总之,文学界对于海明威写作风格的研究都是理论性和系统性的,而我们看到的对《白象似的群山》的文学分析虽然相当精辟,但不能说全面。因此,接下来,笔者一方面将会分析海明威的独特写作风格在《白象似的群山》中的运用,另一方面也会尝试解读这种写作风格。
海明威是美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由于他精湛的叙事艺术以及他对当代文学的影响,海明威在1954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一名伟大的语言文字大师,他对美国文学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海明威有着传奇的人生经历:高中毕业后,他拒绝入读大学,到“堪城星报”(KansasCityStar)做了一名记者。一战爆发后,他弃笔从戎,在意大利前线受了重伤,之后他又以记者身份参加了二战。种种经历给了他丰富的创作灵感,写出了很多风格独特的作品,他的写作风格也渐渐形成。虽然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不像他的长篇小说那么为人所熟知,但他的短篇小说也极具他的个人写作魅力。哥伦比亚著名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曾说,海明威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认为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就已经能为海明威在文坛赢得极高声誉。在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中,《白象似的群山》无疑是相当值得一读的,也被认为是20世纪短篇小说中相当经典的一篇。
《白象似的群山》写于1927年,是海明威第二部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中相当重要的一篇。整个故事由两个主人公简单又寻常的对话构成,故事的焦点则是女人说出的“白象一样的群山”的隐喻。很显然,男人并不想回应女人,相反,他的注意力完全放在说服女人去做流产手术上。两人之间的对话不见火药味却充斥着一种紧张感,故事也没有一个确定的结尾,给了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为了更深刻地理解这个故事,我们需要先回顾一下这个故事的历史和文学背景。
那时候,一战刚刚结束,很多自愿参军的美国年轻人回到了他们的家乡,但迎接他们的是极大的失落。一战时期,人道主义价值观的崩塌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使得许多美国作家,如海明威、菲茨杰拉德、埃兹拉·庞德等,发现旧的传统正在分崩离析,所以他们中的许多人去了欧洲,想要拥抱更厚重的传统,想要寻找更适合艺术的土壤。巴黎最终成为了这些艺术流浪者的中心地带。一战后,这段时期的作家们自认为是“迷惘的一代”(LostGeneration),他们认为传统的价值观已不再适合战后的世界,但他们又找不到新的生活准则。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迷惘的一代在精神和肉体上备受战争的摧残,他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单调重复的世界,没有目标地彷徨前行,浑浑噩噩,虽生犹死,无所适从。
在海明威的《白象似的群山》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迷惘的一代”一些典型的特点。故事发生在西班牙一个小旧的火车站,一对年轻的情侣正在等待火车。故事场景普通,对话简单,没有任何戏剧性的情节,除了情侣间普通的对话,海明威对周围环境的描写着墨很少。整个故事虽然情节简单、对话简练,但整篇却给人一种忧郁暗淡的感觉,展现出迷惘、苦闷、焦虑的情绪。整个故事充斥着强烈的无奈和失落,读之令人有喘不过气之感。
女主人公说的那句“那些山看上去像白象”带出了贯穿整个故事的隐喻。“白象”在英语中原指价值昂贵而又无用、应被抛弃的东西,在这篇小说中不难让人联想到女主人公腹中的胎儿,而白象的样子又让人联想到女人怀孕后的体型。实际上,腹中的胎儿正象征着这对情侣本身的日益严重的心灵问题。对于他们这样的年轻人来说,战后的社会经济动荡不安,巨大的精神压力磨灭了许多原本美好但抽象的东西,比如理想、爱、荣誉等已经在现实面前丧失。我们不难看出,这个本该为女人和孩子负责的男人,却表现出一副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模样,他就是这个故事中的反面角色。他是始作俑者,改变了两个人的生活。在他出现之前,女人“过得挺开心”(washavingafinetime),在和这个男人交往后,女人怀孕了,女人于是带着美丽的期盼,“样样东西都甜丝丝的,像甘草……简直就像艾酒一样”(everythingtastesoflicorice……likeabsinthe)。但男人缺乏勇气,毫不自律,他带女人出来的唯一目的就是说服女孩去流产。文中短短的一番对话,女人经历了一场极大的心理折磨。她清楚地知道她的男朋友不爱她,她也渐渐明白这个旅途会带她走向一个渺茫无望的未来,但她不得不碰碰运气。她一次又一次地问男人也问自己,流产后他们是不是就会有幸福的生活,虽然在内心深处她知道答案是否定的,但她不想面对这个答案,只能继续这场精神荒漠的旅行。即使知道即将面对痛苦和死亡,她也不得不进行自我麻醉和欺骗。
这两个主人公是迷惘的、不知所措的,他们没有工作,没有生活的目标,更不知道自己追求什么,他们的生活就在这样漫无目的的徘徊中一天天浪费。从小说中我们不了解他们的过去,也无法看清他们的未来。他们就像两个无根的浮萍,流浪在一个无边无际的荒漠中。在他们眼前,只有无法触碰的海市蜃楼,往回路看去,也只能见到被无尽沙漠覆盖的来路。
海明威在这篇短篇小说中的写作技巧非常成功。研究19世纪早期的小说会发现,那时的小说往往由一系列的场景所构成,而这些场景则是由详细的描述、语言对话以及充满戏剧意味的情节所铺陈开来。回顾19世纪的欧洲文学史,我们会发现,除了马克·吐温以外,几乎所有作家的小说都充斥着复杂的长句,而且修辞繁复。这个时期的小说往往会花大量的笔墨来描述外在环境的方方面面,这类小说无疑是编排精细、细节全面的,但从某一程度来说,也是令人疲惫和乏味的。到了20世纪,文学也需要新鲜的血液以顺应社会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的需求。20世纪的人们日益忙于追求财富,他们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阅读过于复杂和冗长的小说,因此,简洁的风格也更符合这个时代的需求。在此时期,海明威正好改变了19世纪传统的冗长的写作风格,把简洁的文风带入了文学界。
从《白象似的群山》可以看出,海明威抓住了对话结构的精髓,并且创造出了真实场景对话的写作风格,也就是说整个对话完全是面对面进行的,没有第三方的叙述。读《白象似的群山》的对话,你会发现这就像日常生活中你听到的一场对话,毫无多余的描述,没有任何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的描述。整个对话只是两个人物之间的问和答。海明威的叙述也不带任何情感,绝无戏剧化的描述,但整个故事却呈现出了一种压抑苦闷的情绪。海明威无一字描述两个主人公的心理状态,他所写出来的文字就是像一个旁观者能看到的、能听到的,但故事中对话的精髓正是那些未讲出来的语言。当读者看到男人对于他们幸福将来的空洞的承诺,对女孩的苍白的表白,再读到女孩几乎神经质地连声道:“那就请你,请你,求你,求你,求求你,求求你,千万求求你,不要再讲了,好吗?”(Wouldyoupleasepleasepleasepleasepleasepleasepleasestoptalking?)任何人都会感受到这些语言背后的痛苦情绪。和大量写实的对话相比,海明威对于周围环境的描写非常简单,着墨不多,但就是这几句对环境的描写也非常有力地衬托了主题。两个主人公已经迷失在精神的荒漠中,而实际环境中那令人无法忍受的闷热的天气、荒凉的环境也极大地渲染出了他们精神的荒芜。
这篇写法精细、悲剧情节浓重的《白象似的群山》,无疑是海明威短篇小说中最经典的一篇,它完美地呈现了海明威实景对话、冰山理论等独特的写作技巧。海明威在美国文学中复兴了口语化的叙述写作方式,他的小说表面看似简单,但内涵丰富,艺术性高超。他有一种独特的用简单文字传递信息的能力,令人着迷。虽然对海明威的写作方式有各种评论,但毫无疑问,他用他独特的写作方式净化了20世纪的美国文学界,他带来的影响是持续且深远的。
参考文献:
[4]杨仁敬.20世纪美国文学史[M].青岛出版社,2014.
陈璐.从《白象似的群山》读海明威[J].戏剧之家,2021(08):175-176.
分享:
独特的风土环境,会营造不同的人文风景。日本由于一年四季变化明显,因此日本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感悟异常敏锐。这种性格特点也在日本文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形成了一种物哀的传统,具有自身独特的韵味与特点,在文坛中也是一种值得细细品味的风格。本文在分析日本文学中季节感与景物观形成的原因及具体的表现基础上,结合日文文学中特有的物哀传统进行了阐述。
2021-09-08孤独是一种状态,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一书对孤独的描写意蕴深刻,本文结合他的作品从个体的孤独、家族的孤独和文明的孤独来探究这个话题。从个体而言,本文举了几个典型的人物,探讨他们的孤独;从家族而言,本文描写了家族的循环和衰落;从文明而言,将孤独与拉美和现实世界相结合,研究更深层次的孤独。
2021-09-08芥川龙之介(以下简称芥川)除了是位享誉世界的小说家之外,还是一位汉学家。关于他的小说研究颇多,而对其汉诗的研究,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仅限于少数研究者。芥川生平创作的34首汉诗,因仅附在友人的信札中或受托题于画作上,故而对其汉诗的研究少之又少。本课题将在现有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析出其汉诗的关键词并构建芥川汉诗的表现手法体系,探讨其汉诗中的中国要素,和与中国文人之间的关联。
2021-09-08大正时期是日本对中国历史文化再认识的一个过渡阶段,在日本文学界有许多重要作家亲身前往体验现实中国,兴起了所谓中国情趣的热潮。在此过程中,日本文学界对中国的认识,从对中国古典思想与文化的憧憬,或转变为带有殖民色彩的猎奇,或走向了幻灭转而寻求日本情趣,或形成了脱胎于中国文化而表现现代自我的崭新主题。以谷崎润一郎、芥川龙之介、佐藤春夫、中岛敦等日本作家为例,归纳这一时期日本文坛中国情趣的种种表象,对富于中国情趣的日本作家们的创作特点及价值选择进行解读,可以看出这一文化现象从兴起到逐渐幻灭的过程。
2021-08-31本研究聚焦亚当•约翰逊2015年短篇小说集《幸运微笑》,从梦幻、疾病、反讽、创伤等视角解读边缘人物形象,认为作品通过剖析形形色色但不为人所熟知的边缘人物的生存现状及内心世界,揭示高科技尽管可以复制人类的外在形象,却无法治愈人类所患的癌症疾病。
2021-08-28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同时,人类文明依赖的自然生态系统却在日益被破坏,生态危机日益严峻。在这样的大前提下,生态批评文学逐渐诞生。在文学领域通过作品创作及文学研究来探讨人与自然生态关系,是文学批评理论的一种。通过文学研究与生态保护意识有机结合,开创了文学研究中的绿色化的新视角。
2021-08-26女巫形象常出现于莎翁剧作中,《麦克白》中的女巫和其他超自然因素为整部戏增添了丰富的艺术性。本文重点讨论剧中女巫、预言与道德人伦在欲望战场上的交锋,突出女巫在设计戏剧结构、丰富人物形象、表现悲剧命运等方面的深刻意义,探讨女巫的预言与麦克白自身欲念这对矛盾统一体在塑造人物自我命运过程中的作用。
2021-08-26随着世界多元化的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愈加密切,在西方的书籍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对中国元素的描述,中国元素高频率地出现在德语文学作品中,吸引了大量的德语文学家之类的欧洲文化学者。该篇文章主要是从文学史相关方面的角度出发,并通过一些文献资料,针对德语文学中的中国元素,包括中国文学蕴含的艺术与古人的哲学思想等之类的有关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2021-05-21作为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绘本采用视觉、听觉建构语篇,是一种典型的多模态文本。此外,近年来随着中外人文交流的加强,儿童绘本翻译也逐渐受到文学翻译界的重视。研究表明,我国有约70%的家长把绘本作为儿童的主要启蒙读物之一。由于我国儿童绘本文学起步晚,故英语绘本成了主流。但如今市场上现存的翻译过来的绘本翻译质量差。
2021-05-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文学作品反映了战后日本的时代特色、文化内涵和国民情绪。作品不仅体现了日本社会当时的审美风向,还为读者展现了人类政治、社会和文化演变等丰富内容。从战后初期对日本军国主义直接深刻的批判,到试图探究日本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黑暗面,以及后期关注自身日常生活等私小说题材的迅速转换,都标志着日本作家不断追求突破、发展的创作姿态。
2021-03-19人气:3343
人气:2454
人气:2270
人气:1666
人气:150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外国文学评论
期刊人气:1887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文学
国际刊号:1001-6368
国内刊号:11-1068/I
邮发代号:82-325
创刊时间:1987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444
影响因子:0.194
影响因子:0.141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274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