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论文范文词库
高职教育列表
在我国职业教育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国际化发展不仅是推动"双高计划"建设水平的必然要求,还是职业教育改革深化,实现与国际接轨甚至是起到引领作用的基本前提。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受制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教育的国际化发展面临着诸多方面的新问题,本文在对相关概念简要解析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院校教育的国际化发展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
163
0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特定职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的所开展的教育。在以往的高职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教学中,由于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实践性教学的占比不足,理实之间的结合不足,校企合作不到位,导致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该专业人才的需求,严重制约了该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77
传统的高职生源主要来自中职学校、职业高中、普通高中,虽然也来自不同的学校,但这些生源都是全日制的在校学生,有着良好的学校教育基础,相对容易管理。高职面向社会扩招后,生源是来自各个行业的在职人员、下岗职工、退役军人、农民工等,这些人员来源多元,成分多元,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不同的工作经历,差异巨大。
116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落实好职业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又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
53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崛起,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作为高职院校的核心课程之一,高等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科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6
高职教育协同治理,是指高职教育治理多元主体根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遵循高职教育发展规律,依托高职教育资源,发挥科学治理功能,协同提升高职教育质量和水平的过程。《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之一就是要“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6
2020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指出,要“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面向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高校,重点是应用型高校,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坚持产业为要、坚持产教融合、坚持创新发展的建设原则”。
56
我国职业教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百年间实现了从“层次”到“类型”的转向(朱德全&石献记,2021)。在此过程中,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职业教育系统,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141
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以“云大物移智”等数字技术为标志、以知识资源为依托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发生,这就是工业生产的第四个阶段,即智能制造时代(以下简称“智造时代”)。《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是培育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必由之路。
51
随着人们教育观念的转变和家庭结构的多元化发展,社会对托育服务的需求日益强烈。高职院校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优化与完善托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加强相关实践教学的实施力度,旨在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托育专业人才。然而,高职院校现行的培养机制呈现学生专业技能出色,但职业使命感不强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托育行业的发展。
58
2022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开展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能力提升行动的通知》[1]提出完善职业教育教师标准框架,即研制高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标准,逐步建立层次分明,覆盖公共课、专业课、实习实践等各类课程的教师职业标准体系。许多职业院校在逐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同时,也制定了相关教学标准。
34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打造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内容。高职医学类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各类康养企业的医学人才,要求医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素质较高。
44
以适合地区特色的乡村发展需求为出发点,高职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内部关系为重点,可以逐步探索出高职教育助力乡村发展的长效机制和可行模式,由青涩到成熟,通过不断地摸索和经验的积累,对模式加以调整和完善,使高职教育服务当地,对地区乡村振兴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32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在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等多个场合对这一概念进行了阐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1]。
35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老年人口的增加不仅对医疗卫生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为复杂和全面的需求。当前的“老年护理”课程在诸多方面尚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脱节,以及对跨学科合作能力的培养不足等。
28
影响因子:0.450
影响因子:0.340
影响因子:0.181
影响因子:0.465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518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