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月光》是海子的一首现代朦胧抒情诗歌。诗人于1964年出生于农村,是颇具影响力的当代青年诗人。自1982年在大学期间开始创作诗歌到1989年卧轨自杀,海子短暂的创作生涯给我们奉献了大量的诗歌作品。他的诗受到许许多多的人的追寻,其诗歌的除了包含新奇的意象外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体验。
3214
0
空间是小说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除了我们一般认知中的物质实际存在的地方,空间还包括人物内在的心理空间、虚构增设的空间等等。在《妻妾成群》中,陈家大院作为故事发生的宏观物理空间,大院的主人陈佐千通过一系列“规矩”构建了他的权力与地位,具有绝对权威,大院中的每个微观空间便都带了陈佐千意识形态的影子。
1283
“选本”是文学作品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形式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学批评价值,它暗含了选者或选者所处时代的文学批评观并且传递和影响着后世。本文从《文选》为“选本”提供的示范意义出发,讨论《文选》的“选本”性质、内涵和用途以及后世人们围绕着《文选》对“选本”的正向影响和后人反向的现实思考等问题。
1246
莎士比亚作为享誉全球的文学大师,其经典作品被翻译成多国语言,但被大众熟知的依然大多是《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样的悲喜剧,而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因以英国13世纪到16世纪的历史为题材,很多人对这段历史不了解而缺乏阅读的兴趣,甚至英美国家的读者也表示没读过莎士比亚历史剧。
1200
鲁迅作为20世纪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之一,他采用启蒙主义式的文学创作手法和辛辣的语言传达着他的思想,积极地号召着千千万万的国民勇敢反抗压制中国人民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和礼教思想。同时他又深受果戈里思想的影响,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汲取外来文化中利于改变国民现状的思想,并将其融入自己的作品中。
2371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断加快,推动了文学史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流传,文学作品所展现出来的功能更加多样化,在时代和文学的不断发展与前进的过程中文学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思想意识和阶级意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文学是一种极具感染力的综合表现形式,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和重要价值在文学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需要强化对引进的外国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1293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被誉为英国“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他的作品情节构思新颖,人物性格鲜明。《木麻黄树》作为毛姆集中描写东方主题的小说集,总共收录了六个短篇故事。其中的《驻地分署》,作者以婆罗洲为背景,重点刻画了在岛上生活了二十几年的驻地长官沃伯顿和新到的助手库珀,两个有着截然不同性格、背景的白人。
1175
中华民族的“信仰”似乎自古以来就有些自成一格,不同于埃及神话中人们对荷鲁斯、奥里西斯、太阳神等神祗的崇拜;亦不与古希腊神话传说那般对神人同性同形却主宰万物生杀的信奉相类似。中国人信奉的神明均不是如此。天破了,自己炼石来补;洪水来了,不问先知,自己挖河渠疏通;疾病流行,不求神迹,自己试药自己治。
2037
美国文学经典《小妇人》中的女性形象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小说中的姐妹俩梅格和乔,一个表现了对传统女性的形象坚守,一个表现了对现代女性形象的塑造。她俩展现的长女形象,让读者看到了女性主义萌芽时期美国女性的生存环境及生存困境,也表现了美国女性为争取应有地位所做的努力。
1826
小说以德克斯特为主角,想要表达的是一种在不知所求的虚无困境中找寻生命力的一个支点,百般求索最终失败的悲剧情绪。因此,让人同情的那一方面必须占有绝对篇幅,这样才能让读者跟着人物情绪游走的,尽可能地产生一种交叉情感反应;不至过早厌恶人物,最后只收获了一种道德感的胜利。
2575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早期作品从喜剧向悲剧过渡的重要代表作品,是悲喜剧的统一体。作者在剧中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体现了不同性格的人物所代表的不同社会阶级和社会地位,从而形象地再现了当时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新旧交替及其时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有预见性地提出了各种社会问题,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奇妙的宏观世界,同时也为世界文学的创作和批评开拓了空间。
1261
中国当代文学具有明显的时代印记,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对于文学本身和文学所承载的社会和人文价值具有深远的意义。《平凡的世界》是中国当代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他的诞生,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彰显了优秀文学作品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独特的作用,对其价值和意义进行研究,挖掘其蕴藏的思想和进步内涵,是促进文学创作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重要方法。
2352
1914年,上海春柳社首次将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搬上舞台,易卜生笔下那个不满做玩偶的女性娜拉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但反响平平。1918年,《玩偶之家》在《新青年》杂志“易卜生专号”上发表了第一版中文译本,同时还介绍了易卜生的剧作和西方现实主义观念。当时中国正处于摆脱封建荼毒对人性的束缚和压迫时期,而娜拉的出走精神刚好与当时的时代需求相符合。
1182
大正时期是日本对中国历史文化再认识的一个过渡阶段,在日本文学界有许多重要作家亲身前往体验现实中国,兴起了所谓中国情趣的热潮。在此过程中,日本文学界对中国的认识,从对中国古典思想与文化的憧憬,或转变为带有殖民色彩的猎奇,或走向了幻灭转而寻求日本情趣,或形成了脱胎于中国文化而表现现代自我的崭新主题。以谷崎润一郎、芥川龙之介、佐藤春夫、中岛敦等日本作家为例,归纳这一时期日本文坛中国情趣的种种表象,对富于中国情趣的日本作家们的创作特点及价值选择进行解读,可以看出这一文化现象从兴起到逐渐幻灭的过程。
1375
孤独是一种状态,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一书对孤独的描写意蕴深刻,本文结合他的作品从个体的孤独、家族的孤独和文明的孤独来探究这个话题。从个体而言,本文举了几个典型的人物,探讨他们的孤独;从家族而言,本文描写了家族的循环和衰落;从文明而言,将孤独与拉美和现实世界相结合,研究更深层次的孤独。
1254
影响因子:0.495
影响因子:0.250
影响因子:0.391
影响因子:0.390
影响因子:0.599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