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论文范文词库
发病率列表
宫颈癌为女性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可显著降低患者近远期生存质量和生存期[1]。性功能障碍为宫颈癌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高达87%,极大危害患者情绪、家庭婚姻生活等而产生严重社会问题,故探索宫颈癌继发性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并针对性预防具有重要意义[2,3]。
22
0
盆腔器官脱垂(POP)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疾病,发病率可达50%[1]。《盆腔器官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2020年版)》指出:经阴道植入网片的盆底重建手术是解决中重度POP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主要目的是恢复盆底解剖结构,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2],但是该手术需要为患者安置网片,术中可能损伤膀胱、输尿管及直肠[3,4],而且这类患者大多为中老年女性,有多种合并症,因此采取措施加速患者康复是非常必要的。
42
近年来随着环境因素改变和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直肠癌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1]。已有研究表明对于直肠癌治疗模式的优化有助于降低死亡率[2],因此多学科综合治疗已经成为直肠癌治疗的标准方法[3]。早期放化疗可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长期生存率和保肛率[4]。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患者,放化疗可缓解症状的同时为部分患者获得手术的机会。在直肠癌放射治疗过程中,虽然直肠癌的靶区勾画和期望达到的疗效已有既定标准[5,6],但是每日摆位的体位重复性与误差将影响放疗对综合治疗的增益,使患者承受不必要的放疗损伤。
116
癌症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十年全球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呈明显上升态势[1],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2],由此带来的疾病负担日益增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在肿瘤流行特征上表现出明显差异,因此开展局地流行病学研究,对当地恶性肿瘤防控政策有着重大意义。
81
阑尾黏液性肿瘤是由黏液上皮构成、以推挤性浸润为特征的恶性上皮性肿瘤,根据细胞和组织结构的异型性分为低级别阑尾黏液性肿瘤和高级别阑尾黏液性肿瘤[1]。低级别阑尾黏液性肿瘤(low-grade appendiceal mucinous neoplasms, LAMN)是一组罕见的惰性异质性肿瘤,其发病率低,且临床症状不典型,部分患者甚至因为就诊于其他疾病而被发现,在日常诊断中易漏诊误诊[2],且较少腹腔外转移[3,4,5]。
194
经过30余年的进展,许多临床试验或研究已证实,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治疗(breast conserving therapy, BCT)术后5年总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已优于乳房切除术(mastectomy)[2],因此欧美先进国家及我国目前均提倡保乳治疗[3]。然而,与欧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乳腺癌患者应用保乳手术的比率仅为22%[4]。
73
水痘是由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有强传染性且多发于儿童,是导致学校和托幼机构等儿童聚集场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可出现继发性皮肤感染、肺炎和脑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给社会造成很大的公共卫生负担。为全市范围内1岁和4岁儿童各提供1剂次水痘疫苗的免费接种。
54
脑小血管病是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病变导致的疾病,主要累及直径30~800μm范围内没有侧支吻合的解剖终末动脉,病变微小动脉的直径主要为100~400μm[1]。影像学上可显现为新近皮质下小梗死、腔隙性梗死灶、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脑微出血、脑白质高信号和脑萎缩[2]。
62
自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22年12月26日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发生以来,疫情防控措施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一部分,同时也可能对其他传染病的发病规律和应对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疫措施对湖南省法定传染病的影响,掌握法定传染病的发病规律和流行趋势。
水痘是由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有强传染性且多发于儿童,是导致学校和托幼机构等儿童聚集场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1,2]。患者可出现继发性皮肤感染、肺炎和脑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2,3],给社会造成很大的公共卫生负担。
57
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是由戊肝病毒(Hepatitis E virus, HEV)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常因粪便污染水源或食用不洁食物或饮品所致。婴儿、孕妇、老年人、慢性肝病患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HEV感染可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神经系统或肾脏损害等严重并发症。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估计全球每年发生2 000万例HEV感染、330万例戊肝病例和7万例相关死亡病例。
40
结核病是一种以呼吸道传播为主的慢性传染病,迄今仍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全国传染病之首,是中国重点控制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近二十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结核病控制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结核病的疾病负担仍位居全球第二。
74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反复剧烈咳嗽为主要表现,可持续1~2月甚至更长时间,为中国法定乙类传染病。20世纪80年代以来,百日咳的发病率在欧美一些含百日咳疫苗覆盖率高的国家呈现上升趋势,甚至部分地区出现暴发疫情,这个现象被称之为百日咳再现。
31
胰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有“万癌之王”之称,预后差,病死率与发病率比为0.98,5年生存率低于11%。全球范围内,胰腺癌约占癌症致死原因的8%,是引起癌症相关死亡的第4大肿瘤[1]。胰腺癌发病率居我国男性恶性肿瘤的第7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1位。
27
猩红热(Scarlet Fever)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group A β-hemolytic streptococcus,GAS),也称化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发热、咽峡炎、弥漫性皮疹、继而脱皮。猩红热患者和健康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人群普遍易感,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给密切接触者。
38
影响因子:0.203
影响因子:1.580
影响因子:1.046
影响因子:0.510
影响因子:0.670
影响因子:1.551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