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皮痹[1]是以皮肤浮肿,继之皮肤变硬、萎缩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轻者皮肤病变局限,重者皮肤病变广泛,四肢、胸颈、面部皮肤均可累及,严重者常累及心、肺、肾等多个脏腑。皮痹发病机制复杂,病因未明,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对于此病有着深入的认识,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47
0
皮肤溃疡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皮肤软组织损伤,是一种与表皮和真皮缺损相关的创伤,指无法进行正常有序和及时修复的伤口或修复后无法恢复正常功能的创口,其包括静脉性溃疡、动脉性溃疡、糖尿病性溃疡、创伤性溃疡、压力性溃疡等,属中医学“疮疡”“溃疡”“臁疮”“席疮”“顽疮”等的范畴。
29
在我国,银屑病的发病率从1984年的0.12%上升到近年来的0.72%[2],且患病人数与患病率仍呈持续上升的趋势[3]。斑块型银屑病在寻常型银屑病中最为常见,其典型临床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局限或广泛分布,无传染性,治疗困难,常罹患终身[4],影响患者生活,亦对患者身心产生较大伤害。
80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以体内碳水化合物、脂类物质、蛋白质代谢障碍为特征的生理紊乱性病症,通常涉及全身多个系统的器官功能异常。皮肤是人体防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内分泌代谢疾病常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中医整体观中的“藏象”学说认为,藏于内而象于外,一些典型的皮肤病学改变,可为内分泌代谢疾病的初步判断提供一定线索。
52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又称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是药疹中最重的一型,起病急骤,易合并各脏器的损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1]。发病初可似多形红斑型、麻疹型或猩红热型药疹,以后皮损迅速发展为弥漫性紫红色或暗红色及略铁灰色斑片,并迅速波及全身。
42
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是以24 h内能完全消退的风团伴皮肤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局限性水肿反应,该病病程往往超过6周,反复发作,迁延难愈[1]。现代医学研究指出,慢性荨麻疹的核心病理机制在于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从而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引起局部的暂时性水肿[2]。
120
目前,西医治疗本病以使用环氧化酶-2抑制剂、维生素B6、维生素E、糖皮质激素和止痛药等口服为主,并嘱患者穿着宽松衣物、使用润肤剂等,但疗效不甚理想,患者常因症状加重而致化疗药物减量、化疗间隔延长,甚至停药[2]。
74
中医将白癜风称为“白驳风”“白斑”“癜风”“白定”等[2],有研究表明,约20%的白癜风患者有家族遗传史,与多种基因有关[3-4]。本病易诊难治,西医学上主要采取一些新型药物对其进行干预,但这些新出现的药物缺乏一定的临床研究数据支撑其稳定疗效,故临床还未广泛应用[5-8]。
69
扁平疣是临床多发的有损于外观美感的病毒性皮肤疾病,由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引起,主要表现为肌肤暴露部位骤然出现扁平丘疹,边界清,质硬,形态、大小不等,浅褐色或正常皮色,常合并同形反应,部分患者会有瘙痒感觉[1]。西医治疗该病以抗病毒剂、免疫调节剂等全身治疗或局部治疗为主,中医治疗以调气活血,解毒软坚为主。
70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为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HZ)最常见的后遗症,我国发病率约为3%[1],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后未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疱疹发作面积大或合并其他病变等因素所导致,患者年龄大也是PHN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2]。
56
痤疮是多见于面部的皮肤疾病,青壮年高发,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健康问题,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交活动。痤疮是雄性激素、角蛋白、皮脂腺及细菌等因素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导致的结果,一般从青春期发病,青春期结束后逐步消退,也有患者青春期结束后持续加重,最终形成更严重的脓疱型痤疮。
60
皮类中药通常指木本植物茎干之皮、根皮或枝皮,或指直接取自动物皮革或其他动物组织的中药材。皮类中药治疗皮肤病的历史源远流长。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运用皮类药物治疗皮肤病的记载;至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出了“以皮治皮”理论,这是中医“取象比类”的思想延伸。
160
痤疮是好发于青少年的一种皮肤的慢性感染疾病。由内分泌异常等其他多种原因造成皮脂腺分泌功能发生异常,较为旺盛,使大量的脂质堵塞腺管,脂肪酸水平显著上升,痤疮丙酸杆菌在密闭环境内大量增殖导致发病[1]。痤疮的发病部位大多数集中在面部、胸以及后背等位置,原因是上述位置皮脂腺较为丰富。
54
带状疱疹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是疱疹痊愈后,仍具有刺痛、烧灼痛或锐痛并伴有患区感觉障碍等症状且持续超过1个月的一种疾病,好发于中老年群体或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中[1]。近期流调显示,我国约有29.8%的带状疱疹患者可发展为PHN,其中疼痛持续1年以上的患者占30%~50%,已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2]。
190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中医名白疕,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率高、病程长、易复发,尤以青壮年发病为多,对患者身心健康影响甚大。目前,认为本病是遗传因素与感染、内分泌、药物或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银屑病西医按临床表现可分为寻常型、脓疱型、红皮病型、关节炎型4种,其中以寻常型最多见。
影响因子:1.100
影响因子:0.790
影响因子:1.881
影响因子:1.433
影响因子:0.471
影响因子:0.951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