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论文范文词库
血液透析列表
流行性出血热合并肾脏损伤需及时采取血液透析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仍有突发并发症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避免患者认知不足和不良情绪影响治疗效果。本文探讨心理护理对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急性肾损伤行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38
0
血液透析疗法常应用于终末期肾病患者中,以此维持患者生命正常运转。在治疗时,一般选择动静脉血液内瘘为主要通路,但由于临床护理不当、反复性穿刺等原因,易导致患者出现动静脉娄异常情况,影响使用效果。本文分析分阶段延续性护理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77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HD)是终末期肾脏病病人常用的肾脏替代疗法之一,截至2021年,我国HD病人达73.5万例,居全球第一位[1]。衰弱是指身体多种生理系统的功能和储备能力下降,导致机体脆性增加,抗应激事件能力和维持机体稳态能力减弱的临床综合征,是残疾、跌倒、死亡等不良健康后果的强有力预测因素,是全球新出现的疾病负担[2]。
57
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病人,主要对半透膜原理予以利用将机体过多水分与毒素清除,对机体所需物质予以补充,纠正酸碱与电解质平衡紊乱。但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病人的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机体营养状态、病人依从性等,故而研究提出需辅助采取护理措施,以增强治疗效果[4,5]。
23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深,60岁以上人群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患病率已高达19.3%。65岁以上血液透析病人死亡率高达31%。因此,老年透析病人这一特殊人群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受到广泛关注。透析疲乏作为透析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以68.8%的平均发生率位居透析并发症的榜首。
46
衰弱是指身体功能下降、体力减退和精神状态不佳的一种状态,其会影响病人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交互动以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困扰。尤其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病人中,衰弱的情况更为突出,其不仅会导致病人的身体功能下降,还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风险。
35
慢性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症状之一,一项纳入了全球36项大样本量研究的系统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群便秘的患病率为10.3%,而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病人由于毒素蓄积、严格限制饮食、限制液体摄入以及服用较多药物等因素,慢性便秘的患病率高达49.8%。
28
尿毒症是肾病终末阶段,发展至这一阶段的患者肾脏已无法正常运作,会导致大量毒性物质和代谢终末产物潴留在机体内,进而导致机体代谢功能紊乱,加大各种感染性疾病、心血管危重症的发生风险。因此,为了改善尿毒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命周期,目前临床通过长期血液透析协助患者代谢出体内的有毒物质和各种代谢终末产物。
67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是终末期肾脏疾病病人重要的肾脏替代疗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MHD能有效延长病人生存期,降低体内毒素水平及缓解病人症状,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营养不良是其常见且突出的慢性并发症,调查显示,MHD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75%,其中10%为重度营养不良。
42
透析是指通过小分子经过半透膜扩散到水或缓冲液,将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分开的一种分离纯化技术[1],是临床上主要的使体液内的成分(溶质或水分)通过半透膜排出体外的治疗方法[2]。血液透析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痛苦,而常规的护理模式难以减轻患者痛苦程度。
有调查发现,因AVF丧失功能而住院的透析患者比例高达20%~25%[3,4],我国透析患者的全因住院率为每年每人1.78次[5],AVF丧失功能降低了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透析效率及生活质量,有时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
51
动静脉血管内瘘(AVF)是大多数血液透析患者的理想透析通路,但前提是患者有良好的血管条件且术后AVF发育成熟,因此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TCC)仍是大部分血管条件不佳及AVF成熟过渡阶段患者的主要透析通路[1]。若TCC出现导管感染、功能不良等情况或AVF已成熟,则考虑拔除TCC。
血液透析是我国终末期肾脏病主要的肾脏替代方式[1]。功能良好的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前提,被称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命线[2]。临床常用的透析血管通路主要包括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 AVF)、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 AVG)和留置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VC)[3]。
15
目前最常用的有营养支持、输注外源性白蛋白等方式,但价格昂贵且效果欠佳,也可能影响血液透析效果[5]。近几年药理学研究表明,对于肾衰竭病人可采取中药来控制病情,合理用药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对提升疗效、改善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6-7]。
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显示,慢性肾衰竭是全球第18位死亡原因[1]。为了降低终末期肾脏病病人死亡风险,肾脏替代治疗、维持性透析以及肾移植等方式被应用于临床[2]。透析中低血压(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IDH)是血液透析病人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7%~40%,不仅影响透析质量,甚至可能危及病人生命[3]。
40
影响因子:0.884
影响因子:0.997
影响因子:0.343
影响因子:0.462
影响因子:0.351
影响因子:0.650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