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论文范文词库
农村列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181
0
因农村分工分业不断发展,农民离村进城务工的人数越来越多,导致土地的耕种率和利用率逐渐下降。在这一形势背景下,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现象日益普遍。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我国实行“三权分置”(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改革,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65
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为农村水资源污染防治提供了契机。一方面,做好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可利用再生水有效降低种植成本,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另一方面,强化水污染防治将大大改善环境,保障民众身体健康。整体来看,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效果逐渐提升。笔者分析了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探讨了水环境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解决措施。
91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自1999年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呈现空巢化趋势[1-2]。老年人面临的健康问题日渐凸显,尤其是农村空巢老人,受诸多因素影响其健康问题更令人担忧。
80
人力资源是卫生服务系统中的核心要素,是反映所在地区和国家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参考标准[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了均衡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性,提出加强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医疗条件。为实现这一目标,培养并引导医学生到农村地区就业是关键。
44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与环境问题日渐凸显的时代背景下,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据统计,“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行业碳排放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0%,物流业俨然已成为仅次于工业和建筑业的第三碳排放源,物流行业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点对象。
56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农村环境卫生的影响随之而来,其中不科学使用农药、农膜、化肥,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置不当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等问题尤为突出。2023年,笔者对江苏省连云港市农村地区开展了环境卫生监测,旨在了解该市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51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主要是指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这是农村经济组织的一项基础工作,通过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可以维护集体经济的健康运行,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民合法权益,进而推动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100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数量较多,但是与城镇相比,养老资源不足,养老压力较大。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是民之所向,积极开展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是解人民之忧的重要举措。沧州市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初步胜利,现阶段贫困县已经全部脱帽,已步入稳步发展阶段。
43
农村生活治理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虽然目前有很多与生活垃圾有关的法规,但是这些法规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很多法规更适用于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缺少专门针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规定。当前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不够完善,由于制度体系的缺失,村民随意处置垃圾,并不会受到惩罚,导致村民越来越不注重垃圾治理。
31
我国推行的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物质、精神和生态协同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任务是构建良好生态环境、打造永续发展新农村,而“厕所革命”正是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优化农村整体环境、提升人民身体健康、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在乡村生态振兴层面具有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28
从微观上看,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和风险管理系统、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法规等措施,可以帮助农村居民拓宽融资渠道、提高储蓄能力,从而保障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发挥金融服务民生的最大效用,提高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26
满足农村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创造更宜居的生活环境,构建符合农村实际且满足老年人需求的互助养老服务体系,不仅是农村养老的理想选择,也是实现农村老年人美好生活的必经之路。
20
2020年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示范章程(试行)》,为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3]。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推动建立“产权明晰、治理架构科学”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不断规范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运行,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4]。
32
慢性病共病是指个体同时患有 2 种或 2 种以上的 慢性病[1],而我国 60 岁及以上人群的慢性病共病率为65.16%~69.50%[2‐3]。患 有 慢 性 病 共 病 的 老 年 人 生 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负担增加、与他人接触减少及机体脆 弱 性 增 加[4],更 容 易 遭 受 社 会 隔 离。
10
影响因子:4.901
影响因子:0.495
影响因子:0.389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813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